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手性超表面的宽波段圆偏振光电探测器的仿真设计
1
作者 张浩 王守桐 +1 位作者 张然 褚金奎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53-58,共6页
针对用于检测圆偏振光的超紧凑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波段大多分布在近红外及中红外且工作波段较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宽工作带宽的圆偏振光集成光电探测器。该探测器由石墨烯与手性超表面集成,当不同圆偏振光作用在手性超表面上时,会... 针对用于检测圆偏振光的超紧凑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波段大多分布在近红外及中红外且工作波段较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宽工作带宽的圆偏振光集成光电探测器。该探测器由石墨烯与手性超表面集成,当不同圆偏振光作用在手性超表面上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近场光学增强,利用手性超表面在较宽波段下的强偏振依赖性来增强探测器的偏振选择性。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仿真及优化超表面结构,手性超表面在波长为577~797nm波段内的圆二色性≥0.18。设计的圆偏振光电探测器主要工作在可见光波段,工作带宽可以达到约220nm。该探测器的设计为单一片上偏振计检测更宽波段的圆偏振光提供了新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圆偏振光 手性超表面 石墨烯 宽波段 可见光波段
下载PDF
高反光表面三维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守桐 李杨志 +2 位作者 赵振宇 曲通 冯维 《中国仪器仪表》 2022年第10期41-45,共5页
为满足高反光表面物体检测的需要,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三维检测系统。利用图像融合与插值技术生成自适应条纹,用于实现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局部过曝区域的相位信息完整提取,对高反光表面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关键词 三维检测 自适应条纹 高反光表面 多频外差
下载PDF
浅谈梭伦改革
3
作者 王守桐 《朝阳师专学报》 1990年第4期41-43,共3页
梭伦(约公元前640—560年),公元前594年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拥有制定宪法的全权。他当政后根据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一次重大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史称梭伦改革。如何评价这次改革、史学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为缓和阶级矛盾而改革。... 梭伦(约公元前640—560年),公元前594年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拥有制定宪法的全权。他当政后根据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一次重大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史称梭伦改革。如何评价这次改革、史学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为缓和阶级矛盾而改革。”有的认为“梭伦是中庸人物”。但恩格斯对梭伦的改革给以很高的评价,称“梭伦改革揭开了一系列政治革命,而且以侵犯所有制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①这些观点反映对梭伦改革在评价上有分歧。到底怎样评价,下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伦改革 政治革命 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公元前 评价 执政官 史学界
下载PDF
简评一七八七年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4
作者 王守桐 《朝阳师专学报》 1987年第1期39-43,共5页
一七八七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曾对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有些著作在左倾思想影响下,只片面强调一七八七年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这就不可能正确的理解美国联邦制国家产生的必然性... 一七八七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曾对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有些著作在左倾思想影响下,只片面强调一七八七年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这就不可能正确的理解美国联邦制国家产生的必然性,也不可能全面的评价一七八七年宪法的历史地位,拙文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历史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左倾思想 阶级斗争 联邦制 家产
下载PDF
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
5
作者 王守桐 《朝阳师专学报》 1987年第3期1-4,共4页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确立,如果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兴衰的过程,它在历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要正确、全面的认识资产两级民主,必须首先承认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民主做为封建专制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确立,如果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兴衰的过程,它在历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要正确、全面的认识资产两级民主,必须首先承认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民主做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因此它必然否定封建制度。众所周知,封建制度是以封建所有制为基础的,反映在政治上,封建统治阶级一般都采取君主制作为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这是封建国家基本的政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民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主义 封建统治阶级 封建制度 政治形态 进步作用 国家政权
下载PDF
浅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6
作者 王守桐 《朝阳师专学报》 1986年第1期5-7,共3页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大变革时代。孔子在年青时只做了几年官,而从事教育工作长达五十多年。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大变革时代。孔子在年青时只做了几年官,而从事教育工作长达五十多年。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这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教育发屐,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孔子 世界历史 文化名人 变革时代 春秋末年 教育工作
下载PDF
国家权力的作用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关系
7
作者 王守桐 《朝阳师专学报》 1985年第2期33-39,共7页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是和西殴封建国家发展速度快,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比较而言的。因此,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就应该从比较入手。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是在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国家权力 国家发展 资本主义 战国时期 鸦片战争 公元前
下载PDF
中西农民战争“宗教色彩”的共性及其不同表现形式
8
作者 王守桐 《朝阳师专学报》 1989年第1期27-32,共6页
农民战争带有宗教色彩,是一个颇为复杂和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做一个综合性的探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一、中西农民战争带有宗教色彩的共性问题总观中西封建社会发生无数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带有宗教色彩是... 农民战争带有宗教色彩,是一个颇为复杂和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做一个综合性的探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一、中西农民战争带有宗教色彩的共性问题总观中西封建社会发生无数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带有宗教色彩是个共性问题。提起西方农民战争的宗教色彩,人们所熟知的就是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战争 宗教色彩 中西 共性问题 封建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