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联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信亭 胡月 +2 位作者 张东宁 周洲 朱崇田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2期93-96,111,共5页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镜像疗法组(30例)与头针联合镜像疗法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疗法,镜像疗法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镜像疗法组(30例)与头针联合镜像疗法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疗法,镜像疗法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镜像疗法,头针联合镜像疗法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MA评分(FMA-UE)、Wolf量表(WM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康复评定,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头针联合镜像疗法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镜像疗法组(P<0.01);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镜像疗法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头针联合镜像疗法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镜像疗法组(P<0.01或P<0.05)。结论:头针联合镜像疗法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镜像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头针 镜像疗法
下载PDF
头针联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周洲 刘慧子 +3 位作者 张东宁 胡月 王信亭 朱崇田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810-1816,共7页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根据是否联合使用头针治疗将入选患者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根据是否联合使用头针治疗将入选患者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运动疗法,治疗组先接受头针治疗,并携头针进行运动疗法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和Holden步行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 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FMA-LE评分、Holden步行能力评定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 【0.05)。结论:头针联合运动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运动治疗 脑梗死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态分析中时间、距离参数的影响
3
作者 张东宁 周洲 +4 位作者 任永利 房程龙 胡月 王信亭 朱崇田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548-1553,共6页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分析中时间、距离参数的影响,强调早期介入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四组,A组17例(卒中病情稳定后...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分析中时间、距离参数的影响,强调早期介入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四组,A组17例(卒中病情稳定后前7天介入康复),B组20例(卒中病情稳定后8~14天介入康复)、C组22例(卒中病情稳定后15~30天介入康复)、D组21例(卒中病情稳定后30~60天介入康复)。四组接受同样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30 min/次,每日2次,每周5次。治疗3个月后通过秒表和足印法对脑卒中患者的时间、距离参数分别进行测量评定。结果:3个月后,A组和B、C、D组的时间参数、距离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且A组的时间、距离参数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对患者步态分析中时间、距离参数有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建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早介入综合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时间、距离参数 步态分析
下载PDF
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联合针刺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胡月 王信亭 朱崇田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4964-4970,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联合针刺疗法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入病房的10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3例,B组37例,C组38例。A组接受常规康复科治疗,B组在...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联合针刺疗法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入病房的10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3例,B组37例,C组38例。A组接受常规康复科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联合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一月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参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 BI)、Holden步行功能以评定治疗结果。结果:治疗一月后三组患者患侧肢运动功能评分FMA、BI、Holden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C组与A组B组FMA、BI、Holden步行能力治疗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偏瘫 针刺疗法 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
下载PDF
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任永利 王信亭 朱崇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379-1381,1385,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悬吊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各组均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悬吊组同... 目的探讨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悬吊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各组均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悬吊组同时采用悬吊疗法,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同时采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疗法,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同时采用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疗法,并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部分(FMA-LE)、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4组治疗前BBS、FMA-LE、FAC、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6周后,4组所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悬吊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悬吊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组(P<0.05)。结论悬吊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增强步行能力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悬吊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信亭 胡月 +1 位作者 曾立志 朱崇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临沂市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收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失访。对照组予以超声引...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临沂市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收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失访。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药物(玻璃酸钠+倍他米松)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疗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末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髌上囊积液深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WOMAC评分、VAS评分、髌上囊积液深度在治疗后和随访2个月末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末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远期效果优于单纯膝关节药物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倍他米松 玻璃酸钠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月 王信亭 +2 位作者 张东宁 周洲 朱崇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针刀疗法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针灸理疗门诊就诊的62例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针刀疗法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针灸理疗门诊就诊的62例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Quinnell分级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和比较,并观察肌腱的变化情况。结果最终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与治疗1周时比较,治疗1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下降[(1.97±1.24)分vs(2.83±0.93)分,P<0.05],对照组也明显下降[(3.07±1.19)分vs(3.66±0.86)分,P<0.05],且治疗1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即时、治疗1个月时,观察组Quinnel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时,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肌腱厚度为(3.60±0.30)mm,对照组为(3.78±0.32)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效率高,患指活动恢复早,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炎 扳机指 超声引导 针刀松解 药物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