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损伤模型中Th17/Treg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十锦 张蓓 +3 位作者 梁洁 耿霄 周文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究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在急、慢性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分别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组(AC)和慢性肝损伤模型组(CC),尾静脉注射PBS作为健康... 目的探究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在急、慢性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分别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组(AC)和慢性肝损伤模型组(CC),尾静脉注射PBS作为健康对照组(HC)。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频率变化,并计算Th17/Treg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p3、RORγt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IL-6、IL-10、TGF-β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HC组比较,AC组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因子(Foxp3、IL-17、IL-6等)水平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频率及其相关因子(RORγt、IL-10等)水平亦升高(P<0.05),但Th17/Treg比值较正常组上升(P<0.05);与AC组相比较,CC组Th17细胞水平显著降低,Treg细胞显著升高,Th17/Treg比值较正常组下降(P<0.05)。结论 Th17/Treg比值在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明显上升,在慢性肝损伤模型中明显下降,Th17/Treg的失衡可能与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刀豆蛋白A 肝损伤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值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耿霄 张蓓 +3 位作者 周文超 梁洁 王十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4-1306,1310,共4页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HB-LM),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同时选取21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H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细胞频数,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浓度明显增高。Th17/Treg比值变化显示,与HC组相比,在CHB组中该比例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CHSB组相比,在CHB-LM组中该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Th17细胞/Treg的失衡是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演变的重要因素,检测Th17细胞/Treg比值变化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IL-17 TGF-Β1
下载PDF
刀豆蛋白A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洁 张蓓 +6 位作者 刘佳宝 张希东 李园园 王十锦 周文超 耿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E组)30只,经尾静脉注射12.5 mg/kg剂量的刀豆蛋白A(ConA),每周1次,10只大鼠在第4次注射1周后处死,其余20只8周后处死。正常对照组(N组)2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E组)30只,经尾静脉注射12.5 mg/kg剂量的刀豆蛋白A(ConA),每周1次,10只大鼠在第4次注射1周后处死,其余20只8周后处死。正常对照组(N组)2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300μl的PBS,第8次注射1周后处死。取大鼠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肝纤维化评分,做HE和Masson Trichrom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取血清测ALT、AST、TP及AL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连续注射ConA 8周的大鼠ALT、AST显著升高,TP变化不明显,ALB及白球比显著降低。肝脏体积增大,肝脏指数增高,病理分析示明显纤维化。结论:反复尾静脉注射ConA可成功诱导Wistar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刀豆蛋白A WISTAR大鼠
下载PDF
简化MELD评分可准确区分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为不同短期预后群体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柳莹 尹珊 +2 位作者 王十锦 张楠楠 李海 《胃肠病学》 2016年第5期263-267,共5页
背景:对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D)患者而言,在入院初期准确进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LIF-C OF、MELD、MELD-Na评分为较好的短期预后预测模型,但评分方法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目的:提出更简单、客观的简化MELD评分系统... 背景:对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D)患者而言,在入院初期准确进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LIF-C OF、MELD、MELD-Na评分为较好的短期预后预测模型,但评分方法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目的:提出更简单、客观的简化MELD评分系统,以期准确预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AD患者的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住院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AD患者共890例,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和预后信息。计算入院当天简化MELD评分(含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三项指标),根据评分及其对应的28 d死亡率进行预后分群。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群体1年累积生存率,以ROC曲线分析各预后模型预测28 d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入院当天简化MELD评分可将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AD患者分为低、中、高28 d死亡率和不同中长期预后群体,三组对应评分分别为0~2分、3分和4~6分,28 d死亡率分别为5.5%、19.8%和48.6%。简化MELD评分预测28 d死亡的预测效能与CLIF-C OF、MELD、MELD-Na评分无明显差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31、0.828和0.830。结论:简化MELD评分可准确地在入院当天将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AD患者区分为低、中、高28 d死亡率群体,评分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急性失代偿 预后 MELD评分
下载PDF
ConA重复给药建立ACLF免疫状态动态转变的小鼠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楠楠 杨淑殷 +6 位作者 陈柳莹 尹珊 王十锦 刘三海 蓓蓓 汪铮 李海 《胃肠病学》 2016年第6期326-330,共5页
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常见的肝衰竭类型,目前尚缺乏能有效模拟ACLF免疫状态动态转变的动物模型。目的:通过刀豆球蛋白A(ConA)重复给药,建立模拟ACLF免疫状态动态转变的动物模型。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nA重复给药组,C... 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常见的肝衰竭类型,目前尚缺乏能有效模拟ACLF免疫状态动态转变的动物模型。目的:通过刀豆球蛋白A(ConA)重复给药,建立模拟ACLF免疫状态动态转变的动物模型。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nA重复给药组,ConA重复给药组小鼠给予球后内眦静脉丛注射ConA 15 mg/kg,每隔48 h一次,共5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CBA法检测外周血IL-6、IL-10、IL-12、TNF-α、IFN-γ、MCP-1水平,并测定IL-10/TNF-α比值;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HLA-DR表达、CD4^+T细胞数量及其比例以及PD-1表达。结果:随着给药次数增加,ConA重复给药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从促炎细胞因子为主转变成抗炎细胞因子为主。与对照组相比,ConA重复给药组外周血中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P<0.05);CD4^+T细胞数量和比例下降(P<0.05),PD-1表达上调(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ConA重复刺激成功建立了模拟ACLF免疫状态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动态转变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伴刀豆球蛋白A 免疫状态 细胞因子类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肝硬化基础上慢加急性肝衰竭:一种新发现的临床综合征将重新分类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
6
作者 李海 王十锦 《肝脏》 2015年第7期549-550,共2页
肝硬化失代偿被认为是一种以肝功能逐渐恶化、肾功能损害、肝性脑病等肝外器官损害并伴有较高死亡率的疾病综合征。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许多专家认为这一系列临床表现中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实体,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 肝硬化失代偿被认为是一种以肝功能逐渐恶化、肾功能损害、肝性脑病等肝外器官损害并伴有较高死亡率的疾病综合征。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许多专家认为这一系列临床表现中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实体,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这种新定义的综合征以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cute decompensation,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疾病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肝性脑病 炎症反应 慢性肝衰竭 肾功能损害 肝移植 炎性因子 模式识别受体
下载PDF
常山酮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梁洁 张蓓 +8 位作者 刘佳宝 沈若武 张希东 高美华 李营 耿霄 周文超 王十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352-3358,共7页
目的探讨常山酮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模型组(14只)及常山酮低、高剂量(5、10 mg/kg)组(各14只),对照组大鼠每周尾iv磷酸盐缓冲液(PBS)300μL 1次;其余3组大... 目的探讨常山酮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模型组(14只)及常山酮低、高剂量(5、10 mg/kg)组(各14只),对照组大鼠每周尾iv磷酸盐缓冲液(PBS)300μL 1次;其余3组大鼠每周尾iv Con A12.5 mg/kg(溶于300μL PBS)1次,连续8周。自造模起在常山酮各组大鼠饲料中添加相应剂量的常山酮,连续给药8周后大鼠称质量,处死。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的水平;肝组织行HE和Masson胶原染色,进行病理分析并按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SSS)计分系统进行评分;天狼星红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Ⅰ型胶原(Col Ⅰ)的沉积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常山酮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P、TGF-β1、HA和PC-Ⅲ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P<0.05、0.01),肝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0.01),肝组织中Col Ⅰ沉积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0.01)。结论常山酮能有效减轻ConA致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与抑制肝内Col Ⅰ的沉积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酮 刀豆蛋白A 肝纤维化 COL I TGF-Β1 Α-SMA
原文传递
中德合作发现肝功能恢复的“秘密机关”
8
作者 王十锦 谭珊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7年第4期6-6,共1页
本报讯(通讯员王十锦 谭珊)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这将有望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换肝率及病死率。
关键词 肝功能恢复 中德合作 机关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人员 仁济医院 毛细胆管 恢复功能
原文传递
仁济医院与德国合作发现肝功能恢复的“秘密机关”
9
作者 王十锦 谭珊 《康复》 2017年第4期8-8,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日前正式组成。该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这将有望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换肝...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日前正式组成。该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这将有望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换肝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恢复 仁济医院 合作 德国 慢加急性肝衰竭 机关 上海交通大学 毛细胆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