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孙红波 赵小顺 王云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老年胃食管返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口服)、... 目的:探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老年胃食管返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口服)、观察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口服),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反流次数、5 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自测表(GERD-Q)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联合枳术宽中胶囊用药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利于改善患者食管氢离子浓度指数(pH),缓解症状,促进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 枳术宽中胶囊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人肝炎后肝硬化170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云溪 夏玉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 了解老年人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肝炎后肝硬化 2 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 93例中上消化道出血 184例 (6 2 .8% ) ,腹水 86例 (2 9.4% ) ,肝性脑病 10例 (3.4% )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曲张静脉破裂 119例 (6 4.7% ... 目的 了解老年人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肝炎后肝硬化 2 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 93例中上消化道出血 184例 (6 2 .8% ) ,腹水 86例 (2 9.4% ) ,肝性脑病 10例 (3.4% )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曲张静脉破裂 119例 (6 4.7% ) ,胃粘膜病变 42例 (2 2 .8% ) ,消化性溃疡 2 3例 (12 .5 % ) ,中青年组主要为曲张静脉破裂 ,随年龄增加溃疡病出血明显增加 ,随年龄增加肝功能Child分级C级病例比例增加。结论 老年人肝炎后肝硬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并发症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肝炎后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云溪 董志超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患者144例,分别给予生长抑索0.25mg/h持续静脉滴注24h,垂体后叶索4.8U/h+硝酸甘油0.4m(h静脉滴注24h及常规抑酸等治疗,观察术后1-2d及7... 目的:研究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患者144例,分别给予生长抑索0.25mg/h持续静脉滴注24h,垂体后叶索4.8U/h+硝酸甘油0.4m(h静脉滴注24h及常规抑酸等治疗,观察术后1-2d及7~9d再出血情况。结果:应用生长抑素组术后再出血率为2.2%(1/46),垂体后叶素组为3.6%(2/55),对照组为16.3%(7/43)。结论:生长抑素及垂体后叶素均可有效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再出血几率,但生长抑素价格较高,基层医院可首选垂体后叶素作为术后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再出血 生长抑素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慢性胃溃疡癌变的临床特点及潜在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云溪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癌变的临床特点及潜在预测因子分析。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胃溃疡患者251例,其中包括癌变溃疡病例99例,非癌变的慢性胃溃疡152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溃疡特点,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胃溃疡癌变的潜...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癌变的临床特点及潜在预测因子分析。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胃溃疡患者251例,其中包括癌变溃疡病例99例,非癌变的慢性胃溃疡152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溃疡特点,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胃溃疡癌变的潜在预测因子。结果溃疡癌变组患者有早餐习惯者,偏好腌制和熏制食品者比例以及有胃病和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均较高。溃疡癌变组中女性三餐规律者和偏好腌制食品者比例较高,而男性中有早餐习惯,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比例偏高。癌变组典型溃疡比例低,病初典型继而不典型以及不典型比例,发生于胃小弯处、直径在2~3 cm的且多发的比例则偏高;此外溃疡侵袭粘膜层以及侵袭深度较浅的比例在非癌变组较高。癌变组中男性患者更多倾向于罹患典型溃疡,女性更多倾向于罹患不典型溃疡以及病初典型继而不典型的溃疡,溃疡分布分散;男性溃疡边缘整齐和边缘隆起的比例,深入浆膜的比例较高,直径集中在2~3 cm,溃疡深度达到肌层的构成比例较低。回归分析提示病程>5年和溃疡直径在2~3 cm;饮食习惯上偏好腌制、熏制食品是潜在危险因素;溃疡单发以及饮食上偏好大葱和蒜类食品则会减低癌变风险。结论慢性胃溃疡发生癌变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病程、溃疡大小以及饮食习惯对慢性胃溃疡癌变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癌变 临床特征 预测因子
下载PDF
HP感染胃炎患者的IL-8、HSP7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溪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HP感染胃炎患者的IL-8、HSP70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PGⅠ、PGⅡ、G-17、IL-8... 目的探讨HP感染胃炎患者的IL-8、HSP70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PGⅠ、PGⅡ、G-17、IL-8、HSP70水平的差异。分析HP阳性患者IL-8、HSP70水平与临床症状积分、PGⅠ、PGⅡ、G-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P阳性组患者舌苔黄腻、胃脘痛或胀痛、嗳气、大便异常、口苦症状积分高于HP阴性组,腕痞恶心、纳呆、肢体困重症状积分低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患者的PGⅠ、PGⅡ、G-17水平均低于HP阴性组(P<0.001);HP阳性组患者的IL-8、HSP70相对表达量均高于HP阴性组患者(P<0.001);HP阳性患者IL-8、HSP70水平与舌苔黄腻、胃脘痛或胀痛、嗳气、大便异常、口苦症状积分正相关,与PGⅠ、PGⅡ、G-17水平负相关。结论 HP感染胃炎患者的IL-8、HSP70水平较高,且与临床症状积分和胃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细胞因子 胃蛋白酶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治疗I型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云溪 王玉静 王志民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0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I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试验组〈br〉 (20例)在内科综合治疗联合白蛋白基础上,实验组予使用特利加压素连续使用7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尿量、血肌酐、尿素...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I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试验组〈br〉 (20例)在内科综合治疗联合白蛋白基础上,实验组予使用特利加压素连续使用7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尿量、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天后尿量明显增加( P<0.01),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 P<0.01),尿微量白蛋白(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下降不明显( 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尿微量白蛋白( ALB)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内科综合及白蛋白治疗能有效治疗I型肝肾综合征,为肝肾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利加压素 I型肝肾综合征
下载PDF
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泻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王云溪 毛建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1期57-57,共1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腹泻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原发性肝癌腹泻8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39例加用蒙脱石散。结果:以腹泻为临床表现之一的肝癌占32.8%;其中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6.3%;治疗组治...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腹泻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原发性肝癌腹泻8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39例加用蒙脱石散。结果:以腹泻为临床表现之一的肝癌占32.8%;其中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6.3%;治疗组治疗后腹泻消失者占63.3%,腹泻症状好转者占22.4%,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治疗后腹泻消失者占35.9%,腹泻症状好转者占15.4%,总有效率51.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泻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微生态调节剂对肝癌患者腹泻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泻 微生态调节剂
下载PDF
hsa-miR-448过表达下调HIF-1α对结肠癌细胞SW480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歧红阳 王云溪 +4 位作者 肖占宇 王志民 吴凤丽 董志超 王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50-235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RNA-448(miR-448)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先用基因预测软件:miRanda、TarBase和TargetScan预测miR-448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然后miR-448 mimic与pcDNA-HIF-1α单独...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RNA-448(miR-448)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先用基因预测软件:miRanda、TarBase和TargetScan预测miR-448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然后miR-448 mimic与pcDNA-HIF-1α单独或联合转染SW480细胞,并用RT-PCR检测miR-448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检测HIF-1α、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P38和Hsp27的蛋白表达;miR-448 inhibitor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0、10μmol/L SB203580处理结肠癌细胞SW480单独或联合进行,RT-PCR检测miR-448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HIF-1α、P38和Hsp27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裸鼠皮下注射miR-448 mimic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0,检测30 d时移植瘤重量,RT-PCR检测miR-448和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Vimentin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38和Hsp27的表达。结果:miR-448与HIF-1α在3′UTR区存在结合位点,miR-448和HIF-1α存在靶向关系,并且miR-448对HIF-1α表达具有抑制作用;SW480细胞过表达miR-448后,HIF-1α表达量下调,细胞侵袭和迁移速度减慢,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显著下调;低表达miR-448后,HIF-1α、P38和Hsp27表达量显著增加,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增多;小鼠转染MIR-448 mimic后,移植瘤重量显著减轻,miR-448表达量显著上调,HIF-1α表达量显著下调,Vimentin阳性比率明显降低,P38和Hsp27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在结肠癌细胞SW480中,过表达hsa-miR-448下调HIF-1α来减弱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以及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48 HIF-1Α 结肠癌 侵袭 迁移 EMT
下载PDF
肝源性溃疡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晓东 张晓慧 王云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肝源性溃疡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10
作者 王云溪 丁小莹 叶青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NAFLD患者63例及54例健康患者,均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T3、FT4及TSH,并通过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NAFLD患者63例及54例健康患者,均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T3、FT4及TSH,并通过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FS)评估NAFLD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结果:NAFLD组的FF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FLD纽与健康组的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纽中血清FT3、FT4的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x^2=4.573,r=0.260)。结论:甲状腺激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甲状腺激素 瞬时弹性扫描仪
下载PDF
GPRI、LSM、GPC3、AFP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歧红阳 王志民 +4 位作者 肖占宇 吴凤丽 王云溪 高琦 马俊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度检测(LSM)、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指数(GPRI)、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受肝穿刺活检或肝脏切除经过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肝纤维化及肝癌患者87例,... 目的探讨肝硬度检测(LSM)、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指数(GPRI)、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受肝穿刺活检或肝脏切除经过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肝纤维化及肝癌患者8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以活检或者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GPRI、LSM、GPC3、AFP单独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GPRI、LSM、GPC3及AFP在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明显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中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测肝癌方面,单独检测敏感度:AFP最高,LSM最低;特异度:GPC3最高,LSM最低;四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P<0. 05)。检测肝纤维化方面,单独检测敏感度:AFP最高,LSM最低;特异度:GPC3最高,GPRI最低;四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P<0. 05)。结论GPRI、LSM、GPC3、AFP对肝纤维化及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及肝癌的诊断率,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度检测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指数 甲胎蛋白 肝纤维化 肝癌
下载PDF
参一胶囊联合SOX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小娟 郭艳 王云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探讨参一胶囊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S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一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 目的:探讨参一胶囊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S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一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乏力、纳差、消瘦、肝掌及胁腹胀痛等中医症状评分进行观察。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记忆功能、行为功能、身体功能、交际功能及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含量进行检测。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肝脏毒性、恶心呕吐、血液毒性、心脏毒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乏力、纳差、消瘦、肝掌及胁腹胀痛等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记忆功能、行为功能、身体功能、交际功能及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TBIL、AST及ALT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肝脏毒性、恶心呕吐、血液毒性、心脏毒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一胶囊联合SOX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一胶囊 奥沙利铂 替吉奥 原发性肝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及可能发病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歧红阳 肖占宇 +1 位作者 王云溪 张晓东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8期1979-1980,共2页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存在门体分流及肝功异常,于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1~5a出现反复,出现...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存在门体分流及肝功异常,于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1~5a出现反复,出现肝性脑病,在反复发生肝性脑病6个月~2a后又出现脊髓症状,均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体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0~1级。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双侧对称,无疼触觉障碍。脑脊液检查及脊椎MRI检查均无异常。9例患者均有长期的高血氨症。结论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与慢性中毒,营养不良,免疫损伤和神经细胞破坏有关,发病与肝性脑病密切相关,预后不良。早期认识,及早行肝移植可能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Dieulafoy病变23例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慧 王云溪 王海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 出血 内镜下注射止血 奥曲肽 泮托拉唑钠
下载PDF
国产生长抑素对非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歧红阳 王云溪 张晓东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1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非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市中心医院99例非食道静脉破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非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市中心医院99例非食道静脉破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输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能有效治疗非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 食道静脉曲张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IRE-1/XBP-1参与调控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歧红阳 王云溪 +2 位作者 王志民 吴凤丽 王启明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调控内质网核信号转导蛋白a1(Endoplasmic reticulum to nucleus signaling 1,IRE-1) IRE-1/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 XBP-1参与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方法用无水乙醇诱导正常肝细胞LO2...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调控内质网核信号转导蛋白a1(Endoplasmic reticulum to nucleus signaling 1,IRE-1) IRE-1/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 XBP-1参与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方法用无水乙醇诱导正常肝细胞LO2、高分化肝癌细胞株Hep G2及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48 h获得内质网应激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无水乙醇处理前后IRE-1、XBP-1、DNA损伤诱导基因153(CHOP)、Cleaved-caspase 12和Bcl-2 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结果无水乙醇诱导LO2、Hep G2、和SMMC-7721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水乙醇诱导LO2、Hep G2、和SMMC-7721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后,LO2、Hep G2、和SMMC-7721细胞内IRE-1、XBP-1、CHOP、Cleaved-caspase 12 mRNA和蛋白表达含量显著升高,其中细胞内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的高低次序为SMMC-7721、Hep G2和LO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内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的高低次序为LO2、Hep G2和SMMC-7721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发生后LO2、Hep G2和SMMC-7721细胞中IRE-1/XBP-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有效参与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内质网应激 IRE-1 XBP-1
下载PDF
鸟氨酸脱羧酶和c—myc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小娟 王云溪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检测ODC和c—myc在不同阶段胃粘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DC和c—myc的表达与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阶段的胃粘膜病变组织中ODC和c—myc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目的:检测ODC和c—myc在不同阶段胃粘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DC和c—myc的表达与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阶段的胃粘膜病变组织中ODC和c—myc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ODCmRNA及蛋白在萎缩性胃炎肠化生(CAG与IM)、不典型增生(DYS)及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CSG)(P〈O.01)。c—mycmRNA及蛋白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CSG)、萎缩性胃炎肠化生(CAG withIM)(P〈0.01),ODC和c—myc在中低分化腺癌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腺癌(P〈0.05)。ODC与c—myc在胃粘膜癌变多阶段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ODC作为致癌因子在胃癌发生中有重要作用,且c—myc通过促进ODC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将2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酶 c—myc 癌前病变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
18
作者 毛建娜 王云溪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中9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中9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而对照组患者只有15例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而对照组为12.77%,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奥美拉唑,治疗的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PALBI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双霞 王云溪 刘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22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 目的:探讨基于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22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PALBI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后一天、出院前一天、随访3个月的负性情绪[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抢救前准备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一天、随访3个月,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后一天(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ALBI评分的分级护理可缩短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患者的抢救准备时间、止血时间,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PALBI评分 分级护理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临床观察
20
作者 毛建娜 王云溪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服...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LT、AST、PTA以及CPT值与对照组相比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肌酐和外周血象无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耐药的患者有9例,发生的几率为22.5%,而研究组没有患者出现耐药。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在很多方面疗效与拉米夫定相似,但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无耐药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