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设计的治理转向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世福 梁潇亓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112,共8页
梳理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脉络,剖析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特征,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议题。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的总体发展呈现“理论本土化和制度体系化不足,且滞后于地方城市设计实践”特征。当前,响应中国... 梳理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脉络,剖析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特征,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议题。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的总体发展呈现“理论本土化和制度体系化不足,且滞后于地方城市设计实践”特征。当前,响应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需求及国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出现技术性、制度性实践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性过程的治理转向,理论视角下更加关注城市设计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实践方面则出现了多类型的伴随式城市设计服务创新。本文指出中国城市设计的治理转向有助于彰显城市设计的社会性,理解“好的城市设计”是包含好的城市设计方案、好的城市设计管控和好的城市设计实施的系统性城市空间治理实践,将对中国式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设计治理 社会性 城市设计实施管理 美丽城市
下载PDF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湾区实践——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福 郑艳萍 刘铮 《城市观察》 2024年第3期4-15,158,共13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加快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则是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抓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当前海洋城市建设与评价最具影响力的目标对象,需要分别在全球与湾区视角下考察粤港澳大湾区的优... 粤港澳大湾区是加快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则是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抓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当前海洋城市建设与评价最具影响力的目标对象,需要分别在全球与湾区视角下考察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与挑战。本研究通过解读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剖析了典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显著特征,以及与国际一流湾区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数量和航运物流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海事技术、竞争力与吸引力等方面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着重要加快提升国际航运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强化海洋战略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全球领先海事之都 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治理 海洋强国
下载PDF
海洋城市战略与空间规划前瞻
3
作者 王世福 王兴平 +9 位作者 马向明 陈天 王建军 文超祥 郑斌 赵渺希 程遥 邓昭华 郭海 刘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23年10月13日,王世福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首席专家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23年10月13日,王世福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首席专家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与制度创新”为主题组织第十二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并邀请来自规划、海洋、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海洋城市在海洋命运共同体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以及空间规划创新需要。在凝练与会嘉宾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笔谈形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海洋城市战略与空间规划”进行论述,期望为未来海洋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王世福认为对于我国海洋城市建设而言,立足港城关系的规划和注重海陆统筹的战略,有助于在全局视角上认识和响应从港口大国到海洋强国的战略跃升。王兴平等提出建设海洋城市组群是内陆城市经略海洋的重要方式,港口城市与腹地陆域中心城市可通过交通设施网络、多种“流要素”、区域涉海功能与跨界协同治理四个维度的一体化措施构建联系密切且分工合理的海洋功能圈。马向明认为海洋城市战略不应仅局限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从促进海陆文明交流融合的视角出发,积极应对海洋生态挑战,大力发展文化交流和综合创新功能。海洋城市空间规划应强调陆海功能协调性,从而保证海洋城市健康发展。陈天结合海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海岸生态系统保护的统筹与修复、沿海城市防灾韧性体系构建和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沿海城市品质提升三方面,提出沿海高密度城市防灾韧性建设与空间品质提升实施路径。王建军系统论述目前海洋城市战略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并从四个层次梳理当前海洋城市战略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即开展陆海资源全要素综合调查与评价、构建陆海统筹的海洋城市发展格局、做好向海而强的资源要素保障以及在更广阔的深远海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文超祥等以海洋中心城市作为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提出科学谋划境内外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并结合我国沿海各省市开展的海岸带空间规划实践总结出:处理好陆域与海域关系、协调好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谋划好陆海发展的战略空间。郑斌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新港城对推动大湾区海洋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并提出在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推动港口与产业融合发展三方面推进大湾区新港城建设,实现海洋城市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赵渺希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区域化趋势日渐发展,应把握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近岸化趋势,拓展新发展格局下沿海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规划原理,并进一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厘清大湾区的全球网络链接机制、解析大湾区区域网络协同机制、大湾区双循环网络发展的规划响应。程遥认为陆海统筹规划是一个全域全要素统筹的系统问题,且最终将落实到陆域的功能与设施规划建设上。陆海统筹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在陆海域、邻域、海岸带三个层面对应的规划层次、内容、深度应该是差异化的,并且海域应建立相较陆域更系统的跨界规划管控体系和更严格的传导体系。邓昭华提出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建设,可施行“以陆促港”策略,从“港产联动”以固港、“两丝枢纽”以稳港、集聚资源以强港三方面拓展港口腹地纵深,助力港口实现其陆域的现代化,并通过技术输出助力当地工业化与扩大港群布局稳固其腹地根基。郭海认为我国应提出符合自身国情的海洋理论,以海洋作为中国维护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手段,以海港作为中国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抓手,并提出需处理好贸易与军事、国家利益与系统利益、外交功能与经贸功能之间的三对矛盾。刘铮认为海洋城市相关规划具有明显的创新型规划特征,提出应进一步开展海洋城市规划创新并实现对创新目标的制度安排,且需从连通性、支撑性、撬动性三方面思考规划创新的突破点,激活海洋城市战略支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城市 发展战略 空间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海洋观视角下海洋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国际比较
4
作者 王世福 练东鑫 +1 位作者 龙海燕 刘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海洋观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海洋的总体认识,随着海洋科技与国际关系发展而持续演变,为厘清不同历史时期海洋城市的差异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基于文献综述与类型归纳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关注海洋观变迁下全球典型海洋城市发展的空... 海洋观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海洋的总体认识,随着海洋科技与国际关系发展而持续演变,为厘清不同历史时期海洋城市的差异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基于文献综述与类型归纳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关注海洋观变迁下全球典型海洋城市发展的空间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殖民、后殖民、全球化海洋观演变过程中,海洋城市职能从早期的贸易型逐渐转变为产业型与服务型,其战略属性主要体现为在全球、区域与国家多维空间尺度下的连通性、撬动性与支撑性。应充分发挥海洋城市战略属性,面向世界级海洋城市群开展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 海洋城市 空间模式 港城关系 海洋治理 海洋战略
下载PDF
跨界一体化导向下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与治理创新
5
作者 王世福 练东鑫 吴婷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搭建“空间研判—挑战剖析—规划响应—治理创新”的跨界合作区一体化规划编制框架。通过剖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空间发展情况与琴澳融... 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搭建“空间研判—挑战剖析—规划响应—治理创新”的跨界合作区一体化规划编制框架。通过剖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空间发展情况与琴澳融合瓶颈,从空间布局、产业功能、综合交通、民生服务一体化方面提出规划响应路径,弥补琴澳一体化空间规划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跨界治理机制创新,以规划编制实现功能和形态的空间一体化,通过治理创新增强琴澳协同、破除边界的发展阻力,最终实现一个共建共享的琴澳都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一体化发展 跨界合作区 区域规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下载PDF
设计治理型历史地段城市更新 福州烟台山城市复兴
6
作者 王世福 易智康 薛颖 《时代建筑》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福州烟台山城市复兴项目是中国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代表性的新实践.项目集中呈现了城市发展转型时期历史地段面临的各类典型问题,探索了新型协作式设计治理的更新过程.在复杂条件和目标下,项目多方主体表现出的设计实施智慧与协作治理... 福州烟台山城市复兴项目是中国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代表性的新实践.项目集中呈现了城市发展转型时期历史地段面临的各类典型问题,探索了新型协作式设计治理的更新过程.在复杂条件和目标下,项目多方主体表现出的设计实施智慧与协作治理过程,为当前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提供了启发性价值.文章梳理了福州烟台山城市复兴项目的设计历程及设计亮点,总结了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中精细、包容的设计方法与协商、渐进的设计实施机制,对历史地段系统性的设计治理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烟台山 历史地段 城市更新 设计治理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活力分布特征及空间治理策略——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7
作者 魏宗财 黄伟超 +3 位作者 王世福 唐琦婧 黄峻 黄绍琪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146-158,164,共14页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空间治理 活力城市 广州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规划转型挑战与应对——以广州H社区为例
8
作者 赵楠楠 刘玉亭 王世福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3,共9页
随着城市治理的推进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城市大型社区中的社会网络发生重构,地方知识、邻里依恋、社会准则、共同行为等社会资本要素不断积聚。但是,社区规划实践存在制度缺陷与条件缺位,面临社区治理“倒逼”压力。以广州市H社区在“... 随着城市治理的推进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城市大型社区中的社会网络发生重构,地方知识、邻里依恋、社会准则、共同行为等社会资本要素不断积聚。但是,社区规划实践存在制度缺陷与条件缺位,面临社区治理“倒逼”压力。以广州市H社区在“控规调整”中产生的主动式公众参与行动为切入点,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深度考察社区规划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特征与规划诉求。实证显示,在规划触媒作用下,大型城市社区中社会资本的作用逐渐突显,表现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社区应对规划干预的能力显著提升,揭示出公众参与机制“错位”与基层治理制度“门槛”等现实问题。因此,深入推进社区规划机制转型,需要创新公众参与机制以适应社区诉求、完善地方知识众筹平台以培育社会资本、深化社区规划师制度以补位基层治理缺口,最终形成多元主体理性协作下的社区规划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 社会资本 公众参与 控规调整 地方知识 社区治理
下载PDF
新加坡城市树木保护及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颖怡 王世福 刘明欣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城市树木的保护管理是城市绿化的关键性内容。新加坡城市树木保护及精细化管理归纳为贯穿城市树木全生命周期,具有复杂适应性和高效能的“综合治理”模式。主要策略体现在战略目标引领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管理机制,法规体系、城市空间... 城市树木的保护管理是城市绿化的关键性内容。新加坡城市树木保护及精细化管理归纳为贯穿城市树木全生命周期,具有复杂适应性和高效能的“综合治理”模式。主要策略体现在战略目标引领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管理机制,法规体系、城市空间政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树艺师国际认证和人才执业制度保障,专业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精细化日常管理,智慧高效能的城市树木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多元化社会管理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对比我国与新加坡的差异,对我国城市树木保护管理提出战略化目标、法制化保障、系统化管理、职业化建设、智慧化支持、多元化公众参与的“治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树木保护 精细化管理 城市治理
下载PDF
产教融合:新时代高校规划院的使命与挑战
10
作者 张尚武 袁昕 +7 位作者 王世福 黄亚平 袁大昌 冷嘉伟 钟树生 许剑峰 于吉鹏 吴左宾 《城乡规划》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高校规划院工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同济规划院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产教融合:新时代高校规划院的使命与挑战”,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校规划院共六十余位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参与交流。其中九位高校规划院负责人对自己...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高校规划院工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同济规划院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产教融合:新时代高校规划院的使命与挑战”,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校规划院共六十余位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参与交流。其中九位高校规划院负责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整理,介绍各高校规划院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形成本次笔谈内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协会 产教融合 规划院 同济 会议主题 使命 高校 挑战
下载PDF
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与实践
11
作者 曾献君 林伟伟 +2 位作者 王世福 彭冲 吴俐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2,共9页
城郊融合类村庄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但在我国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后,其转型时间、转型程度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在高度城乡一体化区域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两类详细规划编制... 城郊融合类村庄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但在我国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后,其转型时间、转型程度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在高度城乡一体化区域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两类详细规划编制已经难以应对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特征、问题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村庄规划编制内涵的转变,提出了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路。以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为例,结合其现状特征及发展问题,将村庄空间进一步细化为城镇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区、乡村功能区,探索不同用途管制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联合编制的技术及成果表达形式,并提出该类地区详细规划一体化编制的路径,为优化城郊融合类村庄的规划编制技术、提升乡村空间治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郊融合类村庄 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技术
下载PDF
“岸”的新定义--基于“城水共生”视角
12
作者 张晓阳 王世福 《城市学报》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作为“水”与“城”的交界,“岸”兼具丰富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是生态文明时代实现水城融合、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城水共治的重要契机与空间载体。文章基于“岸”的内涵辨析与发展演变,建立“岸”与“城水关系”的内在关联;以“城水分离... 作为“水”与“城”的交界,“岸”兼具丰富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是生态文明时代实现水城融合、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城水共治的重要契机与空间载体。文章基于“岸”的内涵辨析与发展演变,建立“岸”与“城水关系”的内在关联;以“城水分离”表征的水景观缺失、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切入点,反思城、水二元对立关系下“岸”的认知局限、技术局限与管理局限,映射更深层次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优先矛盾。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从“治水”延伸到“治岸”,强化城、水双向渗透原则,提出把空间还给水、合理让渡出“岸”的空间,完善“城-水-岸”三元融合空间格局;进一步从价值提升、技术优化、治理协同三个层面建构“岸”的新定义,前瞻走向“城水共生”新型人类城市文明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水关系 水岸空间 城水共生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跨界合作区规划策略与协同治理探索——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世福 练东鑫 +2 位作者 邓昭华 赵银涛 李欣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跨界合作区作为新时期推动粤港澳三地跨界合作的空间载体,对于探索跨界协同规划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于2022年6月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南沙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跨界合作区作为新时期推动粤港澳三地跨界合作的空间载体,对于探索跨界协同规划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于2022年6月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南沙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文章以该方案为基础,结合南沙新区空间方案国际咨询工作,通过深入剖析跨界合作模式、区位优势和发展瓶颈,结合国家战略制定区域发展目标,从产业、交通、人文空间3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并进一步探索跨界治理机制,搭建“机遇研判—策略制定—机制创新”的跨界合作区规划编制框架,以期通过跨界合作区规划编制与协同治理的探索,增强南沙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引领和区域协作能力,推动大湾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合作区 规划编制 协同治理 广州南沙新区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财政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世福 刘志 +7 位作者 张勤 赵志荣 何杨 杨家文 颜燕 唐婧娴 刘威 李欣建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71,共7页
本次对话的主题是“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财政问题”,我们特别组织了来自城市规划和城市财政两方面具有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嘉宾,集中讨论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城市开发的市场财务、城市政府的公共财政问题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本次对话的主题是“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财政问题”,我们特别组织了来自城市规划和城市财政两方面具有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嘉宾,集中讨论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城市开发的市场财务、城市政府的公共财政问题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涉及宏观经济、制度环境、市场趋利、增值捕获、社会公平、开发控制、项目运营等议题,充分反映出城市规划中有关财务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基于两方面专家各自对对方领域的掌握及实务的研判,专家们各自发表了极富启发的观点,现场互动和提问讨论环节也进一步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共识,即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城市规划总体上缺乏系统性的财政思维,且财政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解释和评估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的机制与实效,在承认各自的专业性基础上开展全面的合作有利于面对当前城市开发的困境和城市规划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财政 当前城市 宏观经济 财政学 专业知识 项目运营 现场互动
下载PDF
城校融合理念下的高校院所聚集区城市设计提升策略研究
15
作者 吴婷婷 王世福 杨廉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113-115,共3页
在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院所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院所具备的创新资源与智力要素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城校融合的综合优势,是助力城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文章依托广... 在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院所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院所具备的创新资源与智力要素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城校融合的综合优势,是助力城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文章依托广州环五山地区高校院所聚集区规划设计,对其现状问题、发展目标及规划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探寻高校院所聚集区通过城市设计进行优化提升的主要策略,以期彰显文脉传承,加强空间融合,共策临校更新,促进平台建设,为“人校产城”协同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院所聚集区 城市设计 城校融合 环五山
下载PDF
研究型规划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基于“城水耦合”视角
16
作者 王世福 曾祥诚 张晓阳 《城市设计》 2023年第2期68-77,共10页
为改善传统城乡规划设计教学实践中研究与设计脱节问题,强化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形成有效合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结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新区水环境系统与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以“城水耦合”视角开展... 为改善传统城乡规划设计教学实践中研究与设计脱节问题,强化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形成有效合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结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新区水环境系统与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以“城水耦合”视角开展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实践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两期城市总体规划、四期毕业设计的本科教学工作,并培养了多位博硕士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城水耦合 专业教育
下载PDF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城市韧性建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云楠 翟国方 +8 位作者 王兰 彭翀 王世福 修春亮 王峤 周素红 姜洪庆 邵亦文 张杰英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公告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发布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这...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公告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发布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这标志着从2020年初爆发、持续了近三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管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冠疫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刊特策划本期笔谈,邀请规划各领域的专家,从专业的视角,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城市韧性建设”展开讨论,剖析城市韧性建设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足提出规划应对策略,期望为未来城市的韧性建设与提升提供有益参考。蔡云楠等提出城市防疫韧性是“医疗设施+环境安全+空间品质+治理机制”的综合表现,缺乏任何一个要素的理解都是不完整的。城市防疫韧性的提升需要政府的超前谋划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对其研究也不仅仅是“医学+环境学科+空间规划+管理学”的融合领域,还需要来自更多视角和系统性的并行研究及跨学科的融合思考与实践。翟国方认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全面发展是城市规划愈来愈重要的内容,系统增强城市韧性则是促进人民健康全面发展的不二路径,并提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健康城市规划以及重视健康风险管控技术的配套应用。王兰从公共健康角度出发认为韧性城市体现在现有各类设施应对疫情冲击的快速转换能力,既包含了公共服务设施的硬件空间改造,也包含了软件服务和应急预案的密切配合,建议将健康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在高风险城市和地区编制健康城市专项规划等。彭翀结合我国当前发展提出以高密建设的超大城市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多风险耦合下的机制探索,从空间规划和建设的视角开展科学研究,制定韧性提升的规划与建设策略。王世福回顾了疫情发展过程后总结出城市规划要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赋能空间韧性,提高城市的免疫力,并积极开展城市研究解释城市空间与疫情的相关性,深入创新规划设计方法以实现更具韧性的城市。修春亮关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韧性问题,提出空间上的城乡融合是提升城市韧性的新方式。通过规划实现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有助于形成优良的城乡景观和空间格局,通过城乡交融缓解生态压力、增加乡村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城乡社会交融、培养青少年的乡村情节、维护传统文化根基、增加空间的多元性进而增加城市和乡村的韧性。王峤则从韧性城市发展框架、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韧性城市管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韧性城市规划体系并提出实施路径,从宏观的韧性城市规划策略到中微观尺度的韧性社区建设提出应对疫情常态化的规划建议,推动我国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实施进程,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周素红认为亟需探索平疫结合理念下的健康与韧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建设既保障平时城市正常运作的需求,又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等安全事件能力的韧性城市。其核心任务是加大对城市在促进公众健康与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方面的基础研究;构建和优化韧性城市空间规划体系,补足城市建设短板;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基本健康服务能力、应对疫情等事件的抵御、适应和恢复等综合能力;完善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保障机制,提升平疫结合的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姜洪庆提出空间韧性是整合城市要素密度、强度、流量、流速,以及空间层级的复杂性与连续性,将各种有效防灾途径与工程性措施结合起来,保持城市响应不同承灾阶段要素流动与形式结构的空间稳定性。风险识别、不确定性规划、协同管治、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是空间韧性的核心维度。邵亦文认为应把新冠疫情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机会之窗”,充分重视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价值,从“增量”和“提质”两个方面着手改善,使之更具有应对不确定风险的韧性,同时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和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城市韧性 规划策略 健康城市 城乡融合 平疫结合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南沙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艳华 任志宏 +5 位作者 叶辅靖 王世福 杨林 钟韵 杨爱平 蔡进兵 《城市观察》 2023年第3期53-81,161,共3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2023年4月28日上午,以“加速南沙开放开发打造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为主题的第53期“广州新观察”学术圆桌会议在暨南大学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式现代化 自立自强 暨南大学 发展标杆 城乡区域协调 澳门地区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疗愈导向的大学校园支持性环境营造国际研究进展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海岫 王雪松 +2 位作者 王世福 陈纵 高小涵 《新建筑》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面对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生态链的最后一环,其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健康城市的重要助力单元,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近30年与疗愈相关的大学校园环境营造相关的海量... 面对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生态链的最后一环,其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健康城市的重要助力单元,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近30年与疗愈相关的大学校园环境营造相关的海量国际文献进行可视化、全貌性综述研究;将研究演进历程划分为基础起步、科学细分、分化跨域、综合交互四个阶段,并归纳出生理疗愈、心理疗愈、社会疗愈导向下的三个核心聚类议题和13个细分聚类议题,用以评述当前大学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特征研究进展;最后将其与相关标准及国际实践经验结合,以期为未来我国大学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营造实践提供理论与设计指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疗愈支持性环境 知识图谱 突现词 共现图谱
下载PDF
平台都市主义的理念重构--城市立体空间实践中现代主义教条模式的批判与承袭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浙娟 王世福 +1 位作者 邝慧清 荆锋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的理论语境下,将平台都市主义作为一种对城市立体空间设计理念与实践进行同步研究的概念载体。研究围绕三大核心词:垂直分流、街道的死亡与体量分权,对城市立体空间实践中现代主义教条模式展开批判,提取相应的平...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的理论语境下,将平台都市主义作为一种对城市立体空间设计理念与实践进行同步研究的概念载体。研究围绕三大核心词:垂直分流、街道的死亡与体量分权,对城市立体空间实践中现代主义教条模式展开批判,提取相应的平台都市主义理念的形态特性,完成理念承袭的归纳。在此基础上,紧扣场地建构的概念内涵,从空间性视角探索概念外延的发展走势,提出设计新思维:(1)走向城市立体的全空间设计模式;(2)从立体空间维度跨越到资源维度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都市主义 城市立体空间 现代主义 垂直分流 街道的死亡 体量分权 空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