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单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的结果,并将其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对比,探究术后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方法:纳入2010—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eki...目的:分析单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的结果,并将其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对比,探究术后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方法:纳入2010—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PUTH)泌尿外科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囊性肾癌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统计基线特征。分别采用肾动态显像和加入了中国种族系数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hinese Coefficient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CKD-EPI)公式测定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绘制肾功能的变化曲线,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状态。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囊性肾癌病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平衡与PUTH患者数据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PUTH队列和SEER队列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曲线。结果:PUTH患者队列和SEER数据库中的患者队列分别纳入了38例和385例患者,PSM后各筛选出31例和72例,患者的基线特征仅在肿瘤直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SM后在C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SEER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10年生存率为97.2%,PUTH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0个月、10年生存率为100.0%。肾动态显像测定的eGFR与基于肌酐估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术前、术后短期、术后长期之间的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为术后短期肾功能下降,术后长期肾功能恢复。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8—2023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将其分为伴静脉癌栓组和不伴静脉癌栓组。采用Wilcoxo...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8—2023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将其分为伴静脉癌栓组和不伴静脉癌栓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定量变量,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共纳入27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其中11例(40.7%)伴静脉癌栓,包括8例女性,3例男性,中位年龄49(36,58)岁,中位体重指数26.0(24.1,30.4)kg/m^(2);7例初诊时有症状,6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皮质醇水平增高;中位肿瘤直径9.4(6.5,12.5)cm。3例肿瘤侧别为左侧,其中1例局限在左肾上腺中央静脉未侵入左肾静脉,2例癌栓生长达肝下下腔静脉;8例肿瘤侧别为右侧,其中1例在右肾上腺中央静脉未侵入下腔静脉,4例侵入肝下下腔静脉,3例生长达肝后下腔静脉。10例患者为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协作网(European Network for the Study of Adrenal Tumors,ENSAT)临床分期Ⅲ期,1例为Ⅳ期。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6例,单纯腹腔镜手术者4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2例切除同侧肾脏;中位手术时间332(261,44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900(700,22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5,10)d;中位生存时间24.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7.0个月,16例不伴静脉癌栓患者均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与不伴静脉癌栓组相比,静脉癌栓组有更差的3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71.4%vs.40.9%;Log-rank,P=0.038)和2年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率(53.7%vs.9.1%;Log-rank,P=0.015)。结论: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预后较差,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该疾病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预测非转移性T3a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T3aN0-1M0的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目的:预测非转移性T3a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T3aN0-1M0的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患者336例,以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队列(268例)和内部验证队列(68例)。采用双向Lasso回归筛选变量绘制预测T3aN0-1M0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CSS的列线图。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评估列线图的判别和校准能力及临床效益。根据列线图得分划分危险分层,并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和CSS。结果: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asso回归筛选结果,最终纳入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肉瘤样变、T3a特征、淋巴结转移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列线图的训练队列和内部验证队列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08(0.708~0.907)、0.903(0.838~0.969);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843(0.725~0.961)、0.923(0.844~1.002);各队列的校准曲线均显示实际CSS与预测概率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各队列的DCA曲线均显示列线图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净效益;两个队列共计336例患者,其中肿瘤特异性死亡35例,术后复发69例。根据列线图将0~117分的患者划分为低危组,119-284分的患者划分为高危组,其中低危组(282例)肿瘤特异性死亡16例,术后复发36例,高危组(54例)肿瘤特异性死亡19例,术后复发33例。低危组和高危组的PFS和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构建并验证了预测非转移性T3a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CS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协助临床精准评估此类患者的远期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单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的结果,并将其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对比,探究术后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方法:纳入2010—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PUTH)泌尿外科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囊性肾癌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统计基线特征。分别采用肾动态显像和加入了中国种族系数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hinese Coefficient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CKD-EPI)公式测定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绘制肾功能的变化曲线,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状态。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囊性肾癌病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平衡与PUTH患者数据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PUTH队列和SEER队列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曲线。结果:PUTH患者队列和SEER数据库中的患者队列分别纳入了38例和385例患者,PSM后各筛选出31例和72例,患者的基线特征仅在肿瘤直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SM后在C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SEER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10年生存率为97.2%,PUTH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0个月、10年生存率为100.0%。肾动态显像测定的eGFR与基于肌酐估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术前、术后短期、术后长期之间的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为术后短期肾功能下降,术后长期肾功能恢复。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肾功能和肿瘤学结局。
文摘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8—2023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将其分为伴静脉癌栓组和不伴静脉癌栓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定量变量,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共纳入27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其中11例(40.7%)伴静脉癌栓,包括8例女性,3例男性,中位年龄49(36,58)岁,中位体重指数26.0(24.1,30.4)kg/m^(2);7例初诊时有症状,6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皮质醇水平增高;中位肿瘤直径9.4(6.5,12.5)cm。3例肿瘤侧别为左侧,其中1例局限在左肾上腺中央静脉未侵入左肾静脉,2例癌栓生长达肝下下腔静脉;8例肿瘤侧别为右侧,其中1例在右肾上腺中央静脉未侵入下腔静脉,4例侵入肝下下腔静脉,3例生长达肝后下腔静脉。10例患者为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协作网(European Network for the Study of Adrenal Tumors,ENSAT)临床分期Ⅲ期,1例为Ⅳ期。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6例,单纯腹腔镜手术者4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2例切除同侧肾脏;中位手术时间332(261,44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900(700,22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5,10)d;中位生存时间24.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7.0个月,16例不伴静脉癌栓患者均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与不伴静脉癌栓组相比,静脉癌栓组有更差的3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71.4%vs.40.9%;Log-rank,P=0.038)和2年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率(53.7%vs.9.1%;Log-rank,P=0.015)。结论:肾上腺皮质癌伴静脉癌栓患者预后较差,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该疾病安全有效。
文摘目的:预测非转移性T3a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T3aN0-1M0的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患者336例,以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队列(268例)和内部验证队列(68例)。采用双向Lasso回归筛选变量绘制预测T3aN0-1M0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CSS的列线图。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评估列线图的判别和校准能力及临床效益。根据列线图得分划分危险分层,并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和CSS。结果: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asso回归筛选结果,最终纳入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肉瘤样变、T3a特征、淋巴结转移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列线图的训练队列和内部验证队列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08(0.708~0.907)、0.903(0.838~0.969);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843(0.725~0.961)、0.923(0.844~1.002);各队列的校准曲线均显示实际CSS与预测概率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各队列的DCA曲线均显示列线图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净效益;两个队列共计336例患者,其中肿瘤特异性死亡35例,术后复发69例。根据列线图将0~117分的患者划分为低危组,119-284分的患者划分为高危组,其中低危组(282例)肿瘤特异性死亡16例,术后复发36例,高危组(54例)肿瘤特异性死亡19例,术后复发33例。低危组和高危组的PFS和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构建并验证了预测非转移性T3a肾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CS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协助临床精准评估此类患者的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