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Mn-Si钢中粒状组织转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勇围 许峰云 +1 位作者 徐雪霞 白秉哲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9-565,共7页
对低碳Mn-Si钢中的粒状组织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粒状组织中小岛的形状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不含Cr时,空冷后形成了由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岛状物所组成的粒状组织,其中的岛状物形态及分布可以是无规则的,也可以是长条状的小岛沿一定方向分... 对低碳Mn-Si钢中的粒状组织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粒状组织中小岛的形状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不含Cr时,空冷后形成了由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岛状物所组成的粒状组织,其中的岛状物形态及分布可以是无规则的,也可以是长条状的小岛沿一定方向分布于基体上.对于这2种形态的粒状组织,尤其是对后者形态的形成和铁素体基体的分析表明,小岛的形状和分布是先共析铁素体形态的反映,条形规则排列的小岛可能受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台阶长大机制控制,粒状组织小岛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具有方向性.加适量Cr后,连续冷却后的组织中不出现粒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组织 粒状贝氏体 铁素体基体 台阶机制
下载PDF
贝氏体钢焊接辙叉的现状与再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勇围 侯传基 +1 位作者 白秉哲 方鸿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3,共5页
介绍了国内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高锰钢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阐述了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寿命,成本更低廉,可焊性好等优点。现已成功应用于京广和京沪铁路线,并指出其性价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工业化... 介绍了国内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高锰钢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阐述了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寿命,成本更低廉,可焊性好等优点。现已成功应用于京广和京沪铁路线,并指出其性价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工业化前景和国内外市场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焊接辙叉 闪光接触焊
下载PDF
Zr基块状非晶的氢损伤与氢致滞后断裂 被引量:1
3
作者 单广斌 王勇围 +5 位作者 李金许 高克玮 宿彦京 乔利杰 惠希东 褚武扬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Zr41.2Ti13.8Ni10Cu12.5Be22.5块状非晶在充氢过程中氢致滞后断裂规律以及氢鼓泡的形核、长大及破裂过程.结果表明,当充氢电流i<20 mA/cm2时,不出现氢损伤(鼓泡及微裂纹),但在恒载荷条件下能发生氢致滞后断裂,其归一化门槛应... 研究了Zr41.2Ti13.8Ni10Cu12.5Be22.5块状非晶在充氢过程中氢致滞后断裂规律以及氢鼓泡的形核、长大及破裂过程.结果表明,当充氢电流i<20 mA/cm2时,不出现氢损伤(鼓泡及微裂纹),但在恒载荷条件下能发生氢致滞后断裂,其归一化门槛应力强度因子为KIH/KIC=0.63.当i>20 mA/cm2后,无载荷下充氢会产生氢损伤,恒载荷下发生滞后断裂时KIH/KIC从0.63降为0.26.氢鼓泡(直径约为30 nm)形核时的内压pi≈3.6 GPa.随氢的进入,鼓泡不断长大;内压增大至pC≈3.9 GPa时,鼓泡就会解理扩展变成裂纹;但扩展20-30 μm后,内压下降从而止裂.当一定量原子氢进入氢鼓泡后,它又能解理扩展,从而在鼓泡边缘局部解理断口上可以观察到止裂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基块状非晶 氢鼓泡 氢致滞后断裂
下载PDF
残余奥氏体形态对TRIP690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北龙 王勇围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对高Si和高Al的冷轧TRIP690钢进行400℃等温退火处理,并对等温后的微观组织分别进行SE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等温后高Al钢较高Si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且拉伸形变后,相对于高Si钢,高Al钢拉伸断口附近有更多的残余奥氏体转变成了马氏... 对高Si和高Al的冷轧TRIP690钢进行400℃等温退火处理,并对等温后的微观组织分别进行SE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等温后高Al钢较高Si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且拉伸形变后,相对于高Si钢,高Al钢拉伸断口附近有更多的残余奥氏体转变成了马氏体,提高了延伸率,TRIP效应更显著,这与高Al的TRIP钢等温处理后形成的大量块状亚稳态奥氏体有关。而高Si的TRIP钢等温后,组织中形成了少量的稳定性过高的条形奥氏体,拉伸过程中不易诱发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残余奥氏体 马氏体 等温处理
下载PDF
氢对锆基块状非晶的影响
5
作者 单广斌 王勇围 +2 位作者 李金许 乔利杰 褚武扬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6-48,共3页
研究ZrTiNiCuBe块状非晶在充氢过程中氢致滞后断裂规律以及氢鼓泡的形核、长大及破裂过程。结果表明 ,当充氢电流i <2 0mA cm2 时 ,不出现氢损伤 (鼓泡及微裂纹 ) ,但在恒载荷条件下能发生氢致滞后断裂 ,其归一化门槛应力强度因子为K... 研究ZrTiNiCuBe块状非晶在充氢过程中氢致滞后断裂规律以及氢鼓泡的形核、长大及破裂过程。结果表明 ,当充氢电流i <2 0mA cm2 时 ,不出现氢损伤 (鼓泡及微裂纹 ) ,但在恒载荷条件下能发生氢致滞后断裂 ,其归一化门槛应力强度因子为KⅠH KⅠC=0 .63。当i≥ 2 0mA cm2 后 ,无载荷下充氢能产生氢损伤 ,恒载荷下发生滞后断裂时KⅠH KⅠC从 0 .63降为 0 .2 6。氢鼓泡形成后 ,随着氢的继续进入 ,会发生不连续长大 ,即鼓泡的解理扩展 ,鼓泡内部压力下降从而止裂。当一定量原子氢进入后 ,它又能解理扩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 氢鼓泡 氢致滞后断裂
下载PDF
汽车板涂装后漆膜产生点蚀问题研究
6
作者 张建强 陈长风 +5 位作者 郑雁军 张建华 王勇围 曹建平 许静 李涛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36-1638,共3页
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汽车板涂装后漆膜产生点蚀的原因。利用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产物微观形貌,辅以能谱(EDS)分析点蚀部位元素分布和含量。结果表明,冷轧汽车板表面夹杂物降低了其表面磷化膜的覆盖性、均匀性,易使涂装后的... 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汽车板涂装后漆膜产生点蚀的原因。利用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产物微观形貌,辅以能谱(EDS)分析点蚀部位元素分布和含量。结果表明,冷轧汽车板表面夹杂物降低了其表面磷化膜的覆盖性、均匀性,易使涂装后的漆膜发生点蚀。通过控制铸坯机清深度可有效改善冷轧板表面状态,降低基板表面夹杂物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涂装 点蚀 夹杂物
下载PDF
一种含铌热镀锌双相钢的组织性能分析
7
作者 邝霜 姜英花 王勇围 《首钢科技》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基于首钢1号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的工艺配置,开发了一种低碳含铌双相钢,并对开发钢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铌可以明显细化双相钢的马氏体岛。开发的含铌热镀锌双相钢比参考的高碳双相钢具有更低的碳当量和更高的... 基于首钢1号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的工艺配置,开发了一种低碳含铌双相钢,并对开发钢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铌可以明显细化双相钢的马氏体岛。开发的含铌热镀锌双相钢比参考的高碳双相钢具有更低的碳当量和更高的断后伸长率。因为铌的细化作用,马氏体带状组织被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化 热镀锌 双相钢
下载PDF
V和N微合金化对77B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付博 王勇围 +4 位作者 刘建华 刘龙玉 沈金龙 桂美文 马党参 《热处理》 CAS 2009年第6期31-33,共3页
研究了以钒和氮微合金化的77B钢经1 150℃加热、580℃等温处理10 min空冷后的组织、力学性能和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加钒能减小77B钢的索氏体片间距,提高抗拉强度,但塑性下降;加钒和氮则可促进V(C,N)的析出,增大索氏体片间距,结果提高了... 研究了以钒和氮微合金化的77B钢经1 150℃加热、580℃等温处理10 min空冷后的组织、力学性能和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加钒能减小77B钢的索氏体片间距,提高抗拉强度,但塑性下降;加钒和氮则可促进V(C,N)的析出,增大索氏体片间距,结果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抗拉强度 相间析出 片层间距
下载PDF
V、N微合金化对高碳钢82B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勇围 桂美文 +2 位作者 周勇 马党参 董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研究了V和V、N微合金化高碳钢82B固溶加热连续冷却和高温热变形连续冷却后的强韧性。结果表明,固溶加热连续冷却后,82B钢随钒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塑性降低,塑性主要受索氏体片层间距的影响。经高温热变形连续冷却后,与未热变形的相比... 研究了V和V、N微合金化高碳钢82B固溶加热连续冷却和高温热变形连续冷却后的强韧性。结果表明,固溶加热连续冷却后,82B钢随钒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塑性降低,塑性主要受索氏体片层间距的影响。经高温热变形连续冷却后,与未热变形的相比,试验钢的强度和塑性均显著提高,索氏体团显著细化,钒氮同时加的82B钢强韧性最高,热变形连续冷却后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索氏体团的细化和V(CN)的形变诱导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82B 钒氮微合金化 热变形 索氏体团
原文传递
碳和硅对Mn系空冷贝氏体钢回火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勇围 刘东雨 +2 位作者 桂洲 白秉哲 方鸿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3,86,共4页
研究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3%、不同硅含量的Mn系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提高,低温回火阶段出现韧性峰值的温度由220℃提高至340℃,韧性出现低谷的温度由340℃提高至520℃,这与Si抑制碳化物析出、稳... 研究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3%、不同硅含量的Mn系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提高,低温回火阶段出现韧性峰值的温度由220℃提高至340℃,韧性出现低谷的温度由340℃提高至520℃,这与Si抑制碳化物析出、稳定残余奥氏体有关。低Si钢一般适合高温回火后使用,高Si钢一般适合低温回火后使用;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08%时,无论Si含量如何,低温或高温回火均适用,若碳含量过高,回火改善韧性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回火 冲击韧性 残余奥氏体
原文传递
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大型模块的组织和硬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勇围 郭强 +4 位作者 康爱军 顾容 董瀚 马党参 陈再枝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90,共3页
对810 mm厚的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大模块进行解剖,测定了模块的硬度分布,并对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整个模块硬度差≤3.2 HRC,大模块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和回火贝氏体组成,且成分较均匀,夹杂物含量少,能满足... 对810 mm厚的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大模块进行解剖,测定了模块的硬度分布,并对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整个模块硬度差≤3.2 HRC,大模块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和回火贝氏体组成,且成分较均匀,夹杂物含量少,能满足大尺寸塑料制品行业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8钢大模块 硬度 回火贝氏体 夹杂物
原文传递
不同组织类型对3Cr2MnNiMo钢抛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勇围 郭强 +2 位作者 康爱军 马党参 董瀚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28,共5页
800mm厚塑料模具钢3Cr2MnNiMo经调质处理后,内部组织由回火索氏体、回火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组织不均匀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微观偏析,随偏析程度的增加,局部显微硬度值增高。样品经机械抛光后表面的三维形貌显示从基体至元素偏析区... 800mm厚塑料模具钢3Cr2MnNiMo经调质处理后,内部组织由回火索氏体、回火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组织不均匀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微观偏析,随偏析程度的增加,局部显微硬度值增高。样品经机械抛光后表面的三维形貌显示从基体至元素偏析区表面逐步隆起;粒状贝氏体区的局部光洁度最高,回火下贝氏体最低。经高温扩散退火处理后,显微硬度均匀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块 回火索氏体 下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
原文传递
热变形对釩、氮微合金化钢77B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勇围 桂美文 +2 位作者 沈金龙 马党参 董瀚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3,共4页
采用盐浴等温和Gleeble热变形后等温处理研究了釩、氮微合金化对高碳钢77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20℃盐浴等温后微合金化钢比未微合金化钢的强度显著增加,韧性略有下降,V(CN)的沉淀析出提高了组织的强度,但对珠光体团几乎无细化作用;经... 采用盐浴等温和Gleeble热变形后等温处理研究了釩、氮微合金化对高碳钢77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20℃盐浴等温后微合金化钢比未微合金化钢的强度显著增加,韧性略有下降,V(CN)的沉淀析出提高了组织的强度,但对珠光体团几乎无细化作用;经920℃热变形620℃等温处理后,两种试验钢的强度和韧性与盐浴等温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提高,釩、氮微合金化的77B钢珠光体团发生了显著的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77B 氮微合金化 强韧性 热变形
原文传递
空冷贝氏体钢的残余应力对屈服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围 许峰云 +1 位作者 白秉哲 方鸿生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1,共3页
测量了贝氏体超强精轧螺纹钢筋正火态和低温回火后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正火态的屈服强度值较低,经300℃低温回火后屈服强度提高约230MPa。同时用盲孔法测定了该两种状态下的表层残余应力值,正火态高达270MPa左右,低温回火后表层残余应... 测量了贝氏体超强精轧螺纹钢筋正火态和低温回火后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正火态的屈服强度值较低,经300℃低温回火后屈服强度提高约230MPa。同时用盲孔法测定了该两种状态下的表层残余应力值,正火态高达270MPa左右,低温回火后表层残余应力降至70MPa左右,正火态低的屈服强度可能与试样内部高的残余拉应力有关;低温回火能显著降低残余应力,有效提高贝氏体超强钢筋的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超强螺纹钢筋 屈服强度 残余应力
原文传递
终轧温度对低碳Mn系贝氏体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勇围 白秉哲 方鸿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Gleeble热模拟试验表明,低碳Mn系贝氏体钢随着变形温度降低,仿晶界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都发生了细化,冲击韧性显著提高。加Nb后的Mn系贝氏体钢在相同工艺下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实验室试轧数据表明,含Nb的Mn系贝氏体钢降低终轧温度后,... Gleeble热模拟试验表明,低碳Mn系贝氏体钢随着变形温度降低,仿晶界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都发生了细化,冲击韧性显著提高。加Nb后的Mn系贝氏体钢在相同工艺下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实验室试轧数据表明,含Nb的Mn系贝氏体钢降低终轧温度后,韧性提高的幅度比不含Nb钢更大,工业化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热变形 强韧化 NB微合金化
原文传递
双相钢热镀锌表面漏镀缺陷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研 崔阳 +4 位作者 徐海卫 王勇围 鲍成人 周纪名 周建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4,共3页
双相钢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在热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较为严重,导致镀锌过程中还原炉内部合金元素在带钢表面氧化富集,从而影响基板表面的浸润性,造成带钢表面漏镀缺陷。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对DP590高强钢镀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典型... 双相钢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在热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较为严重,导致镀锌过程中还原炉内部合金元素在带钢表面氧化富集,从而影响基板表面的浸润性,造成带钢表面漏镀缺陷。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对DP590高强钢镀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典型漏镀缺陷──不规则状缺陷和圆状缺陷进行了分析,发现基板表面合金元素氧化富集是造成漏镀缺陷的原因。通过采用较大的轧制速度和冷却速度,以及较低的终轧温度(840°C)和卷曲温度(640°C),有效控制了氧化铁皮的生成,改善了酸洗效果;通过提高退火炉的密封性,增加保护气体压力和还原性气体(氢气)含量,降低了炉内的氧含量及露点温度,解决了双相钢的漏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热镀锌 漏镀 缺陷 氧化铁皮
原文传递
厚规格镀锌板表面黑斑缺陷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建强 陈长风 +4 位作者 郑雁军 李研 王勇围 缪成亮 黄学启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厚规格镀锌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黑斑缺陷进行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研究缺陷形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镀锌层表面的局部氧化以及由于长时间在高温下与带钢表面摩擦,塔顶辊辊面状态较差是导致厚规格钢板生产过... 利用扫描电镜对厚规格镀锌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黑斑缺陷进行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研究缺陷形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镀锌层表面的局部氧化以及由于长时间在高温下与带钢表面摩擦,塔顶辊辊面状态较差是导致厚规格钢板生产过程中出现表面黑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板 表面黑斑 表面形貌 局部氧化 改进措施
原文传递
45和40Cr钢曲柄锻造余热调质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家学 王勇围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77,共3页
对45和40Cr钢摩托车曲柄分别进行了锻后余热调质和常规调质处理。结果表明,经余热调质的工件力学性能优于常规调质,且淬透性高、回火组织均匀。该调质工艺的关键是将精锻温度控制在900℃以下和锻后淬火前的850℃恒温处理。
关键词 曲柄 调质处理 锻造余热淬火 淬透性 恒温处理
原文传递
光整延伸率对烘烤硬化钢180BD+Z表面波纹度的影响
19
作者 王勇围 蒋光锐 +3 位作者 张浩 李研 齐达 肖茂元 《轧钢》 2019年第4期39-41,44,共4页
对烘烤硬化钢180BD+Z镀锌后进行了不同光整延伸率的处理,研究了光整延伸率对其表面波纹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整延伸率的增加,带钢表面的波纹度值先降低后增加,降低是由于光整消除了锌流纹等表面缺陷,而随着光整量的进一步增大,光... 对烘烤硬化钢180BD+Z镀锌后进行了不同光整延伸率的处理,研究了光整延伸率对其表面波纹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整延伸率的增加,带钢表面的波纹度值先降低后增加,降低是由于光整消除了锌流纹等表面缺陷,而随着光整量的进一步增大,光整辊的波纹度向带钢表面复制占主导因素,带钢波纹度增大。光整延伸率为1.4%时,180BD+Z带钢表面波纹度值最优。此外,试验得出冲压后带钢波纹度增大的因素主要来自其锌层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硬化钢 波纹度 光整延伸率 锌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