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CoT标记分析不同秋眠型苜蓿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庆元 王吴斌 +3 位作者 杨红燕 向仕华 周丽英 王松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用L16(45)正交实验设计研究模板DNA、dNTPs、Mg2+、Taq酶和引物5个因素的浓度对SCoT扩增迁移率重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2.5ng/μL DNA、1.00mmol/L Mg2+、1.20U Taq酶、0.40mmol/L dNTPs和0.30μmol/L浓度的引物最为... 用L16(45)正交实验设计研究模板DNA、dNTPs、Mg2+、Taq酶和引物5个因素的浓度对SCoT扩增迁移率重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2.5ng/μL DNA、1.00mmol/L Mg2+、1.20U Taq酶、0.40mmol/L dNTPs和0.30μmol/L浓度的引物最为稳定,重现率达到100%。利用最优反应体系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将它们分别扩增34个苜蓿品种,共检测到103个SCoT标记,其中9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从安徽和江苏两地收集的野生南苜蓿和栽培苜蓿的遗传距离最远,单独聚为一类;其余32个品种苜蓿在相似系数0.757附近分为3个亚群,秋眠型苜蓿品种主要分布在第Ⅱ亚群中,半秋眠型在3个亚群中都有分布,而非秋眠型苜蓿分布在第一和第二亚群中,表明SCoT标记的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苜蓿的秋眠型,但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SCoT 条件优化 秋眠型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夏大豆南农47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哲 杨红燕 +2 位作者 卢健 王吴斌 张英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06-1407,共2页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期,副因素为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豆品种南农47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农47的产量在播期6月10—22日间差异不显著,6月22日后播种,产量显著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延迟呈下降趋...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期,副因素为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豆品种南农47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农47的产量在播期6月10—22日间差异不显著,6月22日后播种,产量显著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延迟呈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盐城地区,南农47在6月10日左右播种,667 m^ 2密度为2.08万株时,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其值分别为194.45 kg和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南农47 产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