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世徵 书法作品
1
作者 王世徵 《中国社会组织》 2014年第4期60-60,共1页
王世徵,1938年生,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北京市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主要著述有《古代书论名篇译注》、《(书谱)解析》、《中国书法理论纲要》(主编)。作品曾入选... 王世徵,1938年生,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北京市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主要著述有《古代书论名篇译注》、《(书谱)解析》、《中国书法理论纲要》(主编)。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四、五届中青年书法展(1992、1993年)、全国第五、六届书法展(1992、1995年)、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2005年)。所书长卷《北京奥运颂》为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200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王世 中国美术馆 学术委员会 文史研究馆 2008年 体育博物馆 大学教授
下载PDF
书道通乎大道——古代书论对书法艺术本质的深刻揭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1年第10期81-84,共4页
中国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文化精神的表征,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又集中地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从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艺术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 书论 古代 大道 民族文化精神 哲学理念
下载PDF
书兼三气 德高一方——读李慧君先生书作有感
3
作者 王世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黔南书法家李慧君先生,书艺高卓,人格高尚,可谓"书兼三气,德高一方"。其书作有金石气,质朴古拙;有书卷气,温文尔雅;有闺阁气,娟秀柔婉,堪称贵州乃至中国书坛之一室。
关键词 李慧君 书作、书兼三气
下载PDF
王维汉书法四
4
作者 王世征 《书画世界》 2003年第6期38-43,共6页
得知维汉的书作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大展。从心里为他高兴。维汉几年前曾来我校作访问学者,他广博的学识以及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而不事张扬的品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来见到他的书作及业绩材料,更感到他在教学和书法创作上... 得知维汉的书作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大展。从心里为他高兴。维汉几年前曾来我校作访问学者,他广博的学识以及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而不事张扬的品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来见到他的书作及业绩材料,更感到他在教学和书法创作上取得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的。维汉的正书立足于唐楷,其书作体势宽博多取于颜,点画清劲精到更近于柳,全篇大气而不显粗率,静穆而不失灵动。维汉的书作最出色的还是行草书。他的行草取法王羲之手札及《圣教》,而于《兰亭》致力尤勤,这从其所临《兰亭》看得很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书法创作 书法家 王维 行草书 兰亭 访问学者 作品 汉书 当代书法
下载PDF
词类活用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世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6-24,12,共10页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突出的语法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因而在注释中正确判断、解释词类活用的现象是很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活用,乃至随意使用活用的术语训解古代词语,把某些实词的正常用...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突出的语法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因而在注释中正确判断、解释词类活用的现象是很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活用,乃至随意使用活用的术语训解古代词语,把某些实词的正常用法、常见的引申义以及一些兼类词误作活用解释,就会错解词义,给读者造成混乱。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兹就几部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中误作活用解释的例子,进行分类辨析,以与大家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 分类辨析 兼类词 引申义 语法现象 随意使用 遇到困难 值得注意 词义
下载PDF
词类活用与词义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征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10-117,126,共9页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突出的语法现象。一些实词由于临时处在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地位,因而具有了其基本功能以外的功能,即灵活运用为另一类词,从而满足了人们修辞、表达上的需要。 那么,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词类活用与词义的演变又...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突出的语法现象。一些实词由于临时处在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地位,因而具有了其基本功能以外的功能,即灵活运用为另一类词,从而满足了人们修辞、表达上的需要。 那么,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词类活用与词义的演变又有着什么关系呢?词类活用对词义、词性的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是汉语语言学上应予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活用 词义演变 “子” 词性 语法意义 不及物动词 名词 形容词 《说文》 兼类词
下载PDF
一面反巧媚、倡天机的大旗——傅山的“四宁四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世征 《书画世界》 2006年第6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天机 四毋 傅山 书风 汉隶 鲁公 天倪 书学思想
下载PDF
电气控制柜中低压电气故障分析
8
作者 王世征 《电脑乐园》 2020年第7期412-412,共1页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设备的各种形式和类型,特别是智能电气元 件的使用,使得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越来越困难。电气设备在运行中难以避免故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设备的各种形式和类型,特别是智能电气元 件的使用,使得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越来越困难。电气设备在运行中难以避免故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消除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常见电气 故障 分析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初探
9
作者 王世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70-70,72,共2页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竞争如此吉利的今天,对于每一个建筑企业来说,若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落实施工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现施工技术的提升。良好的...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竞争如此吉利的今天,对于每一个建筑企业来说,若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落实施工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现施工技术的提升。良好的施工技术的提升,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实现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省工程的成本,进而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现场管理
下载PDF
中国生命教育的传统文化追寻
10
作者 吴雪芹 王世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20期9-10,共2页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凸显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突出探讨的主题。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思想,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应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尊重珍...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凸显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突出探讨的主题。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思想,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应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尊重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挖掘生命潜能,注重人格陶冶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文化 珍爱生命
下载PDF
章草及其书法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世征 《北京文史》 2008年第1期37-38,共2页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字体。两汉、魏、晋是我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秦汉之际,秦篆的俗体演变为早期隶书——古隶,古隶的正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隶书,即八分;而其草写的俗体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字体。两汉、魏、晋是我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秦汉之际,秦篆的俗体演变为早期隶书——古隶,古隶的正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隶书,即八分;而其草写的俗体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至东晋,作为今文字新体的行书、楷书、草书全面成熟,隶书及其俗体——章草遂被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草 书法艺术 秦汉之际 今文字 古文字 隶书 俗体 成熟
原文传递
书法“表情”论的高扬——孙过庭的《书谱》
12
作者 王世征 《北京文史》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揭示出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实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县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揭示出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实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县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这里,着重介绍《书谱》对书法艺术“表情”本质的揭示与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法理论 《书谱》 孙过庭 表情 艺术的本质 书法艺术 书学 中国
原文传递
书法“意象”观的推崇——张怀瓘的书学思想
13
作者 王世征 《北京文史》 2010年第2期84-89,共6页
书论至盛唐,最重大的是张怀璀的著述。张怀璀是唐代开元时期人(713年前后),官至翰林院供奉,是我国古代书法史上一位少有的、专以书学论著名世的理论大师。其重要著述如《书断》、《文字论》、《书议》、
关键词 书学思想 书法史 “意象” 《书断》 翰林院 著述 书论
原文传递
学书心悟
14
作者 王世征 《北京文史》 2009年第2期68-69,共2页
书法艺术的本体,可用“书肇自然”、“书为心画”两语概括。前者谓书与天,重在其形态;后者谓书与人,重在其内涵。即是说,书法是华夏民族以自己独特的文字为依托所创造的一门沟通天人、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董其昌
原文传递
在抑唐崇晋中确立自我——略论米芾的“真趣”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世征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8-125,共8页
米芾是一位驰骋宋代尚意书坛的主将,与苏、黄相比,他更具纯艺术家的气质。他论书不讲道德人品,也不涉及圣道学问,而是就书法论书法。执著的理念,真率的个性,使其书论明快、激昂,富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总览米氏论书,中心... 米芾是一位驰骋宋代尚意书坛的主将,与苏、黄相比,他更具纯艺术家的气质。他论书不讲道德人品,也不涉及圣道学问,而是就书法论书法。执著的理念,真率的个性,使其书论明快、激昂,富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总览米氏论书,中心的追求当是"真趣"。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海岳名言》)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同上)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岳名言》 书法艺术 米芾 真趣 唐人书法 颜真卿 颜鲁公 宝晋英光集 丑怪恶札 争座位帖 孙过庭 论书
原文传递
历代书论名篇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世征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2-92,共1页
中国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抒发审美感受的独特工具,中国书法理论则是这门艺术的内核与根基,因此认真研读古代书法理论,汲取、发扬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书法艺术实践。当是新时期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古代书论篇目甚多,为便于学习... 中国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抒发审美感受的独特工具,中国书法理论则是这门艺术的内核与根基,因此认真研读古代书法理论,汲取、发扬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书法艺术实践。当是新时期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古代书论篇目甚多,为便于学习,本书选择了汉至清末的历代传统名篇33篇,从书法的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方面,概括其基本的书学主张,体现了中国书学总体的发展进程和思想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篇 书论 历代 中国书法艺术 古代书法理论 解析 审美感受 华夏民族
原文传递
论书札记
17
作者 王世征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0,共2页
书法艺术的本体,可用“书肇自然”、“书为心画”两语概括,前者谓书与天,重在其形态。后者谓书与人,重在其内涵。即是说,书法是华夏民族以自己独特的文字为依托所创造的一门沟通天人、体道表心的艺术。
关键词 札记 书法艺术 华夏民族
原文传递
章草书法艺术漫议
18
作者 王世征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9年第3期31-40,共10页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书体。两汉、魏晋是我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秦汉之际,秦篆的俗体演变为早期隶书—古隶,古隶的正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隶书,即八分;而其草写的俗体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书体。两汉、魏晋是我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秦汉之际,秦篆的俗体演变为早期隶书—古隶,古隶的正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隶书,即八分;而其草写的俗体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至东晋,作为今文字新体的行书、楷书、草书全面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草 书法艺术 秦汉之际 今文字 古文字 隶书 俗体 成熟
原文传递
学问文章之气发为书翰——观《二十世纪京华名人遗墨》学者书法有感
19
作者 王世征 《北京文史》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京华名人遗墨》 “书卷气” 罗振玉 章炳麟 梁启超 谢无量 学识修养 书法艺术
原文传递
一面反巧媚、倡天机的大旗——傅山的“四宁四毋”
20
作者 王世征 《北京文史》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明末清初的傅山,是著名的学者、医学家、书法家,他一生以“排难解纷,济人利物”为己任,磊落孤傲,拒不仕清,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一位鲁仲连式的传奇人物。其雄浑豪放、极富浪漫色彩的连绵大草及睥睨流俗、振聋发聩的书学思想,... 明末清初的傅山,是著名的学者、医学家、书法家,他一生以“排难解纷,济人利物”为己任,磊落孤傲,拒不仕清,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一位鲁仲连式的传奇人物。其雄浑豪放、极富浪漫色彩的连绵大草及睥睨流俗、振聋发聩的书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奇异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 明末清初 民族气节 浪漫色彩 书学思想 医学家 书法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