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义和团运动起源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如绘 初晓京 《东岳论丛》 2001年第6期93-99,共7页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义和团有三大特点 :一是“义和团”的名称 ,二是“兴清灭洋”、“扶清灭洋”一类的口号 ,三是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仪式与追求。根据这三个特点出现并泛化的情形 ,可把义和团起源的过程分为三个...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义和团有三大特点 :一是“义和团”的名称 ,二是“兴清灭洋”、“扶清灭洋”一类的口号 ,三是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仪式与追求。根据这三个特点出现并泛化的情形 ,可把义和团起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雏形期、正名期和完形期。大刀会吃符请神、“刀枪不入” ,在斗争中提出了“兴华灭洋”口号 ,为运动提供了雏形 ;直东交界地区义和拳坚持了“兴清灭洋”的宗旨 ,为运动提供了义和拳、义和团的名号 ;鲁西北金钟罩神拳开展斗争后兼有了三大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 起源 三个阶段
下载PDF
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5期92-97,共6页
清政府19世纪70年代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疏于防范,与负责对日事务的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有一定关系。李鸿章早在60年代就萌生了“联日”的思想。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极力主张与日本建交,以为如此可以避免日本与西方列强勾... 清政府19世纪70年代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疏于防范,与负责对日事务的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有一定关系。李鸿章早在60年代就萌生了“联日”的思想。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极力主张与日本建交,以为如此可以避免日本与西方列强勾结侵略中国,并幻想组织东方联合战线。日军侵台事件后,李鸿章“联日”思想一度动摇,但并非如有的论者所说开始把日本作为“战略假想敌”,而是继续对日本采取绥靖方针。后来甚至受日本愚弄,主张“联日防俄”。直到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鸿章才对日本在亚洲扩张的野心和对中国的危害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购船置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联日思想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相当多的研究者把“扶清”解释为扶持清政府之意,从而把“扶清”口号纠缠在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上,是对义和团口号的误读。通过对冠、威义和拳举事口号的考证,可厘清义和团口号的演变轨迹;通过语言结构的分析,可以证明“清”是作中国... 相当多的研究者把“扶清”解释为扶持清政府之意,从而把“扶清”口号纠缠在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上,是对义和团口号的误读。通过对冠、威义和拳举事口号的考证,可厘清义和团口号的演变轨迹;通过语言结构的分析,可以证明“清”是作中国解。义和团在打出“扶清灭洋”时,使口号的主体发生了“转换”,所谓“扶清”、“助清”,是神扶神助。义和团正是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强化自己的作用。“扶清灭洋”等口号表现了义和团对国家的笼统认同,集中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民族主义性质。民族主义带有非理性的色彩,因而,正确解读“扶清灭洋”一类口号,对恰当认识与评价义和团运动所表现的民众民族主义的种种特点,认识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道路,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 扶清灭洋 口号 民族主义
下载PDF
试论马建忠的海防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马建忠对西方国家海军有深入的了解 ,因而他的海防思想在时人中最为系统完整。他主张把体制和制度作为海军建设的根本 ,主张设立水师衙门 ,并草拟了一批规章制度 ;他从科学技术的视角看待海军的创建 ,主张提高海军将士的地位 ,重视海军... 马建忠对西方国家海军有深入的了解 ,因而他的海防思想在时人中最为系统完整。他主张把体制和制度作为海军建设的根本 ,主张设立水师衙门 ,并草拟了一批规章制度 ;他从科学技术的视角看待海军的创建 ,主张提高海军将士的地位 ,重视海军的教育和训练 ;他提出了一个中国海军发展的九年规划 ,对中国海军跨进世界前列充满信心。他关于海防建设的观点着重从思想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教育的层面和管理的层面立论 ,能发人之所未发 ,能详人之所不详 ,更加触及到海防建设的本质 ,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建忠 海防思想 海军史
下载PDF
马关签约后清朝官员的谏诤活动
5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19,共7页
马关签约后清朝官员的谏诤活动王如绘马关条约签字后,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拒和运动。这一运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各省在京会试举人组织的“公车上书”,二是京外官员参加的谏诤活动。这一运动虽然未能阻止清政府批准条约,但对晚清... 马关签约后清朝官员的谏诤活动王如绘马关条约签字后,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拒和运动。这一运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各省在京会试举人组织的“公车上书”,二是京外官员参加的谏诤活动。这一运动虽然未能阻止清政府批准条约,但对晚清历史却发生了深刻影响。以往史著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廷式 清政府 都察院 张之洞 思想解放 康有为 中日交涉 维新派 总理衙门 梁启超
下载PDF
中日关系史与经济史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评介
6
作者 王如绘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日本侵华史 近代山东 经济史研究 中日关系史 工商资本 历史时空 区域社会经济
下载PDF
一部学术水准很高的地方通史著作——《聊城通史》评介
7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聊城大学 地方通史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学术水准 评介 著作 区域经济 中华民族
下载PDF
山东区域史研究的新视角
8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2003年第3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山东 区域史 《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1840-1949)》 结构 视角 规律性
下载PDF
鲁西南大刀会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1982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一、大刀会名称考大刀会本名金钟罩,是白莲教的支流,“大刀会”是它的俗称。“大刀会”这个名称,早在雍正年间即在文献中出现。它大约在光绪初年开始在鲁西南以及毗邻的苏、皖、豫边界地区传播,1896年转入反洋教斗争。在我国北方,以秘... 一、大刀会名称考大刀会本名金钟罩,是白莲教的支流,“大刀会”是它的俗称。“大刀会”这个名称,早在雍正年间即在文献中出现。它大约在光绪初年开始在鲁西南以及毗邻的苏、皖、豫边界地区传播,1896年转入反洋教斗争。在我国北方,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大规模反对帝国主义教会的斗争,盖自此始。在义和团运动的形成过程中,大刀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刀会因何得名,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关系到对大刀会形迹的理解,因此还有考明的必要。有的同志认为大刀会是因随身携带刀械而得名。在调查材料中也有“大刀会是外人见他们背着大刀,所以就称他们为大刀会”的说法(见《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以后凡口头材料,均引自该书,不再一一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刀会 白莲教 鲁西南 义和团运动 反洋教斗争 边界地区 红枪会 秘密会社 帝国主义 创建人
下载PDF
再论《江华条约》与清政府——兼答权赫秀先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6,共7页
清朝册封朝鲜世子正使实为吉和,而非《德宗实录》记载的志和。吉和、乌拉喜崇阿曾向朝鲜指出防范日本侵略的必要,对日本逼签的开馆通商条约表示忧虑,肯定并赞扬了朝鲜以往在日本书契问题上表现出的坚持中朝传统宗藩关系的态度。并未发... 清朝册封朝鲜世子正使实为吉和,而非《德宗实录》记载的志和。吉和、乌拉喜崇阿曾向朝鲜指出防范日本侵略的必要,对日本逼签的开馆通商条约表示忧虑,肯定并赞扬了朝鲜以往在日本书契问题上表现出的坚持中朝传统宗藩关系的态度。并未发现他们对朝鲜有与日本订约的劝告。在朝日谈判期间举行册封闵妃之子李坧为世子的仪式,客观上为主和的闵妃集团加了码。朝鲜高宗和闵妃集团不肯向清使披露朝日会谈的进展及真相,却充分利用清使册封的时机,断然决定与日本议约,造成得到清使支持的假象,以瓦解国内主战派。《申报》报道及日人菊池谦让的记载均非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条约 册封使 吉和 书契 闵妃集团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与山东大刀会的兴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198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论者公认,义和团运动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影响下发生的.但到底具体情况怎样?过去一般所论,总觉过于笼统.今就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前驱——山东大刀会兴起的时间地点和口号方而作些探讨,对认识这个问题,也许不无裨益.一、大刀会发生的时间及原... 论者公认,义和团运动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影响下发生的.但到底具体情况怎样?过去一般所论,总觉过于笼统.今就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前驱——山东大刀会兴起的时间地点和口号方而作些探讨,对认识这个问题,也许不无裨益.一、大刀会发生的时间及原因山东大刀会发生于何时?过去一般认为是1895年.此说依据是1896年8月3日山东巡抚李秉衡的一件奏折中说的:"臣查大刀会即金钟罩邪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刀会 中日甲午战争 义和团运动 山东 曹州 口号 反清复明 帝国主义侵略 白莲教 邪教
下载PDF
甲午战争史研究的创新之作——读戚其章先生新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如绘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4,共1页
从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开始,日本的一些国际法学者就相继抛出了一系列的以甲午战争为对象的国际法著作.百多年来,这一'研究'热度不减.其共同特点是,站在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用国际法的术语作概念游戏,歪曲和伪造历史,为日本发动甲午... 从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开始,日本的一些国际法学者就相继抛出了一系列的以甲午战争为对象的国际法著作.百多年来,这一'研究'热度不减.其共同特点是,站在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用国际法的术语作概念游戏,歪曲和伪造历史,为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寻找法理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学 法理 军国主义 回应 伪造 发动 依据 甲午战争 侵华战争 国学
下载PDF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如绘 《学周刊》 2018年第2期45-46,共2页
在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有三个问题需要重视:创设探究情境、设计探究问题、注重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两种形式:在操作与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用动态表象引发学生的空间想象。
关键词 小学生 空间 图形 探究式教学
下载PDF
一部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力作——介绍《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
14
作者 王如绘 《山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近代 山东 市场经济 变迁
下载PDF
《江华条约》与清政府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如绘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4-91,共8页
《江华条约》与清政府王如绘关于朝日《江华条约》的签订,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朝鲜是接受了清政府的劝告,才被迫与日本签约的。如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朝鲜通史》中说:“朝鲜政府对于日本强盗的侵略行动,起初只作消... 《江华条约》与清政府王如绘关于朝日《江华条约》的签订,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朝鲜是接受了清政府的劝告,才被迫与日本签约的。如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朝鲜通史》中说:“朝鲜政府对于日本强盗的侵略行动,起初只作消极反抗,随后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条约 李鸿章 清政府 日本 总理衙门 森有礼 朝鲜政府 宗藩观念 《中日修好条规》 宗藩关系
原文传递
冠、威义和拳举事口号考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如绘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101,共8页
冠、威义和拳举事口号因无原始中文记载 ,其说纷纭 ,迄无定论。“扶清灭洋”与“顺清灭洋”系译自伊索勒日记 ,但前者与日记原文文意不符 ,后者在中文记载和口述资料中得不到支持 ;“助清灭洋”出自郭栋臣一人的回忆 ,难于采信 ;且“助... 冠、威义和拳举事口号因无原始中文记载 ,其说纷纭 ,迄无定论。“扶清灭洋”与“顺清灭洋”系译自伊索勒日记 ,但前者与日记原文文意不符 ,后者在中文记载和口述资料中得不到支持 ;“助清灭洋”出自郭栋臣一人的回忆 ,难于采信 ;且“助清灭洋”与“扶清灭洋”均是后来义和团附会神意的口号。据两件口述材料 ,义和拳旗帜上所书为“兴清灭洋” ,这种说法得到美国传教士记载的印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县 威县 义和拳 举事口号 中国 伊索勒日记 历史考证
原文传递
探索北洋海军发展兴衰的新视角——读《北洋海军与晚清海防建设——丁汝昌与北洋海军》
17
作者 王如绘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192,共1页
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在晚清海防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走向军事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洋海车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与晚清社会政治、经济及战争史的关联方面。
关键词 北洋海军 海防建设 晚清 海军发展 丁汝昌 军事近代化 兴衰 社会政治
原文传递
《江华条约》与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如绘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40,共17页
《江华条约》是日本逼迫朝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不仅是朝鲜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起点,同时也是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起点。日本通过该约第一款,否定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关系,为其逐步吞并朝鲜并挑起侵华战争做了铺垫。日本把这... 《江华条约》是日本逼迫朝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不仅是朝鲜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起点,同时也是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起点。日本通过该约第一款,否定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关系,为其逐步吞并朝鲜并挑起侵华战争做了铺垫。日本把这一条款当成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法宝,在中日朝关系的所有重大关头,都把朝鲜同与其唇齿相依的中国隔离开来,逼迫朝鲜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条约 中国 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