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从过 唐珊珊 +6 位作者 马晶晶 李金平 李小雄 黄洁 孙广鑫 屈洪党 周华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372-1376,1382,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市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的老年人群,入组时纳入2 381人,随访丢失263人,5年随访结束时共2 118人被纳入基线分析,平均年龄71.7岁,51.1...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市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的老年人群,入组时纳入2 381人,随访丢失263人,5年随访结束时共2 118人被纳入基线分析,平均年龄71.7岁,51.1%是男性。根据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进行分组,其中阿司匹林组被定义为根据处方记录入组时服用阿司匹林者,非阿司匹林组被定义为入组后观察期间未服用阿司匹林者。研究中观察的主要结果为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TIA);次要结果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安全性结果包括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和其他部位的出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阿司匹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阿司匹林组共1 015人,非阿司匹林组1 103人。5年随访结束时,阿司匹林组381人、非阿司匹林组491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心绞痛、心肌梗死)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死亡与全因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胃肠道出血(4.2%VS 2.4%)和胃肠道不良反应(16.1%VS 8.3%)高于非阿司匹林组(P<0.05)。阿司匹林组与非阿司匹林组比较,服用阿司匹林<13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和37~48个月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显著降低(P<0.05),而服用阿司匹林49~60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效性逐渐降低,并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 老年人
下载PDF
胰岛淀粉样多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circRNA和mRNA表达谱分析
2
作者 李小雄 李金平 +5 位作者 黄洁 马晶晶 侯明亮 马琳秋 王从过 周华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7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究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脑组织环状RNA(cir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只APP/PS1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APP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3只。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0.5μmol/L的IAPP... 目的探究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脑组织环状RNA(cir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只APP/PS1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APP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3只。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0.5μmol/L的IAPP(200μg/kg),参照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组小鼠之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s和mRNAs,通过q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差异表达的mRNAs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按照差异倍数的绝对值(|FC|)≥1.5且P<0.05的筛选标准,IAPP干预组与参照组之间有899个差异表达circRNAs,343个上调和556个下调,差异表达mRNAs有2257个,1310个上调和947个下调。qRT-PCR验证结果均与芯片结果一致。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RNAs主要富集于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代谢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RNAs主要与柠檬酸循环、蛋白酶体、IL-17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腹腔注射IAPP后AD小鼠脑组织中circRNAs和mRNAs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提示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s和mRNAs可能是IAPP治疗AD小鼠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多肽 阿尔茨海默病 环状RNA 信使RNA
原文传递
胰岛淀粉样多肽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组织中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晶晶 李金平 +8 位作者 洪文娟 黄洁 李小雄 王从过 侯明亮 马琳秋 符晓艳 屈洪党 周华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5期353-360,共8页
目的探讨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7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10只,体质量20~30 g。将AD模型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APP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7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10只,体质量20~30 g。将AD模型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APP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IAPP干预组小鼠腹腔内注射0.5μmol/L的IAPP(200μg/kg),每日1次。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两组小鼠干预时间均为10周。干预完成后,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开颅剥离完整脑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2组小鼠脑组织LncRNA和mRNA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在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中随机选取6个Lnc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RNA与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的各条目比对,从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成分3个领域行GO富集分析;使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实验过程中小鼠死亡4只,每组2只。IAPP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共有902个,其中显著上调238个、显著下调664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RNA共555个,其中显著上调236个、显著下调319个。qRT-PCR检测验证LncRNA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IAPP干预组AD小鼠脑组织中AK034056、Spock3表达上调,Map3k8、rgs20、Rint、Ppp2r1b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GO富集分析:555个差异表达的mRNA,富集得到2224个GO条目,其中显著上调的差异表达mRNA具有蛋白质结合、细胞周期等分子功能,与催化复合物、蛋白质复合物等细胞组分相关,参与了细胞代谢、高分子代谢等生物过程;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mRNA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跨膜信号受体活性等相关分子功能,与细胞黏附复合物、整合素复合物等细胞组分相关,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生物过程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555个差异表达的mRNA,富集得到62个通路,其中显著上调的差异表达mRNA富集评分较高的通路为神经退行性变的途径、阿尔茨海默病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GABA能突触通路等,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mRNA富集评分较高的通路为钙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磷酸肌醇代谢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结论IAPP干预使AD小鼠脑组织LncRNA、m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差异表达的mRNA分别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通过调控相关mRNA的表达,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胰岛淀粉样多肽 长链非编码RNA 信使RNA
原文传递
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动脉钙化与骨密度减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文娟 周锐 +5 位作者 刘冬 黄洁 马晶晶 王从过 符晓艳 周华东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动脉钙化与骨密度减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56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为钙化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进行骨密度检测,同时采用log...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动脉钙化与骨密度减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56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为钙化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进行骨密度检测,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钙化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骨密度减低的相关性。结果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骨密度降低明显增加了心脑血管动脉钙化斑块的发生风险(P<0.05)。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动脉钙化斑块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在骨密度减低时,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OC)及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CTX)水平与动脉钙化斑块明显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动脉钙化与骨密度减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冠状血管 骨密度
下载PDF
老年脑白质病变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洪文娟 黄洁 +4 位作者 王从过 马晶晶 李金平 李小雄 周华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197-203,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病变(WML)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7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98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72例、女509例,年龄75~89岁,患者均行头颅MR检查评估有无WML...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病变(WML)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7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98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72例、女509例,年龄75~89岁,患者均行头颅MR检查评估有无WML病变,并采用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有无认知功能障碍。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743例和AD痴呆组238例,其中,对照组23例、AD组48例患者接受了MR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AD痴呆发生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WML的分布及其分级的差异。分析患者脑部MR-DTI,比较两组部分患者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半卵圆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寡居、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中度和重度WML是AD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AD痴呆组侧脑室旁WML多于皮质下WML(71.0%与29.0%),皮质下WML多于对照组(29.0%与19.4%),AD痴呆组的侧脑室旁和皮质下的中度、重度WML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DTI分析显示:两组间额叶和半卵圆区的FA值、ADC值以及顶叶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颞叶和枕叶的FA值、ADC值以及顶叶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度和重度WML与AD痴呆发生风险有明显的关联;侧脑室旁和皮质下WML与AD痴呆也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白质病变 痴呆 核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