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n_2O_4在锂离子蓄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英 王东玺 +3 位作者 龚金保 王爱玲 王晓峰 王德全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5,218,共3页
论述了LiMn2 O4 材料的合成工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最佳合成条件下的初放电容量可达到 12 0mAh/g。将尖晶石型LiMn2 O4 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制成 186 5 0型锂离子蓄电池 ,电化学测试表明电池的初放容量达到 1.2Ah。对正极组分 (活性... 论述了LiMn2 O4 材料的合成工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最佳合成条件下的初放电容量可达到 12 0mAh/g。将尖晶石型LiMn2 O4 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制成 186 5 0型锂离子蓄电池 ,电化学测试表明电池的初放容量达到 1.2Ah。对正极组分 (活性物质 ,导电剂 ,粘结剂 )的不同配比及电极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电池在常温下以 0 .5A电流充放电可达5 0 0次循环 ,荷电态月平均自放率为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MN2O4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下载PDF
用背角准弹散射研究近库仑势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
2
作者 贾会明 林承键 +9 位作者 杨磊 马南茹 王东玺 杨峰 徐新星 孙立杰 温培威 钟福鹏 孙浩瀚 张焕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55-1761,共7页
利用背角准弹散射的方法开展了近库仑势垒(近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的研究。高精度测量了深垒下能区16O+152,154Sm、184W、196Pt和208P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激发函数,用耦合道计算抽取了核势的表面弥散参数,结果表明考虑耦合道效应... 利用背角准弹散射的方法开展了近库仑势垒(近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的研究。高精度测量了深垒下能区16O+152,154Sm、184W、196Pt和208P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激发函数,用耦合道计算抽取了核势的表面弥散参数,结果表明考虑耦合道效应得到的表面弥散参数值正常。基于背角准弹散射势垒分布对核结构的敏感性,尝试用深垒下能区16O+152Sm、170Er和174Y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来抽取形变靶核的十六极形变参数,所抽取值与已有结果趋势一致,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了弱束缚核体系的破裂效应,其表现为背角准弹势垒分布较全熔合势垒分布向低能移动,所得结果进一步说明势垒分布同时含有核结构和核反应机制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准弹散射 势垒分布 表面弥散参数 十六极形变 破裂效应
下载PDF
粉末轧制成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9期64-64,共1页
对粉末轧制成形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尤其是对粉末轧制成形过程中的轧制压力和成形密度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并对每一个公式的原理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以后的粉末轧制生产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粉末成形 轧制 轧制压力
下载PDF
用转移反应研究~6He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
4
作者 杨磊 林承键 +9 位作者 贾会明 马南茹 王东玺 杨峰 徐新星 孙立杰 温培威 钟福鹏 孙浩瀚 张焕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2-1772,共11页
由于受到放射性束强度弱、品质差的限制,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本工作利用稳定束的转移反应作为探针,深入研究了反应出射道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在近库仑位... 由于受到放射性束强度弱、品质差的限制,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本工作利用稳定束的转移反应作为探针,深入研究了反应出射道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在近库仑位垒能区高精度测量了7Li+63Cu、208Pb的弹性散射以及单质子转移反应角分布,并利用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和耦合反应道(CRC)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抽取了出射道6He+64Zn、209Bi晕核体系的光学势参数。所得参数可重现文献中已有的6He体系的弹性散射角分布,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对所得势参数的能量相依性的分析表明,在重体系6He+209Bi中,基于因果律的色散关系并不适用,其潜在的物理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特核体系 光学势 转移反应 色散关系
下载PDF
~6Li+^(208)Pb光学势灵敏半径的能量相依性
5
作者 杨磊 林承键 +7 位作者 贾会明 徐新星 杨峰 张焕乔 刘祖华 马南茹 孙立杰 王东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光学势灵敏区域的确定是研究光学势性质的先决要素。本工作利用扰动法,抽取并研究了弱束缚体系~6Li+^(208)Pb光学势灵敏区域的能量相依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光学势实部和虚部的灵敏区域均呈现多峰结构。内部的灵敏区域对应体系库仑势垒... 光学势灵敏区域的确定是研究光学势性质的先决要素。本工作利用扰动法,抽取并研究了弱束缚体系~6Li+^(208)Pb光学势灵敏区域的能量相依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光学势实部和虚部的灵敏区域均呈现多峰结构。内部的灵敏区域对应体系库仑势垒的穿透过程,其位置基本不随能量的变化而改变;而外部的灵敏区域则对应体系的表面相互作用过程,并且存在强烈的能量相依性。采用新的灵敏区域重新检测了~6Li+^(208)Pb光学势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新的灵敏区域内,~6Li+^(208)Pb光学势虚部表现出传统的阈异常现象,而并非之前所观察到的破裂阈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势 灵敏区域 扰动法 阈异常
下载PDF
从实验熔合激发函数抽取势垒高度
6
作者 崔丹腾 温培威 +10 位作者 林承键 贾会明 王宁 杨磊 马南茹 王东玺 杨峰 徐新星 孙立杰 钟福鹏 钟善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9-1736,共8页
库仑势垒在低能重离子核反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不能被直接测量,需通过不同类型的重离子核反应间接提取。目前对库仑势垒的系统研究大都比较依赖于所采用的相互作用势模型和反应理论模型。本工作采用实验熔合截面与能量的乘积相对... 库仑势垒在低能重离子核反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不能被直接测量,需通过不同类型的重离子核反应间接提取。目前对库仑势垒的系统研究大都比较依赖于所采用的相互作用势模型和反应理论模型。本工作采用实验熔合截面与能量的乘积相对于能量的一阶微分作为穿透系数,并将穿透系数最大值一半的位置定义为熔合反应的经验势垒高度。该定义不依赖于理论模型,具有优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该定义,采用耦合道模型CCFULL及Wong公式拟合12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熔合激发函数,进而提取库仑势垒高度。通过比较本工作中从实验值抽取的势垒高度和不同理论势模型预测的势垒高度,以及其随同位旋不对称度的变化,发现Bass80和WKJ公式与本工作的结果最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熔合反应 库仑势垒 穿透系数 耦合道理论
下载PDF
氧化镍钴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德全 王爱玲 +3 位作者 高英 王东玺 龚金保 高洪森 《新疆有色金属》 2001年第S1期9-10,13,共3页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新型环保绿色电源 ,现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氧化镍钴锂材料 (LiNixCo1 -xO2 )综合了LiNiO2 和LiCoO2各自的优点 ,现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新热点。我们采用高温固相合成和溶胶 -凝胶两种方法来制备氧化镍...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新型环保绿色电源 ,现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氧化镍钴锂材料 (LiNixCo1 -xO2 )综合了LiNiO2 和LiCoO2各自的优点 ,现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新热点。我们采用高温固相合成和溶胶 -凝胶两种方法来制备氧化镍钴锂材料。通过选用不同原料及配比 ,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成的LiNi0 .8Co0 .2 O2 材料性能明显优于高温固相合成法 ,延长高温反应时间可以改善LiNi0 .8Co0 .2 O2 材料的性能。采用不同原料制成的LiNi0 .8Co0 .2 O2 材料性能有所差异 ,LiNi0 .8Co0 .2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凝胶法 溶胶 新热点 胶体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 材料性能 放电容量 高温固相合成法
下载PDF
束流漂移对硅条探测器阵列测量的影响
8
作者 孙浩瀚 林承键 +7 位作者 马南茹 王东玺 贾会明 杨磊 杨峰 钟福鹏 温培威 姚永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7-1293,共7页
为研究束流漂移对结构紧凑、覆盖立体角较大的硅条探测器阵列测量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束流漂移对熔合蒸发残余核α衰变和卢瑟福散射角分布的影响,表明束流漂移距离小于3.0 mm时,探测器阵列的对称性能将... 为研究束流漂移对结构紧凑、覆盖立体角较大的硅条探测器阵列测量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束流漂移对熔合蒸发残余核α衰变和卢瑟福散射角分布的影响,表明束流漂移距离小于3.0 mm时,探测器阵列的对称性能将计数误差控制在10%以下。开展了25 MeV和40 MeV 6Li+209Bi体系的实验测量,利用监视器数据研究了束流漂移的情况,结果表明,所有轮次的束流漂移均未超过3.0 mm。对束流漂移进行修正后,用3种不同的立体角刻度方法得到了弹性散射角分布,感兴趣的40 MeV数据与文献数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条探测器阵列 蒙特卡罗模拟 束流漂移 角分布
下载PDF
丰质子核^(29)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
9
作者 查思贤 李金海 +62 位作者 覃淑炼 常志芳 徐新星 孙立杰 刘嘉健 袁岑溪 林承键 李晓菁 李智焕 吴鸿毅 李朋杰 王建松 杨彦云 梁鹏飞 简豪 高雨枫 范锐 戴凡超 朱浩钒 王东玺 蓝乙华 马朋 段芳芳 高志浩 胡强 白真 马军兵 王建国 钟福鹏 武晨光 罗迪雯 蒋颖 刘洋 侯东升 李忍 马南茹 马维虎 石国柱 余功明 D.Patel 金树亚 王煜峰 余悦超 胡力元 王翔 臧宏亮 赵青青 杨磊 温培威 杨峰 贾会明 张高龙 潘敏 汪小雨 孙浩瀚 徐瑚珊 周小红 张玉虎 胡正国 王猛 陈若富 柳敏良 杨维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1-347,共7页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放射性束流线(HIRFL-RIBLL1)上,使用由三块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及环绕它的五个高纯锗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阵列,对丰质子核^(29)S的延迟衰变性质展开研究。本次实验获得了^(29)S的半衰期,为183(4)ms。首次实现了^(29)...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放射性束流线(HIRFL-RIBLL1)上,使用由三块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及环绕它的五个高纯锗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阵列,对丰质子核^(29)S的延迟衰变性质展开研究。本次实验获得了^(29)S的半衰期,为183(4)ms。首次实现了^(29)S的延迟测量,准确地获得了4条射线,得到了通过衰变布居到子核^(29)P低激发态的衰变分支比,并由此建立了^(29)S的部分衰变纲图。基于实验数据,研究了^(29)S→^(29)P/^(29)Al→^(29)Si镜像衰变过程中的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质子核 Β衰变 半衰期 衰变纲图 镜像不对称性
原文传递
基于HIRFL-RIBLL1装置开展的极丰质子核衰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承键 徐新星 +5 位作者 孙立杰 贾会明 杨磊 马南茹 王东玺 杨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527-3536,共10页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衰变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HIRFL-RIBLL1上开展的轻核区极丰质子核的衰变研究.首先介绍实验方法,包括β-p-γ符合测量的探测器阵列以及当前发展的连续束注入-衰变方法.随后重点介绍^(2...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衰变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HIRFL-RIBLL1上开展的轻核区极丰质子核的衰变研究.首先介绍实验方法,包括β-p-γ符合测量的探测器阵列以及当前发展的连续束注入-衰变方法.随后重点介绍^(22)Si和^(27)S的衰变研究及相关话题,包括国际现状和国内工作的进展.在^(22)Si衰变研究中,发现了奇特的β2p衰变模式,由此首次从实验上确定了^(22)Si的质量.此外,与^(22)O的β衰变作对比,发现跃迁到子核第一个1^(+)激发态的不对称性达209%,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镜像不对称性,为探索同位旋破缺提供了新线索.在^(27)S衰变研究中,观察到28条衰变分支,其中24条βp分支是新发现的,由此构建了完善的衰变纲图.进一步,推导出了^(26)Si(p,γ)^(27)P热核反应率,探讨了在新星和X射线暴场景中对星际26Al核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丰质子核 β延迟衰变 半衰期 衰变纲图 镜像不对称性 热核反应率
原文传递
质子滴线核^(17)F在近库仑势垒能区的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磊 林承键 +4 位作者 贾会明 马南茹 王东玺 杨峰 温培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544-3552,共9页
质子滴线核在近库仑势垒能区的反应机制研究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开展的^(17)F在近库仑势垒能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为了深入探索^(17)F的反应机制,本课题组相继开展了^(17)F+^(12)C,89Y和^(208)Pb的弹性散... 质子滴线核在近库仑势垒能区的反应机制研究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开展的^(17)F在近库仑势垒能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为了深入探索^(17)F的反应机制,本课题组相继开展了^(17)F+^(12)C,89Y和^(208)Pb的弹性散射研究以及^(17)F+^(58)Ni的全反应道研究.目前的弹性散射研究表明,在大范围的靶区内,^(17)F的破裂连续态对弹性散射的耦合效应并不显著.对于破裂反应,在近垒能区只有^(17)F+^(58)Ni体系的细致研究.研究表明,去弹破裂是主要的^(16)O产生机制.而对于熔合反应,目前只有^(17)F+^(58)Ni和^(208)Pb两个体系的实验结果.^(17)F+^(58)Ni体系在垒下表现出明显的总熔合截面增强现象.理论计算表明,这种增强主要是由^(17)F连续态的耦合效应导致.而对于^(17)F+^(208)Pb,其总熔合激发函数与^(19)F+^(208)Pb基本相同.^(17)F+^(58)Ni和^(208)Pb体系熔合激发函数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滴线核^(17)F 近库仑势垒能区 弹性散射 破裂反应 熔合反应
原文传递
近垒重离子熔合反应中的中子转移效应(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会明 林承键 +7 位作者 杨磊 徐新星 杨峰 马南茹 孙立杰 王东玺 刘祖华 张焕乔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1-369,共9页
近势垒及其以下能区重离子熔合反应中的中子转移耦合道效应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基于静电偏转板装置完成的^(32)S+^(90,94,96)Zr,^(18)O+^(74)Ge和^(18)O+^(58)Ni等... 近势垒及其以下能区重离子熔合反应中的中子转移耦合道效应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基于静电偏转板装置完成的^(32)S+^(90,94,96)Zr,^(18)O+^(74)Ge和^(18)O+^(58)Ni等几个典型体系的熔合反应研究情况,并结合耦合道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取反应体系时同时关注了正Q值的中子拾取和削裂道。另外,基于完全耦合道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能够定量提取熔合反应中中子转移效应的自洽方法。这些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垒下重离子熔合反应中的中子转移效应,同时指出了其复杂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来澄清相关核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垒重离子熔合反应 反应动力学 耦合道效应 正Q值中子转移效应
原文传递
α-cluster decay from ^(24)Mg resonances produced in the ^(12)C(^(16)O,^(24)Mg)α reaction
13
作者 王东玺 叶沿林 +21 位作者 林承键 陈家豪 马凯 韩家兴 贾会明 杨磊 阳黎升 胡梓瑶 陈莹 蒲伟良 李根 谭智威 朱宏渝 骆天鹏 钟善豪 黄大湖 楼建玲 杨晓菲 李奇特 许金艳 杨再宏 魏康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A transfer reaction and cluster-decay experiment,12C(16O,24Mg→ α+20Ne)α, was performed at a beam energy of 96 MeV. Both recoil and decay α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in coincidence, allowing us to deduce the energymo... A transfer reaction and cluster-decay experiment,12C(16O,24Mg→ α+20Ne)α, was performed at a beam energy of 96 MeV. Both recoil and decay α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in coincidence, allowing us to deduce the energymomentum of a20Ne fragment. A number of resonant states of24Mg were reconstructed up to an excitation energy of approximately 30 MeV. Owing to the experimentally achieved excellent resolutions of the Q-value and excitationenergy spectra, the relative decay widths for each resonant state in24Mg to various final states of20Ne were extracted, along with the total decay width. The obtained results provide good testing ground for theoretical descriptions of multiple clustering configurations in24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Q-value transfer reaction cluster decay relative decay width
原文传递
New measurement of 4^(H)e and proton decays from resonant states in^(19)Ne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凯 叶沿林 +21 位作者 林承键 陈家豪 王东玺 韩家兴 贾会明 杨磊 阳黎升 胡梓瑶 陈莹 蒲伟良 李根 谭智威 黄大湖 骆天鹏 钟善豪 楼建玲 杨晓菲 李智焕 李奇特 许金艳 杨再宏 魏康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50-56,共7页
A^(6)Li(^(16)O,^(19)Ne^(∗))^(3)H multi-nucleon transfer-react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populate the highly excited states in^(19)Ne.The subsequent decay particles,^(4)He or protons from the^(19)Ne resonant state... A^(6)Li(^(16)O,^(19)Ne^(∗))^(3)H multi-nucleon transfer-react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populate the highly excited states in^(19)Ne.The subsequent decay particles,^(4)He or protons from the^(19)Ne resonant states,were detected in coincidence with the recoil 3 H.The excitation-energy spectra of^(19)Ne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detected proton or^(4)He and the deduced^(18)F or^(15)O data,respectively.A broad resonance at about 7.85 MeV(1/2^(+))was observed,with partial decay width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values,which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struction of 18 F in astrophysical processes.Several resonances up to very high excitation energ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a largeα-clustering strength,which confirm the formation of the cluster structure with a one-hole configuration in light nuclei and encourage further systematic studies of the cluster structure in^(19)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nant state Q-VALUE branch ratio partial decay width
原文传递
近质子滴线核^(28)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祺锐 徐新星 +54 位作者 周小红 孙立杰 梁鹏飞 刘嘉健 林承键 李晓菁 李智焕 吴鸿毅 杨彦云 王建松 王东玺 蓝乙华 马朋 段芳芳 高志浩 胡强 白真 马军兵 王建国 钟福鹏 武晨光 罗迪雯 蒋颖 刘洋 侯东升 李忍 马南茹 马维虎 石国柱 余功明 DPatel 金树亚 王煜峰 余悦超 周清武 王鹏 胡力元 王翔 臧宏亮 李朋杰 朱浩钒 林喆阳 赵青青 杨磊 温培威 杨峰 贾会明 张高龙 潘敏 汪小雨 孙浩瀚 胡正国 陈若富 柳敏良 杨维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上,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产生、分离和鉴别了同位旋第三分量TZ=−2的近质子滴线核^(28)S,并通过使用包括双面硅条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在内的探测阵列,开展了^(28)S的β延迟γ衰变测量。实验准确测量了^(28)S衰变中...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上,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产生、分离和鉴别了同位旋第三分量TZ=−2的近质子滴线核^(28)S,并通过使用包括双面硅条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在内的探测阵列,开展了^(28)S的β延迟γ衰变测量。实验准确测量了^(28)S衰变中的5条β延迟γ射线,得到了子核^(28)P相应能级的能量。首次提取出了β衰变布居到^(28)P低激发态的衰变分支比,并构筑了^(28)S的全新部分衰变纲图。本工作为将来进一步比较^(28)S和^(28)Mg间的镜像不对称性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衰变 双面硅条探测器 γ射线谱 β衰变分支比
原文传递
^(16)O具有类Hoyle结构的新证据
16
作者 陈家豪 叶沿林 +21 位作者 马凯 韩家兴 王东玺 林承键 贾会明 杨磊 李根 阳黎升 胡梓瑶 谭智威 魏康 蒲伟良 陈莹 楼建玲 杨晓菲 李奇特 杨再宏 骆天鹏 黄大湖 钟善豪 李智焕 许金艳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119-1126,M0003,共9页
多年来的研究认为,^(12)C中位于7.65 MeV的第二个0+态,也就是通常说的Hoyle state,具有类似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状态.但对于更重的核体系,如^(16)O,^(20)Ne,^(24)Mg等,尽管已有多种理论预言,但多年来对于类BEC态的实验研究尚未给出... 多年来的研究认为,^(12)C中位于7.65 MeV的第二个0+态,也就是通常说的Hoyle state,具有类似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状态.但对于更重的核体系,如^(16)O,^(20)Ne,^(24)Mg等,尽管已有多种理论预言,但多年来对于类BEC态的实验研究尚未给出明确的结论.近期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开展的非弹散射实验给出了^(16)O中存在类似4α-BEC状态的新证据.实验使用96 MeV的^(16)0束流轰击0.98μm的^(12)C靶,采用多套双面硅微条带电粒子望远镜对反应末态粒子进行探测,在^(16)O衰变中实现了4个α粒子的准确识别(PID)和符合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高分辨的反应Q值谱并重建了清晰的4α共振态.其中在阈值附近观察到4个高显著度(大部分高于5σ)的共振态,它们按照^(12)C(Hoyle state)+α的特征模式衰变,与理论预言的类Hoyle-BEC结构及其转动带特征相一致.本观测结果将推动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验上对上述共振态做更多物理量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粒子 转动带 共振态 末态粒子 特征模式 理论预言 串列加速器 符合测量
原文传递
光学势灵敏区域的能量相依性研究
17
作者 杨磊 林承键 +6 位作者 贾会明 王东玺 杨峰 钟福鹏 钟善豪 马南茹 温培威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5-599,共5页
应用扰动法提取和研究了紧束缚体系^(16)O+^(208)Pb和弱束缚体系^(9)Be+^(208)Pb灵敏区域。首次区分了对应于形状散射和共振散射对应的灵敏区域。同时,发现紧束缚体系和弱束缚体系的灵敏区域都存在着强烈的能量相依性:在垒上区域,灵敏... 应用扰动法提取和研究了紧束缚体系^(16)O+^(208)Pb和弱束缚体系^(9)Be+^(208)Pb灵敏区域。首次区分了对应于形状散射和共振散射对应的灵敏区域。同时,发现紧束缚体系和弱束缚体系的灵敏区域都存在着强烈的能量相依性:在垒上区域,灵敏区域在强吸收半径附近变化;而在垒下能区,灵敏区域与纯库仑场中的最趋近距离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势 灵敏区域 能量相依性 紧束缚体系 弱束缚体系
原文传递
sd壳层极丰质子核的β延迟衰变谱学
18
作者 林承键 徐新星 +12 位作者 孙立杰 贾会明 杨磊 王东玺 马南茹 杨峰 钟福鹏 潘敏 温培威 姚永进 钟善豪 骆天鹏 RIBLL合作组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2-499,共8页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结构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β衰变谱学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低产额的滴线核。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RIBLL1装置上开展的sd壳区极丰质子核β延迟衰变谱学的实验研究。该工作获得了15个原子核...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结构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β衰变谱学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低产额的滴线核。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RIBLL1装置上开展的sd壳区极丰质子核β延迟衰变谱学的实验研究。该工作获得了15个原子核精确的半衰期、衰变子核的质量、β延迟的质子和双质子发射以及γ跃迁的能谱、分支比和比较半衰期等数据,并重建了衰变纲图,大大丰富了此区域内质子滴线附近原子核的衰变谱学信息。还介绍了探测器阵列和实验方法,概括了所研究核的衰变性质和半衰期等。特别地,对几个典型核,^(20)Mg和^(22)Si以及^(26)P和^(27)S的衰变性质进行了阐述。此外,对相关话题,如三体力、镜像核衰变不对称性、与银河系中^(26)Al超丰问题相关的热核反应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丰质子核 β延迟衰变 半衰期 天体核反应 镜像不对称性
原文传递
替代反应法测量锕系核(n,f)和(n,xn)截面
19
作者 马南茹 林承键 +7 位作者 贾会明 徐新星 杨峰 杨磊 孙立杰 王东玺 刘祖华 张焕乔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对于某些中子反应截面,在直接测量上存在困难。为了获得那些对核能发展极其重要的核数据,人们提出替代反应法,即利用带电粒子代替中子进行反应,从而实现中子反应截面间接测量的方法。现有替代反应一般采用非弹激发、转移等周边反应,涉... 对于某些中子反应截面,在直接测量上存在困难。为了获得那些对核能发展极其重要的核数据,人们提出替代反应法,即利用带电粒子代替中子进行反应,从而实现中子反应截面间接测量的方法。现有替代反应一般采用非弹激发、转移等周边反应,涉及的角动量远比中子反应的大,需要理论修正,这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鉴于此,提出利用轻带电离子的俘获反应作为替代反应,其复合核自旋与中子反应的相当,有效避免了自旋修正的困难。根据这个思路,采用^(236)U的(α,f)和(α,2n)反应作为替代反应,成功提取了^(239)Pu的(n,f)和(n,2n)反应截面,与ENDFB7评价库数据在误差范围内符合较好,表明了替代反应法的优越性,可以在核数据测量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反应 替代反应 俘获反应 (n f)截面 (n 2n)截面
原文传递
^(20)Mg β衰变谱学与^(15)O(α,γ)^(19)Ne反应(英文)
20
作者 孙立杰 徐新星 +36 位作者 林承键 方德清 王建松 李智焕 王玉廷 李晶 杨磊 马南茹 王康 臧宏亮 王宏伟 李琛 施晨钟 聂茂武 李秀芳 李贺 马军兵 马朋 金仕纶 黄美容 白真 王建国 杨峰 贾会明 张焕乔 刘祖华 包鹏飞 王东玺 杨彦云 周远杰 马维虎 陈杰 马余刚 张玉虎 周小红 徐瑚珊 肖国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1-436,共6页
^(15)O(α,γ)^(19)Ne(p,γ)^(20)Na反应链是高温CNO循环向快速质子俘获过程突破的一条关键路径,相关的反应率输入量可通过^(20)Mg的β衰变可布居^(19)Ne共振态并测量其衰变性质来获得。通过高效率高精度地测量^(20)Mgβ衰变中产生的质... ^(15)O(α,γ)^(19)Ne(p,γ)^(20)Na反应链是高温CNO循环向快速质子俘获过程突破的一条关键路径,相关的反应率输入量可通过^(20)Mg的β衰变可布居^(19)Ne共振态并测量其衰变性质来获得。通过高效率高精度地测量^(20)Mgβ衰变中产生的质子与γ射线得到了^(20)Mg衰变的详细信息,并构建了完整的衰变纲图,还进行了^(19)Ne 4 033 keV共振态衰变性质的探索,获得了该态在^(20)Mgβ衰变中被布居的分支比上限。通过比^(20)Mg和^(20)O镜像能级跃迁的结果确认了同位旋非对称性,为检验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对于突破路径中有重要影响的^(19)Ne 4 033 keV共振态的性质,有待更高统计的实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缓发质子衰变 快速质子俘获过程 质子-γ符合 镜像非对称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