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北京常见树种春季萌芽的影响——基于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玉凤 吴兆飞 +5 位作者 付永硕 王姝心 陈艳生 王树标 张珊珊 张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48-1958,共11页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春季萌芽时间的变化不仅会通过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碳汇能力,还会通过改变群落内的种间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掌握群落内不同树种春季萌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刻理解物候时间位分...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春季萌芽时间的变化不仅会通过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碳汇能力,还会通过改变群落内的种间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掌握群落内不同树种春季萌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刻理解物候时间位分化、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春季物候模型的预测精度,阐明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春季萌芽的影响,以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黑桦(Betula dahuric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糠椴(Tilia mandshurica)和元宝枫(Acer truncatum)5个温带森林的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剪枝实验分析了冬季冷激、春季温度和光周期对枝条春季萌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冷激增加显著提前了所有树种的春季萌芽时间,从5℃到20℃,春季萌芽时间平均提前了54.5 d;在较高的冷激条件下,春季萌芽时间平均缩短了17.8 d;光周期对各树种春季萌芽时间均没有显著影响,8 h和16 h光周期条件下各树种平均萌芽时间分别为30.3和30.5 d。此外,随着温度升高,5个树种萌芽时间间隔显著缩短,这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萌芽热量需求降低导致的,冷激对树种间萌芽时间间隔无显著影响。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群落中不同树种萌芽时间间隔将显著缩短,进而影响物候时间生态位分化,导致种间竞争加剧。研究阐明了气候变化对温带阔叶树种春季萌芽及其时间间隔的影响,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群落动态及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春季萌芽 温度敏感性 冷激 光周期 时间生态位
下载PDF
复古与中兴:论《翰墨志》中赵构的书学思想
2
作者 王姝心 《国画家》 2023年第6期77-79,共3页
赵构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翰墨志》是其所著书法批评名篇,包含了书法史实、理论批评、赏鉴等内容。本文主要阐明赵构《翰墨志》当中的“复古”倾向,并且分析其作为皇室成员,身上肩负着其他艺术家所没有的任务——“中兴”。其次阐述赵构... 赵构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翰墨志》是其所著书法批评名篇,包含了书法史实、理论批评、赏鉴等内容。本文主要阐明赵构《翰墨志》当中的“复古”倾向,并且分析其作为皇室成员,身上肩负着其他艺术家所没有的任务——“中兴”。其次阐述赵构的书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赵构终其一生,为凋敝的南宋书法注入了“复古”这一丝亮光,并且他身体力行,推动着南宋书法的发展,他的复古主义思想是带有政治意味的,虽并没有给南宋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可是却为元代赵孟所倡导的“复古”主义书法的全面盛行埋下了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构 《翰墨志》 复古 中兴 政治
原文传递
夏玉米和亚洲玉米螟物候同步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姝心 郭亚会 +1 位作者 付永硕 刘玉梅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2-471,共10页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产量受到气候变化及病虫害的重要影响.物候同步性指不同物候事件的匹配程度,其作为表征物种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物候同步性的变...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产量受到气候变化及病虫害的重要影响.物候同步性指不同物候事件的匹配程度,其作为表征物种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物候同步性的变化可以由两个机制共同解释.一方面,不同物种的生长发育速率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具有差异;另一方面,物种为更好地适应同步性变化后的环境而产生进化.夏玉米生长发育物候事件与亚洲玉米螟间的物候同步性关系,尤其物候同步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研究较少.基于1995~2012年间菏泽市三站点的夏玉米物候期、亚洲玉米螟成虫高峰期以及气象数据,本文系统研究了玉米物候和玉米螟物候的同步性关系.结果发现,夏玉米物候具有遗留效应,夏玉米播种期影响了拔节期、抽雄期,进而导致夏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和亚洲玉米螟成虫高峰期间的物候同步性呈现出非线性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人为控制的播种期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夏玉米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影响玉米螟发生时间和种群数量,最终影响夏玉米的产量.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夏玉米物候的变化机制及其与玉米螟物候的同步性关系,防治玉米虫害,提高玉米产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同步性 人为因素 气候变化 夏玉米 亚洲玉米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