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舌分析不同处理秋刀鱼烤后的风味特征
1
作者 赵玲 王琳 +3 位作者 曹荣 刘淇 王善宇 胡梦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6-191,共6页
本实验以不同处理的秋刀鱼(鲜秋刀鱼、腌制秋刀鱼和紫外+冷风干制秋刀鱼)为原料进行烤制,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 本实验以不同处理的秋刀鱼(鲜秋刀鱼、腌制秋刀鱼和紫外+冷风干制秋刀鱼)为原料进行烤制,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采用电子舌测定其滋味特征,并结合感官评价综合描述烤秋刀鱼的风味特征。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烤制后3组鱼肉具有完全不同的气味轮廓。3组烤秋刀鱼中共检测到38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由11种醛类物质、4种醇类物质、5种酮类物质、13种烃类物质以及含氮化合物组成,共同形成了烤秋刀鱼以油脂香为主,带有青草香、鱼腥味的风味特征。3组烤秋刀鱼关键风味化合物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紫外+冷风干制秋刀鱼烤制后累积了更多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增添了清香、焦香味,使得其风味特征更加丰富。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咸味、鲜味和鲜味回味是烤秋刀鱼的重要味觉指标,紫外+冷风干制通过丰富烤秋刀鱼的咸味和鲜味回味从而提升其滋味。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经紫外+冷风干制的秋刀鱼在烤制后外观、气味、滋味和口感均得到了改善,其色泽金黄、肉质紧实,具有丰富的油脂香气、适宜的滋味和回味,感官可接受度显著提高。综上,3种不同处理的秋刀鱼中,经紫外+冷风干制的秋刀鱼烤后被赋予了更丰富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秋刀鱼 挥发性风味 滋味 感官评价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脂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善宇 赵玲 +3 位作者 孙慧慧 刘淇 曹荣 薛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350,共7页
为探究风味差异的形成机制,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蒸制和微波加热2种烹饪方式对脂质组成、脂质氧化水解程度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烹饪后总脂和脂质组成(磷脂、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 为探究风味差异的形成机制,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蒸制和微波加热2种烹饪方式对脂质组成、脂质氧化水解程度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烹饪后总脂和脂质组成(磷脂、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蒸制和微波加热的对虾,其脂质组成也有所差别,与蒸制相比,微波加热虾肉中的磷脂含量偏高,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偏低。鲜虾烹饪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能与磷脂的水解有关。蒸制和微波加热加速了脂质的氧化水解,酸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显著升高(P<0.05)。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鲜虾、蒸制和微波加热虾肉的气味特征有明显不同,且微波加热气味变化更大。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从虾肉中分离鉴定出2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3-戊二酮、2-丁酮、2-甲基丁醛、己醛、1-辛烯-3-酮和戊醛等是熟虾肉主要的风味物质,且在微波加热的样品中含量更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脂质的氧化水解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游离脂肪酸中的C_(14:0)、C_(15:0)、C_(16:1)、C_(18:1n9c)、C_(18:2n6c)、C_(18:3n3)与虾肉特征气味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烹饪方式 脂质 挥发性物质 风味
下载PDF
氢能工业现状、技术进展、挑战及前景 被引量:99
3
作者 邹才能 李建明 +12 位作者 张茜 金旭 熊波 余晖迪 刘晓丹 王善宇 李轶衡 张琳 苗盛 郑德温 周红军 宋佳妮 潘松圻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共20页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氢气能源得益于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将成为助力能源、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氢气能源得益于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将成为助力能源、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的现实途径,也将成为我国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重要的接替能源,加快氢能发展步伐已成为全球共识。为了给氢能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和能源公司加速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氢能中国”提供依据和参考,阐述了氢产业链中制备、储运、应用等重点环节主要关键技术进展,分析了氢能工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氢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与未来。综合研究认为:①我国的氢能技术将走向成熟并进入产业化之路,氢能工业全产业链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将逐渐实现由灰氢、蓝氢到绿氢的跨越式发展;②加快推进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其他用氢场景等氢能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注重与油气工业深入融合协同,将有效推进氢气工业体系快速高质量发展;③推进和实施“北氢东输”“西氢东输”“海氢上岸”等重大工程,利用加油气站等基础设施,可以在产氢、加氢等产业链节点发挥油气公司的先天优势,实现“油、气、氢、电”四站合建应用,形成全国整体的氢能资源保障系统,加快谋划推进“氢能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 氢能工业 氢制备 氢储运 氢能汽车 氢能应用 氢能中国 新能源革命
下载PDF
仿刺参雄、雌性腺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荣 王善宇 +1 位作者 赵玲 刘淇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2期23-30,共8页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雄、雌性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无机元素、氨基酸及呈味核苷酸等物质,对仿刺参生殖腺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仿刺参雄、雌性腺的营养成分组成有很大...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雄、雌性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无机元素、氨基酸及呈味核苷酸等物质,对仿刺参生殖腺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仿刺参雄、雌性腺的营养成分组成有很大差异,雄性生殖腺的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雌性(P<0.05),而脂肪含量显著偏低(P<0.05);在脂肪酸组成上,雄、雌性腺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81.11%和74.69%,且均以C20:5n-3(EPA)为主;仿刺参生殖腺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多达36种,其中Fe、Zn、Sr、Cu及Rb含量相对较高,雄、雌性腺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21.5 mg/kg和38.7 mg/kg;仿刺参雄、雌性腺的水解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均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仿刺参雄、雌性腺的游离氨基酸均以甘氨酸(Gly,甜味)和谷氨酸(Glu,鲜味)为主,雄性生殖腺中的腺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及鸟苷酸(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等呈味核苷酸的含量更高,二者的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分别达到240.27 g MSG/100g和48.81 g MSG/100g。本研究系统地测定了仿刺参雄、雌性腺的营养成分,综合分析发现仿刺参生殖腺营养价值高,适宜开发营养强化型产品、功能脂质产品等,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可为仿刺参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性腺 营养成分 加工利用 脂肪酸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营养和风味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玲 王善宇 +2 位作者 刘淇 高峰涛 尉岩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0,共9页
以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野生许氏平鲉肌肉的水分和灰分含... 以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野生许氏平鲉肌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均显著较高(P<0.05),粗蛋白含量略高,而粗脂肪含量显著较低(P<0.05);在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组氨酸的含量最低,且野生许氏平鲉肌肉氨基酸总量(83.20 g/100 g)显著高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77.30 g/100 g);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的ΣEAA/ΣAA和ΣEAA/ΣNEAA均符合FAO/WHO的优质蛋白标准,二者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87和91.30,即野生许氏平鲉肌肉的蛋白营养价值高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均检测到15种脂肪酸,野生许氏平鲉肌肉中的EPA和DHA总含量显著高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P<0.05),二者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9.81%和71.98%;许氏平鲉肌肉中共定性出2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酮类、醛类、酯类、醇类及杂环化合物,养殖许氏平鲉肌肉中丁醛、丙醛和2-丁酮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野生许氏平鲉肌肉,二者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许氏平鲉 养殖许氏平鲉 经济鱼类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镀冰衣在保持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脂质稳定性的作用
6
作者 王善宇 简冲 +2 位作者 王灵昭 杜云建 曹荣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3,共7页
水产品冻藏过程中脂质变化是引起品质劣化的重要原因,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冻藏过程脂质变化以及冰衣对脂质的影响,将其进行镀冰衣处理后在–20℃冻藏180 d,定期取样分析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总脂含量、脂质组成... 水产品冻藏过程中脂质变化是引起品质劣化的重要原因,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冻藏过程脂质变化以及冰衣对脂质的影响,将其进行镀冰衣处理后在–20℃冻藏180 d,定期取样分析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总脂含量、脂质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冰衣组样品的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呈上升趋势。从冻藏30 d开始,冰衣组的解冻损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冰衣组冻藏60 d及更长时间的样品,其蒸煮损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镀冰衣可以提高冻藏凡纳滨对虾的持水能力。冻藏期间,对照组和冰衣组总脂含量变化不大,但脂质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磷脂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两组样品脂质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AV和TBARS在冻藏期间不断上升,POV在冻藏前60 d先升高后下降,之后缓慢增加,但冰衣组脂质氧化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镀冰衣有助于保持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中脂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冻藏 冰衣 脂质 保水性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规格玉筋鱼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胜男 王善宇 +2 位作者 曹荣 赵玲 刘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4,共7页
为了解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的营养价值,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玉筋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无机元素组成。结果显示,样品规格越小,其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17种被检出的水解氨基酸... 为了解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的营养价值,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玉筋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无机元素组成。结果显示,样品规格越小,其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17种被检出的水解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并且规格越小,水解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越高;根据氨基酸评分分析结果可知,玉筋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根据化学评分可知,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0.75、85.74和86.04。不同规格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差异,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小到大分别为41.71、60.68和69.31 mg/g,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31.81、65.03和103.91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83.17、110.71和109.39 mg/g,并且规格越大,C20:5 n3占PUFA的比例越高,C22:6 n3占PUFA的比例越低。玉筋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无机元素,常量元素中Na和K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Fe和Zn的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玉筋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的优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筋鱼 规格 营养组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即食虾干加工过程风味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梦月 王善宇 +1 位作者 薛勇 曹荣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6期10-16,共7页
通过测定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硬度、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味核苷酸含量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探究即食虾干风味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中,虾肉的水分含量减少,硬度增大,逐渐形成肉质柔韧、富有嚼劲的特有口... 通过测定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硬度、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味核苷酸含量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探究即食虾干风味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中,虾肉的水分含量减少,硬度增大,逐渐形成肉质柔韧、富有嚼劲的特有口感。游离氨基酸中丝氨酸、丙氨酸及组氨酸对滋味的贡献较大,呈味核苷酸中腺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对鲜味贡献较大,鲜虾的味精当量为3.32 g MSG/100 g,干制4 h虾干的鲜味有明显提升,味精当量达到4.49 g MSG/100 g。电子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虾、煮后样品气味特征区域可以明显区分开,而干燥阶段虾干的气味变化相对较小。不同加工阶段中虾干的挥发性成分差别较大,鲜虾中的挥发性物质较少;煮制后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随着干燥的进行,虾干中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增加,包括2-丁酮、丙酸乙酯及吡嗪类等化合物,可以赋予虾肉清甜的果香和烤肉香。因此,干制过程对即食虾干质构和风味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即食虾干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虾干 煮制 热风干燥 味精当量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水产品加工与储藏过程中脂质氧化及其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灵昭 王善宇 +2 位作者 简冲 曹荣 杜云建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42-49,共8页
水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在加工与储藏过程中极易受到自身和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脂质氧化,导致产品风味、质地、色泽以及营养价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产品品质。适当的脂质氧化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风味,但过度的脂质氧化则容易产生有害... 水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在加工与储藏过程中极易受到自身和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脂质氧化,导致产品风味、质地、色泽以及营养价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产品品质。适当的脂质氧化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风味,但过度的脂质氧化则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增大食用风险。水产品的脂质氧化过程复杂,且受到脂肪酸组成、内源脂肪酶、加工方式、温度以及水分含量、光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综合论述了水产品脂质氧化的机制、脂质氧化的影响因素、脂质氧化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当前水产品加工储藏中常用的抗氧化技术等,以期为深入研究水产品加工与储藏过程中脂质氧化的理论、控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脂质 脂质氧化 风味 品质
下载PDF
传统咸干鲅鱼自然风干过程风味物质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简冲 王灵昭 +2 位作者 王善宇 刘淇 曹荣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探究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咸干鲅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风味形成规律,对咸干鲅鱼自然风干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肌肉硬度值、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鲅鱼自然风干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减少,肌肉... 为探究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咸干鲅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风味形成规律,对咸干鲅鱼自然风干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肌肉硬度值、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鲅鱼自然风干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减少,肌肉硬度值增大,逐渐形成肉质柔韧、富有嚼劲的特有口感。游离氨基酸总量在风干前期显著降低,风干后期有所升高。呈味核苷酸以GMP为主,在风干过程中由53.35 mg/100 g增加至162.12 mg/100 g。鲜虾的味精当量为9.59 g MSG/100 g,风干12 d时达到11.41g MSG/100 g。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咸干鲅鱼风干过程气味发生明显变化。鲜鱼中的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少,风干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增加,且以酯类、醇类及醛类为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3-甲基-1-丁醇和2-甲基丁醇等,赋予咸干鲅鱼丰富的特征风味。研究结果可以为咸干鲅鱼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干鲅鱼 风干 挥发性成分 味精当量
下载PDF
咸干鲅鱼自然风干过程中脂质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简冲 曹荣 +1 位作者 王善宇 王灵昭 《肉类研究》 2021年第12期1-6,共6页
为探究咸干鲅鱼风干加工过程中脂质变化情况,以青岛传统咸干鲅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鲜鱼和不同风干时间样品总脂含量、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 为探究咸干鲅鱼风干加工过程中脂质变化情况,以青岛传统咸干鲅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鲜鱼和不同风干时间样品总脂含量、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鲜鲅鱼总脂含量为34.96 g/100 g(干基计),在风干过程中变化不显著(P>0.05);与鲜鲅鱼相比,风干鲅鱼脂质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脂肪酸组成在加工过程总体变化较小,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在干制阶段有所减少。咸干鲅鱼风干加工过程中,POV、AV、TBARs值均呈上升趋势。咸干鲅鱼的风干加工过程会影响其脂质组分的相对含量,同时引起脂质的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干鲅鱼 风干 脂质组成 脂质氧化 脂肪酸
下载PDF
吴松涛 超前基础研究的耕耘者
12
作者 林腾飞 王善宇 《中华儿女》 2023年第7期92-93,共2页
当前,他和更多科研人员仍奋战在非常规油气科技攻坚的最前沿。他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为国家多找油找气,为青藏高原千万吨综合能源新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 科研人员 原创技术 耕耘者 非常规油气 创新力度 高地建设 综合能源 策源地
原文传递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团队青年团队:科技与管理创新,推动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发展
13
作者 林腾飞 王善宇 《中华儿女》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不同专业青年科研骨干取长补短、相互指导,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页岩油勘探开发基础研究中提出独到见解,更在团队协作、互相沟通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科研骨干 团队协作 勘探开发
原文传递
鱼露制曲工艺优化及对草鱼下脚料的发酵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慧亮 李学英 +2 位作者 王正云 王善宇 陈桂花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使用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制曲,并用于发酵草鱼下脚料制备鱼露。以种曲中蛋白酶活力值为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曲工艺,最佳制曲工艺为:米曲霉与黑曲霉质量比3︰2,接种量0.4%,制曲时间48 h,制曲温度32℃,得到的种... 使用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制曲,并用于发酵草鱼下脚料制备鱼露。以种曲中蛋白酶活力值为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曲工艺,最佳制曲工艺为:米曲霉与黑曲霉质量比3︰2,接种量0.4%,制曲时间48 h,制曲温度32℃,得到的种曲蛋白酶活力值为1 396±5 U/mL。为分析该种曲对草鱼下脚料的发酵效果,以成品鱼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10%,种曲添加量15%, 37℃下发酵10 d后制得成品鱼露,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60±0.014 g/100 mL,符合国家二级酱油标准。总酸含量为0.136±0.004 g/100 mL,符合国标规定总酸含量要求。鱼露呈暗红色,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具有鱼露所固有香味,口感咸鲜,味道鲜美。表明该鱼酱油种曲能够实现发酵草鱼下脚料制备鱼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曲 鱼露 蛋白酶活力值 草鱼下脚料
原文传递
即食虾干加工过程脂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善宇 刘鑫 +2 位作者 曹荣 王灵昭 杜云建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2-939,共8页
为探究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中脂质的变化情况,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取鲜虾、煮虾、干燥2 h、干燥4 h的样品,对总脂含量、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 为探究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中脂质的变化情况,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取鲜虾、煮虾、干燥2 h、干燥4 h的样品,对总脂含量、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鲜虾总脂含量为8.74 g/100 g(干基计),在煮制和干制过程中变化不显著(P>0.05)。脂质组成发生明显变化,煮后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磷脂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干制过程中,磷脂比例呈下降趋势,游离脂肪酸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胆固醇比例相对稳定。脂肪酸组成在加工过程总体变化较小,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干制阶段含量有所减少,相对地提高了饱和脂肪酸含量。虾干加工过程中,POV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AV在煮后急剧下降,而干制后增加,TBARS一直上升。因此,虾干加工过程中煮制和热风干燥会影响脂质组分的比例,同时引起脂质的氧化分解。为即食虾干加工工艺的优化、品质控制及风味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干制 脂质组成 脂质氧化 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储能新材料研发团队:锻造蔚蓝之"芯"
16
作者 王碧清 林腾飞 王善宇 《中华儿女》 2022年第7期86-90,共5页
今年4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勘探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新材料研发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性能优越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锂离子电池快充研究开辟新的技术思路和发展方向,成果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 今年4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勘探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新材料研发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性能优越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锂离子电池快充研究开辟新的技术思路和发展方向,成果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中,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引起广泛关注."你们的科研,是真正的创新!"同事的评价和肯定,让王晓琦等人心头一暖.王晓琦带领的储能团队倍感喜悦,也得到了勘探院表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面文章 王晓 新材料研发 新能源研究 锂离子电池 储能 技术思路 团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