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菌草地表能量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凤山 白妮妮 +7 位作者 林占熺 林冬梅 王子怡 丁凰文 吴宗楠 张雅婷 杨谨宁 王培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3-390,共8页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巨菌草生长过程入射太阳辐射(Rd)、反射太阳辐射(Ru)、净辐射(Rn)、潜热(LH)、显热(SH)、土壤热通量(G)和波文比(β)等的变化动态;通过耦合系数(Ω)评价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地表通量异常值插...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巨菌草生长过程入射太阳辐射(Rd)、反射太阳辐射(Ru)、净辐射(Rn)、潜热(LH)、显热(SH)、土壤热通量(G)和波文比(β)等的变化动态;通过耦合系数(Ω)评价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地表通量异常值插值方法的判断标准,确定β异常值为-2.00~-0.50.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插值方法可获得质量良好的通量数据.生育期Rd、Ru、Rn、LH、SH、G、β和Ω的平均值分别为185.99 W·m^(-2)、72.56 W·m^(-2)、111.35 W·m^(-2)、82.94 W·m^(-2)、31.26 W·m^(-2)、-2.72 W·m^(-2)、0.38和0.6,Rd是季节尺度上其他参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LH和SH同时受到冠层导度(gc)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因素的影响.晴天Rn、LH和SH较高,阴天Rn、LH和SH较低.晴天和阴天的β由gc和Rn决定,生育早期具有低gc和高Rn的特征,晴天的β大于阴天;生育盛期具有高gc和低Rn的特征,晴天的β低于阴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地表能量平衡 波文比 潜热比例
下载PDF
基于波文比系统的巨菌草蒸散发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凤山 白妮妮 +3 位作者 林占熺 林冬梅 王培丹 苏德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基于波文比系统研究了巨菌草生育盛期的蒸散发(ET)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波文比趋于-1时的不同异常值判定范围显著影响潜热和显热通量,使用预测均值匹配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对异常值进行插补均可得到有效的完整序列.净辐射、潜热通量... 基于波文比系统研究了巨菌草生育盛期的蒸散发(ET)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波文比趋于-1时的不同异常值判定范围显著影响潜热和显热通量,使用预测均值匹配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对异常值进行插补均可得到有效的完整序列.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1.35、81.55、32.28和-2.72 W·m^(-2).ET日均值为-0.12~5.31 mm,平均值为2.88 mm.ET小时动态均为单峰变化过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的峰值分别为0.6和0.3 mm.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的巨菌草ET气象影响因素可以解释95%的变化.巨菌草生育盛期的作物系数为1.67,解释率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波文比 能量平衡 巨菌草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竹荪覆土层土壤微生物、理化性质及其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苏德伟 林辉 +6 位作者 林春梅 王培丹 林兴生 林占熺 罗海凌 姚俊新 郑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70-1174,共5页
以棘托竹荪为材料,在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生长时期竹荪覆土层中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竹荪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依次增加29.76%、262.30%、201.... 以棘托竹荪为材料,在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生长时期竹荪覆土层中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竹荪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依次增加29.76%、262.30%、201.12%,其中现蕾期,细菌所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比例达到了99.75%;土壤pH呈递减趋势,全氮和全磷有所增加,桃形期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时期,而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低值,与现蕾期含量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桃形期达到最大值,其中成熟期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时期,表明土壤肥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与竹荪生长消耗土壤中大量营养物质造成肥力降低也是相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土壤 微生物 理化性质 酶活性
下载PDF
溴氰虫酰胺防治豇豆蓟马的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桑松 张珂 +2 位作者 王培丹 胡美英 董小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0,93,共3页
为筛选高效防治豇豆蓟马的药剂,研究了100 g/L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 g a.i./hm2、50 g a.i./hm2、60 g a.i./hm2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60 g a.i./hm2剂量处理,药后1~10 d 的防治效果为34.57%~94.49... 为筛选高效防治豇豆蓟马的药剂,研究了100 g/L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 g a.i./hm2、50 g a.i./hm2、60 g a.i./hm2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60 g a.i./hm2剂量处理,药后1~10 d 的防治效果为34.57%~94.49%。其中,60 g a.i./hm2剂量处理后1~3 d 的防效为50.60%~80.72%,5~10 d 防效为91.84%~94.49%;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 g a.i./hm2处理相比,速效性略差,而持效性相当。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豇豆产生药害,可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蓟马 虫害 溴氰虫酰胺
下载PDF
巨菌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长海 王培丹 +3 位作者 刘艳玲 林兴生 林冬梅 林占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巨菌草叶片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巨菌草的耐旱性,为巨菌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巨菌草叶片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巨菌草的耐旱性,为巨菌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SS)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5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与胁迫质量浓度无显著性相关。试验表明,巨菌草幼苗可忍受低于200g/L的PEG胁迫,此浓度范围内巨菌草可以通过3种酶的相互协调作用和调节渗透物质(可溶性多糖(SS)和脯氨酸(Pro)的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并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浓度达到250g/L时,会对巨菌草幼苗造成严重干旱胁迫,甚至导致其死亡,250g/L是巨菌草幼苗抗旱的一个极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6000 巨菌草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昆虫嗅觉感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培丹 易欣 +3 位作者 王政 齐江卫 翁群芳 桑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3,共8页
昆虫感受外界化学信号是由嗅觉系统控制的,多种蛋白参与了这一过程,昆虫嗅觉参与其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使昆虫对寄主的选择、寻找配偶、觅食、群居、忌避及信息传递等行为作出反应。对嗅觉系统的结构、重要的相关蛋白及化学信号的传导机... 昆虫感受外界化学信号是由嗅觉系统控制的,多种蛋白参与了这一过程,昆虫嗅觉参与其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使昆虫对寄主的选择、寻找配偶、觅食、群居、忌避及信息传递等行为作出反应。对嗅觉系统的结构、重要的相关蛋白及化学信号的传导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昆虫的嗅觉机制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嗅觉系统 嗅觉相关蛋白 传导机制
下载PDF
菌草菌糠提取物在竹荪母种培养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培丹 谢长海 +3 位作者 苏德伟 林兴生 姚俊新 林占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5-159,共5页
以平菇、香菇、灵芝、真姬菇、银耳、杏鲍菇、金针菇7种常见菌草菌糠浸提液配制的培养基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而对最适竹荪菌丝生长的菌糠进行水溶物质的提取。将该菌糠提取物配制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PDA培养基... 以平菇、香菇、灵芝、真姬菇、银耳、杏鲍菇、金针菇7种常见菌草菌糠浸提液配制的培养基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而对最适竹荪菌丝生长的菌糠进行水溶物质的提取。将该菌糠提取物配制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PDA培养基进行对比,筛选出最适的菌糠提取物添加量,旨在研究出一种新式竹荪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以菌草灵芝菌糠浸提液作为培养基,竹荪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其它菌糠与PDA培养基(P<0.01)。当向母种培养基中添加6g/L菌草灵芝菌糠提取物时,最适于竹荪菌丝的快速生长,且菌丝粗壮、洁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 菌糠 提取物 竹荪 母种培养基
下载PDF
山坑螺和田螺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桑松 王培丹 +1 位作者 曹宇科 钟国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螺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析比较山坑螺和田螺对供试农药的敏感程度.【结果和结论】敌敌畏、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草铵膦以及噻虫嗪对山坑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31 6、0.005 2、0.104 0、0.048 6、14.417 1、54.635 9 mg·kg-1,对田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1.711 2、0.013 2、0.917 1、1.501 6、108.755 3、119.021 1 mg·kg-1,山坑螺对该6种农药的敏感程度分别是田螺的54.15、2.54、8.82、30.90、7.54和2.18倍.山坑螺比田螺对6种供试农药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和毒死蜱)更加敏感,山坑螺对甲氰菊酯、敌敌畏和毒死蜱48 h的LC50值远低于我国以及欧盟规定的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值,具有作为茶园环境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测指示生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坑螺 田螺 农药残留 生物监测 指示生物
下载PDF
象草和巨菌草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丹丹 王培丹 +3 位作者 林兴生 林辉 苏德伟 林占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巨菌草的种质鉴定、遗传育种和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细胞学基础,采用传统压片法,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和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暂定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和巨菌草的... 为巨菌草的种质鉴定、遗传育种和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细胞学基础,采用传统压片法,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和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暂定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和巨菌草的染色体形态较为一致,大部分由中部(m)和近中部(sm)着丝粒的染色体组成,象草和巨菌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20m+8sm和2n=4x=28=16m+8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2n=4x=28=6L+6m^2+10M1+6S和2n=4x=28=4L+8m^2+10 M1+6S,染色体基数和总数目一致,核型分类均为2A型,不对称系数为58%-60%,均属于较原始的类型。结论:象草和巨菌草的的染色体无明显差异性,从细胞染色体水平上认为两者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巨菌草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苜蓿银纹夜蛾病毒杀虫剂对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江卫 王培丹 +2 位作者 张珂 胡美英 翁群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44,共2页
报道了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PV ,AcNPV)悬浮剂田间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动态效果。结果表明,10亿PIB/mL AcNPV悬浮剂以制剂用量1500、2250 mL/hm^2施药后7 d达到药效高峰,防效分别为85.38%、88.7... 报道了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PV ,AcNPV)悬浮剂田间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动态效果。结果表明,10亿PIB/mL AcNPV悬浮剂以制剂用量1500、2250 mL/hm^2施药后7 d达到药效高峰,防效分别为85.38%、88.74%;750 mL/hm^2施药后则需10 d才能达到药效高峰,防效为77.51%;制剂用量750、1500、2250 mL/hm^2施用后14 d,防效为69.54%~81.34%,整体防效较好,说明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甘蓝 甜菜夜蛾 田间药效
下载PDF
电网集控中心建设与开发应用的研究探讨
11
作者 陈蓓蓓 王培丹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6期195-195,209,共2页
随着新时代科技迅速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不断的在扩大,这样也需要有系统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相对方案。就是因为利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了一种无人看管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能够负责对事故的异常处理、进行远方... 随着新时代科技迅速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不断的在扩大,这样也需要有系统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相对方案。就是因为利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了一种无人看管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能够负责对事故的异常处理、进行远方监视、设备维护与巡视等,更能全面的运行管理工作。本文将围绕着电网集控中心建设与开发进行讨论与研究,将进一步了解集控中心的总体结构研究及实现方式。从而更深入了解了电网集控中心建设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研究探讨 电网 技术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