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朗南部Lurestan-Khuzestan地区中新统沉积物源特征
1
作者 孙高远 崔希超 +3 位作者 陈嘉诺 蒋璟鑫 胡修棉 王亚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3-1669,共17页
【目的】阿拉伯和欧亚大陆碰撞导致了扎格罗斯造山带和前陆盆地的形成。扎格罗斯前陆盆地的持续充填致使海水最终从这一地区退出,实现了由海到陆的转变过程,从而为探讨新特提斯洋的消亡提供约束。【方法】对伊朗扎格罗斯Lurestan地区和K... 【目的】阿拉伯和欧亚大陆碰撞导致了扎格罗斯造山带和前陆盆地的形成。扎格罗斯前陆盆地的持续充填致使海水最终从这一地区退出,实现了由海到陆的转变过程,从而为探讨新特提斯洋的消亡提供约束。【方法】对伊朗扎格罗斯Lurestan地区和Khuzestan地区的中新统Agha Jari组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砂岩岩石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揭示碎屑物质充填和海退过程。【结果】Lurestan地区Agha Jari组由中到厚层砂—泥岩互层组成,沉积环境分析其形成于河流环境。碎屑组分显示大量变质岩岩屑,结合170 Ma锆石年龄峰,指示盆地北侧Sanandaj-Sirjan岩浆变质带为其可能物源;Khuzestan地区Agha Jari组主要为底部钙质砂岩,向上逐渐变为厚层砂岩、泥岩组合,沉积于三角洲环境。砂岩碎屑组分以沉积岩屑为主,中生代锆石年龄与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一致,表明碎屑物源主要为再旋回的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中的沉积岩。基于下伏Gachsaran-Mishan组浅海蒸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Agha Jari组记录了扎格罗斯前陆盆地由海向陆的转变过程。生物地层学资料约束残留海消亡的时间为不早于中新世早期,并且存在从西北向东南海退的趋势。【结论】阿拉伯—欧亚大陆初始碰撞作用导致扎格罗斯山脉隆起,随着持续隆升的扎格罗斯山脉向前陆盆地提供碎屑物质是导致扎格罗斯残留海关闭的直接原因,并且扎格罗斯残留海从西北向东南退出的古地理格局至少在中新世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洋 扎格罗斯 Agha Jari组 沉积环境 海退
下载PDF
矩形管的测风装置——机翼风量传感器
2
作者 周承志 谌江峰 王亚甦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机翼风量传感器 矩形管 测风装置 流量测量
下载PDF
金属橡胶静刚度特性及其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慧杰 刘文慧 王亚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167-3171,共5页
对金属橡胶成形机理和静刚度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螺旋弹簧刚度理论建立了金属橡胶微元弹簧理论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其进行模型修正。通过理论模型与试验的比较,发现理论模型值与试验值较接近,可以较全面地反映金属橡胶静刚度特... 对金属橡胶成形机理和静刚度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螺旋弹簧刚度理论建立了金属橡胶微元弹簧理论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其进行模型修正。通过理论模型与试验的比较,发现理论模型值与试验值较接近,可以较全面地反映金属橡胶静刚度特性,从而为金属橡胶减振器的设计和金属丝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静刚度特性 力学模型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背部减振器安装位置优化研究
4
作者 余慧杰 王亚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针对电子机柜背部减振系统无法避免耦合振动的情况,对背部减振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文中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其弯矩和挠度,确定背部减振器安装的最佳位置。所得到的理论结果和实践结果相一致,从而为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 针对电子机柜背部减振系统无法避免耦合振动的情况,对背部减振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文中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其弯矩和挠度,确定背部减振器安装的最佳位置。所得到的理论结果和实践结果相一致,从而为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应用,尽可能地减小振动带来的有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部减振器 安装位置 理论模型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月季根部浸泡药液防治根结线虫病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阳 王亚苏 +1 位作者 靳立伟 孙新杰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期20-20,共1页
选用5种药剂阿维克线丹、涕灭威、二溴氯丙烷、硫线磷和克线磷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阿维克线丹、涕灭威和克线磷防治效果较好,均达到60%以上。
关键词 药液 浸泡 月季根结线虫病 试验
下载PDF
土壤撒施药剂防治月季根结线虫病试验
6
作者 王亚苏 胡阳 +2 位作者 何红涛 冯学普 孙新杰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期21-21,共1页
选用阿维克线丹、涕灭威、二溴氯丙烷和克线磷4种药剂进行防治根结线虫药物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涕灭威、二溴氯丙烷和克线磷防治效果较好,均达到65%以上。
关键词 药剂 月季根结线虫 试验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白垩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席党鹏 李国彪 +13 位作者 姜仕军 饶馨 江湉 王天洋 覃祚焕 王亚苏 贾建忠 Muhammad KAMRAN 史忠叶 吴於洋 王盘喜 孙立新 曾庆高 万晓樵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4-1307,共64页
白垩纪是新特提斯洋演化和青藏高原不同板块汇聚的关键时期,详细的地层框架和古地理格局是开展新特提斯洋演化和青藏高原形成研究的基础.本文对青藏高原及周边白垩纪地层、古生物、古地理和重大地质事件开展了系统分析,以建立综合地层框... 白垩纪是新特提斯洋演化和青藏高原不同板块汇聚的关键时期,详细的地层框架和古地理格局是开展新特提斯洋演化和青藏高原形成研究的基础.本文对青藏高原及周边白垩纪地层、古生物、古地理和重大地质事件开展了系统分析,以建立综合地层框架,恢复不同时期的古地理格局,探讨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和耦合关系.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白垩纪地层以海相为主,发育少量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育以蛇绿岩套和含放射虫硅质岩为主的深海沉积,其南侧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印度河盆地等发育浅海至半深海-深海沉积,北侧的日喀则-拉达克弧前盆地发育浅海-半深海相沉积,拉萨地块、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和西缅地块等发育浅海、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羌塘盆地等其余地区则以陆相沉积为主.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白垩纪地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富含有孔虫、钙质超微、放射虫、菊石、双壳类和孢粉等多门类化石;基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和稳定同位素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不同分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关系,提出了新的东特提斯区白垩纪综合地层框架.划分了白垩纪新特提斯洋东段及周边不同地理分区的生物群落,阐明了其时空分布特征,恢复了不同时期的生物古地理面貌.青藏高原及周边白垩纪古地理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1)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南极洲大陆逐步裂解、拉萨-羌塘地块早期碰撞阶段(145~125Ma);(2)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和拉萨-羌塘地块晚期碰撞阶段(125~100Ma);(3)印度板块快速向北漂移、塔里木-喀喇昆仑海湾形成和冈底斯山早期隆升阶段(100~66Ma).白垩纪中期(100Ma左右),印度-特提斯喜马拉雅生物区系经历了冈瓦纳大陆冷水型向特提斯暖水型的转变,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达到全盛;白垩纪末期,海洋生物急剧衰退.伴随着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和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新特提斯洋发生了大火成岩省、大洋缺氧、白垩纪大洋红层,以及生物辐射与灭绝等一系重大地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特提斯 白垩纪 地层 生物群 古地理
原文传递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浅海生态系统稳态转变:以塔里木盆地库孜贡苏剖面钙质超微浮游植物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梁瑞泽 华春荣 +3 位作者 王亚苏 苏虹 姜仕军 Cui Ying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5-1214,共10页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发生于56 Ma前,因其碳释放过程与当前人类CO_(2)持续排放驱动的全球变暖类似而备受世人关注。塔里木盆地保存完好、出露完整且连续的古近纪浅海地层为研究PETM期间东特提斯洋古环境变化提供了理想材料,但目...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发生于56 Ma前,因其碳释放过程与当前人类CO_(2)持续排放驱动的全球变暖类似而备受世人关注。塔里木盆地保存完好、出露完整且连续的古近纪浅海地层为研究PETM期间东特提斯洋古环境变化提供了理想材料,但目前缺乏对PETM前后塔里木盆地浮游植物群落稳态转变的研究。本研究利用库孜贡苏剖面齐姆根组约48 m厚海相沉积物中保存的丰富钙质超微化石群落,研究PETM前后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揭示PETM事件前后发生了两次稳态转变。第一次稳态转变发生在沉积厚度约为19.61~24.56 m之间,与PETM事件开始时间恰好对应;第二次稳态转变发生在沉积厚度约为29.60~31.06 m之间,与PETM事件恢复期基本对应。PETM事件前Coccolithus pelagicus、Toweius pertusus和T.eminens等钙质超微化石占主导地位,当稳态开始发生改变时,T.pertusus和T.eminens相对丰度开始下降,而“负偏属种”Discoaster araneus和Discoaster acutus开始出现。P和Zn/Al等营养指标升高,表明东特提斯洋地区在PETM期间初级生产力增加,高生产力指示种Neochiastozygus junctus在PETM期间显著增加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北大西洋中部滨海平原沉积记录表明,其生态系统在PETM时期同样经历了两次稳态变化,与库孜贡苏剖面两次转变时间基本对应,表明由PETM事件导致的浅海生态系统稳态转变可能是全球而非区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M 钙质超微化石 稳态转变 塔里木盆地 东特提斯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