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对ICU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1
作者 郭丽娟 王卉洁 +2 位作者 刘瑾 丁蓉 康荣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752-758,共7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ICU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 目的分析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ICU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住ICU 24~48 h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入ICU 24 h内)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ICU结局状况。结果实施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ICU当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ICU当日),观察组患者TP、ALB、Hb、T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ICU当日),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ICU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及ICU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 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生活质量 营养状态 结局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预测模型
2
作者 刘瑾 郭丽娟 王卉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目的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54)和预后不良组(n=42),基于二元... 目的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54)和预后不良组(n=42),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后效果预测模型。将2021年4月—2022年7月ICU收治的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验证集,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并发真菌感染情况、合并急性肾损伤情况、白蛋白水平是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效果预测模型方程=1/[1+exp(-3.765+0.872×白蛋白水平+0.849×真菌感染+0.753×急性肾损伤+0.816×APACHEⅡ评分)]。模型验证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的结果为χ^(2)=11.735,P=0.167。结论基于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有利于临床医护工作者尽早识别预后效果的高危因素,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有效配置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ICU 感染性休克 预后 预测模型
下载PDF
ICU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3
作者 王卉洁 王念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157-157,共1页
腹泻是危重病人一种常见现象,通常非原发疾病所致。尽管ICU危重患者的腹泻风险因素比较明确,但其发病原因、发生率以及治疗方法尚存争议。管饲相关腹泻(Enteral feeding-associated diarrhoea)又称为肠内营养性腹泻,是ICU中最常见的腹泻... 腹泻是危重病人一种常见现象,通常非原发疾病所致。尽管ICU危重患者的腹泻风险因素比较明确,但其发病原因、发生率以及治疗方法尚存争议。管饲相关腹泻(Enteral feeding-associated diarrhoea)又称为肠内营养性腹泻,是ICU中最常见的腹泻,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减缓或停止输注肠内营养和使用抗腹泻药物。近几年在理解和治疗腹泻上取得很大进展,包括风险因素和流行病学做了进一步阐述,以及新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推广。本文对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管饲相关腹泻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危重患者 腹泻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气压治疗时间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卉洁 王琦 王念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4期1898-19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压治疗时间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将120例重症长期卧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均为40例。常规组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30 m... 目的探讨不同气压治疗时间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将120例重症长期卧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均为40例。常规组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30 min/次,3次/d;试验组1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1 h/次,3次/d;试验组2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2 h/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15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第1次治疗前后股深静脉血流速、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1与试验组2DVT发生率为5.0%(2/40)、2.5%(1/40),相对于常规组的12.5%(5/40)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患者股深静脉血流速均显著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5、2.881、4.027,均P<0.05);但治疗后,常规组股深静脉血流速为(20.41±1.37)ml/s,试验组1与试验组2分别为(22.39±2.22)、(22.51±1.73)ml/s,与常规组比较均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6、3.662,均P<0.05)。试验组2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20.0%(8/40),分别与常规组、试验组1的2.5%(1/40)、5.0%(2/40)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4.114,均P<0.05)。结论在常规气压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长至1 h/次、3次/d的气压治疗方式能够明显增加重症长期卧床患者股深静脉血流速,降低DVT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深部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 重症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构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干预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悦 夏玲 +5 位作者 谭思源 陈艳 胡清 金勤 王卉洁 韦佳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目的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管理模式构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干预策略。方法基于FMEA管理模式,组建团队、绘制流程图、识别流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风险优先指数(RP... 目的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管理模式构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干预策略。方法基于FMEA管理模式,组建团队、绘制流程图、识别流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风险优先指数(RPT)评分,对评分〉125分的失效模式构建干预策略。结果RPN评分〉125分的失效模式有8个,即操作者准备、插入导尿管、固定集尿袋、会阴护理、集尿袋放尿、更换集尿袋、目标监测及拔管。对8个失效模式构建干预策略。结论基于FMEA管理模式构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干预策略是可行的、科学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干预 头脑风暴
原文传递
包皮横行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6
作者 周正东 张宇坚 +1 位作者 王卉洁 范长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26-27,3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横行岛状皮瓣术(transverse preputial tubularized island flap,TPIF)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7例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尿道下裂采用改良TPIF进行治疗。结果77例中一次手术成功73例,3例术后发生尿瘘,1例...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横行岛状皮瓣术(transverse preputial tubularized island flap,TPIF)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7例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尿道下裂采用改良TPIF进行治疗。结果77例中一次手术成功73例,3例术后发生尿瘘,1例术后再次出现阴茎下屈。随访1至6年,阴茎外观和排尿功能均满意。结论改良包皮横行岛状皮瓣术是先天性尿道下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术后外观和功能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包皮横行岛状皮瓣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