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杆构型对PBAT/Tal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从晓 郑家欣 +2 位作者 赵玉印 苏振乾 任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通过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混合段的螺杆构型对PBAT/Tal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中填料的分散均匀性与螺杆中分散分布混合螺纹元件个数成正相关的关系,但分散分布混合元件数量的增加会加剧聚合物的降解,导致力学... 通过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混合段的螺杆构型对PBAT/Tal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中填料的分散均匀性与螺杆中分散分布混合螺纹元件个数成正相关的关系,但分散分布混合元件数量的增加会加剧聚合物的降解,导致力学性能下降;以先分布后分散的螺纹元件组合方式制备的复合材料展现了最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构型 分散分布混合 薄膜性能
下载PDF
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初步应用
2
作者 许志剑 陈华辉 +3 位作者 杨帆 王从晓 胡效坤 童民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82-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并与手术联合常规放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复发高级别胶质瘤6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粒...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并与手术联合常规放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复发高级别胶质瘤6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粒子组(n=27)和对照组(n=36)。所有患者均行开颅肿瘤切除,粒子组患者术中在黄荧光和神经导航引导下根据术前TPS方案植入^(125)I放射粒子,对照组术后则行常规放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粒子组术后6个月KPS评分(t=1.143,P=0.023)、2年生存率(X^(2)=4.855,P=0.028)更高,中位生存时间(X^(2)=1.570,P<0.001)更长。结论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总体生存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高级别胶质瘤 显微手术 ^(125)I放射性粒子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关于^(125)I放射性粒子放射物理学等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宏涛 刘士锋 +7 位作者 王从晓 陆建 赵磊 陈高 李腾 邢东明 胡效坤 滕皋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530-534,共5页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属于放疗中近距离治疗范畴,分为永久性植入和暂时性植入。永久性^(125)I粒子植入因丹麦的Holm教授创建标准术式及美国的Blasko教授推广,最终以可与外放疗及手术媲美的疗效,被写入前列腺癌NCCN指南。近20年以来,在...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属于放疗中近距离治疗范畴,分为永久性植入和暂时性植入。永久性^(125)I粒子植入因丹麦的Holm教授创建标准术式及美国的Blasko教授推广,最终以可与外放疗及手术媲美的疗效,被写入前列腺癌NCCN指南。近20年以来,在中国专家的积极研究下,应用于全身各部位实体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得到国内外认可,但也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纵观国内外有关^(125)I放射性粒子放射物理学的认识,一直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详细梳理了^(125)I粒子植入相关的物理学概念,并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解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剂量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对比观察不可逆电穿孔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学达 杨莉莉 +7 位作者 张浩 刘国平 张伟 李伟 刘士锋 王从晓 王松 胡效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可逆电穿孔(IRE)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48例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试验组于全身麻醉下行CT引导下IRE消融;对照组于局部麻醉下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记录术中及术后... 目的对比观察不可逆电穿孔(IRE)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48例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试验组于全身麻醉下行CT引导下IRE消融;对照组于局部麻醉下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对比评价疗效。结果对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试验组1例死于对比剂过敏性休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治疗相关3~4级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组间术后7天肿瘤消融成功率(96.43%vs.96.97%)、术后30天(96.43%vs.93.94%)及90天(89.29%vs.90.91%)局部无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间点总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RE消融治疗肝癌效果明确、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其局部控制肿瘤效果与射频消融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不可逆电穿孔 射频消融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近距离挽救性放射治疗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涵 王乐婷 +5 位作者 神岳明 胡禾颖 刘士锋 王从晓 胡效坤 邢东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的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症状,术前行颅脑MRI增强检查评估病变范围,颅脑CT增强检查确定病变与毗邻血...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的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症状,术前行颅脑MRI增强检查评估病变范围,颅脑CT增强检查确定病变与毗邻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应用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术前计划,术中基于CT引导,按照术前计划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结果8例肿瘤平均体积为11.8(5.6~25.2)ml,植入^(125)I粒子平均数量为22.5(10~40)颗,平均粒子密度为1.9粒/ml。8例患者术后KPS与术前基本相同,3例患者术后出现因颅内水肿加重引起的原有症状加重表现,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围手术期内无颅内出血、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无死亡患者,6个月生存期100%。结论在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中,基于CT引导下^(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短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脑干胶质瘤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飞 冯伟森 +5 位作者 张莉 王从晓 张学品 吴少辉 温红霞 高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育种新材料的发现,育种新方法的建立,育种新思路的提出,都可能使作物育种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能够更有效的挖掘作物育种的发展潜力。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对离子束生物工程的深入了解,主要阐述离子束生物工... 育种新材料的发现,育种新方法的建立,育种新思路的提出,都可能使作物育种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能够更有效的挖掘作物育种的发展潜力。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对离子束生物工程的深入了解,主要阐述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理论、特点和现状,充分综述了药用植物资源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离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生物工程 药用植物 遗传改良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泊松分布的碘粒子放射性计数模型
7
作者 张敏 王浩聪 +4 位作者 王从晓 谷浩 李刚 陈明 胡效坤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22年第3期27-33,共7页
放射性碘125粒子常用于脑部肿瘤的介入治疗,其植入病灶后,利用放射的γ射线破坏病灶部位组织细胞,损坏组织功能,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如何根据病灶的几何信息和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精准计算植入粒子信息以及它们在肿瘤靶区的放射强度... 放射性碘125粒子常用于脑部肿瘤的介入治疗,其植入病灶后,利用放射的γ射线破坏病灶部位组织细胞,损坏组织功能,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如何根据病灶的几何信息和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精准计算植入粒子信息以及它们在肿瘤靶区的放射强度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模拟多个碘125粒子在体内的放射性计数值情况,设计多参数可控的泊松分布进行函数拟合计数,基于最小二乘逼近思想,利用L-M方法求解有关参数.数值实验中,通过C++进行程序设计,计算不同活度、数量和位置的放射性粒子的计数值,采用Matlab将数值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设计粒子分布和数量使其达到模拟治疗的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粒子放射性计数 泊松分布 计数建模 可视化模型
下载PDF
LncRNA RP5-919F1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8
作者 宗焕波 武菲 +4 位作者 黄兆栋 戚春厚 李善凯 郝红军 王从晓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研究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RP5-919F1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沂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手术取下的非肿瘤胃黏膜(距癌组织3 cm以上)和胃腺癌组织。应用TRIzol试剂盒提... 目的研究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RP5-919F1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沂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手术取下的非肿瘤胃黏膜(距癌组织3 cm以上)和胃腺癌组织。应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细胞和组织总RNA,应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定量PCR试剂盒进行定量分析。应用SGC-7901和AGS人胃癌细胞,构建RP5-919F19敲减和过表达模型,应用CCK-8实验确认细胞增殖能力,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确认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对79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P5-919F19表达检测,发现RP5-919F19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51±0.0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82±0.04(P<0.05)。对不同病理情况患者的RP5-919F19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不同TNM分期、是否出现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和不同浸润深度患者的RP5-919F19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年龄和性别患者RP5-919F1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GS胃癌细胞转染RP5-919F19过表达和对照质粒,对细胞RP5-919F19效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过表达组细胞的RP5-919F19表达水平为1.83±0.14,相对对照组的0.82±0.05高(P<0.05),对SGC-7901胃癌细胞转染RP5-919F19敲除和对照载体,对细胞RP5-919F19效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敲除组细胞的RP5-919F19表达水平为0.42±0.07,相对对照组的0.89±0.08低(P<0.05)。应用CCK-8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RP5-919F19过表达组AGS细胞在培养24 h和48 h的增殖能力均相对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而RP5-919F19敲除组SGC-7901细胞在培养24 h和48 h的增殖能力均相对对照组低(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示RP5-919F19过表达组AGS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相对对照高(P<0.05),RP5-919F19敲除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相对对照组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细胞,下调Lnc RNA RP5-919F19 SGC-7901细胞的信号转导蛋白亚基7A(signal transduction protein subunit 7A,COPS7A)蛋白表达降低。结论LncRNA RP5-919F1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RP5-919F19表达增高会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5-919F19 胃癌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涵 刘士锋 +5 位作者 韩燕 王从晓 张伟 李伟 张浩 胡效坤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中心2013年3月至2020年11月行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34例,按照术后是否并发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中心2013年3月至2020年11月行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34例,按照术后是否并发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纳入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4例接受^(125)I粒子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颅内出血者共计22例,颅内出血发生率为9.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类型、近1个月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史可能是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1个月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史是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1个月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是^(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上述指标对^(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4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放射性粒子治疗专家委员会 胡效坤 李环廷 刘士锋 王从晓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7-873,共7页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脑胶质瘤的应用已超半个世纪,大量研究得到一致结论,该疗法微创安全有效。脑胶质瘤因较少发生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更具备形成新治疗模式的潜质,但是由于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样循证医学高级别的...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脑胶质瘤的应用已超半个世纪,大量研究得到一致结论,该疗法微创安全有效。脑胶质瘤因较少发生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更具备形成新治疗模式的潜质,但是由于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样循证医学高级别的证据,难以确立放射性粒子治疗在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研究缓慢的原因为颅脑结构的特殊性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复杂性,无论是神经外科、肿瘤科、介入科,还是影像科医师,单独完成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均因遇到不同的技术瓶颈而难以开展。因此,建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规范与共识,有利于解决该治疗方面的技术瓶颈,形成相对统一的治疗流程与规范,从而使该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使更多脑胶质瘤患者获益。本文主要基于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建立起治疗规范与共识,主要涵盖了共识形成的基础,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物理学基础、临床应用及治疗流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神经胶质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