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3 位作者 于绘丽 孝琳琳 信慧 刘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8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如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8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如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通脑汤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精神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MMSE平均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543 2,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5)。治疗前后监测两组血、尿、大便常规,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5 位作者 李晓华 郭喜娟 郑春梅 姜岩 刘晶 信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48-3950,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30 d后,对比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生化...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30 d后,对比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生化指标、中国卒中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和疗效。结果治疗15 d和30 d后,两个组别的洼田饮水、生化指标和C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洼田饮水试验(P=0.031,P=0.021)、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P=0.049)和C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43,P=0.040),总胆固醇(TC)(P=0.025)、甘油三酯(TG)(P=0.010)、低密度脂蛋白(LDL)(P=0.049)、载脂蛋白AI(APOAI)(P=0.010)、空腹血糖(GLU)(P=0.019)和尿酸(UA)(P=0.029)显著降低,有效和总有效例数较多(P=0.021)。结论脑梗死后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缺损、减轻残疾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高压氧 脑梗死 真性球麻痹
下载PDF
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3 位作者 刘阳 信慧 孝琳琳 于绘丽 《医学综述》 2011年第8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观... 目的探讨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 d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29,P<0.05;t=11.74,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1.9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49,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过敏、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巴曲酶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对于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5 位作者 李晓华 郭喜娟 郑春梅 姜岩 刘晶 信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213-1214,共2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对于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针灸以及吞咽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2周,实验组是...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对于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针灸以及吞咽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2周,实验组是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时点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两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定量表评分、吞咽功能状态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吞咽障碍内容评定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83,P〈0.05);两组吞咽疗效评价表比较,实验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5);吞咽障碍内容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3,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患者疗效较好,能更好的指导此类患者的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高氧压 脑梗死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型TIA进展为脑卒中情况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伟 岳卫东 +2 位作者 王媛博 李冬梅 苑宝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6期2534-25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动力学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对此型TIA患者给予早期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7例血流动力学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20d,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本类型TIA进展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血液动力学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对此型TIA患者给予早期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7例血流动力学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20d,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本类型TIA进展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病后60天内脑卒中风险较大(32.8%);发作持续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TIA进展至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除正规的内科治疗外还应采取外科干预等手段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危险因素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3 位作者 李晓华 郭喜娟 姜岩 刘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3552-3553,共2页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采取于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2010-2011届的医学生共74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同时,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以临床医...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采取于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2010-2011届的医学生共74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同时,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以临床医生的考核评价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合格率为86.49%,而对照组学生的合格率为75.68%,两组考核的合格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实验组医学生的满意度为81.08%,患者对对照组医学生的满意度为67.57%,实验组医学生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以后的临床教学中,应多加入医患沟通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3 位作者 李晓华 郭喜娟 姜岩 刘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3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方法将于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2010—2011届的医学生共74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同时,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以临床医生的考核评...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效果。方法将于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2010—2011届的医学生共74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同时,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以临床医生的考核评价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836,P>0.05),而两组医患沟通能力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27,P<0.05)。患者对于医学生的满意度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教学方法在学生中也是得到了认可。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以后的临床教学中,应多加入医患沟通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应用赛百纤溶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TCD观察32例
8
作者 李冬梅 王伟杰 +1 位作者 张伟 王媛博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9期256-257,共2页
目的了解赛百纤溶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有关参数及临床指标变化的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67例患者被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试验组32例予赛百纤溶酶治疗,对照组35例予川芎嗪注射液、阿司匹林或藻酸双酯钠治... 目的了解赛百纤溶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有关参数及临床指标变化的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67例患者被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试验组32例予赛百纤溶酶治疗,对照组35例予川芎嗪注射液、阿司匹林或藻酸双酯钠治疗,疗程10~15d;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小板、血纤维蛋白原、TCD监测颅内外主要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微栓子信号(MES)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及两组各被检动脉的Vm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MES有显著减少(P<0.05),且血小板减少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赛百纤溶酶对ICVD有较明显治疗作用;TCD可以作为ICVD在进行降纤或溶栓治疗过程中疗效判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平均血流速度 微栓子监测 赛百纤溶酶
下载PDF
护生自评式教学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9
作者 王媛博 陈迎 +2 位作者 于绘丽 迟柏娇 王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191-191,194,共2页
体会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遵循教学模式差异方式分组,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6-12内的实习护生42例分为对照组(21例,传统教学)和观察组(21例,护生自评式教学);观察教学后两组护生神经内科业务成绩... 体会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遵循教学模式差异方式分组,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6-12内的实习护生42例分为对照组(21例,传统教学)和观察组(21例,护生自评式教学);观察教学后两组护生神经内科业务成绩以及临床各项评价指标情况。结果: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神经内科业务成绩、临床各项评价指标得分较高,数据与对照组相较,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教学模式,建议采纳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神经内科业务成绩,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自评式教学 神经内科 教学价值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vWF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4 位作者 刘阳 信慧 于绘丽 孝琳琳 林志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1-253,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巴曲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F)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 gtt,1次...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巴曲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F)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 gtt,1次/d(d 1~d 4)。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巴曲霉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 gtt(d 1,d 3,d 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vWF水平、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7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后7 d两组血浆vWF水平和血清hsCRP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1);14 d时血浆vWF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用血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巴曲霉 血塞通
原文传递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治疗中青年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 王媛博 +2 位作者 徐洪娟 常美玲 刘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中青年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中青年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平衡功能、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痉挛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减轻肢体痉挛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衡功能障碍 中青年 四肢联动训练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