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型——基于草根组织卡理斯玛现象的反思 被引量:25
1
作者 崔月琴 袁泉 王嘉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31,共8页
卡理斯玛权威是草根组织发展所不容忽视的行动者因素。一方面,卡理斯玛领袖确立了组织的行为模式与使命,是组织成立的先驱、发展的奠基人和运行的掌舵者;另一方面,卡理斯玛化的组织治理结构则限制了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造成组织个人化... 卡理斯玛权威是草根组织发展所不容忽视的行动者因素。一方面,卡理斯玛领袖确立了组织的行为模式与使命,是组织成立的先驱、发展的奠基人和运行的掌舵者;另一方面,卡理斯玛化的组织治理结构则限制了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造成组织个人化、初级化和孤立化的困境。尽管卡理斯玛权威治理是社会转型初期社会组织自下发展的必经路径,符合社会组织初创的一般规律,然而随着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逐步调整,以及草根组织自身影响力的日益拓展,卡里斯玛治理向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转型已成为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治理结构 卡理斯玛权威 草根组织
下载PDF
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的资源困局 被引量:32
2
作者 崔月琴 王嘉渊 袁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50,15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资源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政府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社会组织资源匮乏的局面有所改善,但社会组织中资源结构的不均衡、资源使用的行政化干扰、资源获取的过度商业化取向等问题仍然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资源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政府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社会组织资源匮乏的局面有所改善,但社会组织中资源结构的不均衡、资源使用的行政化干扰、资源获取的过度商业化取向等问题仍然构成社会组织的资源困局,从而对组织的自主性、价值诉求以及组织生态造成消极影响。深化政社关系调整、搭建社会组织资源平台、形成组织资源结构多元化是应对这种资源困局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资源困局 社会治理创新
下载PDF
支持性社会组织的平台化趋向:发展局限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嘉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2,共8页
支持性社会组织被认为是推动社会组织成长的重要力量,其平台化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国内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成熟经验,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许多社会组织的一种发展样本,平台化因此表现为具有说服力的经验话语,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难以规避的发展局限... 支持性社会组织被认为是推动社会组织成长的重要力量,其平台化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国内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成熟经验,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许多社会组织的一种发展样本,平台化因此表现为具有说服力的经验话语,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难以规避的发展局限。社会组织的发展并非只依靠单独个案,其公共属性承载着社会的整体性与多元化诉求,这构成了支持性社会组织发展路径选择的总体与现实要求。伴随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沉的改革转向,既有治理格局和多元治理主体的职能将会进行持续性的调整转换与相互协调,支持性社会组织则需要拓展其支持属性的系统内涵和发展路径,以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社会组织 平台化 基层社会治理 社区发展
下载PDF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lm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嘉渊 陈捷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472,共9页
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中克隆到MAPK基因之一的Clm1,其与玉米小斑病菌中的ChMps1基因同源。采用Inverse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序列及其所在区域的旁侧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251 kb,编码416个氨基酸。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对... 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中克隆到MAPK基因之一的Clm1,其与玉米小斑病菌中的ChMps1基因同源。采用Inverse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序列及其所在区域的旁侧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251 kb,编码416个氨基酸。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对其进行了敲除。Clm1敲除突变体在细胞壁完整性,分生孢子产量及形态方面发生明显变化,其侵染离体叶片的能力明显下降,纤维素酶活性有所下降,说明该基因与弯孢叶斑病菌细胞壁完整性及致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Clm1 MAPK
原文传递
以治理为名:福柯治理理论的社会转向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16
5
作者 崔月琴 王嘉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7,共10页
福柯的治理理论对于探讨中国当下的治理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福柯把治理看作一种政治领域的权力技术,治理术构成其内在合理性。他认为治理是与现代国家的历史相关联的。治理是对人的治理,治理术最初体现为一种国家理性,国家力量的... 福柯的治理理论对于探讨中国当下的治理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福柯把治理看作一种政治领域的权力技术,治理术构成其内在合理性。他认为治理是与现代国家的历史相关联的。治理是对人的治理,治理术最初体现为一种国家理性,国家力量的增长是其中心问题。而随着人口成为治理主体,治理重新建构了一种新的合理性,迎来了自身的社会转向。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因而有必要从治理本身出发来进一步探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治理理论 治理术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以治理为名:福柯治理理论的社会转向及当代启示
6
作者 崔月琴 王嘉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3期154-155,共2页
一、治理能力:真理体制的建构。对于治理能力的探讨关涉的是国家治理的运作逻辑与评价标准。俞可平引入“善治”的概念来期许一种理想的治理,他认为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 一、治理能力:真理体制的建构。对于治理能力的探讨关涉的是国家治理的运作逻辑与评价标准。俞可平引入“善治”的概念来期许一种理想的治理,他认为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并且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 当代启示 社会 公共利益最大化 福柯 “善治” 国家治理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民间慈善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惠平 王嘉渊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97,共7页
作为一种彰显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并体现高度志愿性精神的社会组织形式,传统民间慈善组织通过开展赈灾济贫、救助鳏寡孤独等各项社会行动,致力于解决弱势群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并由此重构了社会秩序。同时,它还肩负着以儒家正统价值体系教... 作为一种彰显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并体现高度志愿性精神的社会组织形式,传统民间慈善组织通过开展赈灾济贫、救助鳏寡孤独等各项社会行动,致力于解决弱势群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并由此重构了社会秩序。同时,它还肩负着以儒家正统价值体系教化社会的重任,与国家政权的统治目标相符。从历史上来看,民间慈善组织自明末清初时期得以兴起,期间其命运虽多有起伏却一直得以赓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深层来看,民间慈善组织的存续与价值观念支撑、结构性机会、物质性基础以及组织本身的韧性等密切相关。从这四个方面对传统民间慈善组织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社会组织历史形态的运行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对其当代发展予以把握,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其发挥多元化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慈善组织 社会组织 历史社会学 运行机制
原文传递
“国家项目”的基层实践困境及其完善机制——基于D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嘉渊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理念重构与重心下沉,推动了社区社会组织在十九大之后的政策文件中的体现。社区社会组织的角色与职能正面临重新塑造的过程,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则正成为斯科特笔下的一种“国家项目”而面临目标性简化、结构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理念重构与重心下沉,推动了社区社会组织在十九大之后的政策文件中的体现。社区社会组织的角色与职能正面临重新塑造的过程,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则正成为斯科特笔下的一种“国家项目”而面临目标性简化、结构性盲点和机制性短视等实践困境。国家项目的有效展开,有赖于国家制度激励机制的逐步完善,而此过程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具体实践过程。落实到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一方面要注重落实现有引导机制与推进举措的完善,另一方面则要着眼于长效机制的构建。反思国家项目的简单化局限,并非是抵制理性主义的工具,而是寻求其在实践场域中的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 国家项目 简单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