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估测干旱胁迫下玉米籽粒产量
1
作者 邹佳琪 王仲林 +3 位作者 谭先明 陈燎原 杨文钰 杨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0-1042,共13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作物水分状况和籽粒产量,对于调控作物生长、优化水分管理和改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玉米品种选用正红505,于2018—2019年在四川雅安和仁寿的试验田设置4个水分处理(正常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作物水分状况和籽粒产量,对于调控作物生长、优化水分管理和改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玉米品种选用正红505,于2018—2019年在四川雅安和仁寿的试验田设置4个水分处理(正常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分析玉米在拔节期(V6)、抽雄期(VT)和灌浆期(R^(2))的冠层含水量(canopy water content,CWC)与籽粒产量的定量关系,利用植被指数和连续小波变换对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CWC定量反演模型,进一步探索以CWC为桥梁建立的玉米籽粒产量的预测模型效果。结果表明,(1)利用小波特征构建的CWC估测模型的预测效果高于植被指数,V6、VT和R^(2)期分别以小波特征gaus3770,64、rbio3.31635,2和rbio3.3838,2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精度较高,R^(2)分别为0.770、0.291和0.233。(2)CWC与玉米籽粒产量间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V6、VT和R^(2)期的R^(2)分别为0.596、0.366和0.439。(3)基于光谱反射率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以V6期小波特征gaus3770,64的验证效果最好(R^(2)=0.577,RMSE=1.625 t hm^(–2)),可作为预测玉米籽粒产量的最佳时期。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光谱反射率—冠层含水量—产量”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对玉米籽粒产量的精确估测,为未来大面积监测玉米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产量 冠层含水量 植被指数 小波特征
下载PDF
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仲林 徐守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开发单元为例 ,从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地层格架、储集层特征及流体性质、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单井模型等入手 ,探索应用综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储集层随机建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强 ,对...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开发单元为例 ,从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地层格架、储集层特征及流体性质、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单井模型等入手 ,探索应用综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储集层随机建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强 ,对多种建模方法进行了二维、三维对比研究和分析 ,认为指示模拟方法是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的最优方法。用该方法建立了该区馆陶组上段河流相储集层的定量地质模型 ,经油田生产检验效果良好。图 6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定量建模 研究 储集层描述 地质模型 地质统计 方法 孤东油田
下载PDF
古筝的结构、原理及设计建模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仲林 樊文博 +3 位作者 蔡旻宇 郝博涵 葛青 蒋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71,共8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对古筝进行模态分析和谐振分析,并用实物模型试验验证的方法,比较了古筝出音孔在底面、顶面和侧面时的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和实物模型试验都表明,改变现有古筝的开口位置能够增大古筝的音量.试验验证了计算机模拟分析方... 采用有限元分析对古筝进行模态分析和谐振分析,并用实物模型试验验证的方法,比较了古筝出音孔在底面、顶面和侧面时的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和实物模型试验都表明,改变现有古筝的开口位置能够增大古筝的音量.试验验证了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改进古筝结构及未来民族乐器研究提供了方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开口位置 ANSYS 模型试验 振动特性
下载PDF
地铁正线40.0‰最大坡度对行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仲林 曾勇 易思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7-944,共8页
地铁线路穿越山岭或跨江渡河时,适当提高正线最大坡度标准有利于减少建设成本、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为了研究地铁正线40.0‰最大坡度取值的可行性,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车线系统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列车纵向动力学、车辆-线路系统动... 地铁线路穿越山岭或跨江渡河时,适当提高正线最大坡度标准有利于减少建设成本、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为了研究地铁正线40.0‰最大坡度取值的可行性,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车线系统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列车纵向动力学、车辆-线路系统动力学以及有限元等方法,从动车功率、列车起动与制动能力、故障列车救援、列车运行状态与动力特性、轨道力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地铁正线40.0‰最大坡度对行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4动2拖B2型车时,地铁正线最大坡度值可采用40.0‰;列车通过40.0‰大坡道地段时,行车安全性、平稳性、列车起动制动以及故障救援能力均能满足要求;钢轨所受最大应力仅为容许应力的37%,纵向最大位移值仅为0.44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正线 最大坡度 安全性 平稳性 行车特性
下载PDF
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多线换乘方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仲林 史海欧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0,133,共4页
总结了国内已运营的多座多线换乘车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线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以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为例,全面剖析了多线换乘车站的设计历程,并从车站总体布局、站台型式、换乘流线以及柱网优化等要素出发,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总结了国内已运营的多座多线换乘车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线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以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为例,全面剖析了多线换乘车站的设计历程,并从车站总体布局、站台型式、换乘流线以及柱网优化等要素出发,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为该站后续运营管理及乘客换乘提供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多线换乘车站 换乘客流
下载PDF
快慢速列车共线运行的160 km/h级市域快线最小曲线半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仲林 易思蓉 王艺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30,共7页
为探明快慢速共线运行160 km/h级市域快线中,曲线参数对行车舒适性、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采用静态分析、舒适度试验和车-线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与160 km/h级快线系统匹配的最小曲线半径标准.给出满... 为探明快慢速共线运行160 km/h级市域快线中,曲线参数对行车舒适性、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采用静态分析、舒适度试验和车-线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与160 km/h级快线系统匹配的最小曲线半径标准.给出满足安全度和舒适性的最大超高建议值,用动力学分析法验证建议值的合理性;证明车体横向加速度是确定城轨线路欠、过超高最大值的控制因素,且过超高对旅客舒适度的影响与欠超高相当;建立车体横向加速度与欠超高的关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关系模型,确定欠超高和过超高允许值;综合考虑最佳车-线动力学特性和工程技术条件,给出快慢速列车共线运行的160 km/h级市域快线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建议.研究可为规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线 车-线动力学 最小曲线半径 技术标准
下载PDF
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仲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7,共6页
总结广州在市域快线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基于时空目标的功能定位,提出对线路规划设计的要求。分析国内外大站快线、快慢线组合以及复线等三大快线建设模式的功能差异及优缺点。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提出规划设计阶段应... 总结广州在市域快线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基于时空目标的功能定位,提出对线路规划设计的要求。分析国内外大站快线、快慢线组合以及复线等三大快线建设模式的功能差异及优缺点。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提出规划设计阶段应以如何落实市域快线与线网衔接点、站点布置规划、最高运行速度及运营模式、快线停靠站点选择、投资控制等5个维度为重点研究内容,并逐一进行详细论述和数据比较分析,为新建市域快线的决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快线 快慢线 最高运行速度 运营模式
下载PDF
电力工程配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仲林 《设备监理》 2019年第9期54-55,57,共3页
配网建设是电力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配网建设及其管理也是诸多电力企业非常关键的工作之一。如何提升配网建设的整体质量,是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全过程管理是现阶段工程建设中一种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对配网建设中各类因... 配网建设是电力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配网建设及其管理也是诸多电力企业非常关键的工作之一。如何提升配网建设的整体质量,是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全过程管理是现阶段工程建设中一种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对配网建设中各类因素展开全方位管理,控制配网建设的整个过程,对提升配网建设的效果以及质量是有帮助的。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配网建设中展开全过程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了配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希望能对配网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配网建设 全过程管理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起终点及延伸问题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仲林 《交通标准化》 2012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起终点及预留延伸方案问题是线路选线的一项重要工作,线路的起终点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规模、工程投资及近远期分界点。线路起终点应尽可能预留远期发展的条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 起终点 延伸
下载PDF
浅析GPS野外作业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仲林 夏荣斌 《四川水力发电》 2008年第1期4-5,共2页
概述了GPS技术在野外作业的工作流程,结合生产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GPS野外作业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GPS野外作业 工作流程 注意事项
下载PDF
高山区送电线路弧垂观测与调整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仲林 《电力勘测设计》 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
高山区弧垂观测和调整不同于平原,受地形、高差的影响较大,采用一般方法难以收到成效。通过研究导线长和弧垂的关系及紧线时的其他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进行弧垂观测和控制,以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要求。
关键词 高山区 送电线路 弧垂 观测 调整
下载PDF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仲林 《电力系统装备》 2019年第12期169-170,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品质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然而当前电力工程的建设脚步实际上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发展速度过快,另一方面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品质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然而当前电力工程的建设脚步实际上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发展速度过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电力事业没有参照人们实际需求调整行业发展思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为社会输送更为稳定、安全的电力能源就必须做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能够为电力工程提供管理系统化。本文以当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为着眼点,结合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意义,分析摆脱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发展困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 精细化管理 优化措施
下载PDF
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雷 李士伦 +7 位作者 刘健仪 熊钰 郭平 何志雄 王仲林 杨凯 赵万优 王俊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章按凝析油气体系定容衰竭相态模拟实验过程 ,测试了大港油田千米桥凝析气藏烃类体系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统计热力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中的可靠性。然后在前人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 文章按凝析油气体系定容衰竭相态模拟实验过程 ,测试了大港油田千米桥凝析气藏烃类体系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统计热力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中的可靠性。然后在前人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凝析气藏开采过程动态相态变化预测方法的建立以及采出井流物烃组成的动态相态数值模拟预测 ,讨论了适合于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从井筒→井口→常温高压分离器→节流膨胀分离器→透平膨胀分离器多级分离回收工艺上下游一体化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凝析气藏开发方案设计阶段 ,能更好地为凝析气藏从气井井筒到地面多级分离工艺流程乃至到天然气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工艺设计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吐哈油田丘东和大港油田千米桥两个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及防治措施分析说明了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相态 多相流体 组成 轻烃回收 天然气水合物 气井动态 预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多目标决策应用分析
14
作者 王仲林 董华珍 《甘肃科技》 2006年第10期139-140,71,共3页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用于解决在多因素条件下确定轨道交通线路最优方案问题进行了探讨。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原理,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构造判断矩阵,建立城市轨道线路方案优选模型。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研究,效果较好。
关键词 线路方案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决策 轨道交通
下载PDF
轻质油藏高压注空气加速量热分析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杜建芬 郭平 +2 位作者 王仲林 孙玉凯 刘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共5页
研究了鄯善轻质油藏实施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进行了鄯善油田原油同空气接触的加速量热分析实验研究,研究了高压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时鄯善轻质油藏油样在油藏条件下能否自燃的问题,获得了原油与空气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在油... 研究了鄯善轻质油藏实施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进行了鄯善油田原油同空气接触的加速量热分析实验研究,研究了高压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时鄯善轻质油藏油样在油藏条件下能否自燃的问题,获得了原油与空气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鄯善轻质油藏油样等温老化7.6天后仅使温度增加8~10℃,没有观测到自燃;实际油藏能保持较好的绝热条件,在加速量热分析等温老化中没有观测到自燃并不排除在现场条件下可能发生自燃;鄯善油样与空气的氧化反应,在150~350℃有很高的反应速率,存在键断裂反应;油-空气0级反应的活化能为73.0kcal/mol。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注空气设计、优化注空气工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热分析 氧化反应 反应动力学 鄯善原油
下载PDF
温五区块注烃气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艳梅 郭平 +2 位作者 张茂林 王仲林 刘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针对吐哈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基于数值模拟手段,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注气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温五区块注气效果的因素显著性强弱依次为含水饱和度、注入气组成、压力保持、注入速度等。为温五区块注气动态监测... 针对吐哈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基于数值模拟手段,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注气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温五区块注气效果的因素显著性强弱依次为含水饱和度、注入气组成、压力保持、注入速度等。为温五区块注气动态监测及方案调整提供了依据,对制定注气提高采收率开发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 提高采收率 正交试验法 注烃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150
17
作者 吴胜和 王仲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2-257,共6页
针对目前流动单元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陆相储层的地质特征,以吐哈盆地温吉桑-米登油田(简称温米油田)中侏罗统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为例,提出了一套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流动单元研究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通... 针对目前流动单元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陆相储层的地质特征,以吐哈盆地温吉桑-米登油田(简称温米油田)中侏罗统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为例,提出了一套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流动单元研究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结构分析、成岩非均质分析、断层封闭性分析确定连通砂体与渗流屏障的分布,第二层次通过储层质量评价确定连通体内部的渗流差异。据此思路,对工区辫状河三角洲储层进行了深入的流动单元研究。研究成果对提高温米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储层 流动单元 渗流屏障 渗流差异 油藏
下载PDF
温米油田开发阶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胜和 马晓芬 王仲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8,共6页
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含油层段为例,探讨在陆相油田开发阶段进行油藏范围内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 法和技术。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资料进行湖泛面识别和对比的新方法。通过岩层组 合关系、自然伽马及自... 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含油层段为例,探讨在陆相油田开发阶段进行油藏范围内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 法和技术。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资料进行湖泛面识别和对比的新方法。通过岩层组 合关系、自然伽马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岩矿分析和 X 衍射分析,对工区低伽马泥岩的成因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低伽马泥岩是在湖泛时期由于富含放射性的钾长石和云母等矿物受到抑制而沉积形成的,因此,低伽马泥岩可作为湖泛面识比的标志。应用测井约束反演资料,可对湖泛面及高分辨率时间地层单元进行高精度的追踪对比。据此,建立 了温米油田三间房组含油层段(高位体系域)的高分辨率时间地层单元格架,从而为储层流动单元及渗流屏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油田开发 油田注水
下载PDF
开展EPC模式下项目群监理的几点启示——基于百色送变电工程实践
19
作者 王仲林 谢莉 《建设监理》 2019年第3期30-32,37,共4页
总承包(EPC)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对企业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在EPC的集中型管理模式下,监理单位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整体策划,针对性... 总承包(EPC)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对企业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在EPC的集中型管理模式下,监理单位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整体策划,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以左右江革命老区电力扶贫项目兴义一百色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群监理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EPC模式下项目群的监理工作,总结了从项目的前期策划到项目的准备、实施及过程管理各阶段的经验和体会。为监理同行提供了较好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承包(EPC)模式 项目群 监理 送变电工程
下载PDF
Arps递减曲线与甲型水驱曲线的相关性及参数计算 被引量:8
20
作者 裴连君 王仲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2-65,共4页
Arps产量递减曲线和甲型水驱曲线表达了大部分水驱油藏的基本规律。确定Arps产量递减曲线的两个参数(产量递减率和递减指数)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拟合生产历史(产量)获取,但存在拟合历史应取多长、预测范围应多大这两个问题。... Arps产量递减曲线和甲型水驱曲线表达了大部分水驱油藏的基本规律。确定Arps产量递减曲线的两个参数(产量递减率和递减指数)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拟合生产历史(产量)获取,但存在拟合历史应取多长、预测范围应多大这两个问题。从甲型水驱曲线出发,提出了甲型水驱油藏的产量、递减率、含油率的预测模型,确定了Arps产量递减曲线的两个参数与含水率、产油量、动态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的开发阶段,甲型水驱曲线可用几条含油率与累计产液量之间的双曲递减曲线分段描述。在产液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产油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也满足双曲递减规律,其递减率与年产油量、含水率成正比,与地质储量系数成反比;而递减指数取决于水油比。给出了Arps曲线与油田生产历史能够吻合的范围和预测区间的大小,以及Arps曲线与甲型水驱曲线的相关性。针对产液量基本稳定的生产过程,还给出了产油量的预测模型,用该模型预测产油量可到产油量初值的1/4~1/2,生产历史可拟合到产油量初值的1.2~1.5倍。在拟合预测区间内,甲型水驱曲线上的直线段与相应的Arps递减曲线具有相同的开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减曲线 产油量 水驱曲线 相关性 参数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