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内酯Ⅰ改善术后肠梗阻大鼠的肠功能、炎症反应、细菌移位及肠道屏障
1
作者 王一昌 周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16-624,共9页
背景白术内酯Ⅰ(atractylenolideⅠ,AT-1)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肠损伤和改善肠屏障功能的作用,但其对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的影响和机制并不清楚.目的探讨AT-1对POI大鼠的肠功能、炎症反应、细菌移位及肠道屏障的影响... 背景白术内酯Ⅰ(atractylenolideⅠ,AT-1)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肠损伤和改善肠屏障功能的作用,但其对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的影响和机制并不清楚.目的探讨AT-1对POI大鼠的肠功能、炎症反应、细菌移位及肠道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初步机制.方法60只泼累格·多雷雄性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AT-1干预组,每组12只.用摩擦肠管法构建POI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AT-1干预组分别在造模前1 h和造模后1-3 d通过尾静脉注射20、40和80 mg/kg AT-1,每天1次.肠推进实验评估肠推进功能,异硫氰酸酯-葡聚糖法检测肠通透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形态;生化分析仪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和粒细胞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毒素、脂多糖和D-乳酸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肠组织中溶霉菌(Lysozyme)、绒毛蛋白(Vill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和密封蛋白(Claudin)表达分布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肠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小肠绒毛断裂或脱落,隐窝丢失,肠推进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加;相比于模型组,AT-1干预组小肠绒毛变长和隐窝增多,肠推进功能增高,肠道通透性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小肠组织中Lysozyme、Villin、ZO-1和Claudin表达降低,而AT-1干预组上述蛋白表达增高.生化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血清中IL-6、IL-1β、TNF-α、内毒素、脂多糖和D-乳酸水平增高;相比于模型组,AT-1干预组上述血液学指标均降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小肠组织中磷酸化(phospho,p)-P65/P65和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hospho-inhibitor of NF-κB,p-IκB)/IκB的表达水平均升高;相比于模型组,AT-1干预组p-P65/P65和p-IκB/IκB的表达水平均降低.且以上结果均具有剂量效应.结论AT-1可有效抑制POI大鼠肠道损伤、炎症反应和NF-κB信号活性,同时维持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并阻止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Ⅰ 术后肠梗阻 大鼠 肠功能 细菌移位 肠屏障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鲍梦迪 王一昌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4期640-641,共2页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探讨一种有效术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本院室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的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39例)、试验组(39例),两组分别行切开挂线术、切...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探讨一种有效术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本院室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的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39例)、试验组(39例),两组分别行切开挂线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比其手术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FISI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7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的FI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疼痛,减轻肛门失禁症状,增强肛门功能,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疼痛 肛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