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化学吸收系统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方梦祥 狄闻韬 +2 位作者 易宁彤 王涛 王勤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6,共9页
CO_(2)化学吸收技术因其捕集效率高、技术相对成熟和适应性好,是目前最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_(2)捕集技术,然而,CO_(2)化学吸收系统在使用吸收剂捕集烟气中CO_(2)的同时,部分吸收剂及其降解产物随烟气排出,不仅增加吸收剂损耗,且在大气中... CO_(2)化学吸收技术因其捕集效率高、技术相对成熟和适应性好,是目前最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_(2)捕集技术,然而,CO_(2)化学吸收系统在使用吸收剂捕集烟气中CO_(2)的同时,部分吸收剂及其降解产物随烟气排出,不仅增加吸收剂损耗,且在大气中进一步反应生成强致癌物硝胺和亚硝胺。因此,有必要对CO_(2)化学吸收系统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控制。目前,通常通过调节系统运行参数、使用污染物控制手段对污染物进行控制,但缺乏普适性的控制方法,还未建立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目标值。介绍了CO_(2)化学吸收系统污染物的3类排放形式,包括物理夹带、气体和气溶胶,其中气溶胶具有较高的排放量且难以被传统方式控制;梳理了研究机构测量到的排放情况,不同规模的CO_(2)化学吸收系统普遍具有较高的排放量;分析了气溶胶生成生长机理,气溶胶排放主要通过非均相成核产生,依赖于凝结核的存在和过饱和的环境;基于试验和模拟2种方法综述了烟气凝结核、贫液进口温度、贫液负荷、烟气CO_(2)含量等因素对气溶胶主导的有机胺排放影响。简要介绍了对降解产物排放的研究,包括氧化降解和热降解;最后对当前污染物排放控制手段的控制效果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传统水洗方法能有效控制有机胺气态排放,传统除雾器对大粒径气溶胶颗粒控制效果好,但对小颗粒脱除效率低。湿式电除尘、蒸汽注入、干床等方法虽有一定脱除效果,但成本较高。酸洗能解决氨气排放问题,但难以回收有机胺。胶质气体泡沫法对气溶胶脱除效率高,但缺乏工业级研究。未来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开发新型控制手段,这一手段既要有效减少气相和气溶胶形式的污染物排放,又要控制工业投资成本,这将成为建立先进碳捕集工艺系统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化学吸收 污染物 气溶胶 控制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