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态姿势下均匀负重和非负重时躯干和表面肌电活动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强民 王凤湖 范帅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观察躯干均匀负重和非负重状态下静态前屈和后伸时腰背部、腹部及臀中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方法 6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特殊设计的试验框架和平台内做静态前屈和后伸的负重和非负重动作,每次试验持续4 s,重复... 目的观察躯干均匀负重和非负重状态下静态前屈和后伸时腰背部、腹部及臀中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方法 6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特殊设计的试验框架和平台内做静态前屈和后伸的负重和非负重动作,每次试验持续4 s,重复3次。动作时,记录双侧腰臀部的10块肌肉: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臀中肌的肌电活动,以及三维角度运动轨迹和足底力系。计算标准化肌电、腰部躯干角和足底中心压力的位移。将所得数据作常规的统计分析。结果负重和非负重前屈时,都是背侧肌活动较大(10.47~16.94)。非负重后伸时,腹侧肌活动也较大;负重后,背侧肌(3.70~17.95)和臀中肌(6.64~11.52)活动增加,腹肌活动减少(10.66~4.18)。后伸时,躯干的闪动次数随负重增加而增多,在3D角上增加1.55次;负重后,足底中心压力向前后的移动多于侧方移动,前屈的前后方移动(14.60)多于后伸的移动(7.65)。结论后伸状态增加了背侧肌的活动,而且多裂肌更明显;同时,腰部角位移度和闪动次数增加,特别在后伸提重时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活动 均匀负重 生物力学 运动学
下载PDF
双手提放前后重物时躯干肌肌电活动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帅 黄强民 +1 位作者 王凤湖 汤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7,共8页
目的观察躯干前屈和后伸运动过程提放体前和体后重物时腰腹臀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人体运动学特征。方法 10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试验平台内提放体前后的重物,同时监测双侧腰腹臀10块肌肉的肌电活动、躯干角运动和足底力系变... 目的观察躯干前屈和后伸运动过程提放体前和体后重物时腰腹臀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人体运动学特征。方法 10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试验平台内提放体前后的重物,同时监测双侧腰腹臀10块肌肉的肌电活动、躯干角运动和足底力系变化。分析肌电平均振幅、肌肉做功百分比和足底中心压力(center of pressure,COP)的位移,并进行常规的参数统计分析。结果重物在前时,背肌活动较强,并且负重后背肌做功百分比增大,腹肌活动减小;重物在后时,腹肌活动较强,背肌和腹肌的做功百分比接近相等,负重后腹肌的做功百分比增大,背肌活动减小;臀中肌负重后肌电活动增加,但做功百分比基本一致。结论躯干在前屈后伸的动态动作中,肌肉活动随负载大小、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前方负重时背肌主动,腹肌拮抗;后方负重时腹肌主动,背肌协同。臀中肌在动态任务中起的是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肌 前屈 后伸 表面肌电图 均匀负重
下载PDF
脊柱旋转下不同非均匀姿势和持重时躯干肌的表面肌电活动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强民 范帅 王凤湖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脊柱旋转下不同非均匀姿势和持重时躯干肌的表面肌电活动规律。方法选取正常健康成年男性10名,每名受试者以足底顺时针方向(0°、45°、90°、135°、180°)依次旋转站立,右手在0。位置抓住手柄负重,... 目的观察脊柱旋转下不同非均匀姿势和持重时躯干肌的表面肌电活动规律。方法选取正常健康成年男性10名,每名受试者以足底顺时针方向(0°、45°、90°、135°、180°)依次旋转站立,右手在0。位置抓住手柄负重,除0。位置外,受试者均为单纯侧屈姿态。每个测试位置均由带脊柱旋转的3个非均匀姿势组成,即直立位、左侧及右侧伸屈位。测试时,采用VICON三维拍摄测试系统观察躯干角的三维角度运动轨迹,利用表面肌电图仪记录受试者双侧腹直肌(RA)、腹外斜肌(EO)、竖脊肌(Es)、多裂肌(LM)、臀中肌(GM)的肌电变化。结果不持重0。足位下,双侧RA、EO、ES、LM、GM的最大自主静态收缩值(MVC)百分比为1%-2%;持重20kg时,MVC%增高至3%~13%。不持重45。足位下,双侧各躯干肌的MVC%值在2%-18%之间;持重20kg时,除RA外,左侧各肌肉的肌电活动均较右侧活跃。不持重90°、135°及180°足位下,双侧各肌肉的肌电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少数情况下还伴随有其它肌肉的活跃肌电现象,多见于LM,其次为ES;持重20kg时,任一姿势下双侧腹肌的肌电活动均均减少,但是背侧肌均增高。45°直立位和135°左侧前屈位不持重情况下,受试者腰部闪动次数显著增多,与负重20kg下同一姿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旋转下,双侧躯干肌可产生不均匀的活跃肌电活动,以对抗其不均匀受力状况,所产生的腰部闪动现象可能是急性腰扭伤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躯干姿势 表面肌电 生物力学 持重 脊柱旋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