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苗族三大支系迁徙史歌中探索“三苗”的源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冶新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2期37-44,共8页
关于远古三苗是否今之苗族的先民,自来论者不少。但多以旧文献的简略记载为依据,从文献到文献,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成为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结论。而近年来探索苗族之族源者,除进一步分析旧文献外,更证以考古、语言、民... 关于远古三苗是否今之苗族的先民,自来论者不少。但多以旧文献的简略记载为依据,从文献到文献,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成为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结论。而近年来探索苗族之族源者,除进一步分析旧文献外,更证以考古、语言、民俗等新资料,因而颇有创见。本文则拟从苗族三大支系的迁徙史歌中,探索古今“三苗”的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苗 文则 来论 五帝纪 洞庭 族源 修务训 山海经校注 苗民 孔壬
下载PDF
《彝族诗文论》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冶新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22,共8页
彝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的发现彝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有着相当完备的民族文字的民族。就贵州而论,他们有着许多用老彝文抄写的古籍,至今民间还有留存。这种老彝文向来掌握在大小布摩(毕摩、贝玛)的手里,一般人能识读的很少;近年来才开... 彝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的发现彝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有着相当完备的民族文字的民族。就贵州而论,他们有着许多用老彝文抄写的古籍,至今民间还有留存。这种老彝文向来掌握在大小布摩(毕摩、贝玛)的手里,一般人能识读的很少;近年来才开始在青少年中推行。从五十年代起,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以王兴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奢哲 阿买妮 彝族文化 文论研究 彝族文学 彝族诗歌 诗论 叙事诗 彝文 中央王朝
原文传递
彝诗有韵论
3
作者 王冶新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8,共8页
一、问题的提出诗歌有韵(至少以有韵为主)本来是世界各民族的通例,彝诗应不例外。那么我们在此提出彝诗有韵还是无韵的命题来,具体意义何在? 问题在于,老彝文并无“韵”的专用字,而只有一个无所不包的“音”字,声音、音响是音,“音韵”... 一、问题的提出诗歌有韵(至少以有韵为主)本来是世界各民族的通例,彝诗应不例外。那么我们在此提出彝诗有韵还是无韵的命题来,具体意义何在? 问题在于,老彝文并无“韵”的专用字,而只有一个无所不包的“音”字,声音、音响是音,“音韵”也是音。这是事实,在阿买妮《彝语诗律论》“注18”中,我们早就声明过了。可是奇怪,在我们译注整理的《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论彝族诗歌》这三本古典诗文论集中,为什么又“韵”字连篇,处处都在读“押韵”呢?是的,这的确是一个似乎矛盾的现象。惟其如此,所以“彝诗有韵”这一命题才有必要加以论证。此外,近来在公开出版物上,有的同志的确主张彝诗无韵,这显然是对我们译注的《彝族诗文论》等书处处有“韵”和“押韵”的译法提出了异议,并举出许多彝诗原文为证,另创彝诗并非押韵而乃是“押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节 阿买妮 汉语音韵学 彝文 彝族诗歌 元音 音素 古文论 韵母 各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