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谷氨酰胺代谢的变化
1
作者 王冰娴 吴恺 +1 位作者 徐选福 王兴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旨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肠粘膜谷氨酰胺 (GLN)代谢的变化及与肠粘膜屏障的关系 ,并探讨生长激素 (GH)治疗对GLN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6 3只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SO) ;ANP组 ;ANP +GH组 (0 75U/kg ,并于术后 6... 目的 旨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肠粘膜谷氨酰胺 (GLN)代谢的变化及与肠粘膜屏障的关系 ,并探讨生长激素 (GH)治疗对GLN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6 3只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SO) ;ANP组 ;ANP +GH组 (0 75U/kg ,并于术后 6、12、2 4小时分批处死。大鼠胰胆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 (0 1mL/10 0g体重 )制备ANP模型。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肠粘膜形态改变并测量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12 5I-白蛋白测定肠粘膜通透性。RT -PCR半定量研究肠粘膜GLN酶、GLN合成酶mRNA表达。结果 ANP组大鼠肠粘膜损伤明显并呈轻度萎缩状态 ,对12 5I 白蛋白通透性亦增大。其肠粘膜GLN酶、GLN合成酶mRNA表达较对照降低。而GH治疗组肠粘膜形态和通透性均接近于对照组 ,GLNase、GLN合成酶mRNA表达亦明显高于ANP组。结论 ANP早期肠粘膜本身利用与合成GLN的能力减弱 ,不利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维持 ,而GH保护ANP肠粘膜屏障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促进肠粘膜利用与合成G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大鼠 谷氨酰胺 肠道 生长激素
下载PDF
肠道细菌移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冰娴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8年第4期205-208,共4页
介绍肠道细菌移居的概念、发生途径以及有关发病机制和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肠道细菌移居 治疗 病理 防治
下载PDF
宫入菌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移居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恺 王冰娴 王兴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883-886,共4页
目的观察官入菌(米雅 BM)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居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NP 组和 ANP 米雅BM 处理组,ANP 大鼠模型制备采用胰胆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观察胰腺及肠道病理形态学改变,血清淀... 目的观察官入菌(米雅 BM)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居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NP 组和 ANP 米雅BM 处理组,ANP 大鼠模型制备采用胰胆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观察胰腺及肠道病理形态学改变,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血清内毒素水平,脏器细菌培养,肠道细菌菌群变化及肠道 sIgA 含量。结果 ANP 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为(9091±1901)nkat·L^(-1),(1677±391)nkat·L^(-1),较对照组[(2588±291)nkat·L~(-1),(121±30)nkat·L^(-1)]明显增高,P<0.05;米雅 BM 处理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分别为(5528±1195)nkat·L^(-1),(495±129)nkat·L~(-1),较 ANP 组显著下降,P<0.05.米雅 BM 处理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为(0.039±O.011)EU·L~(-1),较 ANP 组[(0.067±0.012)Eu·L^(-1)]显著降低,米雅 BM 能显著纠正业已紊乱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过度繁殖的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生长,显著提高肠粘膜双歧杆菌/大肠杆菌(1.96±0.21 vs 1.53±0.31),从而控制肠道细菌移居,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下降(37.5% vs 80%),肠道 sIgA 含量在 ANP组为(42±18)pg/g,而米雅 BM 处理组[(20±4)pg/g]低于 ANP组,米雅 BM 能显著减轻胰腺及肠道粘膜病理形态损害。结论米雅 BM 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紊乱,保护肠粘膜屏障,控制 ANP 状态下肠道细菌和毒素移居,从而改善 ANP 肠道及胰腺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肠道细菌移居 宫入菌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恺 王冰娴 王兴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 ,探讨谷氨酰胺对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5 4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①假手术组 (SO ,n =18)②胰腺炎组 (ANP ,n =18)③谷氨酰胺组 (GLN ,n =18) ,通过中心静脉插管输注TPN液 ,...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 ,探讨谷氨酰胺对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5 4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①假手术组 (SO ,n =18)②胰腺炎组 (ANP ,n =18)③谷氨酰胺组 (GLN ,n =18) ,通过中心静脉插管输注TPN液 ,谷氨酰胺组添加 3%力肽 (相当于 2 %谷氨酰胺 ) ,三组营养液均等氮。术后 2 4、48、72小时处死动物 ,留取标本 ,分别用于测定肠内容物sIgA含量、肠内容物细菌sIgA包被率、肠粘膜组织中CD+3 、CD+4 、CD+8和k+、λ+细胞数量。结果 在 2 4、48、72小时 ,ANP组、GLN组和SO组的肠内容物细菌sIgA包被率分别为 5 0 %、33%、33%、87%、10 0 %、10 0 %和 10 0 %、10 0 %、10 0 % ,ANP组较SO组差异明显(P <0 0 5 ) ,而GLN组与SO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肠内容物中sIgA的含量在ANP组、GLN组、SO组分别为 15± 9pg/g、13±10pg/g、9± 9pg/g ;2 3± 11pg/g、19± 14pg/g、2 0± 12pg/g和 2 3± 13pg/g、2 1± 10pg/g、19± 13pg/g ,ANP组较SO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并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 ,而GLN组与SO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肠粘膜中CD+3 、CD+4 、CD+8和k+、λ+数量在ANP组中明显少于SO组 (P <0 0 5 ) ,GLN组中CD+3 、CD+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谷氨酰胺 肠粘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丽颖 王兴鹏 +2 位作者 吴恺 王冰娴 龚自华 《胰腺病学》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AP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联合应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将17例确诊为AP... 目的 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AP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联合应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将17例确诊为AP的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例,并于入院后第1、2、3、4、5天连续监测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 SAP组患者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2天起较MAP组显著升高,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和入院后第5天较MAP组显著升高(P<0.05)。AP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4天起与血清TNF-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AP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自第2天起与IL-1β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与AP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因此这些指标在判断MAP和SAP以及衡量AP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细胞因子 急性胰腺炎 预后
下载PDF
MRI联合MRA和MRCP对胰腺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
6
作者 王兴鹏 王笑秋 +7 位作者 何之彦 吴建新 靖大道 徐敏 王冰娴 彭志海 骆明德 王国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956-957,共2页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极为困难,约50%患者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35%患者肿瘤呈局部浸润性改变.外科手术为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手段.因此,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术前准确地分期,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其预后的改善显得尤其重要....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极为困难,约50%患者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35%患者肿瘤呈局部浸润性改变.外科手术为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手段.因此,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术前准确地分期,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其预后的改善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 MRI 联合磁共振血管成象(MR angiography,MRA)和磁共振胆胰管成象(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术前分期的评估,并与螺旋 CT(SCT)和 ERCP 作对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磁共振成象 螺旋CT
下载PDF
气象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路云涯 王冰娴 +2 位作者 杨莉 周超 叶雨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47-149,共3页
2015年,《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意见》出台,标志气象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成效显著。但气象基层行政执法中仍存在运行机制不完善、人员不稳定、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保障措施运行不畅通等... 2015年,《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意见》出台,标志气象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成效显著。但气象基层行政执法中仍存在运行机制不完善、人员不稳定、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保障措施运行不畅通等问题。现结合新津气象行政执法现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气象基层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基层 行政执法 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肝胆改变及结直肠切除术对其影响
8
作者 王冰娴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8年第4期208-209,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并发肝胆系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一过性异常、脂肪变性和非特异性反应性肝炎等肝脏组织学改变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结直肠切除术对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组织学改变有益,但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疗效尚有争议。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肝胆系疾病 结直肠切除术
下载PDF
日本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于地区,年龄和性别的流行病学研究
9
作者 Shin.,H 王冰娴 《国外学者来访报告》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地区 年龄 性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继发肠源性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冰娴 王兴鹏 +1 位作者 吴恺 龚自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肠道细菌移位是导致急性胰腺炎 (AP)检测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患者血中大肠杆菌特异性 β半乳糖苷酶基因旨在早期诊断AP并发肠源性感染。方法  14例AP患者采用APAPACHEⅡ疾病严重程度... 目的 肠道细菌移位是导致急性胰腺炎 (AP)检测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患者血中大肠杆菌特异性 β半乳糖苷酶基因旨在早期诊断AP并发肠源性感染。方法  14例AP患者采用APAPACHEⅡ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及BalthazarCT分级评分系统对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及影像学进行评分。APACHEⅡ≥ 8分或胰腺BalthazerCT分级达到D级或伴有坏死被认为是重症急笥胰腺炎 (SAP)。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第 7天抽血行血培养、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及提取全血DNA作PCR。结果  14例AP患者中 4例为SAP ,余 10例为轻型急性胰腺炎 (MAP)。所有患者入院第 7天血培养均为阴性 ,但 4例SAP及 1例MAP患者血PCR显示阳性结果 ,总阳性率为 36 % ,其中SAP 4例患者全部阴性 ,而MAP患者阳性率仅为 1 10。PCR阳性者APACHEⅡ评分平均 8 4± 1 4,显著高于阴性者 (1 7± 1 3分 ) ,P <0 0 5 ;PCR阳性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亦明显高于阴性者 (0 32 3± 0 0 6 3EU/mlvs 0 136± 0 0 42EU/ml,P <0 0 5 )。结论 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诊断 继发性肠原性感染 大肠杆菌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肠道衰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兴鹏 吴恺 +3 位作者 王冰娴 徐选福 徐敏 龚自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5-818,共4页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 (Gln)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大鼠肠道衰竭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raque Dawley大鼠 5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ANP组、Gln治疗组 (ANP +Gln) ,每组 18只。采用 5 %牛磺胆酸钠溶液经胆胰管...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 (Gln)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大鼠肠道衰竭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raque Dawley大鼠 5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ANP组、Gln治疗组 (ANP +Gln) ,每组 18只。采用 5 %牛磺胆酸钠溶液经胆胰管内逆行注射诱导大鼠ANP模型。大鼠中心静脉置管 ,用微量输液泵输注含等氮、等热卡的氨基酸溶液 ,ANP +Gln组加入 3%丙氨酸 Gln双肽 (相当于2 %Gln溶液 ,剂量 0 5g·kg-1·d-1)。术后 2 4、48、72h分批处死大鼠并留取标本 ,分别做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 ,肝、胰、脾、肠系膜淋巴结 (MLN)和腹水等组织细菌培养 ,门静脉血内毒素测定 ,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研究肠黏膜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Gln酶和Gln合成酶mRNA表达。结果 SO组大鼠各组织培养均无阳性细菌 ,ANP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SO组 ,P <0 0 5 ,以MLN阳性率最高 ;ANP +Gln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则显著低于ANP组 ,P <0 0 5。血浆内毒素在ANP组明显高于SO组 (P <0 0 5 ) ,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升 ;ANP +Gln组血浆内毒素较ANP组显著下降 (P <0 0 5 )。ANP组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低于SO组 (P <0 0 5 ) ,提示ANP时肠黏膜处于萎缩状态 ,而ANP +Gln组较SO组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谷氨酰胺 Spraque-Dawley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肠道衰竭 动物实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徐敏 王兴鹏 +7 位作者 袁耀宗 龚自华 吴恺 王冰娴 许斌 曾悦 徐刚 汪佩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 (AP)患者结肠转运时间 (CTT) ,同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 (CCK)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旨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紊乱以及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4例AP和 2 5例正...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 (AP)患者结肠转运时间 (CTT) ,同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 (CCK)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旨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紊乱以及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4例AP和 2 5例正常对照者。AP的诊断依据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影像学。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及BalthazarCT分级评分系统对AP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回顾性评分。根据Metcalf改良简化技术应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 (SITZMARKS )测定AP患者和正常人全结肠及各节段结肠CT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MTL和CCK浓度 ,ELISA法测定血清VIP浓度。结果  1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 (MAP)和 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全结肠及各节段CTT (主要是右、左半结肠 )均较正常对照者显著延长 (P <0 0 5 )。而且 ,SAP患者的全结肠和各节段结肠CTT均较MAP患者显著延长 (P <0 0 5 )。MAP、SAP患者血清MTL、CCK浓度均较正常对照值显著下降 (P <0 0 1) ,但MAP患者与SAP患者的血清MTL、CCK浓度无差异。另外 ,MAP、SAP患者血清VIP浓度与正常值相比呈增高趋势 ,SAP患者血清VIP浓度较MAP患者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AP患者尤其是SAP患者常存在胃肠动力障碍 ,其可能的机制是血清中胃肠激素 (MTL、CCK、V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胃肠动力 变化 机制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对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兴鹏 徐选福 +5 位作者 谢传高 王冰娴 吴凯 董育玮 吴丽颖 张汝玲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52-556,共5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胰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 ;同时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WF和血管壁Ⅳ型胶原 ,计算肿瘤组...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胰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 ;同时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WF和血管壁Ⅳ型胶原 ,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建立裸鼠胰腺癌细胞株PC 3移植瘤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Celebrex对肿瘤组织MVD的影响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研究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结果 COX 2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87 5 % ,VEGF阳性率为 5 8 3%。COX 2强阳性组MVD平均值显著高于COX 2弱阳性 +阴性组 ,P <0 0 1。VEGF阳性组MVD平均值高于VEGF阴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COX 2与vWF和Ⅳ胶原标记的MVD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99和 0 6 ) ,P <0 0 5。在裸鼠移植瘤的体内实验中 ,与对照组MVD(6 3 89± 13 6 7)相比 ,Celebrex处理组MVD为 32 2 5± 12 99,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 PCR结果表明Celebrex处理组肿瘤组织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结论 COX 2与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高表达促进了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腺肿瘤 环氧合酶2 免疫组织化学 新生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NFκB介导的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生长激素的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兴鹏 王冰娴 +3 位作者 吴恺 徐选福 谢传高 徐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IL 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 1)m... 目的 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IL 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 1)mRNA的变化 ,探讨其在ANP并发肠道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并观察生长激素 (GH)对NFκB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下调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SO) ;ANP组 ;ANP +GH组。GH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GH溶液(0 75U/kg体重 ) ,非治疗组则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大鼠胆胰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ANP模型。提取肠组织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研究术后 6,12 ,2 4h肠黏膜TNFα、IL 1β、iNOS、ICAM 1、MCP 1mRNA表达。术后 3 ,6,12 ,2 4h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NFκB的活化情况。结果 ANP组大鼠肠黏膜TNFα、IL 1β、iNOS、ICAM 1和MCP 1mRNA表达较SO组增高 ,其中TNFα和IL 1βmRNA表达于术后 6h达峰值 ,且较SO组差异显著 (TNFα :1 0 3± 0 17vs0 3 4± 0 0 7;IL 1β :0 91± 0 0 8vs 0 3 9± 0 0 6,P <0 0 5 ) ;iNOS和ICAM 1mRNA表达于术后 12h达峰值 ,较SO组差异显著 (iNOS :0 62± 0 10vs 0 0 4± 0 0 2 ;ICAM 1:1 48±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肠道黏膜屏障 细胞因子 生长激素 ANP 动物模型 核因子КB
原文传递
奥曲肽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兴鹏 陆琪 +2 位作者 吴建新 王冰娴 王国良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内毒素等炎症介质的影响 ,并探讨其对ANP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 93只 ,随机分为 3组 :ANP生理盐水处理组 (ANP +NS组 )、ANP奥曲肽治疗组 (A...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内毒素等炎症介质的影响 ,并探讨其对ANP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 93只 ,随机分为 3组 :ANP生理盐水处理组 (ANP +NS组 )、ANP奥曲肽治疗组 (ANP +奥曲肽组 )和假手术组 (SO组 )。观察各组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和存活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腹水量、胰腺系数及病理形态变化 ;测定血浆内毒素、血清TNFα及血清NO2 -/NO3 -的含量 ,测定胰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变化 ,并应用还原辅酶Ⅱ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胰腺组织NOS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 奥曲肽治疗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及存活率均显著高于ANP +NS组 (P <0 0 5 ) ;血清淀粉酶活性、腹水量、胰腺系数、血浆内毒素、血清TNFα和NO2 -/NO3 -水平均明显低于ANP组 +NS组 (P <0 0 5 ) ;胰腺组织NOS含量较ANP +NS组显著降低 ;胰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NOS表达较ANP +NS组显著下降 ;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 奥曲肽对ANP大鼠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对内毒素、TNFα和NO等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 炎症介质 奥曲肽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兴鹏 徐选福 +1 位作者 王冰娴 吴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有研究提示环氧合酶 2 (COX 2 )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和增殖平衡的调节过程。该文研究COX 2在胰腺癌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DNA梯度电泳和透射电镜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Cel... 目的 有研究提示环氧合酶 2 (COX 2 )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和增殖平衡的调节过程。该文研究COX 2在胰腺癌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DNA梯度电泳和透射电镜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Celebrex对胰腺癌细胞PC 3(高表达COX 2 )凋亡的影响 ,并用RT PCR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xl、bax、Survivin等表达的变化。结果  10 0 μmol/LCelebrex作用PC 3细胞 2 4h ,流式细胞术显示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DNA电泳见典型梯形条带 ;透射电镜发现细胞核固缩 ,表明Celebrex可诱导PC 3细胞凋亡。RT PCR结果表明 ,Bax、bcl xl和Survivin等凋亡相关基因在PC 3细胞高表达 ,而Celebrex在诱导PC 3细胞凋亡过程中 ,bax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但bcl xl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 COX 2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呈负向调节作用 ,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凋亡抑制基因bcl xl和Survivin的信号传导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胰腺癌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DNA梯度电泳 透射电镜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兴鹏 徐选福 +2 位作者 王冰娴 吴恺 徐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胰腺癌 临床分期 免疫组化法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兴鹏 王冰娴 +1 位作者 吴恺 徐选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大鼠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演变规律 ,探讨其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Spraque Dawley大鼠 48只 ,采用胆胰管内逆行注入5 %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NP模型。假手术组 (shamoper...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大鼠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演变规律 ,探讨其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Spraque Dawley大鼠 48只 ,采用胆胰管内逆行注入5 %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NP模型。假手术组 (shamoperation ,SO)大鼠仅作剖腹术。术后 3、6、12和 2 4h分批处死大鼠 ,取末端回肠组织 ,分别应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异硫氰基荧光素 (FITC)结合的Annexin V和碘化丙啶 (PI)标记细胞作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和免疫组化 (TUNEL法 )等技术 ,研究ANP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 ,SO组仅于 12h出现“梯形(ladder)”条带 ;ANP大鼠 ,各时点均可见“梯形”条带。FCM检测结果表明 ,术后 3、6、12和 2 4hSO组肠黏膜上皮脱落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 (5 3 .7± 3 .7) %、(2 7.6± 6 .0 ) %、(39.0± 4.8) %和 (2 9.0± 11.3) % ;ANP组分别为 (5 0 .3± 11.3) %、(79.7± 9.2 ) %、(4 7.8± 17.3) %和 (4 9.6± 9.5 ) % ,术后 6h达峰值 ,且较SO组明显增高 (P <0 .0 1) ,凋亡与坏死细胞 (A/N)比值为 2 7.7± 17.9。TUNEL法显示 ,凋亡细胞呈细胞核固缩、断片状 ,术后 3、6、12和 2 4hSO组凋亡指数为 6 .2± 2 .4、7.5± 1.7、10 .5± 0 .9和 5 .3± 0 .8;ANP组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 细胞凋亡 上皮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及生长激素的作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兴鹏 王冰娴 +1 位作者 吴建新 王国良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肠粘膜屏障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及生长激素 (GH)的作用。方法 采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NP。实验分 3组 :假手术组、ANP+生理盐水 (NS)组、及ANP +GH组。术后 2 4h取末端回肠 ,...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肠粘膜屏障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及生长激素 (GH)的作用。方法 采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NP。实验分 3组 :假手术组、ANP+生理盐水 (NS)组、及ANP +GH组。术后 2 4h取末端回肠 ,观察病理形态变化 ;应用12 5I 白蛋白测定肠壁通透性 ;RT PCR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mRNA表达。结果 ANP大鼠肠粘膜间质充血水肿 ,炎症细胞浸润 ,上皮细胞脱落 ;粘膜厚度 ,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减少 ;微绒毛稀疏、脱落 ;肠壁通透性增加 ;肠IGF 1mRNA表达下调。GH可减轻肠粘膜病理损伤 ,降低通透性 ,上调IGF 1mRNA表达。结论 ANP肠粘膜屏障形态和功能受损 ,GH通过上调肠粘膜IGF 1mRNA表达减轻肠粘膜形态和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肠粘膜屏障 生长激素 ANP IGF-1
原文传递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促使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转化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兴鹏 王冰娴 +4 位作者 徐选福 谢传高 徐敏 王国良 Adler G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的促成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AEP)组 (n =2 0 ) ;Ⅱ组 ,AEP +脂多糖 (LPS)处理组 (n =2 0 ) ;Ⅲ组 ,LPS组 (n =2 0 ) ;Ⅳ...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的促成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AEP)组 (n =2 0 ) ;Ⅱ组 ,AEP +脂多糖 (LPS)处理组 (n =2 0 ) ;Ⅲ组 ,LPS组 (n =2 0 ) ;Ⅳ组 ,正常对照组 (n =5 )。腹腔内间隔 1h共 7次 ,注射 5 0 μg/kg体重雨蛙素诱导小鼠AEP。第 6小时胃管内灌入 5mg/kg体重LPS溶液。监测 12、2 4、48h和 5d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胰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和组织变化 ;免疫组化观察胰组织Mac 1(CD11b/CD18)、E选择素、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表达 ;RT PCR和Southern印迹检测胰组织TNFα、IL 1β、IL 6和IFNγmRNA变化。 结果 雨蛙素诱导小鼠AEP。LPS单独并不引起胰组织明显病理变化和血清淀粉酶、LDH活性改变。然而 ,同剂量LPS则使小鼠AEP胰损伤加重 ,血清淀粉酶和LDH活性显著增加 ;胰组织Mac 1表达增强 ;MPO活性增加 ;E选择素、P选择素和ICAM 1表达增强 ;TNFα、IL 1β、IL 6和IFNγmRNA表达上调。 结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促使AEP转化为ANP ,黏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过度聚集和大量细胞因子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水肿型胰腺炎 坏死型胰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