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药物载体的多重响应型聚合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义洲 刘晔宏 +1 位作者 徐首红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6-884,共9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和连续ATRP法合成了温度敏感型聚合物和pH/温度双重敏感型聚合物。用紫外光谱考察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温敏行为,发现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而且聚合物的温度响应行为...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和连续ATRP法合成了温度敏感型聚合物和pH/温度双重敏感型聚合物。用紫外光谱考察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温敏行为,发现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而且聚合物的温度响应行为非常敏感且具有可逆性。pH/温度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还具有非常灵敏的pH响应行为,且不受单体比例的影响。最后,对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胶束的环境敏感性决定了药物的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低临界溶解温度 pH/温度双重响应 聚合物胶束 可控释药
下载PDF
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前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义洲 蔡嫚 +8 位作者 孙立凡 祝庆海 侯辰兴 韩微 汤雨婷 孙楠楠 王晨星 李怀奇 叶金海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缺损术后下颌骨偏移的生物力学原因;并通过术后随访,验证分析其有效性,以获得一种能在术前对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的研究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采用血管化腓骨肌...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缺损术后下颌骨偏移的生物力学原因;并通过术后随访,验证分析其有效性,以获得一种能在术前对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的研究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采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其中1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另10例采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患侧关节间隙变化;再基于改良数字化术前三维手术方案,建立下颌骨重建术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应变趋势;最后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锥形束CT(CBCT)数据,分析下颌骨偏移趋势。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健侧关节间隙变化值无显著差异,而与传统手术组病例相比,改良数字化技术组手术前、后患侧关节间隙变化值显著减小(P<0.05)。采用改良数字化技术设计的病例术前治疗方案,成功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得出患侧(右侧)髁突在横断位上发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在冠状位上髁突向内旋转、在矢状位上向后旋转,冠突向外向下移位。对比该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CBCT影像,下颌骨偏移趋势与术前进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结论:有限元分析对采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进行血管化腓骨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能定性分析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颌骨偏移情况,并于术前对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腓骨肌皮瓣 数字化外科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在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修复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嫚 王义洲 +6 位作者 祝庆海 侯辰兴 韩微 王晨星 李怀奇 田宏伟 叶金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在下颌骨节段切除及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同期行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的16例患者,... 目的:探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在下颌骨节段切除及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同期行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的16例患者,均为良性病变,随机分为常规导板技术组(常规组)和改良数字化导板组(改良组),每组各8例。常规组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常规导板设计手术方案。改良组患者术前行下颌骨锥形束CT(CBCT)及双侧下肢CT血管造影(CTA)检查,数据导入数字化导板软件后模拟手术过程,打印预期重建的3D模型,制作术中准确定位的导板,以达到重建后腓骨骨段精确定位。2组患者术后2周复查CBCT,选取髁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变化为参考,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CT数据,比较2组患者髁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变化。根据临床表现,比较2组患者于术前、后开口度与开口型变化,以及下颌骨重建修复手术效果差异。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在术后3个月左右、义齿修复治疗前,对余留牙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面部外形做出自主等级评价。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改良组患者髁突位置变化明显小于常规组。改良组患者下颌骨形态变化小于常规组。改良组患者术后开口度及开口型恢复更优,患者对咀嚼功能及面部外形满意度高于常规组,2组患者发音功能满意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精确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中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可简化手术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下颌骨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技术 手术导板 下颌骨缺损 腓骨肌皮瓣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导航技术在口腔癌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立凡 王义洲 +3 位作者 韩微 祝庆海 侯辰兴 叶金海 《口腔生物医学》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评估近红外荧光导航技术在口腔癌术中及手术边界确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例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癌患者。患者术前6~8 h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注射液0.75 mg/kg。术中、术后使用近红外荧光影像系... 目的:评估近红外荧光导航技术在口腔癌术中及手术边界确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例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癌患者。患者术前6~8 h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注射液0.75 mg/kg。术中、术后使用近红外荧光影像系统进行观测并拍照记录。术后在离体病灶荧光边界内、外侧收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均可见肿瘤荧光显影,术后离体病灶的肿瘤背景比值(1.58±0.52)明显高于术中病灶的肿瘤背景比值(1.39±0.39)(P<0.05)。在荧光边界处,其区分正常上皮与非正常上皮(不典型增生及癌组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57.9%。结论:近红外荧光技术可用于检测口腔癌原发灶切除后是否残存肿瘤组织,可作为确定手术边界的诊疗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 吲哚菁绿 口腔癌 手术边界
下载PDF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守江 王义洲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7期319-319,352,共2页
本文结合多年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简要分析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注意事项及施工控制要点。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平整度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