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韧性设计的一种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修力 王子理 刘洪涛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3-501,共9页
具有功能可快速恢复的抗震结构体系是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的目标,结合浅埋地下框架结构地震破坏和失效模式的震害事例调查与分析以及抗震韧性结构设计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可控制失效模式并具备自复位能力的浅埋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新体系。采... 具有功能可快速恢复的抗震结构体系是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的目标,结合浅埋地下框架结构地震破坏和失效模式的震害事例调查与分析以及抗震韧性结构设计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可控制失效模式并具备自复位能力的浅埋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新体系。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传统地下框架结构体系与本文提出的新体系间的抗震能力差异以及新体系的自复位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地下框架结构体系相比,新型地下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显著提升,并具备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实现了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的目标;新体系的自复位效果随轴压比的增加逐渐变差。结合算例,给出了浅埋地下框架结构自复位最大变形能力与轴压比的经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框架结构 抗震新体系 自复位 韧性设计
下载PDF
基于Wi-Fi探针数据分析末端片区交通行为特征——以北京西城区月坛街区为例
2
作者 陈廷照 陈艳艳 +1 位作者 赖见辉 王子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2-400,共9页
为合理地评估街区个体交通行为特征,弥补以往从人类行为角度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以Wi-Fi探针技术为主,路况数据和视频采集数据为辅的方法,对城市小街区的人群活动进行研究,识别末端街区人群出行特征.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区为研... 为合理地评估街区个体交通行为特征,弥补以往从人类行为角度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以Wi-Fi探针技术为主,路况数据和视频采集数据为辅的方法,对城市小街区的人群活动进行研究,识别末端街区人群出行特征.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单位职员末端公共出行分布、末端接驳时耗、接驳出行方式和接驳路径偏好等特征论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街区的公共出行时长均在5 min以内,公交可达性良好;该街区内距地铁站点1 km路径位置的吸引力仍然占优势;行人的路径选择偏好条件宽敞和环境舒适的道路;以Wi-Fi探针技术得到的街道流量的缩样指数为17~23.未来Wi-Fi覆盖密度的增加可提高数据分析精度,为街区的设计和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探针 街区发展 个体出行行为 末端接驳 公共出行分布 接驳路径偏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