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儒桐
刘现
+2 位作者
贾露瑶
张凤
刘世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分析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种植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误差回归模型等模型方法,在县域尺度上...
【目的】分析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种植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误差回归模型等模型方法,在县域尺度上进行研究。【结果】2015—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呈波动性增加趋势,玉米播种面积整体下降,稻谷和薯类播种面积整体上升;粮食种植结构类型共有54种,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指数波动上升,玉米型县域数目减少,稻谷型增加;云南省石漠化地区HH集聚区的粮食作物为玉米与薯类,广西石漠化地区HH集聚区粮食作物为玉米与稻谷,而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3种粮食作物分别有相应的HH集聚种植区;此外,自然地理环境、总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产业发展是影响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玉米、稻谷、薯类播种面积的主要因素,亩均利润对玉米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效益,国家政策促进了西南石漠化地区玉米面积的调减与种植结构的改变。【结论】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播种面积,优化了该区域的种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石漠化地区
粮食作物
空间自相关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南地区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2
作者
刘现
王儒桐
+2 位作者
张凤
贾露瑶
刘世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2001-2020年西南地区及42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粮食供给能力、可获得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西...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2001-2020年西南地区及42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粮食供给能力、可获得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波动下降与稳步上升2个阶段.(2) 4个子系统中,粮食可获得性水平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是西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上升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粮食稳定性、供给能力和可持续性,各子系统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演变特点.(3)粮食安全在不同地市之间分异大,差别明显,粮食安全综合水平高且增长较快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内. 2001-2020年间西南地区各地市粮食安全类型由粮食安全性低和极低为主向粮食安全性中等以上转变,粮食安全性高和极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粮食安全性中等的类型主要分布在粮食安全级别高类型的外围.未来应从加大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食物供给来源、降低化肥使用量以及促进农业技术更新等方面保障西南地区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西南地区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幸雨
刘现
+1 位作者
王儒桐
刘世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基于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16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维度构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3个子...
基于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16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维度构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3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也逐步上升,其中经济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大,资源环境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小。②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下、中、上游依次递减、局部地区呈“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差异缓慢增大。各地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个别地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下降。③大部分地市表现不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状态,但表现可持续城镇化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④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区域间发展差距大等问题,需根据不同地市可持续城镇化状态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状态评估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儒桐
刘现
贾露瑶
张凤
刘世薇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旅游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175)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753)~。
文摘
【目的】分析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种植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误差回归模型等模型方法,在县域尺度上进行研究。【结果】2015—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呈波动性增加趋势,玉米播种面积整体下降,稻谷和薯类播种面积整体上升;粮食种植结构类型共有54种,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指数波动上升,玉米型县域数目减少,稻谷型增加;云南省石漠化地区HH集聚区的粮食作物为玉米与薯类,广西石漠化地区HH集聚区粮食作物为玉米与稻谷,而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3种粮食作物分别有相应的HH集聚种植区;此外,自然地理环境、总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产业发展是影响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玉米、稻谷、薯类播种面积的主要因素,亩均利润对玉米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效益,国家政策促进了西南石漠化地区玉米面积的调减与种植结构的改变。【结论】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播种面积,优化了该区域的种植结构。
关键词
西南石漠化地区
粮食作物
空间自相关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Keywords
southwe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food crop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S50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地区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2
作者
刘现
王儒桐
张凤
贾露瑶
刘世薇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旅游研究所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175)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753)
+1 种基金
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项目(SWUPilotPlan031)
西南大学青年团队专项(SWU-XJPY202307)。
文摘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2001-2020年西南地区及42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粮食供给能力、可获得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波动下降与稳步上升2个阶段.(2) 4个子系统中,粮食可获得性水平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是西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上升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粮食稳定性、供给能力和可持续性,各子系统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演变特点.(3)粮食安全在不同地市之间分异大,差别明显,粮食安全综合水平高且增长较快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内. 2001-2020年间西南地区各地市粮食安全类型由粮食安全性低和极低为主向粮食安全性中等以上转变,粮食安全性高和极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粮食安全性中等的类型主要分布在粮食安全级别高类型的外围.未来应从加大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食物供给来源、降低化肥使用量以及促进农业技术更新等方面保障西南地区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西南地区
综合评价
Keywords
food security
southwest Chin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幸雨
刘现
王儒桐
刘世薇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地理学会西亚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1175)
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编号:SWUPilotPlan0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SWU-KT22009)。
文摘
基于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16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维度构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3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也逐步上升,其中经济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大,资源环境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小。②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下、中、上游依次递减、局部地区呈“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差异缓慢增大。各地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个别地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下降。③大部分地市表现不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状态,但表现可持续城镇化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④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区域间发展差距大等问题,需根据不同地市可持续城镇化状态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状态评估
长江经济带
Keywords
urba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e evaluation
the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儒桐
刘现
贾露瑶
张凤
刘世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南地区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刘现
王儒桐
张凤
贾露瑶
刘世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城镇化状态评估
杨幸雨
刘现
王儒桐
刘世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