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莫高窟隋代洞窟及其开凿背景研究——基于写经与题记
1
作者 百桥明穗 王云()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5,共8页
对于隋代,这个夹在分裂的南北朝与世界性帝国唐朝之间的朝代,学术界习惯于将其仅仅看作一个过渡时期,甚至与唐代一并处理。文章将重新考察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开凿背景,以进一步准确把握隋代佛教美术动态。隋窟在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所占比例... 对于隋代,这个夹在分裂的南北朝与世界性帝国唐朝之间的朝代,学术界习惯于将其仅仅看作一个过渡时期,甚至与唐代一并处理。文章将重新考察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开凿背景,以进一步准确把握隋代佛教美术动态。隋窟在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所占比例高达两成。这些洞窟的营建处于国家振兴佛教的大潮流中,却是基于敦煌民众内在、自发的信仰和经济实力的造像活动。这一点从隋窟内尚无大型经变,小窟偏多,其中一些是对北朝洞窟的改造等情况可以看出。敦煌的隋代造像活动,最终因为与中央的联络中断而陷入停滞,不过其造像活动中体现出的独特创意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隋代 造像活动 写经 题记
下载PDF
印度佛教美术系列讲座--第二讲 犍陀罗佛教美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宫治昭 王云() 《艺术设计研究》 2012年第1期88-102,共15页
2011年6月7日至9日,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文学系教授、龙谷博物馆馆长宫治昭先生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邀请做了三场印度佛教美术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军教授主持讲座,人文学院讲师王云担任翻译。本文根据第二讲的讲稿及录... 2011年6月7日至9日,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文学系教授、龙谷博物馆馆长宫治昭先生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邀请做了三场印度佛教美术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军教授主持讲座,人文学院讲师王云担任翻译。本文根据第二讲的讲稿及录音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佛教美术 犍陀罗
下载PDF
印度佛教美术系列讲座--第一讲印度早期佛教美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宫治昭 王云() 《艺术设计研究》 2011年第4期85-97,共13页
2011年6月7日至9日,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文学系教授、龙谷博物馆馆长宫治昭先生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邀请作了三场印度佛教美术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军教授主持讲座,人文学院讲师王云担任翻译。本文根据第一讲的讲稿及录... 2011年6月7日至9日,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文学系教授、龙谷博物馆馆长宫治昭先生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邀请作了三场印度佛教美术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军教授主持讲座,人文学院讲师王云担任翻译。本文根据第一讲的讲稿及录音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佛教美术 早期
下载PDF
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研究(下)
4
作者 松田诚一郎 王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共17页
围绕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从其图像、形式、风格以及文献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此像忠实地反映了与"檀像"概念形成密切相关的《十一面经》的造像法,是唐代、略晚于7世纪中期(与《十一面经》第一译、第... 围绕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从其图像、形式、风格以及文献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此像忠实地反映了与"檀像"概念形成密切相关的《十一面经》的造像法,是唐代、略晚于7世纪中期(与《十一面经》第一译、第二译出现的年代相当)的中央地区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像 白旃檀 十一面观音 数珠 璎珞 阿地瞿多 玄奘 神泰 定慧 《十一面神咒心经》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陀罗尼集经》 印度 长安 慧日寺 日本 多武峰
下载PDF
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研究(上)
5
作者 松田诚一郎 王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共16页
文章围绕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从其图像、形式、风格以及文献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此像忠实地反映了与"檀像"概念形成密切相关的《十一面经》的造像法,是唐代略晚于7世纪中期(与《十一面经》第一译、... 文章围绕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从其图像、形式、风格以及文献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此像忠实地反映了与"檀像"概念形成密切相关的《十一面经》的造像法,是唐代略晚于7世纪中期(与《十一面经》第一译、第二译出现的年代相当)的中央地区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像 白旃檀 十一面观音 数珠 璎珞 阿地瞿多 玄奘 神泰 定慧 《十一面神咒心经》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陀罗尼集经》 印度 长安 慧日寺 日本 多武峰
下载PDF
云冈石窟的皇帝大佛--从鲜卑王到中国皇帝 被引量:6
6
作者 石松日奈子 王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9,109,共17页
在象征北魏平城时代的云冈石窟中,有七座高13-17米的大佛。这些大佛以北魏皇帝为原型雕凿,是体现北魏佛教特性的重要作品。作者认为,在初期昙曜五窟四座如来像中,第20、19、18窟大佛为"鲜卑皇帝大佛",第16窟大佛则为"中... 在象征北魏平城时代的云冈石窟中,有七座高13-17米的大佛。这些大佛以北魏皇帝为原型雕凿,是体现北魏佛教特性的重要作品。作者认为,在初期昙曜五窟四座如来像中,第20、19、18窟大佛为"鲜卑皇帝大佛",第16窟大佛则为"中国皇帝大佛"。三座"鲜卑皇帝大佛",以《魏书》所载初代道武帝的奇特容貌为基础,用魁梧的身躯、巨大的耳朵和眼睛强调了鲜卑王的彪悍。"中国皇帝大佛"则身着汉式衣装,表情睿智,俨然是知书达礼的中国皇帝。从"鲜卑皇帝大佛"到"中国皇帝大佛",反映了北魏英雄形象的转变。对于第13窟并排站立的七身中国式如来像,作者认为与天子七庙制有关,很可能是"七帝七佛造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北魏 鲜卑皇帝 中国皇帝 七帝七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