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经》的功用来理解孔子的“思无邪”
1
作者 王卿敏 《克拉玛依学刊》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思无邪”一语出自《诗经·鲁颂》,孔子言以论《诗》三百,后世由此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但学者对其理解不同,众说纷纭,有十余家之多。正确理解“思无邪”的原意,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时代背景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 “思无邪”一语出自《诗经·鲁颂》,孔子言以论《诗》三百,后世由此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但学者对其理解不同,众说纷纭,有十余家之多。正确理解“思无邪”的原意,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时代背景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总体趋势,孔子说《诗经》“思无邪”,是说《诗经》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无邪 诗经 孔子 社会功用
下载PDF
浅谈训诂的作用
2
作者 王卿敏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8-59,66,共3页
训诂学是一门训释词义、注解古书的学问.通过训诂学对师范院校文史专业师生及其在日常生活和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认为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和深刻了解历史文化的工具,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 训诂学是一门训释词义、注解古书的学问.通过训诂学对师范院校文史专业师生及其在日常生活和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认为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和深刻了解历史文化的工具,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作用 古代文献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民间审美形态对崔莺莺形象演变的影响
3
作者 王卿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3,104,共5页
戏曲的发展流变离不开特定时代的民间审美需要,更要符合广大市民阶层的心理需要。《西厢记》故事中崔莺莺形象的发展演变正是反映了这一审美和心理需要,即本文提到的西厢故事中人们对情的需要,对反封建意识的需要,对大团圆结局的审美需... 戏曲的发展流变离不开特定时代的民间审美需要,更要符合广大市民阶层的心理需要。《西厢记》故事中崔莺莺形象的发展演变正是反映了这一审美和心理需要,即本文提到的西厢故事中人们对情的需要,对反封建意识的需要,对大团圆结局的审美需要。也正是因为民间审美心理的诸多需要的影响,才使得西厢故事有了发展和演变,这种演变不仅仅是民间审美心理的需要,也是舞台戏剧创作的需要。《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发展演变正是符合了民间审美的心理需要,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得其经久不衰、流传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莺莺 形象演变 民间审美形态
原文传递
万丈高楼平地起——以《水浒传》为例说明四大名著阅读要重视语言文字关
4
作者 王卿敏 《语文月刊》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四大名著的阅读历来是中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它们都是鸿篇巨著,篇幅都在100回甚至100回以上,所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上,教师大都侧重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分析和讨论,再进一步就是对小说思想艺... 四大名著的阅读历来是中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它们都是鸿篇巨著,篇幅都在100回甚至100回以上,所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上,教师大都侧重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分析和讨论,再进一步就是对小说思想艺术和小说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的探讨。笔者认为,长篇小说本来就具有主题的多元性、主旨的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著 万丈高楼平地起 语言文字 《水浒传》 鸿篇巨著 课堂教学 中小学生 指导学生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