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酱油风味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2 位作者 赵俊平 渠岩 陈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共5页
论述了酱油风味成分的形成机制与呈味特点,探讨了酱油风味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酱油风味的检测方法对提高我国酱油风味和指导高档酱油生产,提高酱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酱油 风味物质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食用菌农平1号固态发酵豆渣的条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夫杰 赵金杨 +5 位作者 张金兰 郭鸿源 孙勇 王文平 张建 赵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96,共8页
将不同霉菌、酵母菌、细菌以及食用菌用于豆渣固态发酵,筛选出食用菌农平1号用于豆渣固态发酵。以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试验优化农平1号固态发酵豆渣的工艺参数,并结合操作可行... 将不同霉菌、酵母菌、细菌以及食用菌用于豆渣固态发酵,筛选出食用菌农平1号用于豆渣固态发酵。以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试验优化农平1号固态发酵豆渣的工艺参数,并结合操作可行性,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豆渣初始p H 7.5、接种量10.5%、培养温度30.5℃、培养时间13 d。采用该条件进行发酵实验,每100 g干豆渣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3.34 g,达到预测值的97.02%,蛋白质含量为33.86 g,是预测值的98.98%。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食用菌农平1号 固态发酵 氨基酸态氮
下载PDF
腐乳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2 位作者 渠岩 张建 黄持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101,共4页
文章主要对青方、白方和红方腐乳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从青方和白方腐乳中分别分离到乳酸菌7株和5株,红方中没有分离到乳酸菌。鉴定结果表明,白方中4株为鼠李糖乳杆菌,1株清酒乳杆菌;青方中有1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干酪乳杆菌,3株... 文章主要对青方、白方和红方腐乳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从青方和白方腐乳中分别分离到乳酸菌7株和5株,红方中没有分离到乳酸菌。鉴定结果表明,白方中4株为鼠李糖乳杆菌,1株清酒乳杆菌;青方中有1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干酪乳杆菌,3株鼠李糖乳杆菌,2株清酒乳杆菌。最后,对不同菌株的耐盐性和耐酒精性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3株风味乳酸菌生长及产酸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2 位作者 渠岩 陈彬 张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1,共4页
乳酸菌是酱油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微生物。对豆酱和酱油发酵酱醅中筛选到的3株风味乳酸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的生长条件与酱油酱醅发酵环境相适应。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3株乳酸菌产有机酸的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乳酸菌是酱油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微生物。对豆酱和酱油发酵酱醅中筛选到的3株风味乳酸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的生长条件与酱油酱醅发酵环境相适应。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3株乳酸菌产有机酸的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发酵产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所产酸的数量和种类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乳酸菌 生长特性 产酸特性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豆渣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1 位作者 张建 薛文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2-215,共4页
豆渣是豆腐、腐竹、豆奶等大豆制品加工中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钙等营养元素,是一种新型保健食品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豆渣的资源状况、营养保健价值及微生物发酵豆渣食品方面的研究开发现状。
关键词 豆渣 营养价值 保健功能 微生物发酵食品
下载PDF
乳酸菌在中国传统酿造调味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3 位作者 纪凤娣 张建 李东文 黄持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6,共3页
文章介绍了乳酸菌在中国传统酿造调味品酱油、食醋、豆酱、腐乳、泡菜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乳酸菌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对产品风味的影响,以及酿造过程中乳酸菌的变化情况及分离到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乳酸菌 中国传统酿造调味品 应用
下载PDF
酱醅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2 位作者 渠岩 张建 纪凤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2,共4页
对豆酱和酱油发酵酱醅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溶钙圈实验、乳酸纸层析、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观察,从中筛选出8株菌。经API系统鉴定,JY-1和JY-6为戊糖片球菌,JY-2、JY-4和JY-7为短乳杆菌,JY-3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JY-5和JY-... 对豆酱和酱油发酵酱醅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溶钙圈实验、乳酸纸层析、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观察,从中筛选出8株菌。经API系统鉴定,JY-1和JY-6为戊糖片球菌,JY-2、JY-4和JY-7为短乳杆菌,JY-3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JY-5和JY-8为植物乳杆菌,并对菌株JY-1、JY-2、JY-3和JY-5的耐盐性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醅 乳酸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我国酱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夫杰 鲁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共5页
酱油酿造过程是多菌共生、多酶共酵,形成酱油特有的色、香、味、体的过程。文章对酱油酿造过程的制曲、后酵工艺及酱油中的风味物质和风味形成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酱油 制曲 后酵 风味
下载PDF
脱脂豆粉酶解与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夫杰 张建 +2 位作者 纪凤娣 李东文 鲁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10,共5页
大豆营养丰富,发酵处理能提高其营养价值,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脱脂豆粉是大豆经冷压榨提油后磨粉得到的产物,粗蛋白含量高达40%,仍具有良好的食用加工性能。但脱脂豆粉口感较粗,豆腥味浓,难以直接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文中对脱脂豆... 大豆营养丰富,发酵处理能提高其营养价值,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脱脂豆粉是大豆经冷压榨提油后磨粉得到的产物,粗蛋白含量高达40%,仍具有良好的食用加工性能。但脱脂豆粉口感较粗,豆腥味浓,难以直接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文中对脱脂豆粉的酶解和微生物发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豆粉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达到2.26g/100g,但是,容易产生苦味,有小颗粒感;微生物发酵豆粉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1.82g/100g,口感细腻,稍甜,酸味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豆粉 酶解 发酵
下载PDF
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彬 鲁绯 +3 位作者 王夫杰 刘欢 程永强 殷丽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5,共4页
对3株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研究其糖发酵、同化等生理生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2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酵母菌进行鉴定,初步确定Y1为酵母属酱醪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Y2为鲁氏结合酵母(Zygosacc... 对3株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研究其糖发酵、同化等生理生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2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酵母菌进行鉴定,初步确定Y1为酵母属酱醪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Y2为鲁氏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es rouxii)、Y3为假鲁氏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es pseudoroux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耐盐酵母菌 生理生化 26S RDNA
下载PDF
豆渣酱制曲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晓庆 殷丽君 +5 位作者 鲁绯 王夫杰 张建 许了一 李里特 程永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在制酱工艺中,利用豆渣代替黄豆和豆粕生产酱产品,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的制曲条件:湿豆渣和干面粉质量比7:4,高压蒸煮30 min,接种酱油曲精0.05%,制曲室中培养36 h。按照此条件制得的豆渣酱与传统豆酱风味和口感相差不... 在制酱工艺中,利用豆渣代替黄豆和豆粕生产酱产品,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的制曲条件:湿豆渣和干面粉质量比7:4,高压蒸煮30 min,接种酱油曲精0.05%,制曲室中培养36 h。按照此条件制得的豆渣酱与传统豆酱风味和口感相差不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豆酱工艺生产豆渣酱为豆渣的有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豆酱 蛋白酶 淀粉酶
下载PDF
耐盐酵母菌对发酵酱油风味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彬 鲁绯 +1 位作者 王夫杰 殷丽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共3页
耐盐酵母菌对发酵酱油的风味具有重要的贡献,将其应用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后酵中能有效弥补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不足的缺点。该文主要介绍了酱油风味及其影响因素,并概述了耐盐酵母菌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的影响及其在酱油风味领域的... 耐盐酵母菌对发酵酱油的风味具有重要的贡献,将其应用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后酵中能有效弥补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不足的缺点。该文主要介绍了酱油风味及其影响因素,并概述了耐盐酵母菌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的影响及其在酱油风味领域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酵母 酱油 风味 低盐固态发酵
下载PDF
毛霉固态发酵豆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鲁绯 王夫杰 +1 位作者 张建 薛文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共5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利用毛霉进行豆渣固态发酵的条件。结果表明,毛霉固态发酵豆渣的最适条件为豆渣初始水分含量75%左右,氯化钠含量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h。发酵后豆渣蛋白酶活力能达到600U/g,粗蛋白含量由19.76%增加到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利用毛霉进行豆渣固态发酵的条件。结果表明,毛霉固态发酵豆渣的最适条件为豆渣初始水分含量75%左右,氯化钠含量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h。发酵后豆渣蛋白酶活力能达到600U/g,粗蛋白含量由19.76%增加到22.96%,增加了3.2%,氨基酸态氮含量由0.26%增加到1.45%,提高了约4.5倍。发酵后豆渣不但营养价值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由于微生物作用,豆渣中的粗纤维颗粒得到有效细化,发酵后豆渣口感细腻,无豆腥味,食用加工性能得到很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豆渣 固态发酵 营养价值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及其在大豆发酵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渠岩 王夫杰 +1 位作者 李平兰 鲁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介绍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的分子结构、基本理化性质以及γ-氨基丁酸在益生方面的生理功能。对利用乳酸菌生产GABA以及大豆发酵食品中GABA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利用产GABA的乳酸菌提高大豆发酵食品中G... 介绍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的分子结构、基本理化性质以及γ-氨基丁酸在益生方面的生理功能。对利用乳酸菌生产GABA以及大豆发酵食品中GABA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利用产GABA的乳酸菌提高大豆发酵食品中GABA含量的可行性作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大豆发酵食品 乳酸菌
下载PDF
酱油发酵增香用耐盐酵母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彬 王夫杰 +2 位作者 殷丽君 刘欢 鲁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9,共4页
主要对3株酱油发酵增香用耐盐酵母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绘制出3株酵母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3株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NaCl浓度8%~12%、酒精度1%vol^3%vol、pH值4.0~4.5、培养温度35℃。3株酵母菌均能在酱油后酵环境下生长,其中... 主要对3株酱油发酵增香用耐盐酵母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绘制出3株酵母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3株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NaCl浓度8%~12%、酒精度1%vol^3%vol、pH值4.0~4.5、培养温度35℃。3株酵母菌均能在酱油后酵环境下生长,其中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Y1)和Zygosaccharomyes rouxii(Y2)酵母菌具有较高的耐盐性,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Y1)酵母菌耐酒精性最强。通过发酵试验比较,Zygosaccharomyes rouxii(Y2)酵母菌消耗还原糖和产酒精能力高于Zygosaccharomyes majortakah(Y1)、Zygosaccharomyes pseudorouxii(Y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耐盐酵母菌 鲁氏结合酵母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酱油酿造中蛋白酶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金兰 王文平 +2 位作者 王夫杰 张建 赵燕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1-5,共5页
蛋白酶是酱油酿造中最重要的酶,对酱油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中分别从酱油酿造中蛋白酶的分类特性、高蛋白酶活力菌株的选育、影响蛋白酶活的因素几个方面对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对酱油酿造中纯化出的蛋白酶、菌株选... 蛋白酶是酱油酿造中最重要的酶,对酱油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中分别从酱油酿造中蛋白酶的分类特性、高蛋白酶活力菌株的选育、影响蛋白酶活的因素几个方面对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对酱油酿造中纯化出的蛋白酶、菌株选育的方法、酿造各阶段影响蛋白酶活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酱油酿造中蛋白酶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蛋白酶系 蛋白酶活力
下载PDF
大米蛋白提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纪凤娣 鲁绯 +2 位作者 王夫杰 张建 李东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X期109-111,共3页
对水洗法、淀粉酶解法及乳酸菌发酵等方法提纯大米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乳酸菌发酵提纯大米蛋白的效果最好,大米蛋白由初始的65%蛋白含量,提高到89%。对不同料液、原料热处理方式和发酵时间对乳酸菌发酵提纯蛋白的研究显示,当原... 对水洗法、淀粉酶解法及乳酸菌发酵等方法提纯大米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乳酸菌发酵提纯大米蛋白的效果最好,大米蛋白由初始的65%蛋白含量,提高到89%。对不同料液、原料热处理方式和发酵时间对乳酸菌发酵提纯蛋白的研究显示,当原料以料液比1∶8,121℃处理15min,发酵40h后所得大米蛋白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提纯 乳酸菌
下载PDF
酱油后酵中植物乳杆菌S35产γ-氨基丁酸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渠岩 王夫杰 +3 位作者 陈彬 崔廷婷 李平兰 鲁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2,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菌S35在酱油后酵中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GABA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 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菌S35在酱油后酵中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GABA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发酵温度34℃,接种量3.2%及发酵时间7d。此条件下,酱油中GABA的含量达到3.20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酱油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一株戊糖片球菌在低盐固态酱油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秀娟 王夫杰 +1 位作者 鲁绯 赵俊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1-256,共6页
酱油发酵酱醅中筛选到一株戊糖片球菌,对该菌的生长温度、生长pH值、食盐耐受度等生长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该菌株产有机酸的情况进行测定;将该菌株添加到低盐固态酱油后酵过程中,以不添加乳酸菌的实验组作对照,对酱油样... 酱油发酵酱醅中筛选到一株戊糖片球菌,对该菌的生长温度、生长pH值、食盐耐受度等生长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该菌株产有机酸的情况进行测定;将该菌株添加到低盐固态酱油后酵过程中,以不添加乳酸菌的实验组作对照,对酱油样品理化指标、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对酱油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乳酸菌的生长条件与酱油酱醅发酵环境相适应,其发酵产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与酱油中有机酸主成分相一致,将该菌株用于低盐固态酱油发酵,对酱油香气和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片球菌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工艺 应用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对脱脂豆粉酶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绯 王夫杰 +2 位作者 纪凤娣 张建 黄持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以水解蛋白得率和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内切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7.5,温度60℃,酶解时间6h,酶用量1.5%,水与脱脂豆粉的比为7:1;外切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5.5,温... 以水解蛋白得率和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内切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7.5,温度60℃,酶解时间6h,酶用量1.5%,水与脱脂豆粉的比为7:1;外切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5.5,温度55℃,酶解时间9h,酶用量1.5%,水与脱脂豆粉的比为7:1。在最适酶解条件下,内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水解蛋白得率达到50.6%,外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蛋白水解度为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豆粉 内切蛋白酶 外切蛋白酶 酶解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