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佳木斯南郊越冬异色瓢虫色斑型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佳琳 可晓斌 +3 位作者 王卓微 周丽娜 王景元 罗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653-16654,16699,共3页
于2010年10~12月间,在佳木斯南郊四丰山风景区及佳木斯大学4个学区共设5个异色瓢虫采样点,对越冬型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进行色斑型多样性调查。调查发现南郊有16个异色瓢虫色斑型分布,其中黄底型11个,黑底型5个,黄底... 于2010年10~12月间,在佳木斯南郊四丰山风景区及佳木斯大学4个学区共设5个异色瓢虫采样点,对越冬型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进行色斑型多样性调查。调查发现南郊有16个异色瓢虫色斑型分布,其中黄底型11个,黑底型5个,黄底型占68.75%,黑底型占31.25%,其中黄底型以19斑型、18斑型居多。对比2006、2008年采样数据可以得出,不同年份异色瓢虫色斑型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色斑型 多样性 调查
下载PDF
佳木斯南郊越冬异色瓢虫色斑型多样性调查(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佳琳 可晓斌 +3 位作者 王卓微 周丽娜 王景元 罗志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4期40-42,共3页
Five sampling points for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were set in Sifeng Mountain scenic spot and four school districts of Jiamusi University, and diversity of color pattern of overwintering H. axyridis was surveyed f... Five sampling points for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were set in Sifeng Mountain scenic spot and four school districts of Jiamusi University, and diversity of color pattern of overwintering H. axyridis was surveyed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in 2010. Survey results found that there were 16 color patterns of H. axyridis in southern suburb of Jiamusi, 11 species showed yellow background, while the other 5 species were black background, accounting for 68.75% and 31.25% of all the 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H. axyridis with yellow background had 18 or 19 spots. Compared with the sampling data in 2006 and 2008, the propor- tions of the color pattern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years, but it slightly varied with the changes of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a axyridis Color patterns DIVERSITY INVESTIGATION China
下载PDF
榆黄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7
3
作者 薛春梅 李佳琳 +2 位作者 王卓微 刘伟奇 罗志文 《江西植保》 2011年第2期81-82,共2页
本文报道了榆黄叶甲(Pyrrhalta maculicollis Motschulsky)在黑龙江省对榆树的危害情况,榆黄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榆黄叶甲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蕉门水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定量源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晨晨 王卓微 +7 位作者 李睿 田帝 伍祺瑞 杨再智 梁作兵 高磊 连健斌 陈建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19-4827,共9页
为探究珠江口感潮河段蕉门水道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风险和潜在来源,对沉积物柱状样的基本理化性质、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Cd、Cr、Zn、Ni、Cu和Pb)浓度较珠江口背景值更高,其中Cd、Zn、Cu和P... 为探究珠江口感潮河段蕉门水道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风险和潜在来源,对沉积物柱状样的基本理化性质、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Cd、Cr、Zn、Ni、Cu和Pb)浓度较珠江口背景值更高,其中Cd、Zn、Cu和Pb浓度随盐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电导率(EC)、pH值和沉积物有机碳(SOC)是影响重金属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此外,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形态不一,且酸可溶态Zn、Ni、Cu和Pb随盐度升高大致呈下降趋势,而残渣态则相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在盐度梯度上大致呈现下降趋势,Cd是导致高生态风险的主要元素.人类活动是导致沉积物Cd、Cu、Pb、Zn、Fe和Mn富集的主要原因:其中农用化学品施用是沉积物Cd和Cu的主要污染成因,Pb来源于交通运输活动,Zn、Fe和Mn则与工业活动密切相关;其余金属元素(Ti、Ni、Cr和Co)主要源自母质矿物的自然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源解析
下载PDF
流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时空特征及源辨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卓微 赵新锋 +6 位作者 庞园 李绍恒 龙悦敏 高磊 张恺 陈建耀 嵇泽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01-2710,共10页
流溪河承担了广州市白云区供水的重任,流域内的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生态维持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流溪河流域地下水,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及其离子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分别于2015年8月和12月共采集90个地下水水样,通过分析... 流溪河承担了广州市白云区供水的重任,流域内的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生态维持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流溪河流域地下水,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及其离子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分别于2015年8月和12月共采集90个地下水水样,通过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D和18O分布规律,并利用Gibbs分布图和相关性分析揭示旱季和雨季的地下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及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受降水补给.空间上,上游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比中下游区小,从上游到下游区,水化学类型总体从Ca-HCO_3型和Ca-Na-HCO_3型向Ca-Na-HCO_3-Cl型、Ca-Na-Cl-HCO_3型和Na-Ca-Cl-HCO_3型转变,地层的岩性对于地下水类型影响较大;时间上,水化学特征季节性差异不显著.流域内主离子的来源主要为岩石风化,Ca^(2+)、Mg^(2+)、Na^+与HCO_3^-的来源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为主,其中,碳酸盐岩的风化占主导地位;NO_3^-和Cl^-主要来自人类生活污染的输入,NH_4^+与TP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溪河流域 地下水 时空特征 稳定同位素 源解析
下载PDF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量水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伟 彭文启 +1 位作者 向晨光 王卓微 《环境影响评价》 2019年第6期12-15,32,共5页
滇中引水工程是解决云南滇中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该工程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却十分复杂。为了充分发挥引水工程的作用、实现工程的预期目标,依据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相关要求,从... 滇中引水工程是解决云南滇中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该工程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却十分复杂。为了充分发挥引水工程的作用、实现工程的预期目标,依据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相关要求,从生态流量和水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开展水量水质保障技术的研究,以保证供水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引水工程运行后,引水口下游河道的流量大于生态流量,水源区水量可以得到保障;受水区污染排放量增加,少数地区排污量超过水环境容量,需要制定合理的污染排放削减方案,保障受水区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水量水质 生态流量 水环境容量
下载PDF
广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明珠 王卓微 +6 位作者 黎坤 陈建耀 高磊 李绍恒 资惠宇 黄晓旭 邓玉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9-1546,共8页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数已经超过1 500万,因此,其供水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虽然广州市目前供水主要来源于东江、西江和北江,但是水污染等问题使得其供水能力较为脆弱,而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了解其水质及影响因素为重...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数已经超过1 500万,因此,其供水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虽然广州市目前供水主要来源于东江、西江和北江,但是水污染等问题使得其供水能力较为脆弱,而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了解其水质及影响因素为重中之重。为了解广州市地下水化学特征概况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分别于2014年12月(旱季)和2015年7月(雨季)各采集72个浅层地下水水样,分析水中pH、TDS和主要的七大离子含量;运用GIS的相关技术方法分析水化学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水化学类型区域进行划分;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季节性差异不显著,但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Na^+和Cl^-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最大。由于广州市东北地区土壤层较薄,对酸雨的缓冲能力较弱,并且作为流域内的主要补给区,其pH值较低,pH总体呈现出东北低西南高的分布趋势;TDS主要受到海水的影响呈现出与pH相似的分布趋势,另外,农耕地覆盖下和脆弱性较高地区的地下水中的TDS含量相对较高。广州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Mg-HCO_3为主,沿海区域和中心城区由于海水入侵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水化学类型向Na+K-Cl+SO_4型转变。根据差异性分析结果,土地利用方式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较为分散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而由于行政功能划分不同造成的各土地利用方式在不同行政区的比例差异却会对地下水化学性质造成显著的影响。K^+与SO_4^(2-)在浅层地下水中的含量与农耕用地面积存在正相关关系,Na+则主要与城镇用地面积相关,Cl^-同时受农耕用地和城镇用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浅层地下水 时空分布 水化学性质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广东江门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韵 高磊 +4 位作者 李绍恒 王卓微 叶志平 陈建耀 杨志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2-523,共12页
粤西沿海地带地热资源丰富,探索其水文地球化学的特征有利于地热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地区为例,对该研究区地热水的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δD、δ18O)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该地热系统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补给源、补给... 粤西沿海地带地热资源丰富,探索其水文地球化学的特征有利于地热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地区为例,对该研究区地热水的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δD、δ18O)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该地热系统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补给源、补给高程、热储温度、循环深度等.结果表明,区域内热水温度为39.2—80℃,pH值为7.31—10.04,属于中低温偏碱性水;距海岸线从远到近将热水分成A、B、C组(A组约65 km,B组约30 km,C组约5 km),其TDS平均值(A组149.06 mg·L-1,B组765.78 mg·L-1,C组4322.23 mg·L-1)随着与海岸带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水化学类型从HCO3-Na型变为Cl-Na型;据Schoeller图、γNa/γ(Na+Cl)和Br/Cl比值推测,地热水上升过程可能受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或者海水的混合作用;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地热水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区为出露区附近的244—698 m的丘陵或山地,无明显的"氧漂移"现象,热储温度在83—197℃左右,循环深度约1.6—4.6 km,属于深循环对流型中低温地热系统,符合广东大部分已探明地热田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粤西沿海
下载PDF
基于功能流量法的抚河流域关键水文指标确定研究
9
作者 史名洋 黄伟 +1 位作者 王卓微 郭文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25,13,共5页
生态流量的保障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流量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由于河湖生态流量的确定普遍依赖于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基于此,运用功能流量法对抚河流域李家渡水文站的实测逐日流量做了全... 生态流量的保障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流量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由于河湖生态流量的确定普遍依赖于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基于此,运用功能流量法对抚河流域李家渡水文站的实测逐日流量做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功能流量法对功能流量组分识别与量化分析,得到一组适用于抚河流域生态物种生态过程的水文指标。结果表明,对抚河生态过程影响较大的功能流量组分为秋季脉冲流量、峰值流量、春季脉冲流量、旱季基流。根据抚河典型生态物种长江大家鱼的生态需求,得到一组抚河流域生态物种及河岸带生态过程的功能流量组分值。该研究为数据较匮乏地区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意义的生态流量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功能流量 流量指标 功能流量组分
下载PDF
基于河岸带地球化学特征的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识别——以广州市流溪河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志刚 高磊 +7 位作者 陈建耀 梁作兵 李绍恒 李睿 王卓微 张艺芳 张狄 林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2-1851,共10页
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生态健康和河岸土地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基本理化指标并采集水样和土样进行水体主离子、氮形态、金属离子浓度、氘(δD)氧(δ^18O... 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生态健康和河岸土地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基本理化指标并采集水样和土样进行水体主离子、氮形态、金属离子浓度、氘(δD)氧(δ^18O)同位素和土壤渗透系数(K)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以河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为主,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范围在距河岸10 m内;距河岸1 m处地下水溶解氧(DO)浓度、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明显,变异系数(n=7)分别为30.9%、42.0%和44.4%.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型,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初期,河岸带含水层向还原环境转化(ORP平均下降92.25 mV),非饱和带Mn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Mn^2+浓度逐渐增加并达最大值(0.52 mg·L^-1);基于δD、δ^18O和Cl^-浓度的混合模型估算的河水对距河岸5 m处地下水的贡献率分别为10.4%、11.6%和11.5%,表明监测断面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约在距河岸5 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溪河 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 水化学特征 交互边界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