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介质含水层中井水位潮汐相位滞后现象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简略地介绍了双重介质含水层模型 ;推导出引潮力作用下双重介质含水层中渗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 ;将此泛定的方程与潜水的 Boulton方程进行数学类比 ,从而得出一个新的迟后给水项 ,为解释固体潮致井水位振荡相位滞后现象奠定了物理基础 ;... 简略地介绍了双重介质含水层模型 ;推导出引潮力作用下双重介质含水层中渗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 ;将此泛定的方程与潜水的 Boulton方程进行数学类比 ,从而得出一个新的迟后给水项 ,为解释固体潮致井水位振荡相位滞后现象奠定了物理基础 ;通过对该泛定方程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双重介质 水位潮汐 相位滞后 引潮力 井水位 数学模型 渗流运动
下载PDF
地震前井孔水位下降型前兆的一种机理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针对所给出的地震前井孔水位下降型前兆的一些实例,提出了一种可检验的成因机理的定量理论——排-注水理论(简称 DIW 理论).通过对饱水多孔介质受力变形的本构定律进行分析,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排水的 DNR 模式,计算出了一组理论前兆曲线... 针对所给出的地震前井孔水位下降型前兆的一些实例,提出了一种可检验的成因机理的定量理论——排-注水理论(简称 DIW 理论).通过对饱水多孔介质受力变形的本构定律进行分析,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排水的 DNR 模式,计算出了一组理论前兆曲线,并把它们与观测曲线对比,分析造成两种曲线差别的物理成因,修正 DNR 模式,从而得到本文的DIW 理论.文中给出了排-注水线源场的一般方程,提出并发展了“域”的概念.DIW 理论对该种前兆的规律性及复杂性均能给出解释.DIW 理论能定量地将孕震短临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这对地震的时间预报及检验 DD 及 IPE 孕震模式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井孔 水位 DIW理论
下载PDF
试论地震预报研究——是经验论性的、抑或是确定论性的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六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9-101,共3页
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直在使用着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其一是经验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E);其二是确定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D).我给这两种方法各自下了一个定义.可以说RRE是当今世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流.人类开展RRE工作已近30年了... 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直在使用着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其一是经验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E);其二是确定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D).我给这两种方法各自下了一个定义.可以说RRE是当今世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流.人类开展RRE工作已近30年了,对它的总结应从它的定义出发,根据它的表现形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进行.我认为由于RRE的开展,人类已预报了许多次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经验论性 确定论性
下载PDF
带有表征介质非均匀性参数的水层模型
4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42-250,共9页
分析了石油工程中裂缝性多孔介质模型,发现由于裂缝存在而使储液层介质出现的非均匀性会表现在非稳定渗流过程中转化过程的时间滞后上,它可用滞后时间τ表示,文中给出了它与相应均匀介质对比的例子.本文分别从裂缝性多孔介质模型及... 分析了石油工程中裂缝性多孔介质模型,发现由于裂缝存在而使储液层介质出现的非均匀性会表现在非稳定渗流过程中转化过程的时间滞后上,它可用滞后时间τ表示,文中给出了它与相应均匀介质对比的例子.本文分别从裂缝性多孔介质模型及求解一维扩散方程的特征时间出发,导出了滞后特征时间τ的表达式.公式表明,τ值与L2成正比,L表示被裂缝网络所切割的水层岩块的平均尺度.L越大,表示裂缝长度越大,而裂缝密度越小.文中还给出了与外力作用特征时间有关的、水层显示非均匀性的判据.笔者建议开展对水层新参数──τ值的场地测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油藏 储液层介质 水层模型 非均匀性
下载PDF
地震前井水位下降型异常成因的LOCF模式
5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9-96,共8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震前地下水位下降型异常现象研究的现状,指出该异常具有规律性和复杂性的双重表现,提出了“震前应力集中区的‘断层裂隙带裂隙开合的渗漏模式”——LOCF模式。LOCF模式的中心思想是求解平面问题中的变强度线汇的降深...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震前地下水位下降型异常现象研究的现状,指出该异常具有规律性和复杂性的双重表现,提出了“震前应力集中区的‘断层裂隙带裂隙开合的渗漏模式”——LOCF模式。LOCF模式的中心思想是求解平面问题中的变强度线汇的降深场,在观测水层是承压水层的情况下,作者从单井定流量抽水降深的泰斯(Theis)公式出发导出平面连续点汇的微分降深表达式,通过对平面连续点汇微分降深场在时、空上的叠加给出了平面连续线汇降深方程的一般表达式。文中还计算了定流量平面连续线汇条件下,由于裂隙开合而得到的水位下降型理论曲线实例,由此分析出,只有通过变流量平面连续线汇的降深方程才能模拟实际观测到的水位下降型异常曲线。文中最后还对某些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下水异常 LOCF模式
下载PDF
1996年全球地震高活动性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影响
6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华南地震》 1997年第3期1-7,共7页
从板块构造理论的角度说明我国大陆地区构造活动与周边板块作用的关系;根据全球地震活动资料进行统计预报,认为在1997~1998年内,我国东部大陆地区不会发生Ms≥7级地震,发生6级地震的危险性是存在的;我国西部有可能发生7级大震。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板块构造 全球 地震活动性 中国
下载PDF
震前油、水井喷涌异常成因机理的“DSF”理论——(C) 扩展的“DSF”理论(英文)
7
作者 王六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在“DSF”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压缩观测水层的构造应力增量扩展成是时间任意函数的持续力情况,用这种持续力压缩水层产生喷涌的机理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以单一矩形力为基础的成因理论,仅仅是持续力情况下的一个特例。本文介绍的就是这种... 在“DSF”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压缩观测水层的构造应力增量扩展成是时间任意函数的持续力情况,用这种持续力压缩水层产生喷涌的机理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以单一矩形力为基础的成因理论,仅仅是持续力情况下的一个特例。本文介绍的就是这种扩展的“DSF”理论(The Extend Deformation Seepage Flow Theory)。本文还就扩展的“DSF”理论的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F理论 井喷异常 地震前兆
下载PDF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Whether it relies on experience or determinacy
8
作者 王六桥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7年第1期120-123,共4页
PreliminarydiscusiononearthquakepredictionresearchWhetheritreliesonexperienceordeterminacyLIUQIAOWANG(王六桥)Se... PreliminarydiscusiononearthquakepredictionresearchWhetheritreliesonexperienceordeterminacyLIUQIAOWANG(王六桥)SeismologicalB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六 relies EARTHQUAKE EXPERIENCE DETERMINACY research WHETHER predic-tion PRELIMINARY
下载PDF
An aquifer model with a parameter characterizing the inhomogeneity of media
9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An aquifer model with a parameter characterizing the inhomogeneity of media(王六桥)(李善因)Anaquifermodelwithapara... An aquifer model with a parameter characterizing the inhomogeneity of media(王六桥)(李善因)Anaquifermodelwithaparametercharacteriz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OMOGENEITY fissured porous MEDIA UNSTEADY SEEPAGE flow time DELAY phase DELAY
下载PDF
FOCAL MECHANISM AND PLATE TECTONIC THEORY IN XINJIANG,CHINA
10
作者 王六桥 李善因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4年第5期651-655,共5页
Ⅰ. DATA oF FOCAL MECHANISMS On basis of the first motion data from the Seismological Bulletins of Xinjiang stations, and the stations in China, Russia(MOS), America(NEIS), as well as World (ISC) and some other statio... Ⅰ. DATA oF FOCAL MECHANISMS On basis of the first motion data from the Seismological Bulletins of Xinjiang stations, and the stations in China, Russia(MOS), America(NEIS), as well as World (ISC) and some other stations, we have made the P-wave first motion solutions of 107 earthquakes of M. =5 occurring in the period of 1931—1979. In addition, the focal mechanism data of 38 earthquakes in the boundary regions of Xinjiang w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sia CARBONIFEROUS Paleo yearly STRIKE PLATEAU VERTEX averaged TRIANGLE THRU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