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8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的转录组测序及实验验证
1
作者 刘彦彤 王世轩 +4 位作者 赵双利 魏巍 王东海 姜宗坤 刘洪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39-4248,共10页
背景: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但针刀干预膝骨关节炎在转录组水平上的调节机制仍未明确。目的:通过针刀干预骨关节炎大鼠,对软骨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加以验证,揭示针刀干预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背景: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但针刀干预膝骨关节炎在转录组水平上的调节机制仍未明确。目的:通过针刀干预骨关节炎大鼠,对软骨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加以验证,揭示针刀干预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刀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6只。针刀组、模型组采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术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6周后针刀组大鼠每周进行1次针刀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对各组大鼠膝关节进行Micro CT扫描,对关节软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及Mankin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软骨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蛋白互作网络和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RT-qPCR验证。结果与结论:①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表面粗糙不平、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表层结构破坏,Mankin评分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大鼠关节软骨表面较为光滑,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表面轻微不规则,Mankin评分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基因本体论及京都基因组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涉及蛋白分解代谢、自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kB及Wnt信号通路等,蛋白互作网络及Cytoscape筛选出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类Myb SWIRM和MPN结构域蛋白1、热休克蛋白90α1、NIPBL粘连蛋白负载因子4个关键基因。③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类Myb SWIRM和MPN结构域蛋白1、热休克蛋白90α1、NIPBL粘连蛋白负载因子mRNA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针刀组大鼠关节软骨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类Myb SWIRM和MPN结构域蛋白1、热休克蛋白90α1、NIPBL粘连蛋白负载因子mRNA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针刀干预可能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kB及Wnt等信号通路来促进软骨修复,并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类Myb SWIRM和MPN结构域蛋白1、热休克蛋白90α1、NIPBL粘连蛋白负载因子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骨关节炎模型 内侧半月板韧带失稳术 转录组测序 差异基因 动物实验 实验验证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让青春在奉献中放光华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大学生村官王东海参加培训有感
2
作者 王东海 《中国扶贫》 2017年第23期53-55,共3页
'到西部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叫王东海,江苏宿迁人.2009年夏,我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看到学校悬挂的这些宣传标语,顿时热血澎湃,萌生了到西藏工作的念头,于是我毅然放... '到西部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叫王东海,江苏宿迁人.2009年夏,我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看到学校悬挂的这些宣传标语,顿时热血澎湃,萌生了到西藏工作的念头,于是我毅然放弃内地优越条件,带着梦想来到西藏,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日喀则市仁布县帕当乡切村党支部副书记一职.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眩晕患者冷热实验荚形图的结果可靠性分析
3
作者 李淑静 王东海 +4 位作者 王郁 杜一 刘兴健 任丽丽 吴子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眩晕患者冷热实验荚形图类型,了解冷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前庭系统功能评估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总结分析眩晕诊疗中心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528例眩晕患者的冷热实验结果,按照荚形图形态及单侧反应减弱(unilater... 目的分析眩晕患者冷热实验荚形图类型,了解冷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前庭系统功能评估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总结分析眩晕诊疗中心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528例眩晕患者的冷热实验结果,按照荚形图形态及单侧反应减弱(unilateral weakness,UW)分为荚形图冷热对称组、左右对称组、单值显著异常组、双侧数值减下组以及荚形图形态不能分类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别UW的结果,对其进行解释及归纳,来辨识不可靠数据,从而减少不可靠数据对临床诊疗的干扰。结果冷热对称的荚形图(439例)表现为双侧前庭功能对称(273例)及一侧前庭功能减低(166例),同侧耳双温刺激冷热气刺激慢相角速度(S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别对称荚形图(14例)包括双侧前庭功能对称(11例)和一侧减低(13例),同侧耳双温刺激SP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值显著异常荚形图(36例)包括一侧前庭功能减低(25例)和双侧前庭功能对称(11例),同侧耳双温刺激SP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数值减低荚形图(34例)可表现为双侧前庭功能对称(25例)及一侧减低(9例),同侧耳双温刺激S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荚形图形态不能分类(5例)提示干扰因素较多。结论冷热实验显示双耳外周前庭功能对称且正常时,要警惕荚形图中温度效应的存在,需考虑对灌注器的检视及灌注温度的校准;冷热实验提示一侧前庭功能减低时,要注意荚形图中单个数值显著增高或减低的情况,建议重复灌注,仍无改变时,建议重复另一耳此温度下的灌注,甚至重复整个冷热实验;冷热实验荚形图提示双耳外周前庭功能减低时,UW值不能真实反应双侧前庭功能的状态,可改用水灌注重复,并结合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做出正确判断。荚形图的形态结合UW值来综合判断冷热实验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实验 荚形图 可靠性
下载PDF
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东海 刘杰 +7 位作者 李志华 张玲 罗洁 张晓东 庞明禹 陈琛 刘美晨 纪超宇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31-33,37,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AZA)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AZA-HAG...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AZA)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AZA-HAG)治疗,对照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DAC-CAG)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缓解率(OR)为66.7%,对照组OR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11.0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9.5个月,两组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4度骨髓抑制7例(58.3%),骨髓抑制恢复天数(13.50±2.84)d;对照组12例均发生4度骨髓抑制(100.0%),骨髓抑制恢复天数(17.67±2.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不适合强化疗的新诊断老年AML患者疗效肯定,且安全性更高,经济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 阿扎胞苷 HAG方案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因探究
5
作者 王东海 《三晋基层治理》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造性成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经济技术层面的重大转型和变革,而且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为发展理念、思想...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造性成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经济技术层面的重大转型和变革,而且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为发展理念、思想观念的全面调整和优化,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要从技术、制度、思想层面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关键动因和内生动因,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解放思想
下载PDF
从气、血、痰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理论探索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淑婷 王东海 秦琦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21-124,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与中医学胸痹心痛病联系密切,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因此,寻找有效的冠心病防治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在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上,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与中医学胸痹心痛病联系密切,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因此,寻找有效的冠心病防治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在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上,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已经逐渐步入主流,无论从预防、治疗及预后的任何角度,中医都有着不能替代的优势与作用。中医学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基于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对疾病进行干预。基于古典医籍和丰富的各家学说,并结合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冠心病中医证候以“阳微阴弦”即“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其中气虚、血瘀、痰浊三者关系密切。故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历代胸痹心痛病相关著作中关于气虚、血瘀、痰浊的致病机制及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理论基础,从而以病机言治则,将“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痰逐饮”三法作为中医治疗胸痹的大方向,三法结合,灵活辨证,既重视阴弦之标,又兼顾阳微之本。同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述析“益气、活血、化痰”的现代医学本质,发现其与现代医学所提出的通过正性肌力、抗凝、调脂、稳定斑块等手段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理念不谋而合,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案例介绍现代医家从气、血、痰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活血 化痰 胸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基于“阴平阳秘”理论探讨失眠的因机治则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云秋 王东海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40-43,共4页
失眠在中医范畴中名“不寐”,是一种以睡眠障碍为主症的疾病。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失眠等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给心理也带来负面作用。中医对于失眠病因的认识多种多样,通过六经、五脏六腑、气血营卫等方面... 失眠在中医范畴中名“不寐”,是一种以睡眠障碍为主症的疾病。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失眠等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给心理也带来负面作用。中医对于失眠病因的认识多种多样,通过六经、五脏六腑、气血营卫等方面治疗失眠的思路纷繁复杂。文章通过“阴平阳秘”理论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阴平阳秘”理论属于中医基础理论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旨在论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研究以“阴平阳秘”为论据,提出了睡眠机制和人体的阴阳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又指出了失眠的基本病机,实为阳盛不得入阴,阳亢于外,虚为阴虚不能纳阳,阳气浮越于外,也就是阴阳失调导致的,即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探讨了失眠正是阴阳动态失衡所导致的。从情志、饮食、久病体虚、年老体虚以及失治误治四个方面切入,全面探讨阴阳与不寐的关系,简单探讨了阴阳结合下治疗失眠的方法,论述阴阳动态平衡在治疗不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丰富不寐因机治则的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辨证与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平阳秘 不寐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儿童颅内动脉瘤一例
8
作者 师林 吕丙波 +3 位作者 任宝鑫 王岷 孙德州 王东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2-475,共4页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存在诸多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采用2枚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的儿童颅内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探索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存在诸多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采用2枚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的儿童颅内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探索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儿童 血流导向装置
下载PDF
常规粳稻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田芳慧 黄金华 +6 位作者 张倩倩 李习军 王书玉 王和乐 邵性宽 胡胜利 王东海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78-82,88,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将成为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食味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现阶段水稻育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18个常规粳稻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将成为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食味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现阶段水稻育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18个常规粳稻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与食味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探讨通过农艺性状的选择来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的途径。结果表明:茎秆粗度、生育期长短、有效穗数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有效穗数、生育期与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茎秆粗度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在黄淮优质常规粳稻育种过程中应选择生育期稍长、茎秆较细、有效穗数较多和籽粒偏小的植株有利于食味品质的提高,以上结果为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有待进一步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生育期 农艺性状 食味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37
10
作者 王东海 柳崇健 +8 位作者 刘英 魏凤英 赵南 姜智娜 李英 陈菊英 王亚非 施晓晖 徐祥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22,共18页
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长期维持阻塞形势的背景下,2008年1月11日至2月2日中国南方连续经历了4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简称"0801南方雪灾")。这次强天气事件过程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灾害极为严重。其天气学特征表现为... 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长期维持阻塞形势的背景下,2008年1月11日至2月2日中国南方连续经历了4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简称"0801南方雪灾")。这次强天气事件过程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灾害极为严重。其天气学特征表现为中高纬阻塞形势稳定少变,低纬系统活跃确保水汽输送,以及南方部分地区满足冰雪风暴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等。研究表明,导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促使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强天气事件出现的主要因素包括:(1)北极涛动(AO)的异常活跃,有利于行星尺度波动的稳定维持;(2)阻塞上游50°N区域有极强的负涡度平流持续输送到阻塞区,使濒临崩溃的阻塞形势得以重新加强,从而使阻塞形势长时间稳定维持;(3)青藏高原以南低纬地区南支气流活跃,确保中国南方充沛的水汽来源;以及(4)长期存在有利于冰雪风暴生成发展的天气-动力-物理学条件等。"0801南方雪灾"事件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冰冻现象极为严重。文中借助新型卫星CloudSat的星载云廓线雷达(CPR)资料对这次事件中典型云系进行天气-动力-物理学分析,揭示出西南暖湿气流沿锋面爬升,形成界限分明上下交替的两个冷暖气团,冷气团较浅薄;在2—4km高度存在一个融化层,冰水不仅存在融化层之上,在近地面层亦含有丰富的冰粒子。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在此期间中国南方大部地区中层(大约在850—700hPa)存在温度大约在0—4℃的逆温层,地面气温大致维持在-4—0℃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分析表明,此次大范围冰冻灾害天气是由于冻结、凝华和冰雾粒子的附着增长等物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0801南方雪灾"事件持续时间较长,事件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其成因可追溯到行星尺度系统。研究极涡异常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表明,平流层极涡变化比对流层的超前,尤其是该事件前期平流层极涡进入12月后就趋于加强,而对流层的极涡加强则明显滞后,并且直到1月中至2月初才快速加强;这意味着平流层蕴含着对流层极涡变化及伴随的强天气事件的先期信号,这可能是中长期预报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低温雨雪冰冻 特征 成因
下载PDF
东北暴雨的研究 被引量:97
11
作者 王东海 钟水新 +6 位作者 刘英 李俊 胡开喜 杨帅 张春喜 孙力 高枞亭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9-560,共12页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回顾了在过去几十年中...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回顾了在过去几十年中东北冷涡暴雨方面研究的进展。指出目前待解决的问题是:影响东北地区台风暴雨强度、分布及转向问题;东北冷涡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东北冷涡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暴雨的关系;引发东北地区强暴雨过程的水汽源地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今后深入和细致的加密观测分析研究,以及利用长时间卫星遥感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的论证才能逐渐认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暴雨 东北冷涡 气旋暴雨 台风暴雨 冷涡暴雨
下载PDF
人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中蒙医治疗
12
作者 孙达 辛大奇 +5 位作者 赵岩 德胜 王东海 王杰 张佳鑫 徐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81-983,共3页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诱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携带布鲁氏杆菌的动物,人与此类动物接触后会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而被感染,引起乏力、多汗、发热、头痛等症状,还会继发肝脾淋巴结肿...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诱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携带布鲁氏杆菌的动物,人与此类动物接触后会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而被感染,引起乏力、多汗、发热、头痛等症状,还会继发肝脾淋巴结肿大、腹腔内感染、关节肿痛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布鲁氏杆菌这种传染性极高、危险性极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单纯药物控制疗效不佳,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统一的治疗方案。国内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对症治疗。本文试从流行病学、常规治疗、中蒙医治疗方面对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病 传染病 中蒙医治疗
下载PDF
一次秋季温带气旋的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东海 端义宏 +6 位作者 刘英 梁钊明 柳崇健 赵艳风 张雨微 尹金方 王洪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627,共22页
2012年11月3-5日,受强冷空气和气旋发展的影响,华北地区出现了秋冬之交首场雨雪过程。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雨雪范围广、初雪时间早、降水相态多变以及雨雪降温大风并存等特点。着重分析了过程的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成因机理... 2012年11月3-5日,受强冷空气和气旋发展的影响,华北地区出现了秋冬之交首场雨雪过程。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雨雪范围广、初雪时间早、降水相态多变以及雨雪降温大风并存等特点。着重分析了过程的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成因机理等,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对北极涛动指数变化的分析发现,此次过程前期由于北极涛动指数负位相出现的时间较早,并且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对应当年秋冬之交首场雨雪天气出现亦时间早、强度大。(2)此次过程前期华北地区西风带上游长波波数趋于减少,导致后期位于华北地区受其引导的相应低压系统稳定少动。(3)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建立的"Ω"形阻塞形势阻挡了其上游西风带槽的东移,特别是后期此阻塞高压南部迅速生成的低值系统与阻塞高压的高值中心构成了十分稳定的对偶之势,阻断了其上游西风带槽的东移,导致相应地面气旋系统长时间稳定维持在北京及其邻近地区,从而促使该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强降水事件。(4)该过程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对锋前上升运动的形成和气旋的发展演变有重要的影响,这次天气过程的气旋发展机制与经典的第二类温带气旋发生、发展机制不尽相同。(5)此次过程中水汽条件极为有利,特别是在气旋发展后期,来自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断流入移动缓慢的气旋区域,为该区域的罕见强降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水汽条件。(6)在整体大气稳定层结环境下,锋面前沿的水汽输送和抬升在低层形成了大气不稳定层结,有利于低层上升运动的触发,锋面加强引起的风垂直切变加强促进了大气不稳定层结之上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向上扩展,并与高层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连通,从而为低层触发的上升运动向高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天气 温带气旋 成因分析 秋季
下载PDF
切变风螺旋度和热成风螺旋度在东北冷涡暴雨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东海 杨帅 +1 位作者 钟水新 韩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8-1246,共9页
引入切变风螺旋度和热成风螺旋度,并将其应用于东北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理论上,切变风螺旋度定义为风速垂直切变与绝对涡度矢量的点积,表示风速垂直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对涡管的扭转效应,由扭转项和垂直涡度的辐合辐散项两部分组成。热成... 引入切变风螺旋度和热成风螺旋度,并将其应用于东北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理论上,切变风螺旋度定义为风速垂直切变与绝对涡度矢量的点积,表示风速垂直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对涡管的扭转效应,由扭转项和垂直涡度的辐合辐散项两部分组成。热成风螺旋度是在切变风螺旋度的基础上利用地转关系和热成风关系得出的简化形式,其强度和符号取决于上升气流和暖湿空气的配置。相对于切变风螺旋度,热成风螺旋度的计算只需要单平面层的资料即可,避免了垂直差分计算,这大大弥补了台站观测中垂直层密度稀疏或者边界层的处理等问题的不足,使得计算大大简化,便于业务应用。在以上定义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中尺度资料,诊断分析这次降水过程中的切变风螺旋度和热成风螺旋度。分析表明,降水中心位于切变风螺旋度的正值和负值区的边界,与降水的强度变化一致;而作了热成风近似后的切变风螺旋度中的扭转项(即热成风螺旋度),与切变风螺旋度相似,也能较好地诊断降水和对流(尤其是强降水和强对流)的发展,而且其对暴雨的诊断优于传统的螺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风螺旋度 热成风螺旋度 东北冷涡 暴雨
下载PDF
SBR在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东海 文湘华 钱易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9-32,共4页
在分析SBR 工艺一般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SBR 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物、造纸印染等工业废水的应用现状和SBR工艺在数学模型、污泥膨胀机理及微生物特征等基础性研究方面的进展,并讨论了在线控制、过程设计及启动策略等的工艺过... 在分析SBR 工艺一般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SBR 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物、造纸印染等工业废水的应用现状和SBR工艺在数学模型、污泥膨胀机理及微生物特征等基础性研究方面的进展,并讨论了在线控制、过程设计及启动策略等的工艺过程及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难降解有机物 研究 废水处理
下载PDF
2008年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 被引量:53
16
作者 王东海 夏茹娣 刘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着重对2008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致洪暴雨的降水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天气尺度的研究,并且对比分析了其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前汛期洪灾较为严重的几年(1994、1998和2005年)的降水和环流场特征异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影响系统和雨区... 着重对2008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致洪暴雨的降水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天气尺度的研究,并且对比分析了其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前汛期洪灾较为严重的几年(1994、1998和2005年)的降水和环流场特征异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影响系统和雨区分布的不同,将200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5月26—30日)降水中心分布零星,降水局地性明显。第2阶段(6月7—11日)雨区以带状分布为主,带状雨区上还分布了多个强降水中心。第3阶段(6月12-14日)以片状分布为主,而第4阶段(6月15—19日)雨区既有带状分布,也有片状分布。(2)4个阶段中、低空平均环流场分析表明,环流形势的明显差异决定了雨区分布特点的差异。(3)南海季风涌的频繁活动有力地将水汽一次次地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4)2008年华南前汛期,500hPa上,中国西南部、华北、华南,华东以及低纬度的孟加拉湾地区均是负的位势高度场异常。华北、华东地区负的异常、青藏高原东部负的异常均有利于冷空气活动,而低纬孟加拉湾地区负的异常又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冷暖气流的活动均非常有利于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5)对比2008、2005、1998、1994年和气候态的5月15日6月30日总降水分布发现,2008年总降水中心主要位于两广地区及浙赣皖3省交界地区。而浙赣皖3省交界区域的强降水中心位置明显较气候态偏北,被称为"非典型梅雨",而这也是2008年明显不同于另外3年的一个降水分布特点,此外,分析发现,200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强度明显强于另3年。(6)对比4年的500hPa环流及异常场表明,2008年的环流形势相对于另3年要更有利于冷暖空气在中国南方地区交汇,因此,有利于2008年的降水强度大于另外3年。(7)对比4年的850hPa风场异常场分布表明,2008年低层异常风场的偏南风的向北推进得明显偏北,使得总降水量中心原气候态上位于浙闽赣3省交界区域的降水中心向北推进到浙赣皖交界地区,从而出现了华南暴雨与"非典型梅雨"同时出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致洪暴雨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济南泉域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东海 李春 +1 位作者 高焰 李大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1,共4页
济南泉域地下水从化学组分时间变化情况看,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水体的总硬度、SO_4^(2-)、Cl^-和NO_3^-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且近期和人类活动强作用区离子浓度升高的速度较快;济南泉域和大辛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变化,亦可以说明人类... 济南泉域地下水从化学组分时间变化情况看,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水体的总硬度、SO_4^(2-)、Cl^-和NO_3^-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且近期和人类活动强作用区离子浓度升高的速度较快;济南泉域和大辛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变化,亦可以说明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分布,人类活动强作用区地下水的水质劣于人类活动弱作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地下水水质 济南泉域
下载PDF
低浓度生活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东海 文湘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13,共4页
通过烧杯试验,在不加助凝剂、不调整p H 的条件下,研究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投药量,探讨了絮凝剂对悬浮性 C O D( C O Ds) 及溶解性 C O D( C O Dd) 的去除关系。并通过药... 通过烧杯试验,在不加助凝剂、不调整p H 的条件下,研究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投药量,探讨了絮凝剂对悬浮性 C O D( C O Ds) 及溶解性 C O D( C O Dd) 的去除关系。并通过药剂负荷概念的提出,比较了不同药剂的去除效果。最后,与 C E P T 处理普通生活污水效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化学 强化一级处理 混凝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石油类污染物在砂砾石层中的迁移与分布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东海 李广贺 贾道昌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8-21,共4页
利用静态模拟实验研究河滩砂砾石对油类的静态吸附特性,确定平稳吸附等温方程.通过动态土柱实验模拟油类在砂砾石中的迁移过程,建立油类在砂砾石层中迁移的数学模拟模型,确定模型参数,以此预测油类在砂砾石中的迁移.结果表明:油... 利用静态模拟实验研究河滩砂砾石对油类的静态吸附特性,确定平稳吸附等温方程.通过动态土柱实验模拟油类在砂砾石中的迁移过程,建立油类在砂砾石层中迁移的数学模拟模型,确定模型参数,以此预测油类在砂砾石中的迁移.结果表明:油类在砂砾石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砂砾石对油类的吸附量小,迟滞因子Rd为1.06;石油类污染物在砂砾石层穿透能力很强,约经5d基本穿透20m的砂砾石层,10d基本穿透100m的砂砾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砂砾石 迁移 模拟 含油废水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导模法生长蓝宝石单晶光纤的缺陷和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东海 侯文涛 +5 位作者 李纳 李东振 徐晓东 徐军 王庆国 唐慧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通过导模法(EFG)成功生长了蓝宝石单晶光纤(直径400~1000μm,长度500 mm)。光纤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形,侧面无明显的小面,直径变化小于40μm。本研究对晶体缺陷,例如微气泡,包裹物和生长条纹等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大多数微气泡是球状的,... 通过导模法(EFG)成功生长了蓝宝石单晶光纤(直径400~1000μm,长度500 mm)。光纤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形,侧面无明显的小面,直径变化小于40μm。本研究对晶体缺陷,例如微气泡,包裹物和生长条纹等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大多数微气泡是球状的,且存在于光纤的外侧缘;在蓝宝石光纤外侧面也观察到少量的钼包裹物元素;新模具在前几次使用中往往会产生更多的钼夹杂物,在多次使用后降低。通过对熔体膜流体流动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蓝宝石光纤中微气泡尺寸和分布,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微气泡的分布取决于熔体膜处的流体流动模式,流体流动的涡流使微气泡在热毛细对流作用下移动到蓝宝石光纤外侧缘。633 nm处的吸收损耗为9 dB/m,包裹物和表面不规则性会增加散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光纤 导模法(EFG) 微气泡 钼包裹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