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鹿四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明 王小明 +4 位作者 盛和林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7-183,共7页
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差异来分析探讨马鹿(Cervuselaphus)4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问题。结果表明:马鹿各亚种的DNA差异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并指出天山马鹿(Cesongaricus... 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差异来分析探讨马鹿(Cervuselaphus)4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问题。结果表明:马鹿各亚种的DNA差异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并指出天山马鹿(Cesongaricus)东西两个种群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亚种;马鹿各亚种在54—76万年前开始分化,其中天山马鹿最先分化出来;马鹿与梅花鹿(Cervusnippon)间较低的种间遗传差异可能说明二者分化较晚,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起源 遗传分化 细胞色素B DNA序列
下载PDF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明 盛和林 +3 位作者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4-191,共8页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黄麂 水鹿 线粒体DNA DNA差异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朱鹮线粒体DNA的分子系统发育(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 丁长青 +1 位作者 魏辅文 玉手英利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朱是一种濒危鸟类。过度开发和栖息地的破坏导致了朱日本种群的绝灭 ,而在中国目前也仅存一野生种群。本文利用NJ法和最大简约法分析了鹳形目鸟类 977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 ,以期从DNA水平上阐明朱的系统地位。... 朱是一种濒危鸟类。过度开发和栖息地的破坏导致了朱日本种群的绝灭 ,而在中国目前也仅存一野生种群。本文利用NJ法和最大简约法分析了鹳形目鸟类 977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 ,以期从DNA水平上阐明朱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 ,朱与彩和非洲琶鹭组成一姐妹群 ;NJ法分析得出的结果与DNA杂交分析结果一致 ,即 ((科 ,鹭科 ) ,鹳科 ) ;而最大简约法分析的结果则与形态学结果一致 ,即 ((鹭科 ,鹳科 ) ,科 )。同时 ,这两种系统树上较低的置信度 ,认为部分是由于可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有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Huan 线粒体DNA 分子系统发育 鹳形目 NJ法 最大简约法
下载PDF
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明 饶刚 +3 位作者 魏辅文 方盛国 汤纯香 玉手英利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0-486,共7页
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小熊猫 (Ailurusfulgens)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我们从四个地理单元的 32号样品中成功地扩增出了 371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片段 ,在所有可比较的 35 7bp的序列中 ,发现 2 9个变异... 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小熊猫 (Ailurusfulgens)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我们从四个地理单元的 32号样品中成功地扩增出了 371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片段 ,在所有可比较的 35 7bp的序列中 ,发现 2 9个变异位点 ,其中转换和颠换分别为 2 1和 8,没有插入 /缺失。在四个地理单元中 ,共有 16种线粒体DNA单倍型 ,且在各地理单元中都具有较高的单倍型的多态性。进一步分析表明 ,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 1 6 0 % ,76 5 9%的遗传差异发生在地理单元间 ,仅 2 3 4 1%发生在单元内。分子变异分析和系统重建结果也表明 ,各地理单元之间不存在共享的单倍型 ,YN (云南地理单元 )与XL (相岭地理单元 )和QL (邛崃地理单元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 ,FST分别为 0 336和 0 35 1(P <0 0 0 1) ,其余地理种群之间分化不明显 (P >0 0 5 ) ,单倍型缺乏比较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 ,各地理单元中的单倍型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经Fs检验 (Fs=- 10 12 1) ,并结合化石资料 ,我们认为由于受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小熊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曾经历种群暴发而不断扩散 ,从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种群遗传结构 地理分化 系统地理学 线粒体DNA控制区
下载PDF
四种鹿属动物的线粒体DNA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明 王小明 +4 位作者 盛和林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9-105,共7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 ,从水鹿、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等四种鹿属动物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 b基因片段 ,并测定得到 367bp的碱基序列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 4 .0 9%~ 7.0 8%之间。用 NJ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子系统进... 用聚合酶链反应 ,从水鹿、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等四种鹿属动物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 b基因片段 ,并测定得到 367bp的碱基序列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 4 .0 9%~ 7.0 8%之间。用 NJ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子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分析并得出 ,水鹿与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约在 2 4 0~ 2 80万年前分化的 ,梅花鹿和马鹿大约在 1 60万年前左右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属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SRY基因分析梅花鹿的遗传多样性及父系类型 被引量:4
6
作者 董依萌 刘华淼 +5 位作者 玉手英利 刘汇涛 鞠妍 邢秀梅 何金明 鞠贵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9-496,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梅花鹿SR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父系类型。选取东北亚种、北海道亚种、本州亚种、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5个亚种的144个个体,利用试剂盒和传统酚/仿(1∶1)法进行DNA的提取,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梅花鹿的核苷酸多样性(... 试验旨在研究梅花鹿SR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父系类型。选取东北亚种、北海道亚种、本州亚种、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5个亚种的144个个体,利用试剂盒和传统酚/仿(1∶1)法进行DNA的提取,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梅花鹿的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试验所获序列长度为1 613bp,在第47、62、602、1 148、1 569、1 604bp处共检测到6个SNPs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3%,碱基替换以碱基转换为主。通过6个SNPs多态位点确立了6种单倍型:Hap-1、Hap-2、Hap-3、Hap-4、Hap-5和Hap-6,其中Hap-4、Hap-5和Hap-6为新发现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东北亚种、本州亚种、北海道亚种。各亚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北海道亚种与本州亚种的距离(0.000056),最大为东北亚种与指名亚种的距离(0.001733)。基于单倍型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与日本梅花鹿相比,东北亚种与马鹿关系更近,东北亚种存在两大分支,日本梅花鹿各亚种间无明显分支,其他单倍型均是由Hap-3进化而来,单倍型最小跨度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一致。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存在两大父系类型,日本梅花鹿存在一个父系类型,单倍型Hap-3是日本梅花鹿的原始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SRY 基因 遗传多样性 父系类型
下载PDF
原麝安徽亚种分类地位的再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明 李元广 +4 位作者 盛和林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自分布于安徽大别山的麝标本被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以来 ,就其分类地位的划分产生了众多分歧 ,不同学者从形态学和生态学方面研究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结论 .为了对安徽亚种的分类地位有一明确认可 ,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头骨形态差异的主成... 自分布于安徽大别山的麝标本被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以来 ,就其分类地位的划分产生了众多分歧 ,不同学者从形态学和生态学方面研究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结论 .为了对安徽亚种的分类地位有一明确认可 ,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头骨形态差异的主成分分析和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的 36 7bp片段序列差异 ,对该亚种的分类地位进行再探讨 .经分析得出安徽麝标本与其他麝在外部形态和头骨形态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而且它们之间的DNA序列差异在 6 .2 4%~ 7.90 % ,处于鹿类动物的种间差异水平 .据此 ,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认为安徽所产的麝应为一个独立种 ,即安徽麝 (MoschusanhuiensisWang ,Hueta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麝 形态特征 分类 安徽亚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