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麦SLA设计总监斯蒂格·L·安德森对话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
1
作者 张晋石 刘书菡(译) +5 位作者 钟丽君(录音整理) 许志诚(录音整理) 万静柯(译) 王晞月(校)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8年第2期23-30,共8页
丹麦著名风景园林师斯蒂格·L·安德森(StigLAudersson)是丹麦SLA事务所的创始人及创意总监,也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客座教授,工作涉及风景园林和城市设计。本刊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一直从事风景园林... 丹麦著名风景园林师斯蒂格·L·安德森(StigLAudersson)是丹麦SLA事务所的创始人及创意总监,也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客座教授,工作涉及风景园林和城市设计。本刊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一直从事风景园林的教学、科研与规划设计实践工怍,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设计 安德森 SLA 丹麦 总监 风景园林师 对话
下载PDF
银川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2
作者 解铭威 周慧荻 +1 位作者 陈耸 王向荣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研究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并评估ESV,对优化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4种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MOP)求取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最优解,借助P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研究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并评估ESV,对优化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4种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MOP)求取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最优解,借助P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ESV,并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特征、Pearson相关性探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2000-2020年,银川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建设用地扩张473.1 km^(2),耕地与草地减少。(2)自然演变和经济优先情景建设用地增加,草地减少;生态优先情景林地、草地增加,耕地减少363.9 km^(2);可持续发展情景耕地几乎不变,林地、水域增加。(3)ESV呈下降趋势,4种情景总体ESV分别为47.184,45.404,53.924,49.711亿元,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占主导地位。(4)11项ESV间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协同关系,食物生产与其他服务的协同性较低。[结论]可持续发展情景扭转ESV的下降趋势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为规划提供依据,未来应加强对林地与水域的保护,有利于提高E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PLUS模型 多目标规划 当量因子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下师范生培养策略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荣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产教融合是适应瞬息万变的教育行业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教师的必备条件,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为适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应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紧跟时代的新要求,作出合理的变... 产教融合是适应瞬息万变的教育行业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教师的必备条件,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为适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应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紧跟时代的新要求,作出合理的变革,以适应“产教融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使师范教育完全对接中小学教学要求。在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师范 策略
下载PDF
太行八陉古道沿线的传统景观特征与景观体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子尧 林箐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太行八陉是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线路与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陉道沿线设置关隘驿站、营建聚落、发展农业,形成了自然环境与人工营建高度融合的传统景观体系。通过梳理太行八陉的历史脉络、空间落位和景观价值,... 太行八陉是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线路与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陉道沿线设置关隘驿站、营建聚落、发展农业,形成了自然环境与人工营建高度融合的传统景观体系。通过梳理太行八陉的历史脉络、空间落位和景观价值,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个维度系统性探究陉道沿线的传统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太行八陉沿线的传统景观体系,明确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影响、耦合协调的陉道沿线传统景观营建逻辑与人居环境营建智慧,以期从新的视角为陉道沿线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转译复写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道 太行八陉 传统景观体系 景观特征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预防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伟 王向荣 覃郅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3-1350,共8页
目的:翻译骨质疏松预防行为量表(the Osteoporosis Preventive Behaviors Scale,OPB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模式对英文版OPB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OPBS。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月武汉市311名社区... 目的:翻译骨质疏松预防行为量表(the Osteoporosis Preventive Behaviors Scale,OPB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模式对英文版OPB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OPBS。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月武汉市31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OPBS包括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70,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3~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86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1,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2,0.917,0.927,0.890,SpearmanBrown系数为0.809。结论:中文版OPB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评估社区居民骨质疏松预防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预防行为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山东省龙口市黄县林苑
6
作者 王向荣 林箐 +8 位作者 李洋 张铭然 阳春白雪 肖启发 华锐 刘通 郁聪 季义力 《风景园林》 2016年第4期54-63,共10页
山东省龙口市历史悠久,秦朝就在此设置了黄县,这以后黄县名人辈出。龙口依山傍海,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是山东省的第一强县。然而长期以来龙口市的公共绿地却非常不足,龙口人一直梦想着建造一处公园,并在老城中划出一块26hm2的土地,在... 山东省龙口市历史悠久,秦朝就在此设置了黄县,这以后黄县名人辈出。龙口依山傍海,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是山东省的第一强县。然而长期以来龙口市的公共绿地却非常不足,龙口人一直梦想着建造一处公园,并在老城中划出一块26hm2的土地,在2002年左右做了公园设计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园一直没有实施。2007年龙口市对这块地进行了初步绿化,形成一片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龙口市 公园设计 公共绿地 王向荣 城中 廊架 城市公园 主入口 项目位置 生态绿地
下载PDF
基于格局动态与空间形态协同分析的长江中游景观演变特征研究
7
作者 李宝勇 钱云 +3 位作者 肖江 雷春梅 董建权 王向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3-1387,共15页
【目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网密布,林田湖草等用地广泛交错分布,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也是人口、城镇与乡村聚落密集分布的区域。近年来,这一区域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建设扩张的同时,生态用地的保护和修复也逐步加强,景观格局呈现更为剧烈... 【目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网密布,林田湖草等用地广泛交错分布,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也是人口、城镇与乡村聚落密集分布的区域。近年来,这一区域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建设扩张的同时,生态用地的保护和修复也逐步加强,景观格局呈现更为剧烈和复杂的全局性变化。因而,从区域视角开展对这一快速变化期的景观演变过程与机制探讨,将为区域生态系统优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法】研究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格局动态与空间形态协同的分析框架,在景观动态模型、景观指数等分析基础上引入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从格局变化与景观形态两方面,全面揭示了2000—2020年长江中游地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结果】2000—2020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均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同时,耕地、林地、草地之间动态转化速度也急剧增加。长江中游地区城市扩张模式由边缘式转为飞地式,耕地、草地的破碎化水平持续上升,平均斑块面积不断减小,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化水平显著下降。规划引领的城乡建设和生态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日趋显著。区域生态核心斑块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原生生态斑块日趋破碎,各类小尺度生态斑块显著增加,斑块之间的景观连通性保持良好。【结论】长江中游地区全域的景观格局演变存在整体一致性,景观类型比例差异不断缩小,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生态景观格局的网络化特征进一步显著。然而,在跨省边缘地带廊道稳定性较差。今后应强化跨省域的一体化用地协调、保护和监测机制,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与经济协同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扩张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长江中游地区
下载PDF
水曲柳和落叶松不同根序之间细根直径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69
8
作者 王向荣 王政权 +3 位作者 韩有志 谷加存 郭大立 梅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7,共7页
细根直径大小和根序高低对细根寿命和周转估计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不同根序之间的直径变异对认识细根直径与根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Pregitzer等(2002)提供的方法,研究了位于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17... 细根直径大小和根序高低对细根寿命和周转估计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不同根序之间的直径变异对认识细根直径与根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Pregitzer等(2002)提供的方法,研究了位于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17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细根1~5级根序的平均直径的变化、直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范围、直径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直径<2mm时,包含5个根序,随着根序由小到大的增加,细根直径也在增大.各根序平均直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一根序内,细根直径范围很大,水曲柳和落叶松一级根最小直径均<0.20mm,最大直径分别<0.50 mm(水曲柳)和<0.70mm(落叶松)左右.2~3级根序直径最小值在0.20~0.30 mm之间,最大值≤1.0mm.5级根直径最小值<1.0 mm,最大值超过2.0 mm.随着根序等级增加,直径变异系数增大.一级根序的直径平均变异系数<10%,2~3级根序直径平均变异系数在10%~15%左右,4~5级根序直径的平均变异系数在20%~30%之间.因此,在细根寿命与周转研究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直径和根序对细根的寿命估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直径 细根根序 细根寿命 细根周转 水曲柳 落叶松
下载PDF
忻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城镇化响应
9
作者 解铭威 冉藜 +2 位作者 贾文贞 周慧荻 王向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57-4566,共10页
为探究忻州市生态系统服务(ESs)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ESs对城镇化的响应,以1995~2020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取3项城镇化指标和4项ESs指标,借助InVEST模型和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等评估ESs,并使用K-均值聚类识别生态系统服务... 为探究忻州市生态系统服务(ESs)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ESs对城镇化的响应,以1995~2020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取3项城镇化指标和4项ESs指标,借助InVEST模型和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等评估ESs,并使用K-均值聚类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ESs间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对城镇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忻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1995~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280.7km^(2),林地增加1201.4km^(2),草地增加511.4km^(2),耕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有较多耕地向草地、草地向林地转移.建设用地、GDP和人口持续增长,2005~2015年是城镇化较快的时期.1995~2020年食物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碳储量在2015年以后明显提升,生境质量先升后降,水土保持量先降后升.以草地为主的功能复合型服务簇面积占比达51.4%,各ESs间主要呈协同关系,生境质量、土壤保持与城镇化指标间存在负相关.研究结果为忻州市土地管理与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城镇化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簇 忻州市
下载PDF
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形态及母根与子根比例关系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向荣 谷加存 +4 位作者 梅莉 韩有志 于水强 史建伟 于立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86-1692,共7页
细根(直径〈2mm)的分枝是根系重要的结构特征,不同根序等级的细根在养分和水分吸收、C的消耗和寿命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定量研究各根序等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认识细根死亡的顺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根据Pregitzer等2002年提供的方... 细根(直径〈2mm)的分枝是根系重要的结构特征,不同根序等级的细根在养分和水分吸收、C的消耗和寿命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定量研究各根序等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认识细根死亡的顺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根据Pregitzer等2002年提供的方法,研究了17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人工纯林1-5级细根的直径、长度、比根长、生物量和数量。结果表明,两树种细根中1级根序的数量占总根系数量80%-90%,它们直径小、长度短、比根长高。随着根序等级(1级-5级)的增加细根直径增粗和长度增加、比根长减小。细根的数量和生物量在上下土层的分布受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影响。水曲柳5级根序-2级根序之间母根与子根的数量关系是1:3,落叶松是1:2-3。2级根序与1级根序之间母根与子根的数量关系,水曲柳是1:10—12,落叶松是1:8。如果当年生长的1级细根当中保持1:3的比例,将有65%-75%的1级细根死亡,占根系总数的55%~65%,总长度的40%-50%,以及总生物量的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分枝 细根形态 母根 子根 水曲柳 落叶松
下载PDF
2000—2020年山西省吕梁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11
作者 解铭威 周慧荻 +1 位作者 陈耸 王向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吕梁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为该地区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吕梁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稳定度、标准差椭圆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P... [目的]分析山西省吕梁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为该地区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吕梁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稳定度、标准差椭圆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PLUS模型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与社会驱动因素。[结果](1)吕梁市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96.1 km^(2),建设用地扩张了540.6 km^(2),水域面积增加。耕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之间的转移占主导地位。耕地在东南部平原集中减少,林地零星变化,建设用地沿沟谷、道路组团式扩张。(2)2010—2020年是土地利用变化较剧烈的时期。耕地、林地和草地减少,建设用地扩张,变化速率较快,稳定性差。总体土地利用变化速率随时间推移明显加快。(3)高程对土地利用变化贡献度最高,坡度次之。气温、降水、人口密度、地均GDP和距道路距离等因素影响土地利用转移。[结论]2000—2020年吕梁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耕地减少,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且变化速率逐渐加快。控制建设用地对平原耕地的侵占,加强山区林地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PLUS模型 驱动 山西省吕梁市
下载PDF
防旱排涝,漕灌兼顾:水利史视野下关中农业景观的变迁与展望
12
作者 解铭威 周慧荻 +1 位作者 陈耸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关中地区旱涝共存,先民兴修水利,发展传统农业景观,然而这种地域特征正在消失。基于水利史研究视角,结合风景园林与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关中水利建设和农业景观变迁的关系。介绍了关中水利建设的背景,回顾了水利建设的历史沿革,... 关中地区旱涝共存,先民兴修水利,发展传统农业景观,然而这种地域特征正在消失。基于水利史研究视角,结合风景园林与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关中水利建设和农业景观变迁的关系。介绍了关中水利建设的背景,回顾了水利建设的历史沿革,并概括为2个高峰6个阶段;从灌溉、防灾、漕运与城市供水4个方面分析水利对农业景观的影响,进而总结先民为开发农业采取的水环境措施,即以水定农、引水防旱、疏水排涝和用水有度,之后为农业景观的保护提出建议。关中形成了独特的“防旱排涝”水利建设目标和“漕灌兼顾”的水资源分配方式,体现了适应自然的传统智慧,为西北干旱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农业景观 水利 国土景观 关中
下载PDF
基于多元资源整合的区域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格局研究——以成渝地区为例
13
作者 王晞月 郑菲 +1 位作者 徐昉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以多元资源整合的视角构建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能够帮助有效地识别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及关键矛盾。基于MCR模型量化阻止物种迁徙与扩张的难易程度,有效预测和评估区域内生态风险的同时,依据电路理论提取成渝地区重要生态廊道;以... 以多元资源整合的视角构建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能够帮助有效地识别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及关键矛盾。基于MCR模型量化阻止物种迁徙与扩张的难易程度,有效预测和评估区域内生态风险的同时,依据电路理论提取成渝地区重要生态廊道;以各时期历史文献和现行国家级文保单位名录为依据,通过点位与线路筛选、主干和密度分析识别重要文化廊道;通过廊道叠合和廊道密度分析形成生态-文化复合廊道网络格局以及双因子廊道密度等级的空间分布,明确了成渝地区生态与文化资源的整体线性分布特征与各地区发展潜力,为促进成渝地区资源整合、流动与高效利用,支撑生态和文化资产的全面协同保护以及区域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廊道 文化廊道 MCR模型 区域复合网络
下载PDF
电缆地层测试器测井应用综述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向荣 周灿灿 +1 位作者 王昌学 曹文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79-1585,共7页
电缆地层测试器能提供地层动态的压力、温度、流体性质等信息,因而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流体取样、压力测量、温度测量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电缆地层测试器的功能和测井应用并进行了现场实例剖析,这对于全面了解电缆地... 电缆地层测试器能提供地层动态的压力、温度、流体性质等信息,因而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流体取样、压力测量、温度测量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电缆地层测试器的功能和测井应用并进行了现场实例剖析,这对于全面了解电缆地层测试器的功能,认识其应用上的局限性,从而合理应用其测井资料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地层测试器 流体 取样 压力 温度 应用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向荣 张旭 +1 位作者 蒋桂韬 戴求仲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0日龄,产蛋率约80%的临武鸭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mg/kg、...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0日龄,产蛋率约80%的临武鸭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mg/kg、150mg/kg和200mg/kg凝结芽孢杆菌,预试期7d,正试期28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提高蛋鸭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量、平均蛋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100mg/kg和150mg/kg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产蛋鸭采食量(P<0.05),添加200mg/kg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鸭蛋蛋壳厚度(P<0.05),当添加150mg/kg和200mg/kg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凝结芽孢杆菌还可显著提高鸭蛋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芽孢杆菌对产蛋鸭血清中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鸭饲料转化率和产蛋性能,虽会引起蛋壳厚度降低,但不影响合格蛋率,还可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对蛋品质有一定改善。综合考虑,蛋鸭饲粮中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量以150mg/kg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蛋鸭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鹰山组致密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向荣 李潮流 +4 位作者 邓继新 潘建国 李闯 张尔华 鞠林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鹰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变化规律研究相对薄弱,不足以支撑地震勘探需要。通过利用微米CT和铸体薄片图像对塔里木盆地古城与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三段致密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岩石结构与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并运... 塔里木盆地鹰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变化规律研究相对薄弱,不足以支撑地震勘探需要。通过利用微米CT和铸体薄片图像对塔里木盆地古城与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三段致密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岩石结构与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并运用脉冲传输法与应力—应变法测量了样品超声波速度与地震频段速度,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深层致密碳酸盐岩样品岩石物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样品物性与地震弹性性质整体变化规律受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影响,致使样品在孔隙度—渗透率、密度—速度以及孔隙度—速度变化关系上表现出明显非线性特征,而不能用简单统计模型表征;致密碳酸盐岩样品纵、横波速度关系可用简单的线性统计模型表征,在速度比上灰岩、灰质云岩、白云岩以及硅质云岩呈逐渐减小趋势,可利用速度比及其他含有横波信息的弹性参数进行岩性识别;样品在地震频段表现出明显的频散现象(5~200 Hz),微裂隙—溶蚀孔隙型样品、微裂隙型样品与溶蚀孔隙型样品在频散与衰减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微裂隙—溶蚀孔隙型样品具有相对较强的频散与衰减特征。依据储层岩石地震弹性性质变化特征给出了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岩性、储层类型以及孔隙流体识别与预测的岩石物理标准,为国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结构 速度频散 塔里木盆地 鹰山组
下载PDF
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向荣 张建 +1 位作者 李国君 王敦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99,共3页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储层,首次开展了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克下组储层发育一套砂砾岩沉积,其测井资料中有部分井无声波测井曲线,而只有电阻率测井曲线。因此,通过对岩心分析资料与各种测井值相关性研究确定...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储层,首次开展了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克下组储层发育一套砂砾岩沉积,其测井资料中有部分井无声波测井曲线,而只有电阻率测井曲线。因此,通过对岩心分析资料与各种测井值相关性研究确定采用电阻率计算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的方法,利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所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性关系 电阻率 克下组 测井解释模型
下载PDF
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监测与修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向荣 贺建华 +1 位作者 戴求仲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97-3202,共6页
在养猪生产中,常用日增重来衡量断奶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而影响断奶仔猪日增重的主要因素是断奶时所面临的大量应激(饲粮改变、母仔分离、环境变化等)。断奶应激会使仔猪肠道发生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学上的变化,如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 在养猪生产中,常用日增重来衡量断奶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而影响断奶仔猪日增重的主要因素是断奶时所面临的大量应激(饲粮改变、母仔分离、环境变化等)。断奶应激会使仔猪肠道发生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学上的变化,如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肠黏膜通透性增强等,这些变化会引起仔猪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或免疫机能降低,最终导致腹泻和生长性能下降。本文针对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变化作一简要综述,总结了一些可以作为评价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一些标记物,并列举了饲粮中可用来缓解断奶应激损伤的一些饲料原料或添加剂,以期为仔猪生产和断奶应激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 肠黏膜结构 屏障功能 仔猪
下载PDF
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临武鸭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蛋硒存留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向荣 黄璇 +4 位作者 李闯 蒋桂韬 张旭 戴求仲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28-353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临武鸭血清抗氧化能力、蛋品质及蛋硒存留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29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临武鸭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补充外源硒,硒含量为0.183 mg/k...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临武鸭血清抗氧化能力、蛋品质及蛋硒存留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29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临武鸭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补充外源硒,硒含量为0.183 mg/kg);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补充0.3 mg/kg亚硒酸钠或酵母硒,饲喂42 d后,撤除外源硒,连续饲喂基础饲粮1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补充亚硒酸钠或酵母硒对临武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补充0.3 mg/kg亚硒酸钠或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临武鸭血清中硒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饲粮补充0.3 mg/kg酵母硒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补充亚硒酸钠或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蛋硒含量(P<0.01);停止补充后的5 d内,试验组蛋硒含量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停止补充后的7、8 d,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和对照组(P<0.01);停止补充后的9、10 d,试验组蛋硒含量衰减至对照组相同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补充亚硒酸钠或酵母硒对临武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能改善临武鸭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和蛋中硒含量;与亚硒酸钠相比,饲粮补充酵母硒可延长硒在蛋中的存留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酵母硒 抗氧化能力 临武鸭
下载PDF
四种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向荣 蒋桂韬 +3 位作者 张旭 胡艳 孙鏖 戴求仲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研究旨在比较常规日粮中添加4种不同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和仔猪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复... 研究旨在比较常规日粮中添加4种不同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和仔猪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复合酶A、B、C、D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复合酶A和D均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复合酶B和C与对照组和复合酶A组、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A和D可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频率(P<0.01)。复合酶A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对粗蛋白、总能和消化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谷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的消化率也有显著提高(P<0.05)。各复合酶均能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以复合酶A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生产性能 养分消化率 断奶仔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