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修身 刘孟忠 +2 位作者 张昌卿 建华 崔念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89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实施手术治疗46例(食管病变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除术),同期放化疗43例(放疗剂量60Gy,常规分割;化疗方案DDP+5-FU,分别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和第29天进行),失访3例均...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89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实施手术治疗46例(食管病变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除术),同期放化疗43例(放疗剂量60Gy,常规分割;化疗方案DDP+5-FU,分别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和第29天进行),失访3例均为手术组患者;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抽取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VEGF。结果:食管癌患者组治疗前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475·93±44·7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4·20±23·40)ng/L],P=0·020。血清VEGF表达水平受T分期和临床分期的影响。Ⅰ+Ⅱ和Ⅲ+Ⅳ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和29%,P=0·0015。血清VEGF表达水平<475ng/L和≥475ng/L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和24%,P=0·0004。COX比例风险模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和血清VEGF表达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影响患者的预后,有可能作为一个独立预后指标,但在疾病诊断和判断临近器官是否受侵上难于肯定其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清 预后
下载PDF
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附43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修身 刘孟忠 +2 位作者 张昌卿 蔡玲 崔念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8-1432,共5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除与临床分期有关外,还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erum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S-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本研究采用酶联反应吸附试验,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对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除与临床分期有关外,还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erum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S-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本研究采用酶联反应吸附试验,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对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2年12月~2004年1月期间就诊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同期放化疗,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血清标本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抽取,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比例相当的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VEGF表达水平。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进行,放疗剂量60~64Gy,分别在放疗过程中的第1~2天和第29~30天给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比较食管癌患者组和正常人组之间S-VEGF表达水平有无差异。以无肿瘤进展生存率为指标,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食管癌患者S-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S-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16.27±67.89)ng/L、(347.19±35.42)ng/L和(294.20±23.40)ng/L(P<0.01、P=0.002)。同期放化疗显著降低S-VEGF的表达(P<0.01)。完全缓解(CR)患者和部分缓解(PR)+进展(PD)的患者治疗前S-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345.82±76.29)ng/L和(669.37±99.04)ng/L(P=0.020)。根据治疗前后S-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分组,即S-VEGF治疗前、治疗后水平>516.27ng/L、>347.19ng/L组(A组),>516.27ng/L、<347.19ng/L组(B组),<516.27ng/L、>347.19ng/L组(C组),<516.27ng/L、<347.19ng/L组(D组),则A、B、C、D四组的1年无肿瘤进展率分别为0%、17%、57%、72%(P=0.005)。结论:食管癌患者S-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同期放化疗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S-VEGF的表达;治疗前和治疗后S-VEGF的变化情况有可能成为一个判断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VEGF 预后
下载PDF
同期放化疗治疗169例食管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修身 李宁 +3 位作者 建华 刘劲松 刘孟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0月31日~2005年10月31日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共169例,放射治疗剂量60~64Gy,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化疗采用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方案...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0月31日~2005年10月31日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共169例,放射治疗剂量60~64Gy,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化疗采用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方案,分别在放疗过程中的第1~2天和第29~30天进行。以无进展生存时间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P=0.598)、性别(P=0.662)、体质量下降(P=0.456)和肿瘤的病理分级(P=0.833)对无肿瘤进展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治疗前的KPS状态评分(P=0.026)、病变长度(P=0.015)、病变部位(P=0.031)、X射线分型(P=0.030)、以CT扫描为基础的临床分期(P=0.004)和近期疗效(P=0.000)对无肿瘤进展生存率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期疗效(P=0.002)和以CT扫描为基础临床分期(P=0.030)分别为第1、2位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近期疗效和治疗前以CT扫描为基础的临床分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进行同期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综合疗法 预后
下载PDF
电子线旋转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修身 刘孟忠 胡永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8-360,共3页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占所有局部复发的44%~69%,居第一位,成为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最重要靶区。然而,由...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占所有局部复发的44%~69%,居第一位,成为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最重要靶区。然而,由于胸廓特殊的几何形状,传统的照射方法难以达到合理的剂量分布。电子线旋转治疗技术利用电子线的剂量分布特点、结合胸壁的形状和靶区的深度选择不同的能量,使靶区达到合理的剂量分布,同时降低心、肺受量,在胸壁照射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临床实践也证实,电子线旋转照射与常规照射技术相比具有局部控制率高、心肺毒性小、皮肤反应轻等优点,在胸壁照射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线旋转 治疗技术 乳腺癌术 胸壁照射 肿瘤
下载PDF
外照射配合肝动脉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孟忠 王修身 +7 位作者 蔡玲 古模发 刘慧 李群 崔念基 张亚奇 李国辉 李锦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tization, TACE)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单纯TACE疗效较差,3年生存率约20%左右,本研究旨在探讨TACE结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tization, TACE)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单纯TACE疗效较差,3年生存率约20%左右,本研究旨在探讨TACE结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6月~2002年4月间,54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加外照射(综合组)治疗,同时选取60例同期治疗的单纯TACE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TACE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插管插入肝固有动脉后,注入造影剂,明确已插入肿瘤区供血血管后再注入化疗药物(MMC+ADM+CBP)和碘油配制的悬液,同时根据肝肿瘤的供血情况用明胶海绵栓塞供血动脉血管,4~8周后重复。综合组患者先进行TACE治疗1~4次,放射治疗在TACE后21~28天进行,用真空袋固定体位,54例中有36例采用普通增强CT扫描结合碘油沉积和体表标志进行模拟机定位,11例采用CT鄄sim设计治疗计划,靶区的确定根据CT扫描所提示的肿瘤大小和碘油的沉积情况外扩1.5cm,同时在模拟机下观察患者的呼吸运动度,视情况在照射野的Y轴方向增加1~2cm,7例患者应用3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尽可能保护正常肝组织、双侧肾脏和脊髓。照射剂量36~60Gy,平均照射剂量53.3Gy,每次1.8~2Gy,5次/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放射治疗
下载PDF
ω-3脂肪酸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斌 姬社青 +5 位作者 陈小兵 王修身 金歌 罗素霞 花亚伟 刘英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5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ω-3脂肪酸在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40例,采用mFOLFOX-6方案术前化疗2周期,对照组(20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术前1d及术后6d加用ω-3脂肪酸,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有无差异。结果:... 目的:观察ω-3脂肪酸在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40例,采用mFOLFOX-6方案术前化疗2周期,对照组(20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术前1d及术后6d加用ω-3脂肪酸,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6d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2、4、6d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血液感染及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脂肪酸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根治术 Ω-3脂肪酸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51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马东阳 王修身 +2 位作者 周浩本 牛虹 杨峰 《中医研究》 2008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 急性放射性肺炎/治疗应用
下载PDF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
8
作者 陈淅涓 樊锐太 +2 位作者 刘英强 吴慧 王修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307-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每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48例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24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66 Gy,6~7周完成;综合治疗组(24例... 目的:探讨每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48例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24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66 Gy,6~7周完成;综合治疗组(24例)采用每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多西紫杉醇用25 mg/(m2.周),连续6~7周,放疗前给药。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单放放疗组的有效率百分比分别为83.3%和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和单放放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5.0%,62.5%和54.2%,45.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单放组稍高,但可以耐受。结论:每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副反应虽有所增大,但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多西紫杉醇
下载PDF
建立大职业教育体系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9
作者 马光照 王修身 《中国农村教育》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发展服务 “科教兴县”战略 当地经济建设 劳动者素质 科学发展观 实用型人才 沂蒙山区 成人教育 淄博市
下载PDF
在改革开放中从严治党
10
作者 王修身 《党校教学》 1987年第6期4-6,共3页
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与此相适应,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三大向全党严肃指... 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与此相适应,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三大向全党严肃指出:“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我们党正在领导改革开放,也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党员队伍,对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责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从严治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 党员干部 政治体制改革 党员队伍建设 自身建设 有中国特色 十三大
下载PDF
cyclin G1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刚 卜珊珊 +1 位作者 王修身 葛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cyclin G1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8例接受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活检标本中cyclin G1的表达,卡方检验分析cyclin G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评估cyclin G1表达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单... 目的探讨cyclin G1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8例接受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活检标本中cyclin G1的表达,卡方检验分析cyclin G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评估cyclin G1表达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临床参数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cyclin G1表达与门脉癌栓、临床分期及甲胎蛋白相关。生存分析显示cyclin G1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cyclin G1高表达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yclin G1高表达是肝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clin G1高表达是肝癌放疗患者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G1 肝癌 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老年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羲茜 卜珊珊 王修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70岁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3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年龄≥70岁的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180例。采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70岁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3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年龄≥70岁的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18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0.3%和27.2%,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95%CI为18.6~23.4个月)。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3年生存率分别为32.3%和23.8%(P=0.02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P=0.010,0.000和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和0.012)。结论对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是安全有效的,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老年 放化疗 预后
下载PDF
化疗及放疗对乳癌根治术后远处转移发生时间的影响
13
作者 继红 王修身 《中原医刊》 2003年第6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化疗 放疗 乳癌 根治术后 发生时间 影响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食管癌加速放疗32例疗效分析
14
作者 继红 王修身 赵水喜 《洛阳医专学报》 2001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加速放疗 常规分割 食管癌
下载PDF
原发性四重癌1例报道
15
作者 许刚 卜珊珊 王修身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41-1142,共2页
引言多原发肿瘤一般是在同一患者体内出现两种及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首次于1889年由Billroth提出,后由Warren等[1]进行修正。目前常用的多原发诊断标准为:(1)每个肿瘤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恶性;(2)组织病理学类型不同;(3)排除复发及转移。
关键词 四重癌 多原发肿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治疗前S-VEGF表达水平与临床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修身 刘孟忠 +1 位作者 建华 崔念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以无进展生存率为主要观察指标,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 VEGF)表达水平与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按入组条件共收治了89例食管癌患者,其中手术治疗46例,同期放化疗43例,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 目的以无进展生存率为主要观察指标,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 VEGF)表达水平与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按入组条件共收治了89例食管癌患者,其中手术治疗46例,同期放化疗43例,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手术采用食管病变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放化疗的放疗剂量为60 Gy,照射方式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化疗方案为顺铂+氟尿嘧啶,分别在放疗开始的第1、29天进行。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取血清标本,应用S-VEGF定量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食管癌组治疗前S-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75.93±44.76)、(294.20±23.4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20)。S-VEGF表达水平受T分期和临床分期影响。Ⅰ+Ⅱ期和Ⅲ+Ⅳ期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29%(x^2 =10.12,P=0.002)。S-VEGF表达水平<475 pg/ml和≥475 pg/ml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24%(x^2=12.31,P=0.000)。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VEGF表达水平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治疗前食管癌患者S-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S-VEGF表达水平受临床分期影响。食管癌患者治疗前S-VEGF表达水平影响患者预后,有可能作为一个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74例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孟忠 王修身 +3 位作者 蔡玲 刘慧 陈尔成 崔念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治疗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74例经病理证实的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 (DFS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72例行广泛切除术 ,2例行局部切除。 5 2例行单纯手术治疗 ,2 2例加术后放疗。放射治... 目的 探讨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治疗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74例经病理证实的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 (DFS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72例行广泛切除术 ,2例行局部切除。 5 2例行单纯手术治疗 ,2 2例加术后放疗。放射治疗采用 6Mev电子线 +60 Coγ线 ,或 6Mev电子线 +后装 ,或单纯电子线照射。 17例采用连续照射 ,5例采用分段治疗 ,照射剂量 5 0~ 70Gy。全部患者均未行化疗和其他治疗。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以Kaplan 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时间 ,以Logrank检验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 剔除 2例失访病例 ,全组复发率为 2 8.4 % ,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 6 6 .6 % ,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为 5 2 .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放疗与否和术后病理切缘为独立预后因素。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 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90 .0 %和 5 8.4 % ,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83.3%和 4 1.2 % (P <0 .0 5 ) ;病理切缘阴性和阳性的 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 .0 %和 5 7.5 % ,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5 6 .6 %和 4 1.4 % (P <0 .0 5 )。结论 术后放疗与否和术后病理切缘为DFSP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复发 生存率 皮肤纤维肉瘤 切缘 术后放疗 DFSP 结论 独立 剔除
原文传递
mFOLFOX-6方案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斌 姬社青 +6 位作者 陈小兵 王修身 刘文静 金歌 罗素霞 花亚伟 刘英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1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观察m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以及手术风险,术后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4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治疗组(20例)采用mFOLFOX-6方案方案术前化疗2周期,化疗后2~3周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D2或D... 目的观察m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以及手术风险,术后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4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治疗组(20例)采用mFOLFOX-6方案方案术前化疗2周期,化疗后2~3周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D2或D3切除;对照组行单纯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5.0%(11/20),稳定7例(35.0%),进展2例(10.0%)。2组手术后4、6 d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1、2、3年复发转移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生产率有增高趋势。结论 mFOLFOX-6方案作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5-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根治术
原文传递
改良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健 韩广森 王修身 《中国肿瘤》 CAS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肿瘤行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施行了改良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观察组),13例施行了... [目的]探讨改良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肿瘤行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施行了改良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观察组),13例施行了传统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1.4±2.1d)、住院费用(34376.4±8289.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18.1±2.4d;50087.6±9301.6元,P均<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100.4±18.2vs80.9±11.5min)。观察组未发生十二指肠吻合口瘘,而对照组发生十二指肠吻合口瘘3例。[结论]改良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肿瘤局部切除术 外科
原文传递
丹酚酸乙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研究
20
作者 卢振铎 刘真真 +4 位作者 王修身 焦得闯 乔江华 宋珂 崔树德 《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乙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观察丹酚酸乙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丹酚酸乙作用于MCF-7细胞48h后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丹酚酸乙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观察丹酚酸乙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丹酚酸乙作用于MCF-7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丹酚酸乙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丹酚酸乙与MCF-7细胞共培养24、48和72h后,细胞呈现明显的核固缩、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丹酚酸乙处理MCF-7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Western Blot显示,随着丹酚酸乙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丹酚酸乙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上调caspase-3表达以及阻滞细胞于S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乙 MCF-7细胞 凋亡 CASPASE-3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