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剑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最后对中国三大文学思潮进行定位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文学流派 文学运动
下载PDF
香港学者的香港文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剑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1-74,共4页
香港文学研究的对象,是香港的文学作品、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等等,但主要是文学作品。有相当多的人认为,“50年代之前,具有‘个性’的香港文学,尚未具体形成”,此前的文学只不过是中国新文学在香港的直接延伸,具有“香港个性”... 香港文学研究的对象,是香港的文学作品、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等等,但主要是文学作品。有相当多的人认为,“50年代之前,具有‘个性’的香港文学,尚未具体形成”,此前的文学只不过是中国新文学在香港的直接延伸,具有“香港个性”的香港文学要在5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研究 黄维梁 东瑞 王一桃 黄康显
下载PDF
寻找历史的足迹——20世纪40年代前香港散文试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年第4期3-8,共6页
本文着重探讨香港的早期散文。此时期的香港散文,对于编写香港文学史是不可或缺的资料。从内容看,香港作家关心时政,揭露社会贫富不均,写人性的美丑等;艺术上,整体水平虽不及大陆,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的艺术造诣很高;文中还探讨了... 本文着重探讨香港的早期散文。此时期的香港散文,对于编写香港文学史是不可或缺的资料。从内容看,香港作家关心时政,揭露社会贫富不均,写人性的美丑等;艺术上,整体水平虽不及大陆,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的艺术造诣很高;文中还探讨了香港作家与大陆文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早期散文 关心时政 艺术造诣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发展轨迹探寻
4
作者 王剑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萌芽,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其远祖,但作为一个流派的确立,是在本世纪的2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舶来品,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传进的...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萌芽,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其远祖,但作为一个流派的确立,是在本世纪的2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舶来品,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传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留学法、德、日的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新文学 发展轨迹 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 中国文学 新感觉派小说 新文学作家 西方现代主义 郭沫若
下载PDF
香港学院派作家创作的整体特色
5
作者 王剑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68-71,共4页
香港学院派作家创作的整体特色王剑丛在内地,大学教师都专事教学和学术研究,绝少进行文学创作,似乎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但在香港的学院中,却出现了一个作家群,被称为“学院派”。学院派作家最集中的是在香港沙田(中文大学所在地)... 香港学院派作家创作的整体特色王剑丛在内地,大学教师都专事教学和学术研究,绝少进行文学创作,似乎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但在香港的学院中,却出现了一个作家群,被称为“学院派”。学院派作家最集中的是在香港沙田(中文大学所在地),其次是香港大学,如宋淇、思果、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学院派作家 创作特色 现实主义 爱国情怀 当代
下载PDF
论刘以鬯的生命体验
6
作者 王剑丛 朱楚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
历来的刘以鬯研究都从技巧形式的角度进行,本文把作家的生命活动和作品的内涵作有机的整合,探讨其小说中的生存体验、人生体验和人性体验。刘以鬯的生命体验是以香港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和刘以鬯的现代主义实验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 历来的刘以鬯研究都从技巧形式的角度进行,本文把作家的生命活动和作品的内涵作有机的整合,探讨其小说中的生存体验、人生体验和人性体验。刘以鬯的生命体验是以香港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和刘以鬯的现代主义实验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品达到了一种人性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以鬯 人生体验 生存体验 人性体验
下载PDF
轻松 风趣 俏皮——论吴玲瑶的幽默散文
7
作者 王剑丛 《华文文学》 2007年第3期72-78,共7页
吴玲瑶的散文小品充满着幽默感。主要在于她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与她的性格、气质、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她的散文外观玲珑精巧,很好把玩,属于鲁迅所说的"小摆设"。这类"小摆设"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可以让人纾缓... 吴玲瑶的散文小品充满着幽默感。主要在于她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与她的性格、气质、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她的散文外观玲珑精巧,很好把玩,属于鲁迅所说的"小摆设"。这类"小摆设"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可以让人纾缓精神压力,释放心灵的郁结。但也不是让人一笑了之,掩卷思之,则启人心智。吴玲瑶的散文小品,是我国前辈作家所追求的文学门类在大洋彼岸的实现,它使世界华文文学更加多元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小品 幽默感 艺术手法 纾缓精神压力
下载PDF
解读《红豆》散文
8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对 3 0年代出现在香港的纯文学刊物《红豆》上的散文进行解读 ,指出发表在该刊上的散文 ,关注现实 ,反映社会不公 ,揭示人性美丑 ,体验人生 ,感悟生命 ;题材相当广泛 ,形式自由多样 ,艺术空间有新的开拓 ;文字也优雅流畅 ,显示了香... 本文对 3 0年代出现在香港的纯文学刊物《红豆》上的散文进行解读 ,指出发表在该刊上的散文 ,关注现实 ,反映社会不公 ,揭示人性美丑 ,体验人生 ,感悟生命 ;题材相当广泛 ,形式自由多样 ,艺术空间有新的开拓 ;文字也优雅流畅 ,显示了香港当时的散文文坛已达到一定的水准 ,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 ,直追当时国内的散文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香港 散文 香港文学
下载PDF
抗日题材小说的特别之作——重读徐速《浪淘沙》三部曲
9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这是一部百万巨著。与同类抗日题材小说相比,很为特别,它不写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英雄,以一个银行家的侄儿为主角;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本性有独到的眼光,除写它们的本性外,还暴露其侵略军内部荏弱的一面。小说在歌颂抗日力量的同时,也写共... 这是一部百万巨著。与同类抗日题材小说相比,很为特别,它不写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英雄,以一个银行家的侄儿为主角;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本性有独到的眼光,除写它们的本性外,还暴露其侵略军内部荏弱的一面。小说在歌颂抗日力量的同时,也写共产党组织的阴暗面。人物的传奇性是小说的又一特色,女主角媛媛成为日本军部的著名军妓,它又是我方的谍报人员。这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题材小说 特别之作 香港徐速
下载PDF
笑里藏爱——论吴玲瑶的散文
10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吴玲瑶有40多部作品,所写的东西可以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小,包罗万象,是非常广泛的,所呈现出来的内涵也同样非常广泛,很难用一两句话加以表达。但最突出、最鲜明、最闪光之点,就是"爱"。她写文章的出发点是爱,总根是爱,归结也... 吴玲瑶有40多部作品,所写的东西可以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小,包罗万象,是非常广泛的,所呈现出来的内涵也同样非常广泛,很难用一两句话加以表达。但最突出、最鲜明、最闪光之点,就是"爱"。她写文章的出发点是爱,总根是爱,归结也在于一个"爱"字。"爱"是她作品的灵魂,是生命,它如一根红线,贯穿她的整个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玲瑶 散文 笑里藏爱
下载PDF
姻缘道上的现代想象——论华严的小说
11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华严的爱情小说与张爱玲、亦舒、琼瑶、岑凯伦等不同。她走的是一条自己的路线。她相信人世间有真爱情,她笔下的爱情有传统的美德,但爱情是残缺不全的。她从不看好婚姻,她笔下没有美满的幸福的婚姻。她的爱情观与她的经历和来台后的心... 华严的爱情小说与张爱玲、亦舒、琼瑶、岑凯伦等不同。她走的是一条自己的路线。她相信人世间有真爱情,她笔下的爱情有传统的美德,但爱情是残缺不全的。她从不看好婚姻,她笔下没有美满的幸福的婚姻。她的爱情观与她的经历和来台后的心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爱情 残缺不全 不如意婚姻
下载PDF
透视王敬羲的话语世界
12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着重于探讨王敬羲近年出版的三部自选集。其小说既写爱情 ,又关注现实 ,写得最有特色的是心理小说 ,擅长揭示人物的内在感情、失衡心理。其散文着重于人性批评 ,文风冷峻、犀利。他大量运用现代主义 ,在港台五。
关键词 王敬羲 心理小说 现代主义
下载PDF
香港当代散文的整体观照──《香港精萃散文赏析·前言》
13
作者 王剑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香港散文是香港文学的重镇,数量在各种文学样式中是首屈一指的。它有四大特色:1.作家敢想敢说,创作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作品最具个人特色;2.题材广泛;3.内质上涌动着鲜明的香港意识;4.形式多样,手法多变,学院派作家、... 香港散文是香港文学的重镇,数量在各种文学样式中是首屈一指的。它有四大特色:1.作家敢想敢说,创作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作品最具个人特色;2.题材广泛;3.内质上涌动着鲜明的香港意识;4.形式多样,手法多变,学院派作家、南迁作家成就最为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散文 独特性
下载PDF
张爱玲上海时期小说创作述评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17-124,116,共9页
近几年来,有好几家出版社陆续翻印了张爱玲上海时期创作的几乎所有的长、中、短篇作品,在读者中有相当的反响。张爱玲四十年代初像彗星一样,出现在上海文坛上,红极一时。解放初,随着她悄悄地离开大陆,她的名字便沉寂了下来。但在海外却... 近几年来,有好几家出版社陆续翻印了张爱玲上海时期创作的几乎所有的长、中、短篇作品,在读者中有相当的反响。张爱玲四十年代初像彗星一样,出现在上海文坛上,红极一时。解放初,随着她悄悄地离开大陆,她的名字便沉寂了下来。但在海外却一直沸沸扬扬。不仅拥有大量的“张迷”,而且还影响台、港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恋爱婚姻 小说创作 作品 倾城之恋 述评 家庭 女主人公 通俗小说 现代作家
下载PDF
郭沫若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7-94,共8页
中日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表现在文学上有两个时期最为显著:一是唐代,由于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唐代文学对日本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是近、现代,由于中国向日本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日本文学对我国的现代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唐代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 遣唐使 现代文学 自我小说 日本文学 郭沫若 留学生 中国
下载PDF
香港文学拓荒期浅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91-98,共8页
本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为香港文学的拓荒期。侣伦是香港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提倡新文学、组织新文学社团、扶掖文学新人并毕生坚持创作,是对香港文学出力最勤、贡献最大的一人。战时战后两次内地作家涌入香港,对香港文学产生... 本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为香港文学的拓荒期。侣伦是香港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提倡新文学、组织新文学社团、扶掖文学新人并毕生坚持创作,是对香港文学出力最勤、贡献最大的一人。战时战后两次内地作家涌入香港,对香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香港文学的发展,给香港文坛带来了“五四”新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香港初期作家 香港意识 南来作家 中国新文学
下载PDF
香港新一代南迁作家创作论
17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70年代前后移居香港的新一代南迁作家,其生活经历、文化教养、创作历史大致相同。其创作无论在选材、创作倾向上与本土作家截然有别。但随着居港岁月的增长,他们的“大陆客”气味逐渐消失、“大陆意识”逐渐淡薄,香港色彩和“香港意识... 70年代前后移居香港的新一代南迁作家,其生活经历、文化教养、创作历史大致相同。其创作无论在选材、创作倾向上与本土作家截然有别。但随着居港岁月的增长,他们的“大陆客”气味逐渐消失、“大陆意识”逐渐淡薄,香港色彩和“香港意识”则日渐显现。体现在作品上是时代背景被淡化,兴奋中心转向婚恋题材,作品被注入通俗性审美特征,因而与新一代本土作家接近起来。但两者仍有分别,预计很难合流,这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不同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新一代南迁作家 新一代本土作家 创作倾向 香港意识 通俗性审美特征
下载PDF
《屈原》·屈原精神·民族精神
18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一《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论成就,在我国现代历史剧发展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能望它的项背;论影响,当时在重庆演出,曾出现过空前的辉煌灿烂的盛举。别的不说,单是演出后革命前辈、民主人士、进步作家等的唱和诗就蔚为... 一《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论成就,在我国现代历史剧发展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能望它的项背;论影响,当时在重庆演出,曾出现过空前的辉煌灿烂的盛举。别的不说,单是演出后革命前辈、民主人士、进步作家等的唱和诗就蔚为奇观。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百零一首。国民党政府害怕《屈原》的演出,他们开动宣传机器,唆使御用文人胡说《屈原》“歪曲史实”,鼓吹“爆炸”,是“别有用心”,千方百计地企图削弱它的影响。而这些唱和诗,有的赞扬演出成功,有的肯定剧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精神 民族精神 国民党政府 郭沫若历史剧 宋玉 唱和诗 作者 莎士比亚 形象 楚国
下载PDF
香港学院派作家梁锡华论
19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5-102,共8页
梁锡华喜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其笔下的校园生活多姿多采。作品言情细腻,有才子佳人味,爱用绰号,形象鲜明.其散文富有哲理,爱作异向思维,文字幽默,情趣理趣俱佳,颇能代表香港学院派作家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 香港文学 学院派作家 大学生活 九七回归 移民浪潮 哲理 幽默风趣 唱反调
下载PDF
香港文坛概观
20
作者 王剑丛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2-75,共4页
一 “绿背文化”下的文学对峙局面 ——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香港进入转型期。这时期香港文坛的最大特点是,原来在香港的大批文化人北上回归大陆,而对新中国有误解、有对立情绪或对旧制度存有幻想的另一批内地文化人又来到了香港,香港... 一 “绿背文化”下的文学对峙局面 ——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香港进入转型期。这时期香港文坛的最大特点是,原来在香港的大批文化人北上回归大陆,而对新中国有误解、有对立情绪或对旧制度存有幻想的另一批内地文化人又来到了香港,香港文坛似乎换了一次血。刚开始时,这批文化人因初来乍到,还在熟悉、观察新环境,“绿背文化”浪潮还未出现,在这一空隙中的香港文坛是沉寂的。文艺刊物寥寥无几。《文坛》是从广州迁来香港的,由卢森主持,虽是本纯文艺杂志,但水准平平,影响不大。1950年了月《幸福》在港复刊,一共出了四期,无疾而终。《西点》和《星岛周报》于1951年底创刊,前者由刘以鬯主编,后者的编辑力量较强,编委有曹聚仁、叶灵凤、李辉英、徐讦、易君左等名家。这两份刊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讦 李辉英 叶灵凤 文艺刊物 刘以 文学世界 五十年代 现实主义文学 新中国文学 易君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