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泰州段水域纳污能力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胜艳 王为攀 黄勇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研究水域纳污能力可以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根据长江泰州段水功能区分布的实际情况,分析水域纳污能力,结果表明:长江泰州段对化学需氧量的纳污能力为36977t/a,对氨氮的纳污能力为1908t/a。
关键词 水域 纳污能力 分析
下载PDF
泰州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胜艳 唐隽 +1 位作者 王为攀 吴泽雄 《江苏水利》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在对泰州市水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社会经济指标、水质指标、水量指标和水生态指标4个系统层的水环境安全指标体系,选取了22项指标因子,采用AHP法为指标权重赋值及综合指数法对泰州市水环境安全... 在对泰州市水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社会经济指标、水质指标、水量指标和水生态指标4个系统层的水环境安全指标体系,选取了22项指标因子,采用AHP法为指标权重赋值及综合指数法对泰州市水环境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州市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为0.6158,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污水再生利用率、供水管网漏损率等安全度较低,是影响泰州市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安全 评价 指标体系 泰州市
下载PDF
太湖数字流域系统在阳澄湖地区的研究和应用
3
作者 王为攀 王胜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40-242,共3页
基于太湖数字流域系统建立了阳澄湖地区一维河网模型,选取研究范围内38个监测断面的水位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河道参数范围:糙率0.020 ~ 0.025,CODCr降解系数0.1 ~0.3 d-1,NH3-N降解系数0.07~0.29 d-1,TP综合沉降系数0.0... 基于太湖数字流域系统建立了阳澄湖地区一维河网模型,选取研究范围内38个监测断面的水位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河道参数范围:糙率0.020 ~ 0.025,CODCr降解系数0.1 ~0.3 d-1,NH3-N降解系数0.07~0.29 d-1,TP综合沉降系数0.05~0.10d-1,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应用建立的一维河网模型计算阳澄湖地区污染物削减前后的断面水质浓度,结果显示,太湖数字流域系统可定量地进行阳澄湖地区水环境质量的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数字流域系统 阳澄湖地区 河网模型 率定
下载PDF
江苏沿江城市泰州市水环境安全研究
4
作者 王胜艳 傅国圣 王为攀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10期55-60,共6页
本文通过构建江苏沿江城市泰州市水环境安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AHP方法,系统地对泰州市水环境安全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水环境安全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泰州市水环境安全的PSR评价指标准则层中,响应层权重最大,人... 本文通过构建江苏沿江城市泰州市水环境安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AHP方法,系统地对泰州市水环境安全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水环境安全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泰州市水环境安全的PSR评价指标准则层中,响应层权重最大,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占GDP比重分别在三个准则层中占有最大权重;2010—2017年泰州市水环境安全指数呈升高趋势,水环境质量趋于好转。建议泰州市通过增加科技研发及环保投入,开展节水技术研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优化水资源配制,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 水环境安全 AHP 泰州市
下载PDF
兴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5
作者 王胜艳 傅国圣 王为攀 《江苏水利》 2017年第4期50-53,57,共5页
分析评价了兴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指出非汛期期间水质良好,汛期水质不能完全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基于兴化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保障兴化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兴化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下载PDF
高港船闸防雷系统改造方案探究
6
作者 张桂荣 王胜艳 +1 位作者 王桂林 王为攀 《江苏水利》 2017年第7期60-62,共3页
通过分析高港船闸防雷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船闸四座控制楼及上、下游远调站的电源系统、信号系统等防雷系统改造方案,为研究同类型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船闸 防雷系统 改造
下载PDF
滨海盐沼净碳汇能力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申霞 王鹏 +4 位作者 王为攀 王胜艳 谢瑞 王永平 姬昌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2-803,共12页
滨海盐沼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以及缓慢的有机质降解速率使其具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对其净固碳能力开展定量化研究对于制定我国增汇减排政策、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湿地净碳汇量的观测手段、计算思路及预测... 滨海盐沼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以及缓慢的有机质降解速率使其具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对其净固碳能力开展定量化研究对于制定我国增汇减排政策、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湿地净碳汇量的观测手段、计算思路及预测方法众多,导致各种研究成果的可比性不高。从碳通量原位观测、碳收支过程测定、土壤碳储量变化、碳循环过程模拟等角度出发,对滨海盐沼净碳汇能力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在总结各类方法优缺点、剖析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滨海盐沼净固碳能力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理,结合卫星遥感技术,构建碳源/汇过程模型,将碳通量观测及碳收支测量数据用于模型参数率定和校验,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盐沼生态系统碳收支模拟,是定量评估滨海盐沼净碳汇能力的发展趋势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沼 碳通量 碳收支 土壤碳储量 碳循环模拟 净碳汇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