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析戏剧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2期51-51,共1页
-
文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多媒体的出现对戏剧表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促使戏剧表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舞台上,剧场里,而是在向外扩大。传统的剧场表演,演员和观众的都有一种相对固定的交流空间,而影视观赏基本没这个问题,远、全、中、近、特镜头的运用甚至已经排除了化妆、脸谱的必要性。我在文中着重对影视多媒体的表演艺术以及与戏剧表演的区别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分析了新形势下各种受众方式的改变。继而探讨了在影视多媒体表演成为主流之后,三大表演理论的新意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历史的车轮不会停在某一处,人类的戏剧实践和戏剧理论,永远不会归于一家、定于一尊的。事实上,新的表演方式对传统的戏剧舞台表演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未来戏剧的发展即将有个全新的开始。
-
关键词
戏剧
体系
受众
影视表演
表演形式
-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浅谈戏曲表演中的技巧与情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5年第5期14-14,共1页
-
文摘
演员对于技巧的把握关系到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属于衡量戏剧表演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情感则属于戏曲表演过程中舞台人物再现性与表现性的有效统一。本文主要对戏剧表演中的技巧与情感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在戏剧表演上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戏剧表演
技巧
情感
-
分类号
J614.93
[艺术—音乐]
-
-
题名基本功对于戏曲的重要性探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5年第8期46-46,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不断加强,投身于戏曲事业的青年也不断增多。对于戏曲艺术的解读、训练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戏曲和戏曲艺术家入手,对从戏曲中体现出来的"基本功"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希望这一探究能对我国的戏曲事业建设作出贡献。
-
关键词
戏曲基本功
四功
五法
-
分类号
J614.93
[艺术—音乐]
-
-
题名基于新时期下的戏曲创新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黄河之声》
2014年第16期119-120,共2页
-
文摘
在新时期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载体,在近些年来,也走上了创新的道路,通过创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就戏曲创新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本文结合我国戏曲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实现戏曲的创新与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
关键词
新时期
戏曲
创新
-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浅谈戏曲表演中的“韵律”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1期131-131,共1页
-
文摘
戏曲表演是我国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表演不仅仅是表演者对戏曲剧本的简单演唱,而是结合了表演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感以及观众感受的艺术欣赏。在戏曲表演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欣赏,并通过表演的"韵律"所展现。本文结合我国戏曲表演的特点,就戏曲表演中的"韵律"进行了分析与欣赏,以望感悟戏曲表演中所展示的深刻内涵。
-
关键词
韵律
美学欣赏
动作
意境
节奏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浅谈戏曲中色彩的运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活力》
2014年第24期35-35,共1页
-
文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萌芽,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为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等诸多表演艺术的完整戏曲体系。戏曲在舞台的表演中演绎了动人的情感以及时代的内涵,色彩是戏曲舞台上对观众感观产生的最直接影响,通过色彩对视觉的冲击,直接准确的传递出艺术世界里微妙的感情,实现在艺术与欣赏之间搭一座桥梁,引发观众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共鸣。
-
关键词
戏曲
色彩
脸谱
服装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戏曲教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高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俪人(教师)》
2014年第17期87-87,共1页
-
文摘
我国戏曲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为止,已经有三百多个不同的地方戏曲剧种,有些戏曲种目更是闻名中外,比如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还有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在国际上都负有盛名.戏曲是我国文化璀璨的瑰宝,我们应该对其传承和发扬.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戏曲还是有点陌生的,年轻人热衷于流行音乐,对戏曲没有很强的兴趣.基于此,我们应该加强戏曲教学,努力提高戏曲教学质量,向广大的青少年传播和教学戏曲音乐,让他们都了解和喜爱戏曲音乐.本文就戏曲教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戏曲教学
提高
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
-
分类号
J80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关于戏曲表演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活力》
2014年第19期29-29,共1页
-
文摘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结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众多艺术,具有独特的基本特性。一项对戏曲艺术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戏曲表演的一个整体认识的形成,更能诠释出戏曲的特性和戏曲艺术流派的共性;也为整个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性。本文将对戏曲艺术的写意和戏曲节目的综合性质进行探讨,以使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
-
关键词
戏曲
表演特性
研究与实践
-
分类号
F768.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戏曲表演中基本功的重要性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4年第10期105-105,共1页
-
文摘
基本功是戏曲表演的基础所在。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基本功对戏曲的重要性,全面地论述了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希冀能够总结出基本功对整个戏曲表演行当中较为科学的经验,并且加以指导戏曲表演的艺术实践。
-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基本功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巴黎戏剧在《最后一班地铁》的上演
- 10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5-137,共3页
-
文摘
法国电影《最后一班地铁》是后新浪潮作品中的佼佼者,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又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法国电影界出类拔萃的赞誉,几乎囊括了当年凯撒奖的所有项目,是电影界史无前例的。因此,它被认为是法国文学中人道主义传统的最好继承者,是传统与革新孕育的新产品。它的问世,不仅仅是巴黎电影峰峦的旖旎风光,也对世界电影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如何让传统与创新走向更大的成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最后一班地铁》
“戏中戏”
艺术
融合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霸王别姬》与“梨园”风花雪月
- 11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8-49,共2页
-
文摘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耸立的一座高峰,是形而上的通俗史诗。电影以中国文化积淀浓厚的京剧艺术为目标,中国半个世纪历史时空为背景,京剧艺人的生活为内容,交织着传统文化、人们的生存状态、人性的反思与领悟,表现了非正常的艺术迷恋者在世俗生活中的困境。故事按照史诗程序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让时代的风云变幻塑造人物不同时期的形象、有条不紊地再现了中国"梨园"阶层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风花雪月的人生。导演的匠心独具和艺术独特,提升了影片的文化意蕴和思想价值。
-
关键词
《霸王别姬》
人性
艺术
思考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浅谈舞台假定性在戏曲中的运用
- 12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8期76-77,共2页
-
文摘
中国戏曲是我国几千年文明所蕴生出来的产物,从它的发展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戏曲以它那独具魅力的演出形式一直深受观众们所喜爱。最能显示艺术家功力、最能显示戏曲光彩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戏曲特有的假定性在舞台上出神人化的运用。与话剧侧重写实和再现、极力掩盖艺术的假定性不同,戏曲毫不掩盖艺术的假定性,认为演戏是对生活艺术表现,不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
-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假定性
舞台
艺术家
演出形式
艺术表现
真实再现
显示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豫剧生行名段艺术赏析
- 13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3期81-81,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豫剧生行的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使豫剧生行的表演艺术推陈出新、大放异彩。本文对豫剧生行艺术家唐喜成演唱的豫剧《三哭殿》选段“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刘忠河演唱的豫剧《打金枝》选段“夫妻争吵可是常有的”和豫剧《打金枝》选段“一个家住无锡地”进行艺术赏析。
-
关键词
豫剧
生行
名段
艺术
赏析
-
分类号
J525.1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探讨高职院校艺术教学的不足及其对策
- 14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俪人(教师)》
2015年第20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随着教育逐步面向现代化,借助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春风,高职院校也迅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艺术教学在很多高职院校被疏忽,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一般综合大学的学生相比,虽然动手能力方面要强一些,但是整体的综合素质却相差甚远.本文首先阐明了高职院校艺术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教学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其不足之处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教学
不足
对策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水袖在戏曲表演中的运用
- 15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俪人(教师)》
2015年第11期179-179,167,共2页
-
文摘
通过生活的提炼与艺术与加工戏曲表演艺术得以形成,戏曲表演是一种对生活升华的艺术,在表演形式上比生活更鲜明,也更生动.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其水袖的设计来自于古代服装,戏曲表演人员通过水袖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绪,渲染舞台气氛,增加表演美感.笔者借本文对水袖在戏曲表演中的运用进行相关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
关键词
水袖
戏曲表演
运用
艺术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关于戏曲形体表演问题的探讨
- 16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
文摘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融众多艺术形式为一体。它起源于原始歌舞,以歌舞为载体展现故事脉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形体表演套路,即戏曲的形体表演程式。本文通过研究戏曲形体表演形式,探索戏曲的形体表演法则及其规范,把握戏曲形体表演的功能,并论述其相关的美学范畴。
-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形体
动作法则
美学范畴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戏曲元素电视剧之科学发展研究
- 17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4期80-80,共1页
-
文摘
传统戏曲做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其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色彩缤纷的地方风味汇成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然而。戏剧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民间戏剧还是文人戏剧,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大众传媒时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科学发展戏曲电视化的方法与建议。
-
关键词
戏曲
电视剧
科学
发展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对信息社会中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 18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活力》
2015年第2期47-47,49,共2页
-
文摘
戏曲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骄傲。然后,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和使用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偏好选择性和娱乐性更强的网络,戏曲的忠实粉丝极具减少。戏曲的发展进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原有的戏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将古老的戏曲与先进的网络技术有效地口唯一出路,同时也是戏曲能够持续性发展、永葆基业的根本。戏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联姻,不仅能使这门古老的国粹得以传承,还能使戏曲在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取得发展的一席之地。
-
关键词
戏曲
传承
发展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培养戏曲表演者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 19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俪人(教师)》
2015年第2期188-188,共1页
-
文摘
戏曲是中国的一门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程式化是戏曲表演的明显特特征,技巧性是作为戏曲艺术表演的重要体现,是戏曲表演者塑造人物的艺术素养和必备手段.在戏曲中,唱、念、做、打是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培养戏曲表演者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本文指出了技巧性是培养戏曲表演者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并且详细分析了如何提高和培养戏曲表演的技巧性.
-
关键词
戏曲表演
素养和技能
技巧性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 20
-
-
作者
王好文
-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出处
《俪人(教师)》
2015年第3期202-202,共1页
-
文摘
戏曲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结晶,人们应将这门艺术顺利的传承下去,使中国的戏曲艺术能够为更多的后人所熟知.本文首先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概述,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戏曲;分析中国戏曲现状以及出现的困境,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本文展望了中国戏曲今后发展的具体路线,以便中国戏曲艺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传承
发展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