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OSER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友豪 谢薇佳 +10 位作者 向颖 吴龙 邬娜 许斌 李成英 张耀 蔡同建 马翔宇 余祖滨 白莉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6-25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OSER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qRT-RCR检测25对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OSER1-AS1的表达水平;运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OSER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qRT-RCR检测25对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OSER1-AS1的表达水平;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分析lncRNA OSER1-AS1的表达与总生存率的关联;设计并构建OSER1-AS1过表达载体,转染构建OSER1-AS1过表达细胞模型;通过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OSER1-AS1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肺癌组织中lncRNA OSER1-AS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lncRNA OSER1-AS1低水平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通过转染成功构建了OSER1-AS1过表达H1299、SPCA1细胞系;过表达OSER1-AS1可以抑制H1299和SPCA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并促进凋亡(P<0.05)。结论 lncRNA OSER1-AS1可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凋亡,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和侵袭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163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上调并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毅 房晓瑜 +5 位作者 谢薇佳 周征宇 王友豪 王小军 江艳 马翔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16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LINC02163在5株肝癌细胞系(HuH-7、HCCLM3、MHC...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16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LINC02163在5株肝癌细胞系(HuH-7、HCCLM3、MHCC-97H、SNU-182和SMMC-7721)、正常肝细胞系(L02)和60例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分析LINC02163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LINC02163小干扰RNA(siRNA)至HuH-7、HCCLM3肝癌细胞内敲低LINC02163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LINC02163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LINC0216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01);LINC0216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微血管侵犯(MVI)明显相关(P<0.01);与正常肝细胞系(L02)比较,LINC02163在5株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01),其中在HuH-7细胞系中表达最高,其次是HCCLM3细胞系;肝癌细胞HuH-7、HCCLM3敲低LINC02163的表达后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 LINC02163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上调,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故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163 肝癌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3
作者 刘月慧 王友豪 《四川丝绸》 1994年第1期9-12,共4页
网络加工技术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化纤长丝加工方法。对网络丝的加工工艺及质量主要考核指标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选用喷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技术 工艺 喷咀 化纤长丝
下载PDF
某部2016年新兵破伤风抗体水平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佟立波 王友豪 +2 位作者 车吉泊 戚金荣 刘元东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新兵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订新兵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F)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3个单位680名17-24岁新兵、随机抽取30名TT加强免疫1年的维和官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破伤风IgG抗体检... 目的了解新兵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订新兵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F)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3个单位680名17-24岁新兵、随机抽取30名TT加强免疫1年的维和官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破伤风IgG抗体检测,分析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y mean concentration,GMC)。结果新兵、维和官兵的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85%(509/680)、100%(30/30)(X^2=9.94,P〈0.05),抗体GMC分别为0.05IU/ml、0.211U/ml(t=15.73,P〈0.05)。来自12省份的新兵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为47.62%(湖北)一100%(内蒙古)(X^2=37.24,P〈0.05),抗体GMC为0.02IU/ml(湖北)-0.091U/ml(黑龙江)(F=5.19,P〈0.01)。结论新兵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低;需开展入伍新兵破伤风抗体筛查.实施TT的精准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抗体水平 新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