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痔病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邓涛 赵汉青 +3 位作者 郭莉莉 王中勋 牛万成 史跃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微创治疗痔病出血的临床疗效,改变传统的由开放式向血管内闭合式治疗的手术方式,实现手术入路由外向内的转变。方法17例痔病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精准引导下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及其左右分支,经微导管送入微...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微创治疗痔病出血的临床疗效,改变传统的由开放式向血管内闭合式治疗的手术方式,实现手术入路由外向内的转变。方法17例痔病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精准引导下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及其左右分支,经微导管送入微弹簧圈进行栓塞,阻断痔的供血动脉。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6例1次栓塞成功,1例栓塞3次成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未再出血,便后无痔核脱出,不适感消失。结论经血管入路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痔病出血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止血快和定位精准等特点,为痔病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有望成为痔病微创精准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微创 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区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及体积估算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宏滨 赵汉青 +2 位作者 史跃 侯利军 王中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6629-6635,共7页
背景: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移植被广泛应用于修复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者报道采用该项手术治疗成功率差别较大,其原因可能在于穿刺定位不准确以及反复穿刺造成二次损伤有关。目的:通过Mimics软件重建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立体再现坏... 背景: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移植被广泛应用于修复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者报道采用该项手术治疗成功率差别较大,其原因可能在于穿刺定位不准确以及反复穿刺造成二次损伤有关。目的:通过Mimics软件重建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立体再现坏死区病灶,实现对股骨头坏死区域的测量和体积估算。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 Syngommvvp VE23A工作站,联合Inspace软件和NeuroD SA软件进行影像重组,将DICOM格式的髋关节CT数据导入Mimics 13.0软件系统,利用Mimics SimuI ation计算机软件三维重建股骨头坏死区域,真实再现股骨头的完整形态、坏死区的范围以及坏死区域的立体结构,实现对股骨头坏死区域的测量和体积估算。设计最佳髓芯减压通道,模拟髓芯减压手术,使术者在术中可参照最佳的模拟减压路径实施髓芯减压手术。结果与结论:(1)36例4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Ⅰ期8髋,占17%;Ⅱ期28髋,占58%;Ⅲ期12髋,占25%;(2)Ⅰ期股骨头坏死区的体积为(1 475.48±647.34)mm^3,Ⅱ期为(4 571.77±2 344.55)mm^3,Ⅲ期为(4 836.46±2 969.33)mm^3;(3)以坏死区域球体的半径为参数在Mimics Simu Iation计算机软件模块中模拟髓芯减压术,完全剜除坏死区病灶;(4)通过Mimics软件模拟髓芯减压,可以使术者在术前更清楚的了解坏死灶信息及空间的立体结构,于Mimics三维视图上虚拟精准髓芯减压路径,为进一步实现实体手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成像 三维 减压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坏死区体积 计算 成像 三维重建 髓芯减压 自体骨移植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血管腔狭窄程度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安明 赵汉青 +5 位作者 史跃 朱丽丽 李皖陇 陈凯 王中勋 权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62例患者DSCTA显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钙化斑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钙化斑块大小分为小、中和大。使用各种后处理技术,以确定钙化斑块引起血管阻...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62例患者DSCTA显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钙化斑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钙化斑块大小分为小、中和大。使用各种后处理技术,以确定钙化斑块引起血管阻塞(狭窄管腔直径≥50%),无血管阻塞(狭窄管腔直径<50%),并与CAG比较。结果 DSCTA显示小钙化斑块122处,中钙化斑块44处,大钙化斑块86处。122处小钙化斑块,5%CAG显示有梗阻。44处中钙化斑块,14%梗阻,86处大钙化斑块,42%有梗阻。DSCTA与CAG一致95%(116/122)小钙化斑块、91%(40/44)中钙化斑块、67%(58/86)大钙化斑块。DSCTA低估2例小钙化斑块血管腔狭窄,高估4例小钙化斑块、4例中钙化斑块、28例大钙化斑块血管腔狭窄。86处大钙化斑块引起的血管腔梗阻,DSCTA敏感性100%,特异性44%,阳性预测值56%,阴性预测值100%,准确性67%。结论 DSCTA准确显示90%以上小和中等大小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病变,正确诊断约2/3大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病变。判断错误通常是高估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并与DSA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安明 史跃 +6 位作者 朱丽丽 赵汉青 薛中元 李皖陇 王中勋 权影 高从敬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98-299,30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多种后处理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38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机(Somatom Definition),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多种后处理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38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机(Somatom Definition),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去骨减影及双能去骨减影技术对动脉瘤的大小、瘤颈、瘤内血栓、瘤壁钙化及载瘤动脉等方面进行显示。结果 DSCTA显示颅内动脉瘤38例,单发33例,4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3个动脉瘤,共44个动脉瘤。颈内动脉17个,前交通动脉8个,基底动脉6个,后交通动脉5个,大脑中动脉4个,大脑前动脉4个。动脉瘤平均直径(7.2±1.7)mm,最小动脉瘤直径2.1 mm。清晰显示瘤颈38例,44个动脉瘤瘤壁钙化4例,瘤内血栓3例。结论 DSCTA多模式重建技术可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多少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是颅内动脉瘤的检出及制定治疗计划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源CT血管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自发性副脾破裂出血介入栓塞治疗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桃芳 陈龙 +1 位作者 梁爽 王中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6-436,共1页
患者男,26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腰背部放射痛,门诊以"副脾下包膜血肿"收入院。患者曾于9岁时因外伤后脾破裂接受脾切除术。体检:腹软,腹部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 患者男,26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腰背部放射痛,门诊以"副脾下包膜血肿"收入院。患者曾于9岁时因外伤后脾破裂接受脾切除术。体检:腹软,腹部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56×1012/L,血红蛋白165 g/L。超声检查:左上腹等回声团块,考虑副脾可能性大;团块侧探及低回声液性暗区,最宽处1.8 cm,考虑渗出(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脾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双源CTA与DSA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管腔狭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安明 赵汉青 +5 位作者 史跃 朱丽丽 李皖陇 陈凯 王中勋 权影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的准确性。方法:62例患者DSCTA显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钙化斑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钙化斑块大小分为小、中和大。使用各种后处理技术,以确定钙化斑块引起血管阻...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的准确性。方法:62例患者DSCTA显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钙化斑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钙化斑块大小分为小、中和大。使用各种后处理技术,以确定钙化斑块引起血管阻塞(狭窄管腔直径≥50%),无血管阻塞(狭窄管腔直径<50%),并与CAG比较。结果:DSCTA显示小钙化斑块122处,中44处,大86处。122处小钙化斑块,5%CAG显示有梗阻;44处中钙化斑块,14%梗阻;86大钙化斑块,42%有梗阻。DSCTA与CAG一致95%(116/122)小钙化斑块、91%(40/44)中钙化斑块、67%(58/86)大钙化斑块。DSCTA低估2例小钙化斑块血管腔狭窄,高估4例小钙化斑块、4例中钙化斑块、28例大钙化斑块血管腔狭窄。86处大钙化斑块引起的血管腔梗阻,DSCTA敏感性100%、特异性44%、阳性预测值56%、阴性预测值100%、准确性67%。结论 DSCTA准确显示90%以上小和中等大小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病变,正确诊断约2/3大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病变。判断错误通常是高估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输卵管机械疏通联合臭氧注射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2
7
作者 于文朝 芦骏 +4 位作者 朱月华 邓桃芳 王中勋 陈龙 梁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输卵管机械疏通(输卵管再通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血管造影引导下行输卵管再通术联合臭氧输卵管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 目的观察输卵管机械疏通(输卵管再通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血管造影引导下行输卵管再通术联合臭氧输卵管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行输卵管再通术。分别于术后3 d、1周及1个月门诊通液观察并计算输卵管通畅率;记录术后6~12个月宫内妊娠率;术后3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评价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1周、1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100%、96.23%、94.34%,对照组分别为94.23%、88.46%、84.62%,两组相比,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5.00%(P均<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宫内妊娠率为60.38%,高于对照组的40.38%(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11例出现术中下腹部胀痛,均可忍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7、8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对症处理后均于30 min内缓解;所有患者术后无继发感染,无子宫、输卵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卵管机械疏通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输卵管复通率高,术后宫内妊娠率高,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臭氧注射 输卵管再通术
下载PDF
超液化碘油联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肾癌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于文朝 史跃 +1 位作者 王中勋 许承斌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9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液化碘化油联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中、晚期肾癌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根据瘤体大小用超液化碘油10~30ml联合无水乙醇5~15ml混合液栓塞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液化碘化油联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中、晚期肾癌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根据瘤体大小用超液化碘油10~30ml联合无水乙醇5~15ml混合液栓塞肿瘤组织,再用明胶海绵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结果36例肾癌患者完全缓解(CR)7例(其中包括5例介入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患者),部分缓解(PR)10例,无变化(NC)9例,进展(PD)10例。CR+PR+NC=26例,有效率为72.2%(26/36),CR+PR=17例,近期显效率为47.2%(17/36)。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肾癌患者,应用超液化碘化油联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能改善或消除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超液化碘化油 无水乙醇 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小儿巨大肾母细胞瘤内破裂出血1例
9
作者 邓桃芳 陈龙 +1 位作者 权继影 王中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339-339,共1页
患儿男,4岁,玩耍时摔倒后左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专科检查:体温36℃,血压、脉搏无明显异常,左肾区叩击痛(+),左输尿管走行区压痈(-)。
关键词 肾雌细胞瘤 诊断显像 栓寒·治疗性
下载PDF
训练引发髌骨脱位5例分析
10
作者 陈启忠 花嵘 +3 位作者 周国亚 王中勋 候利军 史跃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第4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外伤 髌骨脱位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创伤急救止血粉的研制与应用
11
作者 史跃 朱月华 +5 位作者 蔡廷江 朱斌 梁爽 王中勋 张琦 王增慧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5-128,128,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马铃薯变性淀粉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一种可吸收创伤急救止血粉的方法及用途,解决不可吸收止血材料应用于出血创面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方法 首先将马铃变性淀粉经过糊化、交联、穿孔制备成微孔多聚糖乳浊液;其次将海藻酸钠... 目的 探讨以马铃薯变性淀粉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一种可吸收创伤急救止血粉的方法及用途,解决不可吸收止血材料应用于出血创面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方法 首先将马铃变性淀粉经过糊化、交联、穿孔制备成微孔多聚糖乳浊液;其次将海藻酸钠微球粉末用制孔剂Na Cl溶液充分溶解,配制成海藻酸钠溶液,将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放入自制的容器中加入Ca Cl2溶液进行交联固化,制备成微孔海藻酸钙乳浊液;将2种乳浊液按照1∶1体积比,采用直接法或乳化法合成复合创伤急救止血粉;经40目的微孔筛筛分,在无菌条件下包装,60Co灭菌。结果 止血粉中微孔多聚糖含量为45%~55%,含钙量为5%~10%;重金属含量小于百万分之二十,吸水倍率为20~30倍;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见止血粉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球状,微球的直径为10~380μm;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最快止血时间为7 s,最慢止血时间为50 s,3 min在创面表面形成止血膜;将止血粉直接喷洒于软组织出血创面,具有止血、消炎、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结论 创伤急救止血粉应用于各种软组织出血创面,可迅速吸收伤口渗出液,形成水合凝胶保护创面。具有双重止血、双重保护创面、双重促进创面愈合,有效阻止疤痕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变性淀粉 海藻酸盐 止血材料 创伤 急救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安明 史跃 +6 位作者 朱丽丽 赵汉青 李皖陇 陈凯 王中勋 邱志强 权影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2期94-96,10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心肌桥(MB)和壁冠状动脉(MCA)的价值.方法:767例疑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其中401例诊断为MB-MCA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测量其MB的长度和厚度.其中32例同时在DSA下进行...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心肌桥(MB)和壁冠状动脉(MCA)的价值.方法:767例疑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其中401例诊断为MB-MCA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测量其MB的长度和厚度.其中32例同时在DSA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用双源CT Inspace软件中的4D工具对所有期相的数据进行动态重组,以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与DSA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MCA的价值.结果:本组MB-MCA的发生率为52.3%,其中前降支占86.3%,左旋支占9.7%,右冠状动脉最少占1.7%.MB长(20.2±2.3)mm,厚(2.6±0.2)mm.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综合各种后处理技术是目前诊断MB-MCA最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原文传递
多排CT血管成像显示脑循环血管变异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安明 史跃 +3 位作者 朱丽丽 赵汉青 王中勋 李皖陇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CT血管成像(MD—CTA)显示脑循环血管变异的价值。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脑循环血管变异影像学表现、发生率及临床意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脑循环血管变异包括:颅内动脉开窗和重复、Willis环变异、永存颈... 目的:探讨多排CT血管成像(MD—CTA)显示脑循环血管变异的价值。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脑循环血管变异影像学表现、发生率及临床意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脑循环血管变异包括:颅内动脉开窗和重复、Willis环变异、永存颈动脉一基底动脉吻合、颅底部动脉变异等。有些与动脉瘤形成有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MD—CTA可检出大多数脑循环血管变异,有利于颅内动脉瘤、脑出血的检查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CT血管成像 脑循环血管 变异
原文传递
3D弹簧圈在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廷江 史跃 +4 位作者 黄玉杰 王栋 陈龙 王中勋 王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塑型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l例(31个)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和全脑DSA检查确诊,其中破裂动脉瘤2... 目的探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塑型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l例(31个)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和全脑DSA检查确诊,其中破裂动脉瘤21例,未破裂动脉瘤10例。Hunt—Hess分级Ⅰ级17例、Ⅱ级12例、Ⅲ级2例。患者均采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3D弹簧圈,术毕即刻进行DSA及CT检查。DSA检查显示弹簧圈均位于动脉瘤内,载瘤动脉通畅,其中完全栓塞26例,占83.87%(26/31);大部分栓塞5例,占16.13%(5/31)。CT检查显示无脑梗死及脑出血现象。31例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26例,占83.87%(26/31);轻度残疾4例,占12.9%(4/31);重度残疾1例,占3.22%(1/31)。3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8.95±4.08)个月。术后3、6、12个月行DSA或CTA复查提示,前交通动脉轻度狭窄5例,前交通动脉通畅2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技术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并发症少、疗效好,术后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3D弹簧圈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颈椎管狭窄症MRI新分级系统临床应用研究
15
作者 王必然 王安明 +4 位作者 朱丽丽 郭莉莉 张晓俊 王中勋 梁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4期1-3,75,共4页
目的:评价颈椎管狭窄症MRI新分级系统临床应用可重复性。方法:262例患者,男119例,女143例,年龄24~87岁,平均55.2岁。6名影像科医师独立读片。根据矢状位T2WI像将颈椎管狭窄症分为以下级别:0级,无椎管狭窄;1级,蛛网膜下腔闭塞>50%;2级... 目的:评价颈椎管狭窄症MRI新分级系统临床应用可重复性。方法:262例患者,男119例,女143例,年龄24~87岁,平均55.2岁。6名影像科医师独立读片。根据矢状位T2WI像将颈椎管狭窄症分为以下级别:0级,无椎管狭窄;1级,蛛网膜下腔闭塞>50%;2级,脊髓变形;3级,脊髓信号改变。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百分比一致性和Kappa统计分析读片者组间和组内信度。结果:读片者ICC为0.701~0.791。4个等级区别百分比一致性62%~63%(К=0.59~0.61)。颈椎管狭窄症0级与1、2、3级相比百分比一致性为78%~82%(К=0.50~0.58)。轻度狭窄0级和1级与重度狭窄2级和3级相比百分比一致性为80%~84%(К=0.56~0.65)。脊髓信号改变0~2级与3级相比百分比一致性为91%~94%(К=0.69~0.72)。读片者内总体信度优良,ICC=0.756。结论:MRI新分级系统可以可靠地评估颈椎管狭窄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分级系统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