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多糖通过核因子-κB通路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损伤
1
作者 刘杰 玉王宁 +3 位作者 王成海 李沙 程立媛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大蒜多糖对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0、1 000、3 000 mg/kg mb),饲喂2... 目的:探讨大蒜多糖对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0、1 000、3 000 mg/kg mb),饲喂28 d后采样,分别检测病理形态、血清和肝组织的生化指标,定量分析Hmox1、Cat、Gpx1、Tnf、Ccl2、Cxcl2、Cxcl10、IL-1a、IL-1b、Fasn、Acaca、Cpt1a、Acox、Cd36、Fabp1、Apob和Mttp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蒜多糖对MAFLD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病理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肝组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趋近正常组水平,Hmox1、Tnf、Ccl2、Cxcl2、Cxcl10、Cpt1a和Acox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得到显著回复。结论:大蒜多糖的干预基本消除了MAFLD导致的肝损伤,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且添加量适中,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脂质代谢和炎性基因表达,减少脂质沉积和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多糖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炎症反应 脂质沉积
下载PDF
嗜热绿色糖单孢菌木聚糖酶XyN10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玉王宁 刘伟娜 +8 位作者 郑菲 厚凌宇 王晓宇 梁迪 王伟轩 张朔 柳静言 金一 谢响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木聚糖酶(Xylanase)可降解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由于其在饲料、食品、造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成功构建了一株高效表达嗜热绿色糖单孢菌(Saccharomonospora viridis)木聚糖酶... 木聚糖酶(Xylanase)可降解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由于其在饲料、食品、造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成功构建了一株高效表达嗜热绿色糖单孢菌(Saccharomonospora viridis)木聚糖酶SviXyN10A的重组工程菌,建立了SviXyN10A的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实现了SviXyN10A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分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诱导表达及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木聚糖酶SviXyn10A用甲醇诱导2 d后酶活即达到7.53IU/mL,最适反应温度为70℃,pH7.0。pH作用范围较广(pH5.0-9.0),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几乎没有纤维素酶活性,故可以应用在很多工业领域,尤其是在纸浆造纸行业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糖单孢菌 木聚糖酶 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下载PDF
灰色链霉菌中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娜 梁迪 +4 位作者 王晓宇 玉王宁 厚凌宇 金一 谢响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得到假定的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得到该菌株基因组中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Sgraxe,经IPTG诱... 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得到假定的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得到该菌株基因组中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Sgraxe,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Sgr Axe,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结果显示,克隆得到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axe,其序列全长1 008 bp,编码336个氨基酸。SDS-PAGE检测带有p ET28a-Sgraxe转化菌株诱导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约为37 k D,与理论值相符。纯化的重组Sgr Axe酶学性质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 H8.0,热稳定性较强,p H作用范围广;金属离子对酶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尤其是Zn2+严重抑制酶活力;重组酶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其在工业中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链霉菌 乙酰木聚糖酯酶 原核表达 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在植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王伟轩 孙静弈 +4 位作者 刘伟娜 厚凌宇 玉王宁 何湘伟 谢响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9,共11页
植物细胞的传统分析方法是将植物细胞在土壤或者琼脂平板上生长,然后在温室或植物生长室内观察植物的表型。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结果分辨率比较低。微流控芯片具有微型化、体积小和高通量等特点,且可在微米水平精确控制植物细胞生长的... 植物细胞的传统分析方法是将植物细胞在土壤或者琼脂平板上生长,然后在温室或植物生长室内观察植物的表型。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结果分辨率比较低。微流控芯片具有微型化、体积小和高通量等特点,且可在微米水平精确控制植物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因此,能够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时间,并且可以达到单细胞水平的分析和鉴定。首先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材料和制备方法,总结了用于植物细胞研究的微流控芯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植物根、花粉管、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动力学等植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微流控芯片在植物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聚二甲基硅氧烷 植物细胞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模糊感官评价在双螺杆挤压杂粮工程米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玉王宁 刘杰 +4 位作者 刘士伟 范光森 刘炎桥 王雪 段盛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94,114,共7页
以杂粮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模糊感官评价等方法对双螺杆挤压机制作杂粮工程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确立一套改进的杂粮工程米模糊感官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集及其权重集、模糊变换法则、评语分值区域对应关系等。... 以杂粮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模糊感官评价等方法对双螺杆挤压机制作杂粮工程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确立一套改进的杂粮工程米模糊感官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集及其权重集、模糊变换法则、评语分值区域对应关系等。将模糊感官评价结果数值化,作为因变量用于正交试验,并最终通过数据分析确定3个过程控制因素对产品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及最优水平:机筒二区温度(140℃)>螺杆转速(150 r/min)>物料含水量(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工程米 模糊感官评价 双螺杆挤压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功能糖引发腹胀的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鑫 玉王宁 +1 位作者 秦鹏 程鑫颖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7-375,共9页
功能糖主要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和功能性糖醇等。功能糖,尤其是功能性低聚糖,是最常见的益生元,在促进肠道动力、保护肠粘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食用功能糖的过程中,部分... 功能糖主要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和功能性糖醇等。功能糖,尤其是功能性低聚糖,是最常见的益生元,在促进肠道动力、保护肠粘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食用功能糖的过程中,部分人出现腹胀现象,极大影响了功能糖服用的依从性及其疗效的发挥。目前,功能糖引发腹胀的原因尚不明确。该研究综合国内外相关报道,对功能糖引发腹胀的原因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功能糖引发的腹胀与肠道气体和水分产生增加、肠道气体分布异常,以及肠道对内容物的感觉障碍等有关。同时,该研究还总结了包括调整功能糖配方、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气体排出、减轻内脏感知等多种干预方法,为减少功能糖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不良反应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提高功能糖服用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其防治疾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糖 胀气 腹胀 肠道菌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绿色糖单孢菌筛选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颖 玉王宁 +5 位作者 金一 刘伟娜 王晓宇 郑菲 邢新会 谢响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5-915,共11页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绿色糖单孢菌,筛选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确保其适用于生物制浆漂白工艺。【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水解圈法结合摇瓶发酵胞外酶测定法进行菌株筛选,并通过DNS木聚糖酶...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绿色糖单孢菌,筛选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确保其适用于生物制浆漂白工艺。【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水解圈法结合摇瓶发酵胞外酶测定法进行菌株筛选,并通过DNS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来源于不同突变株的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对比。【结果】筛选出遗传稳定性良好的两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AT24和AT22-2,以麦草浆为诱导底物的粗酶液中,突变株AT24及AT22-2所产的木聚糖酶活性分别为512.74、552.70 U/mL,分别为原始菌株S.v的16和17倍的。来源于突变株AT22-2的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为9.5,最适反应温度为90°C,在50°C 90°C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00°C条件下处理30 min剩余酶活仍为68%;突变株AT24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C,最适pH为10.0,在60°C 80°C的高温环境下,突变株AT24所产的木聚糖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结论】突变株AT22-2所产具有耐碱耐高温性质的木聚糖酶,在应用领域尤其在纸浆造纸行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木聚糖酶 耐热耐碱 绿色糖单孢菌 酶学性质分析
原文传递
非增强CT扫描定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高洁 玉王宁 +5 位作者 刘鑫 刘岩 苗玲 王敏 王莹 张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5期97-103,共7页
背景目前,非增强CT扫描(NECT)定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9年邯郸... 背景目前,非增强CT扫描(NECT)定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9年邯郸市第二医院诊治的243例aSAH患者。记录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比较正确定位和错误定位的多发性aSAH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发生情况、Hijdra评分、破裂动脉瘤大小及破裂动脉瘤位置。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aSAH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发生情况、吸烟史、饮酒史、Fisher评分、破裂动脉瘤位置、脑积水发生情况、脑室内出血发生情况、动脉瘤类型及初始、随访视神经鞘管直径(ONSD)指数。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Fisher评分、初始ONSD指数及二者联合对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ECT正确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符合率为79.7%(55/69),其中正确定位破裂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符合率为90.9%(30/33),其他部位为69.4%(25/36)。243例aSAH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196例,预后不良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及破裂动脉瘤大小是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准确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糖尿病、Fisher评分、初始ONSD指数和随访ONSD指数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sher评分、初始ONSD指数及二者联合预测aSAH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12〔95%CI(0.495,0.724)〕、0.623〔95%CI(0.512,0.736)〕、0.747〔95%CI(0.649,0.858)〕。结论NECT正确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符合率为79.7%,尤其是破裂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并发症及破裂动脉瘤大小是影响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准确性的影响因素;NECT测量的ONSD指数联合Fisher评分对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NECT测量的ONSD指数、Fisher评分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非增强CT扫描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