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iDAR数据的汕尾火山嶂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
作者 甄俊伟 黄智炜 +2 位作者 章桂芳 曾探 王同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3,共14页
机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数据能有效去除植被,获取真实的地表形态,从而为植被覆盖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汕尾火山嶂山体陡峻、植被茂密,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易发地,本文首先采用高分辨率... 机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数据能有效去除植被,获取真实的地表形态,从而为植被覆盖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汕尾火山嶂山体陡峻、植被茂密,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易发地,本文首先采用高分辨率LiDAR数据生成高精度DEM数据以及坡度、坡向、曲率、起伏度、粗糙度和山体阴影等地形因子,综合高分一号遥感影像进行滑坡/崩塌解译共获得滑坡/崩塌44处;然后基于变维分形模型确定各解译因子对滑坡/崩塌形成的权重后计算获得每个解译滑坡/崩塌的确认概率,剔除概率较低的滑坡/崩塌3处;最后根据沟谷特征将火山嶂划分为6个子区,基于各个子区的地形特征、滑坡/崩塌密度和体量以及人类活动分布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基于LiDAR数据生成的高精度地形因子可以有效地去除植被影响,是植被覆盖区地质灾害解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LIDAR 风险评价 火山嶂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和数字化岸线系统(DSAS)的惠州市海岸线近50年动态变化研究
2
作者 王同皓 章桂芳 +1 位作者 张珂 傅强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703,共15页
海岸线动态变化反映了海陆边界的进退过程,对沿海地区环境保护与发展规划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惠州市1973年-2019年间6期Landsat卫星影像的基础上,利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法获取6期海岸线数据并统计其长度和类型的变化。在数字化岸线系... 海岸线动态变化反映了海陆边界的进退过程,对沿海地区环境保护与发展规划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惠州市1973年-2019年间6期Landsat卫星影像的基础上,利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法获取6期海岸线数据并统计其长度和类型的变化。在数字化岸线系统(DSAS)中对净移动距离(NSM)、变化率(EPR)以及线性回归率(LRR)进行分析,探讨海岸线动态变化中的潜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3年-2019年期间,惠州市海岸线的总长度由224565 m增加到249656 m,平均NSM为185.46 m,平均EPR为4.04 m/a。1973年-1984年海岸线总体表现为侵蚀特征,1984年以后总体呈趋势,其中1984年-1993年扩张幅度最高,NSM达到100.2 m。此外,不同岸线类型中人工岸线变幅最为明显(8.27%-57.45%),以大亚湾石化区、范和湾北岸围垦养殖段、惠州港、考洲洋段西部围垦养殖段以及临近黄埠镇段等区域为主。其变化原因主要有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港口、工业区和滨海旅游区的建设以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下的建筑用地扩张。部分自然岸线段如巽寮湾段核心旅游区、双月湾东岸和西岸则在整个研究时间段内保持稳定。研究表明人为因素是惠州市近50年来海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自然因素对海岸线变化影响较小。与整个中国大陆海岸线变化速率相比,惠州市的变化速率并不高。从近期,即2013年-2019年的变化率来看(EPR为2.51%),惠州市海岸线变化趋于稳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大范围向海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海岸线 遥感 DSAS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