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厚成 曾正中 南忠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1-915,共5页
在不同气水比、水力负荷条件下,应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曝气生物滤柱进行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填料表面更易于形成硝化菌生物膜;兼顾处理效率与运行经济的最佳组合的气水比为2,水力负荷为30.72 m3/(m2.d)。... 在不同气水比、水力负荷条件下,应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曝气生物滤柱进行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填料表面更易于形成硝化菌生物膜;兼顾处理效率与运行经济的最佳组合的气水比为2,水力负荷为30.72 m3/(m2.d)。有机负荷保持在8.04~10.08 kg COD/(m3.d)之间,COD和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4.2%和92%,出水COD、NH3-N平均浓度分别在60 mg/L和1 mg/L,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可以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 填料 COD去除率 NH3-N去除率
下载PDF
混合填料生物滤池处理渗滤液混合液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厚成 程世红 +1 位作者 曾正中 南忠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应用沸石和粉煤灰加气砼颗粒分别作为滤池填料联合处理渗滤液和生活污水混合水,前处理池为天然沸石填料滤池,通过吸附去除混合污水中NH4^+-N,调节出水中C/N,使其处于15~30范围内,为后处理池(曝气生物滤池)废水处理提供有利条件。得... 应用沸石和粉煤灰加气砼颗粒分别作为滤池填料联合处理渗滤液和生活污水混合水,前处理池为天然沸石填料滤池,通过吸附去除混合污水中NH4^+-N,调节出水中C/N,使其处于15~30范围内,为后处理池(曝气生物滤池)废水处理提供有利条件。得出沸石添加量为80%时,前处理池出水C/N达到15.59,适宜后处理池生物处理工艺条件。在渗滤液与生活污水配比为1/1时,进水COD、NH4^+-N浓度分别为6 749.31、1 538.20 mg/L,不同水力负荷对前处理池出水C/N具有一定影响,在水力负荷为36.74 m^3/(m^3·d)时,C/N最大为19.27,此时后处理池COD、NH4^+-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0.63%、68.75%。整个系统COD、NH4^+-N去除率在水力负荷为36.74 m^3/(m^3·d)时达到最大,分别为89.75%和96.50%,其出水中COD、NH4^+-N浓度分别为687.67和57.5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粉煤灰加气砼颗粒 沸石 NH4^+-N COD
下载PDF
实验楼层内危险气体泄漏人员撤离预案研究
3
作者 王厚成 焦继宗 +2 位作者 曹辉辉 程世红 程慧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2-298,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实验室楼层内危险气体扩散过程,研究实验室楼层内人员最佳撤离预案。研究显示:在危险气体扩散过程中,楼层人员必须在160s内全部撤离;氨气泄漏速率较低时,须在泄漏实验室门洞连接走廊通道处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当氨...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实验室楼层内危险气体扩散过程,研究实验室楼层内人员最佳撤离预案。研究显示:在危险气体扩散过程中,楼层人员必须在160s内全部撤离;氨气泄漏速率较低时,须在泄漏实验室门洞连接走廊通道处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当氨气泄漏速率达到0.05 g/s时,除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外,还需在以上走廊通道的联通空间中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在氨气泄漏速率大于0.1 g/s时,应设置全面通风设置,需全面降低整个楼层的氨气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气体 气体泄漏 撤离预案 实验室安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铜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铮 白英 +2 位作者 刘琴 王厚成 南忠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06-2312,共7页
为探明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重金属的容纳能力,以熟污泥改性黄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序批实验法研究了供试土样对铜(Cu)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供试土样对铜的固定能力及影响因素.供试土样对铜的吸附量在铜添加浓度小于100mg/L时急剧增加,在铜... 为探明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重金属的容纳能力,以熟污泥改性黄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序批实验法研究了供试土样对铜(Cu)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供试土样对铜的固定能力及影响因素.供试土样对铜的吸附量在铜添加浓度小于100mg/L时急剧增加,在铜添加浓度大于100mg/L时增加缓慢,而解吸量的变化趋势则恰恰相反.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是描述供试土样对铜的吸附过程的最佳模型,而吸附量与解吸量的关系可以很好的用指数函数来描述.供试土样对铜的固定吸附量随熟污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污泥 黄土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处理制革废水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曾正中 王晓利 +3 位作者 李勃 张贺飞 王厚成 南忠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
通过碱熔融—水热合成法,利用粉煤灰制备A型沸石,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产物晶型完整、结晶度高、产率达69%.产物对兰州市某制革厂废水进行批处理振荡正交实验,结果显示:A型沸石能很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总Cr,去除效率高达99%;氨氮的去除率在70... 通过碱熔融—水热合成法,利用粉煤灰制备A型沸石,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产物晶型完整、结晶度高、产率达69%.产物对兰州市某制革厂废水进行批处理振荡正交实验,结果显示:A型沸石能很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总Cr,去除效率高达99%;氨氮的去除率在70%左右,去除效果良好,对COD_(Cr)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极差分析得出各污染物的最优反应条件:COD_(Cr):反应温度35C,沸石投加量1 g/100 mL,振荡时间1 h,pH值为12;NH_4^+:反应温度25℃,沸石投加量4 g/100 mL,振荡时间3 h,pH值为7;总Cr:反应温度30℃,沸石投加量0.5 g/100 mL,振荡时间2h,pH值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A型沸石 制革废水 总铬 氨氮 CODCR 去除率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两种填料挂膜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曾正中 王厚成 +2 位作者 李勃 夏维民 南忠仁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粉煤灰加气颗粒和沸石颗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挂膜试验,结果得出:粉煤灰加气颗粒的挂膜速度与沸石颗粒大体相同,最终其CODCr去除率(60%)比沸石填料(55%)略高;沸石填料的NH4+-N处理率高于粉煤灰加气颗粒,达70%左右。
关键词 填料 曝气生物滤池 沸石 粉煤灰加气颗粒
下载PDF
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对重金属Pb,Cu的形态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曾正中 雷勋杰 +4 位作者 苟剑锋 张贺飞 王晓利 王厚成 南忠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6-500,507,共6页
实验通过木屑调节污泥的w(C)/w(N),采用好氧堆肥实验,研究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前后Pb,Cu总量及形态分布变化,探讨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的可行性以及钢渣最优掺入比.结果得出: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后,并未增加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却能明显改变... 实验通过木屑调节污泥的w(C)/w(N),采用好氧堆肥实验,研究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前后Pb,Cu总量及形态分布变化,探讨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的可行性以及钢渣最优掺入比.结果得出: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后,并未增加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却能明显改变重金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重金属由生物活性高的形态向低的转化;结合污泥堆肥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同时得出污泥掺入钢渣堆肥化有利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抑制的合适比例:Pb的为14%,Cu的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钢渣 重金属 堆肥化 化学形态
下载PDF
外源Cd胁迫下施污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健 李虎 +3 位作者 李晓林 王厚成 金诚 南忠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36-2043,共8页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研究重金属镉(Cadmium,Cd)在添加不同比例(0%、2%和8%)城市污泥的施污土壤中各形态的转化,并探讨了不同程度Cd胁迫下,3种城市污泥添加比例的施污土壤中Cd的各形态特征与3种土壤酶(蔗糖酶、脲...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研究重金属镉(Cadmium,Cd)在添加不同比例(0%、2%和8%)城市污泥的施污土壤中各形态的转化,并探讨了不同程度Cd胁迫下,3种城市污泥添加比例的施污土壤中Cd的各形态特征与3种土壤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污泥比例施污土壤的对照处理中,Cd均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随着Cd胁迫增加,施污土壤中Cd各形态含量均随之增加,且可交换态对外界胁迫响应程度最大,Cd的主要赋存形态均由残渣态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且不同比例施污土壤中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着Cd胁迫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同胁迫水平下,3种酶活性均随着施入土壤中城市污泥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对酶活性起促进作用的主要为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起抑制作用的主要为铁锰氧化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重金属 形态特征 酶活性
下载PDF
Cd胁迫下黄土施用污泥对小麦生长及Cd富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虎 赵一莎 +3 位作者 刘冲 武文飞 王厚成 南忠仁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66-1371,共6页
为了能给污泥资源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以黄土为供试土壤,小麦(Triticumaestivum L.)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泥在不同Cd胁迫黄土中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对小麦各部位Cd的富集迁移规律。试验设计2个污泥处理水平,每个塑料... 为了能给污泥资源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以黄土为供试土壤,小麦(Triticumaestivum L.)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泥在不同Cd胁迫黄土中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对小麦各部位Cd的富集迁移规律。试验设计2个污泥处理水平,每个塑料盆中加入8.0 kg供试土壤或污泥含量为4.0%的供试土壤,土壤中以Cd(NO3)2·4H2O溶液形式加入的Cd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2.5、5.0、10.0、25.0、50 mg·kg^-1,对应各处理为TS1-TS7。各胁迫水平均设置3个平行,同时设置对照TS0。结果表明,黄土中低水平的Cd胁迫可促进小麦的生长,且在Cd污染水平5.0 mg·kg^-1时施污泥和未施污泥土壤中小麦生物量均最大,而高水平的Cd胁迫抑制小麦的生长,且Cd胁迫水平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烈;Cd胁迫下施用污泥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尤其是茎叶和籽粒的生长;小麦各部位Cd的含量随土壤Cd处理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且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部位最大浓度分别可以达到:45.32、14.41、9.66 mg·kg^-1,且根系>茎叶>籽粒,污泥的施用能促进小麦对Cd的吸收;小麦各部位对Cd的富集能力均随着土壤Cd胁迫水平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小,污泥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对Cd的富集能力,各部位富集系数最大分值分别为1.81、0.93、0.51,但对Cd进入小麦根系后向茎叶和籽粒的迁移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污泥 CD 富集 迁移
下载PDF
污泥施入黄土对植物-黄土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冬香 苟剑锋 +4 位作者 曾正中 张敏 王润强 王厚成 南忠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3-618,共6页
采用盆栽种植方法,研究黄土中施入不同量的堆肥污泥后对玉米、蚕豆生长和黄土土质的影响,为西北贫瘠黄土开展污泥农用资源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入1%、5%干污泥能促进玉米、蚕豆株高生长并增加生物量,污泥施入黄土对玉米、蚕豆发... 采用盆栽种植方法,研究黄土中施入不同量的堆肥污泥后对玉米、蚕豆生长和黄土土质的影响,为西北贫瘠黄土开展污泥农用资源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入1%、5%干污泥能促进玉米、蚕豆株高生长并增加生物量,污泥施入黄土对玉米、蚕豆发芽率有不同程度延缓或抑制作用,污泥施入能明显改善黄土肥力,降低黄土碱性,改良黄土土质.一次施入污泥不多于10%有利于植物生长,污泥在西北黄土地区土地利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黄土 玉米 蚕豆 重金属
下载PDF
施污黄土中镉胁迫下小麦对镉的吸收及镉的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一莎 刘冲 +3 位作者 李虎 武文飞 王厚成 南忠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初步探究了Cd污染黄土中施用1.5%熟污泥后小麦对Cd的吸收特征.利用Tessier五步形态提取法探究了Cd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加1.5%熟污泥黄土中,小麦株高随着Cd胁迫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初步探究了Cd污染黄土中施用1.5%熟污泥后小麦对Cd的吸收特征.利用Tessier五步形态提取法探究了Cd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加1.5%熟污泥黄土中,小麦株高随着Cd胁迫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根长及各部位干重积累均未受到明显抑制.随着Cd胁迫水平的提高,小麦根系中Cd的质量分数持续增加,茎叶与籽粒中Cd的质量分数先增加后减少.Cd各形态的质量分数均随Cd胁迫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其中以可交换态响应最大.随外源Cd添加,可交换态分配系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分配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有机物结合态与残渣态分配系数逐渐减小,Cd活性增加.对小麦吸收Cd的主要贡献形态是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小麦各部位Cd与土壤中Cd的有效态的质量分数符合二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污泥 小麦 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Cd胁迫黄土中施用污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吸收Cd的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一莎 刘冲 +3 位作者 李虎 武文飞 王厚成 南忠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5,61,共6页
以黄土和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胁迫下施用污泥对小麦生长及富集迁移Cd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黄土中低水平的Cd胁迫可促进小麦的生长,高水平的Cd胁迫抑制小麦的生长;土壤中Cd临界质量分数在5 mg/kg附近.小麦各部位的Cd质量分... 以黄土和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胁迫下施用污泥对小麦生长及富集迁移Cd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黄土中低水平的Cd胁迫可促进小麦的生长,高水平的Cd胁迫抑制小麦的生长;土壤中Cd临界质量分数在5 mg/kg附近.小麦各部位的Cd质量分数与土壤中的Cd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根系最大,茎叶次之,籽粒最小,小麦各部位对Cd的富集能力随着Cd胁迫水平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小,籽粒和茎叶的迁移能力变异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小麦 富集 迁移
下载PDF
污泥施入黄土后Cu、Zn对Cd的淋滤迁移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苟剑锋 高冬香 +3 位作者 曾正中 雷勋杰 王厚成 南忠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0-446,共7页
选择污泥中毒性大或质量分数高的Cd、Cu、Zn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土柱进行了1 a灌溉用水量5种方案的淋滤对比实验,了解重金属Cu、Zn对Cd在黄土层中淋滤迁移的影响.通过测定淋滤前后土柱和渗出液中的w(Cd),分析污泥重金属Cd在黄土... 选择污泥中毒性大或质量分数高的Cd、Cu、Zn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土柱进行了1 a灌溉用水量5种方案的淋滤对比实验,了解重金属Cu、Zn对Cd在黄土层中淋滤迁移的影响.通过测定淋滤前后土柱和渗出液中的w(Cd),分析污泥重金属Cd在黄土中的淋滤、迁移特征.结果表明:耕作层增加w(Cd)或添加Cu、Zn均对Cd的淋滤迁移有促进作用,污泥Cd大部分仍残留在耕作层中,少部分迁移滞留于剖面中上部,而迁移溶出的量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污泥 重金属镉 黄土 淋滤迁移
下载PDF
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镉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竞 武文飞 +3 位作者 赵一莎 南忠仁 王胜利 王厚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8-582,共5页
使用序批实验方法,研究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镉(Cd)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Cd初始添加浓度大于20 mg/L,供试改性黄土对Cd的吸附等温线发生显著变化;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是描述供试改性黄土对Cd吸附过程的最佳模型。各土样对Cd的解吸... 使用序批实验方法,研究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镉(Cd)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Cd初始添加浓度大于20 mg/L,供试改性黄土对Cd的吸附等温线发生显著变化;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是描述供试改性黄土对Cd吸附过程的最佳模型。各土样对Cd的解吸量与吸附量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很好地描述。随着土样中熟污泥含量的增加,Cd的吸附固定作用增强。有机质成分是影响供试土样Cd固定能力最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污泥 黄土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东海南部暗鳍兔头鲀渔场环境因子初探
15
作者 侯伟芬 郑基 +1 位作者 刘俊毅 王厚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根据舟山海洋渔业公司近3年在东海南部暗鳍兔头钓作业记载的日志和生产统计资料,初步分析了东海南部暗鳍兔头渔场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暗鳍兔头渔场的变动和渔获量与水温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密切。当水温在17~23℃时,暗鳍兔头渔获量随... 根据舟山海洋渔业公司近3年在东海南部暗鳍兔头钓作业记载的日志和生产统计资料,初步分析了东海南部暗鳍兔头渔场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暗鳍兔头渔场的变动和渔获量与水温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密切。当水温在17~23℃时,暗鳍兔头渔获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增加;当水温高于23℃时,暗鳍兔头渔获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黑潮、台湾暖流、冷水团等海流的变化影响着暗鳍兔头渔场范围大小及其移动,近3年渔场基本稳定在26°30'~28°30'N,122°30'~126°00'E的海域;浮游生物的分布与垂直移动影响暗鳍兔头栖息集群及钓渔法,暗鳍兔头作业渔场的浮游生物量为25~50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 环境因子 渔获量 南部 渔法 浮游生物 水温 海南 生产统计 公司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16
作者 程国建 王厚成 程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对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I期均采用静力型固定,4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21例经8~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根据Johner-wruh标准[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对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I期均采用静力型固定,4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21例经8~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根据Johner-wruh标准[1],优16例,良5例。结论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多段骨折
下载PDF
Hoffa骨折手术治疗14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程国建 吕世和 王厚成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Hoffa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14例均获随访,时间6~26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9例,可4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有效内固定,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对Hoff... 目的:探讨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Hoffa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14例均获随访,时间6~26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9例,可4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有效内固定,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对Hoffa骨折疗效起决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FFA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钢丝环扎加改良“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18
作者 吕世和 王厚成 程平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4期278-278,280,共2页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加改良“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钢丝环扎加改良“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68例髌骨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2~6周。结果:68例患者随访6个月-3a,根据胥少汀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加改良“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钢丝环扎加改良“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68例髌骨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2~6周。结果:68例患者随访6个月-3a,根据胥少汀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疗效优69%、良31%。结论:钢丝环扎加改良“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内固定 张力带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曹辉辉 王厚成 +2 位作者 何建华 王宗礼 刘兴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9-291,299,共4页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优秀的实验技术队伍,在高校实验室稳定运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发展,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分析了高校实...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优秀的实验技术队伍,在高校实验室稳定运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发展,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分析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发展现状,对目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定位不明晰、组成结构不合理、职称晋升不通畅、队伍组成不稳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举措,为打造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 实验技术队伍 建设发展
下载PDF
熟污泥改良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特征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双进 陈启敏 +3 位作者 张永利 胡亚虎 南忠仁 王厚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0-368,共9页
通过苜蓿盆栽实验和Tessier五步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堆肥污泥施入黄土后,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在施污土壤-苜蓿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污泥施入黄土后,随着污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Cd的主要赋存... 通过苜蓿盆栽实验和Tessier五步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堆肥污泥施入黄土后,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在施污土壤-苜蓿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污泥施入黄土后,随着污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Cd的主要赋存形态由对照组的不可利用态(残渣态)向潜在有效态(铁锰氧化态)转化,污泥的施入提高了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苜蓿的种植对施污根际土中Cd的活性产生了钝化作用,使施污黄土根际土壤中潜在有效态Cd主要向不可利用态的Cd转化;苜蓿各器官对Cd均有富集和转移能力,苜蓿各部位重金属Cd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部>茎叶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结合态Cd是苜蓿茎叶部和根部吸收Cd的主要贡献形态;因此在实际生产时须严格控制污泥的施用量,以避免Cd在苜蓿体内富集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污泥 CD 苜蓿 形态分布特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