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腺伴随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绪仓 任惠民 +3 位作者 胡海涛 刘勇 杨广笑 王全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的原核细胞复制子及Ampr 筛选基因外 ,还含有真核细胞筛选基因———Neor 及供插入目的基因的多克隆位点 (MCS) ,在MCS的上游为逆转录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5’LTR) ,具有启动子的功能 ,启动定向插入到MCS的外源目的基因。质粒中的AAV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ITR)具有定点整合于人基因组 1 9号染色体S1位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载体 Ⅱ型腺伴随病毒 重组DNA技术
下载PDF
携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宇 吴江 +4 位作者 杨欣 孙欣 吴昊 王全颖 杨广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93ET细胞中包装出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重组病毒感染NIH 3T3细胞,FACS检测重组病毒滴度;Lent/EGFP感染体外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共聚焦荧光纤维镜观察原代神经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测序证明克隆的EGFP cDNA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EGFP正确插入pLenti6/V5TOPO;FACS检测病毒滴度为2×106;在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重组病毒感染72 h后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采用改良的4质粒共转染方法成功构建了携EGF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EGFP对非分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且携带的EGFP基因可以在神经细胞内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属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2020年夏季河北省黄骅湿地西部区域浮游植物现状调查及与水质的关系
3
作者 王全颖 赵倩倩 +2 位作者 石伟杰 杨军 张永丰 《科技视界》 2024年第24期81-84,共4页
2020年夏季对河北省黄骅湿地西部区域进行浮游植物现状调查,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为河北省黄骅湿地西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湿地管理提供参考资料。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共分析出浮游植物7门73种,种类数最多的是硅藻门(46.58... 2020年夏季对河北省黄骅湿地西部区域进行浮游植物现状调查,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为河北省黄骅湿地西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湿地管理提供参考资料。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共分析出浮游植物7门73种,种类数最多的是硅藻门(46.58%),其次是绿藻门(20.55%)和蓝藻门(13.70%)。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均值为1 048×10~4个/m~3。该区域主要的优势种包括新月菱形藻和微小平裂藻。该区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达到了3.42,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0.54而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则为2.27。以生物多样性指数为指标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黄骅湿地西部区域水质介于中轻度污染至清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湿地西部区域 浮游植物 多样性指数 水质状况评价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华 潘承恩 +2 位作者 陈武科 王全颖 杨广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221-223,共3页
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与肝癌及肝硬变关系密切[1].HCV核心区编码蛋白是研究重点之一.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获得大量高效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原.HCV基因组结构与黄病毒或瘟病... 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与肝癌及肝硬变关系密切[1].HCV核心区编码蛋白是研究重点之一.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获得大量高效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原.HCV基因组结构与黄病毒或瘟病毒相似,为长约9.4kb的单股正链RNA,含一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frame,OFR),编码含3010~301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和病毒蛋白酶作用加工成结构蛋白(C,E1和E2/NS1)和非结构蛋白(NS2,NS3,NS4和NS5)[2].核心蛋白约含191个氨基酸,大小约19000~22000,其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比较已有的HCV各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核心蛋白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EGFRvIII/PEP-3 cDNA与HBcAg重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免疫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3 位作者 郭佑民 韩俊丽 王全颖 杨广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构建EGFRvIII与HBcAg重组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观察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方法:通过双酶切从pGEM-TEasy/PEP-3载体获得编码EGFRvIII突变区的cDNA片段,插入去除了主要免疫优势区的重组质粒pGEMEX/HBcAg中... 目的:构建EGFRvIII与HBcAg重组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观察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方法:通过双酶切从pGEM-TEasy/PEP-3载体获得编码EGFRvIII突变区的cDNA片段,插入去除了主要免疫优势区的重组质粒pGEMEX/HBcAg中,获得重组质粒pGEMEX/c-PEP-3-c,将重组基因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IPTG诱导蛋白表达,利用Ni2+-NTA亲和层析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用融合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滴度。结果:经酶切鉴定、序列测定证实融合基因已插入pET28a(+)载体中,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原核表达后表达量占沉淀全菌蛋白的56%,纯化产物占总蛋白的92%,浓度约8g/L。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其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可达1∶16000,第6次免疫后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达到1∶2.56×105,抗PEP-3抗体滴度达到1∶1.28×105,抗HBcAg抗体滴度小于1∶4×103。结论:融合基因PEP-3-HBcAg在大肠杆菌中可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和高特异性中和抗体,从而为高表达EGFRvIII恶性肿瘤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基因 EGFRvⅢ HBCAG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分泌表达神经保护短肽重组慢病毒对SK-N-SH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宇 吴江 +4 位作者 杨欣 孙欣 吴昊 王全颖 杨广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构建分泌表达神经保护短肽NA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重组慢病毒对APPsw转基因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融合基因NT4-NAP cDNA;磷酸钙沉淀法包装重组慢病毒Lent/NT4-NAP;平行包装含有报告基因EGF... 目的构建分泌表达神经保护短肽NA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重组慢病毒对APPsw转基因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融合基因NT4-NAP cDNA;磷酸钙沉淀法包装重组慢病毒Lent/NT4-NAP;平行包装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报告病毒;SK-N-SH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APPsw转基因组、空慢病毒载体+APPsw转基因组和NT4-NAP慢病毒+APPsw转基因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V/PI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结果基因测序证明克隆的NT4-NAP cDNA与实验设计完全一致;FACS检测重组病毒滴度为2×106U/L;单纯APPsw转基因组,大量细胞出现凋亡及坏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NT4-NAP慢病毒+APPsw转基因组的细胞数量和活力明显较单纯APPsw转基因细胞改善(P<0.01);FACS检测无论凋亡还是坏死细胞的比率保护组都明显低于加害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分泌表达NA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重组病毒能够高效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重组病毒表达的蛋白能对AD细胞模型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P 慢病毒 基因治疗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友 王金堂 +3 位作者 刘淼 王全颖 杨广笑 李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导入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hBMP7基因全长定向克隆入穿梭质粒pACCMV-plpA,构建pACCMV/rhBMP7穿梭质粒,应用磷酸钙-DNA共沉法将穿梭质粒及包装质粒PJM17共转染293细胞... 目的为了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导入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hBMP7基因全长定向克隆入穿梭质粒pACCMV-plpA,构建pACCMV/rhBMP7穿梭质粒,应用磷酸钙-DNA共沉法将穿梭质粒及包装质粒PJM17共转染293细胞,经细胞内同源重组后,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7重组腺病毒Ad pAC-CMV/rhBMP7。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ACCMV/rhBMP7,经293细胞包装后,扩增纯化测定病毒滴度为1×1011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重组腺病毒Ad pACCMV/rhBMP7,为骨缺损、骨不连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腺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滴度测定
下载PDF
甲型肝炎病毒5'非翻译区对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甲肝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洁 王全颖 +1 位作者 伊瑶 郭可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82,共4页
甲型肝炎病毒5'非翻译区对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甲肝抗原的影响王晓洁,王全颖,伊瑶,郭可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甲肝5'非翻译区,甲肝重组痘苗病毒,甲肝抗原表达甲型肝炎病毒(HAV)属... 甲型肝炎病毒5'非翻译区对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甲肝抗原的影响王晓洁,王全颖,伊瑶,郭可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甲肝5'非翻译区,甲肝重组痘苗病毒,甲肝抗原表达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ma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5'非翻译区 重组痘苗病毒 抗原
下载PDF
重叠PCR克隆Exendin-4的基因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红 郭永红 +5 位作者 张静 徐静 谢璇 杨广笑 王全颖 王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13-15,共3页
目的克隆Exendin-4 39肽氨基酸序列基因编码区cDNA。方法根据Exendin-4氨基酸序列编码cDNA,设计正、负向引物/模板链,利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出Exendin-4编码区基因DNA片段;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pGEM-T-Easy质粒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 目的克隆Exendin-4 39肽氨基酸序列基因编码区cDNA。方法根据Exendin-4氨基酸序列编码cDNA,设计正、负向引物/模板链,利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出Exendin-4编码区基因DNA片段;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pGEM-T-Easy质粒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鉴定重组质粒。结果经质粒DNA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获得了Exendin-4 DNA片段序列。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Exendin-4 cDNA,为下一步构建Exendin-4真核表达载体打下基础,也为Exendin-4基因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NDIN-4 重叠延伸PCR 基因克隆
下载PDF
抗Aβ42细胞内抗体TAT-6His-mAbA/B的构建
10
作者 车丽赫 吴江 +7 位作者 杨弋 李超 王明宇 王旭 杨广笑 王全颖 孙欣 杨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构建能够在细胞内特异性拮抗Aβ42的小分子细胞内抗体TAT-6His-mAbA/B,为细胞内抗体技术用于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Aβ42单克隆抗体的已知序列,选取重链和轻链可变区(CDR1和CDR3)进行偶联,应用DNASIS计... 目的构建能够在细胞内特异性拮抗Aβ42的小分子细胞内抗体TAT-6His-mAbA/B,为细胞内抗体技术用于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Aβ42单克隆抗体的已知序列,选取重链和轻链可变区(CDR1和CDR3)进行偶联,应用DNASIS计算机软件设计引物,通过两次PCR获得目的片段mAbA/B。将目的片段与pGEM-Teasy载体相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Sanger单链末端终止法测出克隆的核苷酸序列。结果限制性内切酶EcoR I酶切pGEM-TEasy/mAbA/B,可见132bp或141bp的目的片段,与理论值一致;DNASIS软件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所报道的结果完全一致。限制性内切酶PamHI和BamH I联合酶切pssHG-CMV/TAT-6His-mAbA/B,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重组质粒,得到大小约为400bp的融合基因TAT-6His-mAbA/B目的片段,与理论值一致。结论通过PCR方法成功克隆了Aβ42小分子细胞内抗体TAT-6His-mAbA/B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内抗体 SCFV
下载PDF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抗体制备
11
作者 王健生 张明鑫 +3 位作者 段小艺 莫非 王全颖 杨广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构建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制备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凋亡素pGEM-T/Apoptin载体,并将凋亡素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受体菌中,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 目的构建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制备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凋亡素pGEM-T/Apoptin载体,并将凋亡素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受体菌中,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用表达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滴度。结果凋亡素基因被成功的克隆至pET-28a(+),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量约17000的位置出现目的蛋白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Balb/c小鼠经5次免疫后,得到了滴度为1:5×105血清抗体。结论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素的功能和凋亡素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下载PDF
新生SD大鼠G418耳蜗Corti器离体损伤模型的建立
12
作者 吴保俊 祝康 +3 位作者 韦俊荣 郑国玺 杨广笑 王全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75-1277,1326,共4页
目的:建立毒性蛋白G418损坏新生大鼠耳蜗毛细胞的离体培养试验模型。方法:应用耳蜗基底膜分离取材技术,耳蜗器官离体培养技术和毛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定量观察了G418对新生SD小鼠耳蜗毛细胞的损害。结果:G418对耳蜗毛细胞的有明显的损... 目的:建立毒性蛋白G418损坏新生大鼠耳蜗毛细胞的离体培养试验模型。方法:应用耳蜗基底膜分离取材技术,耳蜗器官离体培养技术和毛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定量观察了G418对新生SD小鼠耳蜗毛细胞的损害。结果:G418对耳蜗毛细胞的有明显的损害,200μg/ml的终浓度,内外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以外毛细胞为著。结论:G418可用于建立耳蜗Corti器离体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CORTI器 @G418
下载PDF
动物模型中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活性观测
13
作者 王德利 阮狄克 +4 位作者 李海峰 何勍 马巍 杨广笑 王全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0-41,i002,共3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内表达,测定活性;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实验于2000-05/20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全...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内表达,测定活性;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实验于2000-05/20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全长基因,体外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后,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50μL注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病损处,通过组织学染色、X射线片对动物模型的组织变化进行观测。结果:6周后治疗组可见明显骨诱导形成,2周时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腺病毒治疗组有明显的诱导成骨活性。结论:应用于动物实验中目的基因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是在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一次尝试,且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也为国内骨科疾病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全长基因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14
作者 李新友 刘淼 +3 位作者 王毅 李曙明 王全颖 杨广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9期617-619,共3页
目的 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全长基因,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从人胎儿肾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出hBMP-7全长基因cDNA,与PGEM-Teasy连接成PG... 目的 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全长基因,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从人胎儿肾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出hBMP-7全长基因cDNA,与PGEM-Teasy连接成PGEM-Teasy/hBMP-7重组质粒,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基因序列。结果以4号特异引物引导的RT-PCR扩增出BMP-7基因3′端540bp片段,以2号特异引物引导的RT-PCR扩增出BMP-7基因5′端750bp片段,重组连接两片段得到BMP-7全长基因cDNA。与Genebank上发表的hBMP-7序列(XM30619)比较有一个碱基不同,第862位核苷酸由T→G,编码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缬氨酸。结论 首次从中国人胎肾中分段克隆出BMP-7全基因。cDNA,该基因在骨关节系统的损伤与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基因CDNA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在动物模型中活性观测
15
作者 王德利 阮狄克 +4 位作者 李海峰 何勍 马巍 杨广笑 王全颖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重组腺病毒 ,并进行体内表达 ,测定活性 ,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 ,将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 5 0 μl注入S...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重组腺病毒 ,并进行体内表达 ,测定活性 ,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 ,将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 5 0 μl注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病损处 ,通过组织学染色、X线片对动物模型的组织变化进行观测。结果 重组腺病毒治疗组有明显的诱导成骨活性 ,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于动物实验中目的基因表达 ,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是在骨缺损基因治疗方面的一次尝试 ,且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 ,也为我国骨科疾病的基因治疗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分子克隆 基因表达 重组腺病毒
下载PDF
人肾癌鸡胚模型的建立及其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斌 阮喜云 +5 位作者 陈杰 张士宝 刘双庆 王全颖 杨广笑 刘庆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肾癌细胞系RLC-310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肾癌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肾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并... 目的建立人肾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肾癌细胞系RLC-310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肾癌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肾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并具有较强的血管诱导作用;光镜下移植瘤具有与人肾癌类似的组织结构。结论该模型容易建立,能动态观察肾癌诱导血管生成的全过程,可用于肾癌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鸡胚绒毛尿囊膜 动物模型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人神经生长因子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巍 吴玲 +4 位作者 刘淼 任惠民 扬广笑 王全颖 王德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 克隆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编码区。方法 由人末梢血白细胞中提取细胞总DNA ,利用PCR法 ,从DNA中扩增出人神经生长因子编码区基因DNA片段 ;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 pGEM T Easy质粒中 ,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 ,利用限制... 目的 克隆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编码区。方法 由人末梢血白细胞中提取细胞总DNA ,利用PCR法 ,从DNA中扩增出人神经生长因子编码区基因DNA片段 ;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 pGEM T Easy质粒中 ,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经质粒DNA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 ,获得了人神经生长因子DNA片段序列。结论 首次由人白细胞DNA中克隆获得了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为神经生长因子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生长因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重组基因c-Aβ-c的构建及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改丰 胡海涛 +3 位作者 李月英 韩华 王全颖 杨广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HGhis/c-Aβ-c,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观察融合蛋白c-Aβ-c的免疫原性,为阿尔茨海默病(A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法,分别扩增编码HBcAg的1~71、88~144氨基酸的基因片断(HBc1~71和HBc88~14... 目的: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HGhis/c-Aβ-c,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观察融合蛋白c-Aβ-c的免疫原性,为阿尔茨海默病(A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法,分别扩增编码HBcAg的1~71、88~144氨基酸的基因片断(HBc1~71和HBc88~144),以及编码淀粉样肽Aβ1-42的基因.将后者连接于HBc1~71和HBc88~144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GEMEX/c-Aβ-c,并将重组基因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HGhis中,构建表达质粒pHGhis/c-Aβ-c,通过温度诱导表达.用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以融合蛋白经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Aβ抗体的滴度.结果: 经酶切鉴定、DNA序列测定证实,融合基因重组于表达质粒之中,表达质粒与理论设计相符.诱导表达后,表达蛋白约占细菌沉淀的16%.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其血清中抗-Aβ抗体的滴度可达1∶16 000,且检测不到抗-HBcAg抗体.结论: c-Aβ-c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β-淀粉样肽(Aβ) 基因工程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携带信号肽NT4-GFP-穿膜肽Ant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昊 吴江 +3 位作者 杨宇 孙欣 杨广笑 王全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802,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具有穿膜功能的融合报告基因NT4-GFP-An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方法:应用PCR技术和T载体克隆法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用T4DNA连接酶将测序正确的GFP与已构建成功的Ant基因片段及PBV220/NT4线性质粒载体定向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具有穿膜功能的融合报告基因NT4-GFP-An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方法:应用PCR技术和T载体克隆法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用T4DNA连接酶将测序正确的GFP与已构建成功的Ant基因片段及PBV220/NT4线性质粒载体定向连接,构建PBV220/NT4-GFP-Ant融合载体,酶切获取融合基因,并将其连入腺相关病毒载体PSSHG中,构建PSSHG/NT4-GFP-Ant重组腺相关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T-easy/GFP经EcoRⅠ酶切后,可得到730bp左右的片段,GFP基因经DNA测序证实与GenBank序列一致;pBV220/NT4-GFP-Ant经BamHI/EcoRⅠ联合双酶切后,得到约为1000bp的基因片段;PSSHG/NT4-GFP-Ant经BamHI/EcoRⅠ联合双酶切后,得到大小约为1000bp长度的基因片段。结论:成功克隆GFP基因,成功构建NT4信号肽-GFP-Ant穿膜肽融合基因和PSSHG/NT4-GFP-An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信号引导肽 穿膜肽 基因克隆
下载PDF
EGFRvⅢ与HBcAg重组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3 位作者 郭佑民 王鹏 王全颖 杨广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观察PEP-3/HBcAg融合蛋白疫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种PEP-3/HBcAg融合蛋白、HBcAg和生理盐水,待融合蛋白组小鼠体内抗体效价达到1:20000时终止免疫,于每只小鼠背部皮下种植阳性Renca细胞,2... 目的:观察PEP-3/HBcAg融合蛋白疫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种PEP-3/HBcAg融合蛋白、HBcAg和生理盐水,待融合蛋白组小鼠体内抗体效价达到1:20000时终止免疫,于每只小鼠背部皮下种植阳性Renca细胞,2×105个/只。观察融合蛋白疫苗的抗肿瘤效应。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坏死情况和EGFRvIII表达水平。结果:融合蛋白组、HBcAg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成瘤率分别为50%、100%和100%。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速度最快,HBcAg组次之,融合蛋白组肿瘤出现最晚,生长速度最慢。融合蛋白组成瘤小鼠肿瘤平均质量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和HBcAg组(t=4·731,P=0·044;t=6·890,P=0·040);后两组肿瘤质量无统计学意义(t=0·024,P=0·382)。HBcAg组和生理盐水组移植瘤呈不完全小片状坏死,融合蛋白组移植瘤呈大片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融合蛋白组EGFRvⅢ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HBcAg组(t=3·157,P=0·006;t=2·539,P=0·021),后两者EGFRvIII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0·460,P=0·651)。结论:PEP-3/HBcAg融合蛋白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疫苗 PEP-3/HBcAg融合蛋白 免疫应答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