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的矫形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袁一 李翔宇 +5 位作者 刘承鑫 史彬 王东凡 王宇 孔超 鲁世保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02-306,312,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 目的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MCSM患者188例,其中47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72例采用LCF治疗(LCF组),69例采用LP治疗(LP组)。根据术前颈椎前凸角(CL,CCobb角)将患者分为后凸型(CL<0°)、平直型(0°≤CL<10°)、前凸型(10°≤CL<20°)和过度前凸型(CL≥20°)。根据术前和术后CL计算不同术式的前凸改变量(末次随访CL-术前CL)、前凸矫正量(术后1周CL-术前CL)和前凸丢失量(术后1周CL-末次随访C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前凸改变量、前凸矫正量大于LCF组和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和前凸型患者的CL,随访中虽有部分丢失,但至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维持良好;过度前凸型患者术后CL轻微增加,但随访时逐渐减小,过度前凸缓解。LC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患者的CL,随访中前凸丢失量少于ACDF,但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仍不如ACDF。LP术后各型患者CL均降低,但随访过程中前凸丢失量小于ACDF和LCF。结论ACDF矫形能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颈椎曲度类型MCSM患者,LCF适用于后凸型、平直型MCSM患者,LP可用于治疗CL>10°的MCSM患者。MCSM手术方式的选择除常规考虑脊髓压迫位置、手术节段等,还应考虑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椎板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肌少症对老年患者脊柱手术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东凡 孔超 +1 位作者 王鹏 鲁世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8,共4页
肌少症(sarcopenia)或又称“肌肉减少症”,由Rosenberg首次提出。2010年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进行性、广泛性以肌力下降和肌量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 肌少症(sarcopenia)或又称“肌肉减少症”,由Rosenberg首次提出。2010年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进行性、广泛性以肌力下降和肌量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并伴随身体残疾、生活质量差和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2018年EWGSOP将肌少症定义更新为:一种进行性、广泛性的骨骼肌疾病,与跌倒、骨折、身体残疾和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有关。肌少症发病与年龄增长相关,老年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为4.1%~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残疾 肌少症 脊柱手术 肌肉减少症 预后影响 老年患者 老年人群 肌力下降
下载PDF
基于骨盆代偿及胸椎代偿对腰椎退变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侯颖 李翔宇 +6 位作者 孔超 王宇 朱卫国 王东凡 史彬 鲁世保 卢洁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825-830,共6页
目的 探究骨盆代偿及胸椎代偿在评估腰椎退变性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价值,并探讨不同代偿分组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 2017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因腰痛于我院就诊行脊柱全长 X 线片检查的患者 159 例。以脊柱全长 X 线片测量脊... 目的 探究骨盆代偿及胸椎代偿在评估腰椎退变性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价值,并探讨不同代偿分组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 2017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因腰痛于我院就诊行脊柱全长 X 线片检查的患者 159 例。以脊柱全长 X 线片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 (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 (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 (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 (lumbar lordosis,LL)、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胸椎后凸角 (thoracic kyphosis,TK)、C7倾斜角 (C7slope,C7S)、C7矢状面轴向距离 (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SVA),评估临床症状,包括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 scale,VAS)。根据 PI 与 LL 差值是否 < 10°,将患者分为腰椎前凸正常患者及腰椎前凸丢失患者,进一步对腰椎前凸丢失患者进行分组,根据 PT 是否 ≥ 20° 和 (或) TK 是否 ≥-30°,分为退变代偿组和退变缺乏代偿组。结果 ODI 与 SS、LL、TK、C7-SVA 存在相关性 (P=0.006,P < 0.001,P=0.005,P < 0.001),腰部 VAS 评分与 PT、LL、TK、C7-SVA 存在相关性 (P=0.049,P < 0.001,P < 0.001,P=0.004),而下肢 VAS 评分仅与 LL 存在相关性 (P=0.027)。前凸正常组 LL 大于其它两组 (P < 0.001),C7-SVA 小于其它两组 (P < 0.001);代偿组的 PI、PT、TK 值均显著大于另外两组 (P <0.001);缺乏代偿组患者年龄及 C7-SVA 高于其它两组 (P=0.020,P=0.039);患者 ODI 及腰部 VAS 评分与分组有显著相关性 (P < 0.001,P < 0.001),而下肢 VAS 评分与分组无相关性 (P=0.803)。倾向评分匹配后与腰椎前凸正常组对比,代偿组 PT、TK、C7-SVA 增大 (P < 0.001),缺乏代偿组患者 PT、C7-SVA 增大 (P=0.016,P < 0.001)。结论 基于骨盆代偿及胸椎代偿分组对腰椎退变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评估可反映患者的脊柱平衡情况及临床症状,可避免重心评估脊柱平衡不准确的情况,在高龄腰椎退变患者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腰椎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