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晓琳 张宏 +1 位作者 刘荣 王和玫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对照组 ) ,肝缺血 90 min组 (缺血组 ) ,肝缺血 90 m in、再灌注 12 0 m in组 (再灌注组 ) ,缺血前 30 ...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对照组 ) ,肝缺血 90 min组 (缺血组 ) ,肝缺血 90 m in、再灌注 12 0 m in组 (再灌注组 ) ,缺血前 30 m 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 +肝缺血 90 min、再灌注 12 0 min组 (乌司他丁组 )。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干 /湿质量比 (D/ W)、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及血浆中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 BAL F中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 .0 5或 P<0 .0 1) ,再灌注组总蛋白升高更为明显 ,乌司他丁能干预其升高 ;肺 D/ W则均明显降低(P均 <0 .0 1) ,乌司他丁能干预其降低程度。 2随着肝缺血再灌注的发生 ,肺组织 MPO与血浆 MDA含量均逐渐升高 ,以再灌注组升高更明显 (P均 <0 .0 1) ,乌司他丁能干预 MDA和 MPO的升高。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 ,中性粒细胞是肺组织急性损伤的主要炎性细胞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渗出及其抗氧化作用显著减轻急性肺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多器官衰竭 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蛋白酶抑制剂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晓琳 刘荣 +2 位作者 王和玫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及中性粒细胞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健康雄性 SD大鼠 32只随机分为 4组 :手术对照组 (A组 ) ,肝缺血 90分钟组 (B组 ) ,肝缺血90分钟、再灌注 12 0分钟组 (C组 ) ... 目的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及中性粒细胞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健康雄性 SD大鼠 32只随机分为 4组 :手术对照组 (A组 ) ,肝缺血 90分钟组 (B组 ) ,肝缺血90分钟、再灌注 12 0分钟组 (C组 ) ,肝缺血 90分钟、再灌注 12 0分钟加缺血前 30分钟静注乌司他丁组 (D组 )。观察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 ;分别测定血浆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 T)、乳酸脱氢酶 (L DH)浓度 ;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结果 :光镜下 B、C2组与 A组比较 ,肝小叶结构紊乱 ,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有程度不同的淤血 ,有的肝血窦变窄 ,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 ;C组肝细胞坏死较 B组明显 ;D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血浆中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 (B、C组与 A组比较 ,P均 <0 .0 5 ) ;肝组织中 MPO活性升高 ,以再灌注 12 0分钟组为著 (C组与 A组比较 ,P<0 .0 1) ;D组血浆中 AL T、AST、L DH和 MPO含量均较 C组明显下降。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时 ,聚集、黏附在肝组织中的大量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蛋白酶造成肝损伤 ;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这种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 肝脏 中性粒细胞 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常温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琳 张宏 +1 位作者 刘荣 王和玫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健康雄性SD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三组 :A组 (手术对照 ) ,B组 (肝缺血 90min) ,C组 (肝缺血 90min再灌注 1 2 0min)。观察每一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 ;分别检... 目的 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健康雄性SD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三组 :A组 (手术对照 ) ,B组 (肝缺血 90min) ,C组 (肝缺血 90min再灌注 1 2 0min)。观察每一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 ;分别检测血浆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 (LDH)、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1 β(IL 1 β)浓度 ;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后 ,光镜下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肝血窦和中央静脉瘀血 ,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 ;C组肝细胞坏死较B组明显 ;血浆中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 ,(B、C组与A组比及C组比B组P均 <0 0 1 ) ;肝组织中MPO活性升高 ,以再灌注 1 2 0min组为著 (C组比A组P <0 0 1 ) ;与血浆中TNF α、IL 1 β的变化趋势相同 (TNF α :C组比A组P <0 0 5 ,IL 1 β:B、C组比A组P均 <0 0 1 )。结论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 ;TNF α、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实验研究 中性粒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