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汶公路泥石流对沟口桥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全才 刘希林 +1 位作者 孔纪名 何思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238-241,共4页
本文对都汶公路发育的4条主要泥石流沟对沟口桥梁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频率洪峰流量和泥石流流量及泥石流堆积对工程的冲击力,提出治理工程措施及用于泥石流治理中专门保护公路桥梁的新型结构工程。
关键词 都汶公路 泥石流 粗化作用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都汶路恢复重建中的主要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与明洞工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全才 兰生 +2 位作者 李宗有 徐小林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6-361,共6页
"5.1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中,有两类山地灾害至今仍对公路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其一是高高堆积在坡体之上且规模较大的松散(动)危岩体,其二是与岷江大致正交的泥石流沟泥石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危险物源分布相对位置高、体量大、... "5.1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中,有两类山地灾害至今仍对公路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其一是高高堆积在坡体之上且规模较大的松散(动)危岩体,其二是与岷江大致正交的泥石流沟泥石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危险物源分布相对位置高、体量大、来势凶猛、冲击破坏性极强,加上它们发生的时间或空间的不确定性,致使常规防治措施无能为力并极易遭到破坏。复式明洞工程则是针对上述灾害专门提出的公路实用性防护工程。经过前期运行,已明显体现出这类工程的优越性,同时也凸显出一些尚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汶路 恢复重建 复式明洞工程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区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治理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全才 兰生 +1 位作者 李宗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1-746,共6页
距"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8km的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是本次地震中岷江上游最具影响的一处次生灾害,规模巨大,性质特殊,其处治工程思路与一般工程设计更是不同。在认识该崩塌体本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发育特性... 距"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8km的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是本次地震中岷江上游最具影响的一处次生灾害,规模巨大,性质特殊,其处治工程思路与一般工程设计更是不同。在认识该崩塌体本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发育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并实施的固坡桩技术、安全备用平台就是其中两种有别于一般设计的特色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区 都汶路 老虎 崩塌体 未来发展趋势 特色工程 震中 一般设计 岷江上游 工程设计 发育特性 次生灾害 本底条件 桩技术 性质 思路 认识 平台 基础
下载PDF
黄土滑坡锚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全才 李传珠 赵肃菖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6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黄土坡体病害是危及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分布广、变形速度快、危害严重,一些治理工程实施难度较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大型野外实地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滑坡本身的特点,研究探讨了黄土锚固力提高技术和黄土滑坡中锚固力作... 黄土坡体病害是危及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分布广、变形速度快、危害严重,一些治理工程实施难度较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大型野外实地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滑坡本身的特点,研究探讨了黄土锚固力提高技术和黄土滑坡中锚固力作用传递的一些规律以及新型锚固工程的结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锚索框架 锚固技术
下载PDF
桩顶墙结构在大型崩塌体岸坡防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全才 吴清 +1 位作者 徐小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1,共5页
在对边坡治理工程中常用的桩、墙及其组合结构设计与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壅水冲刷条件下大型崩塌堆积体治理的一种新型工程结构——桩顶墙防护结构。桩顶墙结构通过采用不同于传统刚性连接方式的一种弱势连接方式,从而改变了结... 在对边坡治理工程中常用的桩、墙及其组合结构设计与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壅水冲刷条件下大型崩塌堆积体治理的一种新型工程结构——桩顶墙防护结构。桩顶墙结构通过采用不同于传统刚性连接方式的一种弱势连接方式,从而改变了结构的受力模式。展示了该结构的设计理念和细部处理技巧,通过简单的计算对比说明弱势连接方式的优越性,并以工程设计为例说明了这种新型结构在强冲刷作用下大型崩塌体岸坡防治中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墙组合结构 大型崩塌体岸坡 桩顶墙 壅水冲刷
下载PDF
岷江上游桃关沟泥石流特性与工程治理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全才 刘希林 +2 位作者 孔纪名 何思明 陈晓栋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752-757,共6页
在实测调查和计算及实验论证的基础上,分析岷江上游桃关沟泥石流活动变化趋势,详细论证防治工程应考虑的问题,并提出防治对策,认为工程设计标准可按50a或100a一遇设计。
关键词 公路泥石流 虚拟上移 防护墩
下载PDF
柔性框架石笼在大型崩塌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5·12汶川地震区豆芽坪崩塌错落体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全才 兰生 +1 位作者 李宗有 丁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1-636,共6页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许多大型崩塌体,对这类崩塌体尤其是处于江河强势冲刷下的大型崩塌体,采用常规的治理工程措施显然是很不适宜的!柔性框架石笼就是针对都汶路最突出的豆芽坪崩塌错落体提出的一种新型防护工程。这种防护工程不仅便...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许多大型崩塌体,对这类崩塌体尤其是处于江河强势冲刷下的大型崩塌体,采用常规的治理工程措施显然是很不适宜的!柔性框架石笼就是针对都汶路最突出的豆芽坪崩塌错落体提出的一种新型防护工程。这种防护工程不仅便于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依然处于变形调整中的崩塌体工程治理问题,突出了柔性防护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框架石笼 大型崩塌体 治理工程
下载PDF
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全才 李岩峰 +2 位作者 马逸 黄海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200-202,共3页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方法 16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586例)、阿昔洛韦组(573例)及伐昔洛韦组(521例)。患者均采用球囊压迫术治疗,针对术后疱疹,分别给予常...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方法 16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586例)、阿昔洛韦组(573例)及伐昔洛韦组(521例)。患者均采用球囊压迫术治疗,针对术后疱疹,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昔洛韦及伐昔洛韦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药物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术后65.53%患者出现疱疹,并且分布广泛,口周、面颊及眼睑都有累及,持续时间(10.21±2.32)d;阿昔洛韦组术后24.08%患者出现疱疹,主要分布在口周及面颊,持续时间(7.13±1.57)d;伐昔洛韦组术后10.17%患者出现疱疹,主要分布在口周,持续时间(3.56±1.35)d。见表2,3。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昔洛韦组与伐昔洛韦组效果更优(P<0.01);与阿昔洛韦组比较,伐昔洛韦组效果更优(P=0.008<0.05)。结论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确切,效果优于阿昔洛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伐昔洛韦 三叉神经痛 球囊压迫术 疱疹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全才 申茉函 马逸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单纯神经切断术及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4例。随访50例,时间平均2.6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单纯神经切断术及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4例。随访50例,时间平均2.6年。4例部分缓解病人中,3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少见的难治性疼痛疾病之一,采用单纯神经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深化院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全才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院务公开作为医院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许多医院已经陆续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院务公开工作改革的步伐进展缓慢,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随意性较强、群众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使得... 院务公开作为医院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许多医院已经陆续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院务公开工作改革的步伐进展缓慢,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随意性较强、群众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使得院务公开的地位和作用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引发了笔者对深化院务公开工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 院务公开 思考
下载PDF
滑坡立体监测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全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从时空,方法手段这种广义的立体测量上,集各种变形于一体,探讨监测滑坡变形的本质.从孕育、成熟,到休止。消失一系列滑坡发育过程中准确地捕捉变形形迹,把握位移动向,作出稳定性评价。寻求变形趋势及其规律,进行预测预报是多年来滑... 本文从时空,方法手段这种广义的立体测量上,集各种变形于一体,探讨监测滑坡变形的本质.从孕育、成熟,到休止。消失一系列滑坡发育过程中准确地捕捉变形形迹,把握位移动向,作出稳定性评价。寻求变形趋势及其规律,进行预测预报是多年来滑坡监测中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较理想的立体监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立体监测 动态观测 深部位移 旋转变形 预报
下载PDF
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10例
12
作者 王全才 申茉函 +1 位作者 喻博 刘云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总结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瘤颈为3~5mm,宽颈不规则动脉瘤7例,梭形动脉瘤3例。均采用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结果9例完全栓塞,1... 目的总结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瘤颈为3~5mm,宽颈不规则动脉瘤7例,梭形动脉瘤3例。均采用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结果9例完全栓塞,1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后复查头CT发现颅内血肿,予以开颅清除血肿。6例随访3~6个月。结论在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时应用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能够提高宽颈动脉瘤栓塞的安全性,阻止弹簧圈向载瘤动脉内突人,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宽颈动脉瘤 弹簧圈
下载PDF
探究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对增产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全才 《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63-63,共1页
研究了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对增产的作用,为从事小麦种植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小麦 种植过程 施肥技术 增产 作用
下载PDF
运用联动机制处理医疗纠纷探析
14
作者 王全才 龙沛文 《现代医院》 2010年第9期99-100,共2页
针对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的情况,笔者在总结历年处理医患纠纷经验教训和认真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辖区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患者所在地镇、街、村领导共同参与调解&qu... 针对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的情况,笔者在总结历年处理医患纠纷经验教训和认真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辖区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患者所在地镇、街、村领导共同参与调解"的联动机制,调解处理医疗纠纷,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值得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联动机制 处理 探析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性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全才 李岩峰 +2 位作者 马逸 黄海韬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82-984,共3页
目的老年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共收治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面肌痉挛患者147例,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137例患者施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手术过程中均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域,其中... 目的老年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共收治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面肌痉挛患者147例,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137例患者施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手术过程中均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域,其中,治愈126例,缓解20例,无效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3~35月,平均28.65月,治愈138例,缓解7例,无效1例,复发1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面肌痉挛安全可靠的手段,但需要完善术前检查,仔细评估,是否手术治疗需要权衡风险-效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老年人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治疗后疼痛未缓解临床思考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付勇 马逸 +4 位作者 邹建军 李岩峰 黄海韬 王全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组织介入的方法,此方法为Mullan和Lichtor于1983年发明。即便术后仍有疼痛的发作亦可以继续对症观察,大部分术后有三叉神经半月节受压迫症状的患者能延迟治愈,而不需要急于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组织介入的方法,此方法为Mullan和Lichtor于1983年发明。即便术后仍有疼痛的发作亦可以继续对症观察,大部分术后有三叉神经半月节受压迫症状的患者能延迟治愈,而不需要急于再次手术,从而减少了病人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 压迫治疗 疼痛 临床 缓解 再次手术 三叉神经节
下载PDF
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占强 李叶丹 +4 位作者 李春宇 张极星 王全才 贾春红 张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英文及中文)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同时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病学》等10种杂...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英文及中文)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同时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病学》等10种杂志。研究年限为1999年1月—2009年7月。语种不限,研究人群限制为中国人。资料选择:纳入内容涉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复发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局评价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合并统计,总体效应检验发现统计学上的差异〔OR=2.44,95%CI(1.66,3.61)〕,进行敏感性分析后〔OR=2.20,95%CI(1.60,2.00)〕仍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影响脑梗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脑梗死 复发 META分析
下载PDF
都(江堰)汶(川)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活动趋势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希林 王全才 +2 位作者 孔纪名 何思明 苏鹏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必要前提。板子沟、桃关沟、登基沟和彻底关沟是岷江两岸的大型泥石流沟,严重威胁着沟口公路桥梁的安全。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登基沟、桃关沟和板子沟均为具有高度...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必要前提。板子沟、桃关沟、登基沟和彻底关沟是岷江两岸的大型泥石流沟,严重威胁着沟口公路桥梁的安全。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登基沟、桃关沟和板子沟均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危险度分别为0.74、0.69和0.68,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可造成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彻底关沟泥石流危险度为0.50,属中度危险。板子沟、桃关沟和彻底关沟均为低频率泥石流或高含沙洪水,平均20~50年发生一次;登基沟泥石流(包括高含沙洪水)发生频率稍高,平均5~10年发生一次。研究表明,如果板子沟和桃关沟内人工采石的强度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上述4条沟的泥石流活动会有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防治工程 工程设计
下载PDF
基于楔形效应的隧道锚抗拔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廖明进 王全才 +2 位作者 袁从华 汤华 张水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5-192,202,共9页
悬索桥隧道锚因楔形体外观特征具备强大的抗拔承载能力。基于匀质围岩假定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研究锚碇围岩系统两种破坏模式即岩锚界面摩擦破坏以及围岩受侧向挤压后产生的破裂,根据岩锚界面受力特点建立界面平衡条件,分析围岩破... 悬索桥隧道锚因楔形体外观特征具备强大的抗拔承载能力。基于匀质围岩假定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研究锚碇围岩系统两种破坏模式即岩锚界面摩擦破坏以及围岩受侧向挤压后产生的破裂,根据岩锚界面受力特点建立界面平衡条件,分析围岩破裂面应力状态的改变,并将其与等截面体的抗拔承载力相比较,分别得到对应两种破坏模式的楔形效应系数,由此推导出两种破坏模式下隧道锚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锚抗拔承载力的楔形效应对于不同类别的围岩表现出明显规律。通过与已建隧道锚承载力的研究结果相比较,验证计算较为吻合,进一步证实了考虑楔形效应的简化公式计算隧道锚承载力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锚 抗拔承载力 楔形效应 摩尔-库仑准则 摩擦
下载PDF
二维超声磨削复相陶瓷加工表面质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全才 任卫红 赵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4,68,共4页
本文通过对二维超声磨削纳米复相陶瓷和普通磨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磨削深度、工件速度、砂轮粒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能大大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随着切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切削深... 本文通过对二维超声磨削纳米复相陶瓷和普通磨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磨削深度、工件速度、砂轮粒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能大大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随着切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切削深度的进一步增加,超声振动在磨削加工中所起的作用减弱;二维超声振动磨削大大扩大了复相陶瓷磨削的塑性加工区域,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过程的塑性域是切削深度小于5μm,而普通磨削塑性域是磨削深度小于2μm;二维超声振动磨削时,表面粗糙度随着砂轮粒度的减小而明显减小,且比较稳定,故二维超声振动磨削有利于使用细粒度砂轮;工件速度对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很大,其值随着工件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质量 试验研究 二维超声磨削 纳米复相陶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